趣味教子,不羡虎妈与狼爸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趣味教子,不羡虎妈与狼爸

趣味教子,不羡虎妈与狼爸

2015-12-01

趣味之中学教子,不羡虎妈与狼爸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对于心理学我一窍不通,不仅不通,私下还觉得,这是一门很玄的学问,大致和民间的巫婆差不多,说好听点心理学就是读心术,基本上,非专业人士不可能懂。偶尔看到一本心理学的书,大段大段的理论依据,诘屈聱牙的术语,看了以后让人在崇拜的同时不禁敬而远之。这样的书,还是好好供着吧,和咱老百姓 的距离实在太大。

但是,行业你可以自由选择,可父母这个行业却没得选择,而且还没有固定的课本和课堂可研习。很多父母都是秉着大无畏的精神,摸着石头过河,走到哪里算哪里的,实在不行,还有中国老祖宗留下的那句话棍棒下出孝子,于是乎,就有了虎妈狼爸风行一时。

我不想做虎妈,儿子的爸爸也没有当狼爸的资质,可家里却有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天天都有层出不穷的问题让你担心。俗话说:七岁八岁讨人嫌,这个时候刚刚上小学,说不懂事吧,他知道点了;说知道吧,他又没那么大本事。在无数次耳提面命,唠叨无效后,我只有祭出最后的法宝嚷!犹如河东狮吼过后,孩子当时倒是因为惧怕,乖乖地按我说的去做了。可长久下来,我发现一个问题:本来看着挺细嫩的一个孩子,一说话必嚷,有时候在外边也拧着脖子瞪着眼冲我嚷嚷,让我在没面子的同时,不禁反思,孩子成这样,我这个当妈妈的是不是也有责任呢?我到底该怎样和孩子相处,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呢?

真是及时雨啊,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收到了这本《傻笑着读懂亲子心理学》。看到书名的第一眼,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傻瓜相机。没有摄影技术的人也能照相了。傻笑着就能看懂的书,应该不会很难吧?心下就先松了一口气。翻开书一看,心里的那块忐忑的大石头真正、彻底地放了下来。一页书中没几个字,再也不是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大段的理论了,而是那种看着特搞笑的漫画。内容上也不再是和普通读者距离甚远的什么心理学的发展啦,起源啦,成就啦,未来啦的大命题,大方向,而是父母特关心,特感兴趣的,眼下的实际问题。分了几个很现实的版块性格心理学改变孩子性格,学习心理学有效提高成绩,对话心理学解读孩子的内心,人际心理学让孩子的人缘更好。这几个方面估计没几个父母不挂心。光看这目录就够吸引人的。

当然光有吸引人的版块是不够的,关键还要看内容是不是有说服力。文中的每个观点既有相关的心理知识,也有生动的案例作为说明,还有看起来傻傻的可爱的插画调剂,里面的对话框更是画龙点晴。利用插画来说明问题真是个聪明的办法,看着生动活泼,容易接受,而且能省下好多笔墨。里面当然也有专业的术语,但是,这些术语不是很多,有的时候,会在对应的页数用小方框画出来,做出浅显易懂的解释。因为没有了那种让人紧张的因素,用轻松的心态看下来,能更容易接受作者的内容。

我在看书的时候,一边看一边感慨,天哪,我竟然在不知不觉间犯了这么多的错误!作者明确指出,称赞的时候不要一边夸奖一边唠叨。如果乍一看的话,我心里还会不以为然,怎么会一边夸一边唠叨呢。看了漫画中那个粉色妈妈的对话框:谢谢。所以上次要是也这样做了,该多好啊!是吧?我的汗哪,瀑布地流啊,平时这样的话说的很多啊,甚至会把孩子很久以前犯过的错误都扒拉出来,以期让他总结教训。殊不知,这样的唠叨会让孩子很不满。我原来竟然还以为这是很好的一种总结方法呢。在看就一件事反复提醒,只会降低说服力这个观点以前,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小孩子嘛记性差,不反复提醒,他们是不会记住的。所以,在生活中,我就一直唠唠叨叨,反复就一个问题说,看了书中那个比较的图标,我这才明白,为什么我反复强调的问题,孩子并没有明显的改进!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须要懂得孩子心理,要想教出好孩子,就要有理有据,不能光靠那点仅有的父母优势。所以,这本书还真是既治标又治本的好读本!

另: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事间断,有时回来,竟然看到八岁的孩子坐在书桌旁,看地津津有味。看来,还真是傻笑着就能看懂呢。作者系《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语文编辑 李芳/文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与“趣味教子,不羡虎妈与狼爸”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趣味教子,不羡虎妈与狼爸”还看
苦难不是美德,穷养不是固化孩子
家庭教育切忌:包办一切的妈和啥
你家娃会交朋友吗?五招教你打造
“回园综合症”来了,该如何化解
同样上幼儿园,不一样的家长,不
猜你喜欢
宠却不惯,爱却不溺
专家:培养天才宝宝的建议
剖腹产宝宝易感统失调
儿童多动症的家庭心理治疗
专家答疑:如何培养宝宝自信心?
儿童玩具病菌很多
专家:让宝宝的好奇心飞一会!
音乐与小宝宝
幼儿早期教育四大误区
宝宝也会“极度无聊”
三个小故事带你认识嫉妒宝宝
你赞成虎妈狼爸的棍棒教育吗?
介绍80后妈咪“孩奴悲喜录”
新生宝宝不可抱着睡
十一之后宝宝不愿意去幼儿园怎么
从小缺乏母爱的孩子很可怜
介绍六大育儿新知识
宝宝七种天赋自测方法
研究发现头大的男孩更内向
打孩子屁股影响孩子智商
您允许孩子“虚度光阴”吗?
面对孩子成长父母怎么做
专家讲堂:调皮宝宝如何管理
早教几岁开始最好
介绍老师爸爸的育儿心得
专家解密:如何看待宝宝“性早熟
胎教造就“语言神童”是忽悠
探索儿童的艺术培养
如何激发宝宝欲望
教育孩子可以“偷偷懒”
喂奶方式影响孩子心理素质
什么样的家庭容易造就聪明宝宝
新生儿应付外界刺激的本能反射
对待男女婴应区别语言
教养宝宝的“雷区”
幸福家庭的孩子更健康
从宝宝行为看天赋
宝宝从出生就开始学语法了?
家长不要阻碍孩子的自我实现
导致孩子低能的N个因素
别让平板电脑伤害孩子的眼睛
婴儿竟是世上最暴力的人?
彩色环境有利孩子智力发育
“四二一”家庭宠出的坏脾气
介绍妈妈的育儿经验
有的孩子为什么不敢走路
克服害羞,让宝宝成为社交小达人
婴儿的气质
家长们该怎样教育孩子呢
iPad不宜做幼儿玩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