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教子,不羡虎妈与狼爸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趣味教子,不羡虎妈与狼爸

趣味教子,不羡虎妈与狼爸

2015-12-01

趣味之中学教子,不羡虎妈与狼爸

俗话说,隔行如隔山,对于心理学我一窍不通,不仅不通,私下还觉得,这是一门很玄的学问,大致和民间的巫婆差不多,说好听点心理学就是读心术,基本上,非专业人士不可能懂。偶尔看到一本心理学的书,大段大段的理论依据,诘屈聱牙的术语,看了以后让人在崇拜的同时不禁敬而远之。这样的书,还是好好供着吧,和咱老百姓 的距离实在太大。

但是,行业你可以自由选择,可父母这个行业却没得选择,而且还没有固定的课本和课堂可研习。很多父母都是秉着大无畏的精神,摸着石头过河,走到哪里算哪里的,实在不行,还有中国老祖宗留下的那句话棍棒下出孝子,于是乎,就有了虎妈狼爸风行一时。

我不想做虎妈,儿子的爸爸也没有当狼爸的资质,可家里却有一个七八岁的男孩,天天都有层出不穷的问题让你担心。俗话说:七岁八岁讨人嫌,这个时候刚刚上小学,说不懂事吧,他知道点了;说知道吧,他又没那么大本事。在无数次耳提面命,唠叨无效后,我只有祭出最后的法宝嚷!犹如河东狮吼过后,孩子当时倒是因为惧怕,乖乖地按我说的去做了。可长久下来,我发现一个问题:本来看着挺细嫩的一个孩子,一说话必嚷,有时候在外边也拧着脖子瞪着眼冲我嚷嚷,让我在没面子的同时,不禁反思,孩子成这样,我这个当妈妈的是不是也有责任呢?我到底该怎样和孩子相处,什么样的教育方法更容易让孩子接受呢?

真是及时雨啊,正在我一筹莫展的时候,我收到了这本《傻笑着读懂亲子心理学》。看到书名的第一眼,不知怎么就想到了傻瓜相机。没有摄影技术的人也能照相了。傻笑着就能看懂的书,应该不会很难吧?心下就先松了一口气。翻开书一看,心里的那块忐忑的大石头真正、彻底地放了下来。一页书中没几个字,再也不是那种让人望而生畏的大段的理论了,而是那种看着特搞笑的漫画。内容上也不再是和普通读者距离甚远的什么心理学的发展啦,起源啦,成就啦,未来啦的大命题,大方向,而是父母特关心,特感兴趣的,眼下的实际问题。分了几个很现实的版块性格心理学改变孩子性格,学习心理学有效提高成绩,对话心理学解读孩子的内心,人际心理学让孩子的人缘更好。这几个方面估计没几个父母不挂心。光看这目录就够吸引人的。

当然光有吸引人的版块是不够的,关键还要看内容是不是有说服力。文中的每个观点既有相关的心理知识,也有生动的案例作为说明,还有看起来傻傻的可爱的插画调剂,里面的对话框更是画龙点晴。利用插画来说明问题真是个聪明的办法,看着生动活泼,容易接受,而且能省下好多笔墨。里面当然也有专业的术语,但是,这些术语不是很多,有的时候,会在对应的页数用小方框画出来,做出浅显易懂的解释。因为没有了那种让人紧张的因素,用轻松的心态看下来,能更容易接受作者的内容。

我在看书的时候,一边看一边感慨,天哪,我竟然在不知不觉间犯了这么多的错误!作者明确指出,称赞的时候不要一边夸奖一边唠叨。如果乍一看的话,我心里还会不以为然,怎么会一边夸一边唠叨呢。看了漫画中那个粉色妈妈的对话框:谢谢。所以上次要是也这样做了,该多好啊!是吧?我的汗哪,瀑布地流啊,平时这样的话说的很多啊,甚至会把孩子很久以前犯过的错误都扒拉出来,以期让他总结教训。殊不知,这样的唠叨会让孩子很不满。我原来竟然还以为这是很好的一种总结方法呢。在看就一件事反复提醒,只会降低说服力这个观点以前,我一直固执地认为,小孩子嘛记性差,不反复提醒,他们是不会记住的。所以,在生活中,我就一直唠唠叨叨,反复就一个问题说,看了书中那个比较的图标,我这才明白,为什么我反复强调的问题,孩子并没有明显的改进!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啊!

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想教育好孩子,就必须要懂得孩子心理,要想教出好孩子,就要有理有据,不能光靠那点仅有的父母优势。所以,这本书还真是既治标又治本的好读本!

另: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常常会有事间断,有时回来,竟然看到八岁的孩子坐在书桌旁,看地津津有味。看来,还真是傻笑着就能看懂呢。作者系《少年智力开发报》小学语文编辑 李芳/文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与“趣味教子,不羡虎妈与狼爸”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趣味教子,不羡虎妈与狼爸”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美国礼貌补习班教小孩用餐及沟通
测测宝宝是哪种依恋类型
妈妈教育儿子方式最重要
老人带孩子到底哪儿不好
父母不设限孩子会更优秀
男孩就该“放着养”
这四句话父母不要轻易说
父母要智慧地爱而非溺爱
你了解新生宝宝吗?
法国妈妈,的确更胜一筹
警惕:这些游戏暗藏杀机
父母过度教育是育儿大忌
溺爱型父母培养出霸道的索取者
父女关系,女人生命里的必要成分
雪宁:培养孩子的独特气质
2岁宝宝身高体重正常标准
不同年龄孩子不同的教法
《法国妈妈育儿经》简介
四种不同性格宝宝教养法
5个早教常识父母得了解
家庭教育“三应三忌”
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的方法
早期教育从娱乐和游戏开始
好父母应具备九大特征
透析家教背后爸妈谁更难当?
建立规则能让孩子成功
培养完美女孩培养秘籍
女孩要精养6岁前很重要
你想成为哪种妈妈?
糟糕的父女关系,会影响几代人
让孩子不高兴的六件事
家长,犯过这些教育通病吗
宝宝教育,不宜在人前
孩子被欺负该鼓励他还手吗
八大家庭教育让BB受益
应对男孩淘气的三个策略
孩子10岁前不容错过3件事
骄纵的孩子
让宝宝快乐的7个小秘密
美国宝宝识字有绝招
不分床,对孩子是利还是弊
跟元首学如何培养女儿
早期教育从母婴交流开始
家庭教育中不可忽略的13件小事
宝宝对秩序也有敏感期
10种溺爱,种种危险
没有责任感的孩子
教育投资要从宝宝0岁开始
夫妻吸烟更易生女孩?
让孩子成为优秀孩子的捷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