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孩子,就给他挫折教育!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爱孩子,就给他挫折教育!

爱孩子,就给他挫折教育!

2015-01-26

面对挫折,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态度,有的人会退缩,有的人则勇往直前。这种差异与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知识经验以及长期的环境密不可分,追根溯源在幼儿时间家长就应该教会孩子如何面多挫折。现在很多家长崇尚“赏识教育”,过分夸大给与孩子赏识和自信,造成孩子挫折教育的缺失,很容易在孩子以后的成长道路中,遇到一点困难就退缩,甚至自暴自弃。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提高他们应付挫折的能力,是做父母的有远见、爱孩子的表现。

一、什么是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在受教育的过程中遭受挫折,从而激发受教育者的潜能,以达到使受教育者切实掌握知识的目的。

二、挫折教育的好处

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既会有愉快的成功,也会遇到各种挫折,即所谓的“碰钉子”。心理学上认为挫折是:当个人从事有目的的活动受到障碍或干扰时所表现的情绪状态。

挫折教育的目的和意义是让孩子在体验中学会面对困难并战胜挫折,培养孩子的一种耐挫折能力。他不仅包括吃苦教育、生存教育、社会教育、心理教育,也包括独立、勇气、意志及心理承受力等方面的培养。

三、挫折教育的四个阶段

挫折教育不能一蹴而就,家长们应该分为四个阶段循序渐进地对孩子进行“治疗”。

第一阶段:培养孩子的信任感。适用年龄:0~1岁,低幼阶段。

孩子的挫折教育在出生后就应该开始。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家长格外的照顾与养育,家长应该积极的与孩子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让孩子对家人及环境产生美好的信任感觉,为与孩子的沟通打下基础。

第二阶段: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适用年龄:1~3岁,幼儿阶段。

当孩子可以站立、行走了,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让他自己独立去完成,不要总是抱着或者帮他迈步等。孩子动作发展的同时也是心理的不断发展完善。孩子稍大后,可以让他试着料理自己的生活,在自理的过程中能够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并迁移到以后的生活和交往中去。

第三阶段:培养孩子心理的独立性。适用年龄:3~5岁,幼儿园阶段。

平时我们总会教育孩子要助人为乐,并且也在身体力行地帮助孩子。然而有时候需要孩子独立完成的事情,却给予过多帮助的话,反而会让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只要是孩子有兴趣的事情就鼓励他独立去做。

第四阶段:培养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适用年龄:5~6岁,学前阶段。

孩子步入课堂后,传统的教育重视数理逻辑和语言表达能力,但这仅仅是学习的一个层面,更重要的是要培养他的求知欲,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少孩子总喜欢打破沙锅问到底,这就是他在思考问题的表现,此时,家长应该耐心解答,即使是自己回答不出来的问题,也不要怕丢面子,可以和孩子一起查阅书籍、进行试验来探讨。

四、如何进行挫折教育

1.把握教育孩子与疼爱孩子之间的关系

生活中的挫折无处不在,可以说,挫折伴随孩子成长的每一步。当孩子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挫折时,我们应教育孩子克服畏难思想和依赖心理,鼓励孩子独立面对困难。

比如说,孩子走路摔了一跤,有的家长往往赶紧跑过去把孩子扶起来,还哄孩子说:“这路真不好走,让宝宝绊一跤,来,让我们打它。”这样做的结果是使孩子把摔跤归于外因,不敢正确地面对“摔跤”这一小小挫折。

正确的做法,作为家长要告诉孩子:“走路眼睛要看着路面,才不会被绊倒。”孩子在思想有了准备之后就不会因为摔跤而大哭。

2.帮助孩子总结错误的原因

若在孩子做了错事的时候,我们必须认真及时的引导甚至严肃的批评孩子,并要帮孩子分析事情的原委,使孩子改正错误,不但愿受表扬还能够勇于接受批评。

3.告诉孩子家里真实的情况

现在有些家庭经济条件差,每当孩子看到别人买了好吃好玩的东西而心动时,我们认为家长应以适当的方式把家中的困难告诉给孩子,让孩子也品尝一点家庭生活的忧愁,让他们逐渐认识生活中也会有各种各样的不如意,并非事事都一帆风顺,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做为家长不要不切实际地满足孩子们提出的各种要求,那样会增加孩子的依赖性,不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在孩子正视现实的同时,家长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以积极乐观的心态看待学习和生活中的不如意。学习中有了一点进步时,做为父母更要及时给予肯定性评价,以增强他们的自信。

4.言传身教的力量

通常在孩子的眼里,父母和老师都很高大,无所不能。因此,成人在困难和挫折面前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对幼儿的影响很大。幼儿期是孩子最喜欢、也最擅长模仿,也最容易接受暗示。作为家长,应该冷静、客观、积极地对待生活中的各种事情,即便遇到大的麻烦和困难,也不要轻易在孩子面前表现出消极丧气的样子。家长的冷静、宽慰的语言会给孩子以信心,使孩子自然而然地学会坦然地对待挫折。因此,成人碰到困难和挫折时,一定要冷静、勇敢。如有的家长在家务劳动中,有意识地让孩子帮着一起做;在处理某些家庭问题时让孩子参与讨论,通过父母对待挫折的态度、反应、行为等对孩子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影响。因此,在挫折教育中,我们更应言传身教做好榜样。

5.把握合适时机随时传播挫折教育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向孩子讲述一些名人在挫折中成长并获得成功的事例,让孩子以这些名人做榜样,不畏挫折;其次,有目的的选择一些幼儿喜闻乐见的动画片或幼儿读物,与幼儿共同欣赏,通过故事中角色战胜挫折的经历,来感染熏陶孩子,使他们懂得只有克服苦难,战胜挫折才能进步,才会成功。最后,可以进行体能上的磨练。我们平时适当给幼儿实施点劳累刺激,磨练他们的意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与“爱孩子,就给他挫折教育!”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爱孩子,就给他挫折教育!”还看
宝妈必知,幼儿园能教会孩子的十
孩子遭遇了校园暴力怎么办?
幼儿园不是万能的家长必备功课你
主要看气质:不同气质宝宝的养育
宝宝不爱去幼儿园竟然是因为这个
猜你喜欢
你对孩子说善意的谎言吗?
书法家王羲之劝子于学
国外大亨对孩子的“苛求”
让宝宝的听力更灵敏的方法
家庭教育存在的极端问题
传统vs域外:洋为中用的育儿观
母爱或影响孩子恋爱心理
男人带大的孩子智力水平更高
现代教育讲究“穷养”宝宝
父母在亲子游戏中的6种错
童趣:人生起跑线的着力点
5种游戏方式逗宝宝很危险
拼养孩子有风险需谨慎
兴趣班4误区,你犯了几个?
孩子“成人化”到底谁的错
血型不同读书方法也不同
规矩与爱成就宝宝未来
教得越多可能越糟
子宫里面的多胞胎世界(图)
宝宝七宗罪父母必须说不!
别让夫妻教养不同调伤了孩子
孩子跌倒,不扶就完了吗?
多元智能让学习成为乐趣
别嫉妒孩子“黏老人”
情绪管理优质父母的第一堂课
别老说“不要你了”
幼儿语言教育的培养误区
父母造成孩子成绩差的8宗罪
危机教育让小公主理解生存压力
莫教孩子学唱成人歌曲
王菲:父母为什么需要学习?
莫把早教变成对宝宝的早虐
有趣的各星座BB挨批评反应
人前教子不利孩子自尊心
成为天才的13种“思维工具”
少儿英语并非“上班”越早越好
李开复:“给家长的育儿妙方”
中土VS西洋育儿观念对对碰
不要让孩子替你完成理想
幼儿情商教育3大误区
向犹太妈妈学习智慧育儿经
3D电影,儿童不宜?
解析三大育儿“慢”养攻略
影响孩子成长的10大误区
中国宝宝最欠缺的早教是什么?
兴趣班不应是快乐童年的负担
父母4种行为,孩子伤不起!
别为宝宝的错误找理由
父母,别拿别人家孩子说话
有一种伤害叫“无微不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