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管教孩子要守十三戒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父母管教孩子要守十三戒

父母管教孩子要守十三戒

2015-12-01

有时候,由于父母太注重孩子表面的需求,忽略了孩子看不见的心理需求,纵使孩子具有优秀的先天条件,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当孩子想跑、想玩时,有的父母会害怕孩子受伤而禁止他。如此的话,孩子便会养成不好动的习惯,身体变得迟熟、孱弱多病,心智的发展也必然受到阻碍,性格也会变得退缩胆小、缺乏自信、无法面对困难。父母必须明白,关怀是心灵上的沟通,并不是行为上的干预

1、戒过度保护。

有时候,由于父母太注重孩子表面的需求,忽略了孩子看不见的心理需求,纵使孩子具有优秀的先天条件,却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当孩子想跑、想玩时,有的父母会害怕孩子受伤而禁止他。如此的话,孩子便会养成不好动的习惯,身体变得迟熟、孱弱多病,心智的发展也必然受到阻碍,性格也会变得退缩胆小、缺乏自信、无法面对困难。父母必须明白,关怀是心灵上的沟通,并不是行为上的干预。过分的干预既令孩子反感,也妨碍孩子潜能的发展。

2、戒过分宠爱。

父母事事顺从孩子的要求,替他完成所有事情,孩子什么事情都不必动手,于是容易变得以自我为中心、任性、依赖、迟熟、不能忍让、也不懂自己照顾自己。即使表面看来柔顺温和,但当孩子长大,需要面对难题时,就可能出现性格突变。

父母的包办代替是孩子形成性格软弱的重要原因之一。一些父母对孩子百依百顺,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这等于剥夺了孩子自我表现的机会,导致了孩子独立生活能力的萎缩

3、戒揠苗助长。

有的父母不顾孩子的发育情况,强迫他提早学站、学走路、学写字造成孩子身心严重失衡,导致孩子出现脾气暴躁、焦虑、冷淡、退缩等问题,还可能会出现拒绝学习的问题,也不懂与人和谐相处。

4、戒过分专制。

经常以权威口吻规范孩子的举动、限制他的自由、否定他的想法,会使孩子长期处于恐慌之中,无法表达自己,只懂唯唯诺诺,并使孩子失去自信,失去尝试新事物的勇气。另外,为了发泄不满,孩子会欺负比自己小的孩子。当孩子长大,他更可能会对父母存有怀恨的心理,把以往积压的不满,发泄回父母身上。

5、戒脸孔严厉。

孩子无法在严肃当中感受到父母的爱,摆出严厉的脸孔,只会令孩子对父母却步。父母应避免用苛刻字眼责备孩子,即使孩子做得不够好,也应温和地给他意见,使他容易接受。

许多父母对孩子期望很高,却又很吝啬赞美自己的孩子。他们常常摆出一副长者的面孔责备孩子,以为这样才是教育,其实却忽视了赞美所带来的奇妙的教育效果。

6、戒忽略孩子优点。

觉得孩子没什么长处,就算有,父母也视之为理所当然。中国人比较谦逊,所以有些父母不习惯在人前称赞孩子,有时还会不经意地批评孩子。其实,父母对孩子的评价是孩子建立自我形象的依据,如果经常提及他的缺点,孩子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不仅影响其自信心,甚至会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则会不思进取。

父母要及时、对应表扬孩子的良好行为。否则,孩子会弄不清楚为什么受到了表扬,因而对这个表扬不会有什么印象,更起不到强化好的行为了的目的。表扬要具体,表扬得越具体,孩子越容易明白哪些是好的行为,越容易找准努力的方向。

7、戒限制孩子说话。

孩子喜欢问问题,有的父母会觉得很烦,而打断孩子的话,或要孩子安静。当别人问孩子问题时,有的父母却经常替孩子说话。这样做,会剥夺孩子练习说话的机会,导致孩子自我表达能力差,并会渐渐不再跟父母说话,严重影响亲子间的沟通。

8、戒经常对孩子唠叨。

有的父母误以为多对孩子说几次,孩子就应该懂得如何做,即使在安慰孩子时,也是喋喋不休地指出孩子的过失,叮咛告诫他应该如何做,而忽略孩子的难处。父母这一做法会让孩子感到麻木,变得了无生气,没有自信。另外,唠叨还会使父母自己的脾气变得暴躁,情绪变得无法控制。

假如你一定要重复地说,那么就改变一下说话的方式和语气,将唠叨的语气改为提醒。唠叨让人厌烦,易招致怒气,提醒的语气听起来则有帮助的意味,孩子会感到父母和自己是在一起的。

9、戒嘲笑挑剔。

父母挑剔孩子的过失,经常把孩子的缺点挂在嘴边,说话刻薄,用骂人的字眼嘲笑孩子“笨手笨脚”“没用”等,甚至在别人面前斥责数落孩子,均会使孩子感到丢脸,严重损害其自尊,变得退缩、胆小、缺乏自信。须知道,孩子的自尊心一旦受到伤害,是需要一段长时间来恢复,甚至永远无法重新建立起来的。另一种可能是,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怨恨,不但不会尊重父母,长大后还会找机会报复。

10、戒对孩子乱发脾气。

父母情绪不稳定、乱发脾气,会令孩子的性格变得扭曲、行为变得极端。孩子有可能变得反叛、是非不分、缺乏责任感;或是变得自闭、缺乏安全感;也可能同样爱乱发脾气。

11、戒低估孩子能力。

父母质疑孩子潜能,处处要求孩子跟随自己意愿行事。使得孩子不能从失败中学习,变得习惯于依赖、习惯于被命令,变得缺乏思考力。

有的人智力过人,但意志薄弱、志趣低下;有的人是智力平平,但意志顽强、目标远大、百折不挠。任何一个正常的孩子,总有这样那样的优势或潜在的优势。因此,作为父母,应客观而清醒地分析自己孩子的特点,善于发现自己孩子的优点,让自己的孩子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12、戒以偏赅全。

父母用主观的情绪和期待去看待孩子,自以为是地认定孩子的发展,并以孩子的一个特点概括其全部性格,限制了孩子的发展方向。例如,有的父母经常指责孩子“你又给我惹麻烦”、“总是这样”、“没出息”等,暗示了不能改变,会让孩子也认定自己比别人差,因而放弃改正。慢慢地,孩子便会向被认定的方向发展,做个没出息的人。认定,也容易变成偏见,导致父母经常错怪孩子,使亲子关系变得疏离,甚至使孩子变得反叛。

13、戒漠不关心。

对孩子表现出漠不关心,孩子为了引起父母注意,会做出种种叛逆的行为,这些行为有可能让孩子不幸误入歧途。另一可能是,孩子觉得父母不关心他,对生命感到失望,因而走上绝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与“父母管教孩子要守十三戒”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父母管教孩子要守十三戒”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杨仲瑜:早教给父母和孩子开了一
BB五大“坏毛病”没必要管
美国儿童如何护牙
16-18月龄幼儿的触觉训练
BB从小“不吃亏”好吗?
六岁前该发展哪些心理能力
"家庭妇男"带孩子智商更高
涂鸦:孩子用笔重组的世界
吓唬会影响孩子心理正常发展
影响孩子长个的六因素
如何对付孩子的哭闹
帮助宝宝顺利换牙的7个重点
让音乐贯穿于婴儿生活中
培养和鼓励孩子自己吃饭
经济又好玩的纸类游戏
13-15个月龄幼儿训练游戏
张思来:关于早教的几个观点
父母必须教给孩子三项技能
千万不做五种“特色妈妈”
孩子看电视的十大禁忌
怎样缓解宝宝便秘?
选择合适的尿布让宝宝学步更方便
处理孩子心理问题三妙招
19-21月龄幼儿的平衡训练
22-24月龄幼儿的感觉训练
如何培养宝宝健康作息时间
孩子最讨厌家长说这些话
孩子遇事退缩原因何在?
19-36个月幼儿的早教重点
渴望独立的1周岁
学会让幼儿认知颜色的能力
解读一岁宝宝心理
解决孩子不听话的10个妙招
怎样培养孩子的坚强性格
造成孩子成绩差的8宗罪
宝宝成长的本能
决定孩子命运的七个习惯
好孩子的成长绝大部分靠妈妈
开放大脑潜能0-3岁最关键
夫妻吵架被孩子看到咋化解
宝贝你在音乐里都听到了什么
长牙期宝宝的5种不适
从小培养孩子的幽默细胞
1岁宝宝的情绪和社交能力
聪明孩子不一定会成功
要面对的孩子五个成长危机
宝宝要出牙了,记得进行护理
锻炼手的技能玩玩纸游戏
宝宝抬头训练好处多
宝宝午睡不必强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