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该穷养还是富养?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宝宝该穷养还是富养?

宝宝该穷养还是富养?

2015-12-01

——美国电影《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观影思考

关于电影——

有一个小男孩叫查理巴克特,他生活在一个物质极度匮乏的家庭,常常吃了上顿愁下顿,但他们却是一个幸福的大家庭,查理非常爱自己的家人。

从查理家的一个窗子望去,可以看到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厂——旺卡巧克力工厂,这是一座神秘的工厂,很多年来都看不见有人进出这座工厂,但每年却生产着更多的巧克力销往世界各地。有一天,威利旺卡先生宣布了一个告示,他将向五位幸运的孩子开放充满“奥秘和魔力”的巧克力工厂,其中一个孩子还有机会获得旺卡先生的大奖。

旺卡巧克力的包装里藏着获得幸运机会的金券,全世界购买旺卡牌巧克力的孩子都有机会发现藏在包装纸里的金券。有五个幸运儿获得了参观旺卡巧克力工厂的机会,他们是:喜欢暴饮暴食的奥古塔斯,一个不爱思考只喜欢每天往嘴里塞甜食的胖男孩;被家人宠坏的小女孩维露卡索尔特,要是她爸爸不给买她想要的东西,她就会耍赖,撒娇,又踢又闹吵个没完;嚼口香糖冠军紫罗兰,她只在意往自己背包里不断地装战利品;喜欢打电玩的麦克,他谁都瞧不起,总是喜欢炫耀自己比别人聪明;查理也幸运地获得了金券。

每一个幸运的孩子都可以由一位家长陪同进入巧克力工厂参观,查理的爷爷乔巴克特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地从床上跳下来,他回忆起旺卡先生在关闭塔楼之前自己在巧克力工厂工作时的美好时光。全家决定让爷爷陪伴小查理去,一起去度过即将到来的精彩纷呈的冒险时光。

参观巧克力工厂的过程是一次奇特的经历,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满山遍野的牛奶糖,到处都是巧克力。巧克力工厂里的工人全是来自蛮荒丛林、酷爱巧克力(可可豆)的矮人国小矮人。参观的过程中不断有孩子因为不遵守规则而付出了代价:奥古塔斯掉进了巧克力河,紫罗兰变成了蓝莓糖果,维露卡索尔特被送进了废品炉,麦克钻进了电视,变成了信号微粒。而查理最终获胜,赢得了旺卡先生的大奖——巧克力工厂的继承人。

然而,威利旺卡对查理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从此不许和家人生活在一起。查理没有接受旺卡的条件,他不愿意失去幸福的家庭和自己的亲人。后来,查理发现了旺卡与父亲不和,在查理的努力下,旺卡懂得了亲情的可贵,终于回到离开几十年的家看望父亲,与父亲重归于好。

查理成为了旺卡的继承人,和家人一起住在巧克力工厂里,幸福而富足地生活着。

观影思考——

在书店里,各种版本的关于男孩穷养女孩富养的书堆积在书架上,随意翻看了一本,实在看不下去,这些书不负责任地告诉父母们:孩子的精神完全决定于家庭提供的物质是否丰富和高价,比如在物质上富养女孩就会有高贵的精神品质,在物质上穷养男孩在精神上就能够发愤图强。这种错误的逻辑推理将父母引入了教养孩子的歧途。

一位单亲妈妈来到我的工作室,谈到了对7岁女儿穷养和富养的问题。问题的起源是她的妹妹也生了一个女儿,妹妹对1岁的女儿采取了富养:几乎所有食物都吃进口的。水果奶粉大米饮料等,穿的衣服也全是进口的。妹妹的丈夫并不是大亨,只是工资收入还可以,家里也没有大别墅,资产也没有过千万。妹妹经常嘲笑她不富养女儿。她给女儿的吃穿与绝大部分中国家庭一样,都是国产的,妹妹说将来她的女儿不高贵,缺乏自尊,容易被男人用物质勾引妹妹的嘲讽让这位单亲妈妈产生了极大的心理压力,担心女儿将来真的如妹妹所说。

我不知道这位妹妹有没有想过,如果她1岁的女儿与那些身价过千万或者过亿的女孩相比较,她又是被穷养的了。那么,现在吃穿进口货但没有别墅住的小女孩将来是否也会不高贵,缺乏自尊,长大后容易被男人勾引呢?

现在,通过赏析《查理和他的巧克力工厂》这部电影,我们一起来思考。

1. 丰富的高价物质是否能够堆砌出一个孩子高贵的精神品质?

2. 电影中的五个孩子从自己家庭中获得的是什么样的爱?

3. 成功人士旺卡先生为什么不幸福?

第一节 精神富养的查理

查理的精神养料

查理,是一个生活在贫穷人家的孩子。破旧的小木屋里生活着4个老人和查理以及爸爸妈妈,共7个人。在难挨的寒冷的冬天里,查理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整天坐在床上用被子和相互的体温取暖;查理的爸爸在牙膏厂工作,以微薄的薪水养活全家人,但不幸的是他也失业了;查理的妈妈操持着这个家,每顿饭都让她发愁不已,因为每顿饭都只能够用清水煮白菜;查理没有钱买玩具,爸爸在牙膏厂上班时每天给他带回来几个报废的牙膏盖,查理用这些牙膏盖搭建了他梦中的圣地——旺卡先生的巧克力工厂生长在这样一个物质极度穷困的家庭中,查理必然是一个物质穷养的孩子了。

然而,人的肉身里还存在着一个精神的“我”,肉身的“我”与精神的“我”合而为一才是一个完整的人。肉身的“我”是身体,是我们存在于这个世界的物质呈现。精神的“我”会让我们体验幸福、快乐、甜蜜、痛苦、孤独、无助它是我们的心灵部分,是内在的

自我。身体需要物质来养育,精神的“我”则需要智慧的爱来养育。

一个人的精神高贵与否,可以通过他的言与行一目了然。身体与精神相互依存又相互独立,精神的“我”通过肉身来呈现出一个独特的人格,肉身可以消亡而精神可以永存,这就是人的高贵品质可以代代相传的原因。

养育精神自我的养料包括了无条件的爱、安全感、珍惜、理解、尊重、支持、梦想、信任、鼓励、关怀、规则所含的成分越丰富,精神养料的品质就越高级,父母给予孩子的爱就越智慧,查理在成长中获得了高级的精神养料。

●当爸爸失业后,为了不给家人带来恐慌和焦虑,爸爸只把失业的消息告诉了妈妈,妈妈没有抱怨和责备,而是和爸爸拥抱,并告诉爸爸她会在煮菜汤的时候少放一些蔬菜,夫妻两人互相支持共渡难关,这一切让查理看在眼里,父母的相互支持和深情的爱让他知道这个家是安全的。

●查理对旺卡先生的巧克力工厂充满了神奇的幻想,这样的幻想支持着查理用牙膏盖做出了雄伟的工厂模型。爷爷常常给查理讲自己在巧克力工厂工作的故事,讲旺卡先生的故事,查理对工厂充满好奇心。

●查理希望自己能够获得参观巧克力工厂的机会,但他只有过生日时才能够得到一块旺卡巧克力,爸爸妈妈提前一周给查理过生日,为查理买回了一块旺卡巧克力,让查理感受到了父母对自己的理解。

●查理的梦想获得了每一个家人的支持,奶奶说:“每个人都有机会!”“世界上没有不可能的事!”当查理获得金券后想卖掉贴补家用时,外公告诉查理:“这个世界上每天都在印刷很多钞票,但金券只有这一次机会,只有傻瓜这个时候才要钱!”爷爷偷偷把自己攒集了多年的一个金币给了查理,让他去买巧克力,多一次获得金券的机会。

●查理生活在彼此相爱的家庭中,爸爸和妈妈尽力照顾着四位老人,家人从不责怪爸爸挣不到更多的钱补贴家用;外公大发牢骚时爸爸赶快捂住查理的耳朵,不让查理受到负面语言和情绪的影响;查理坚持把自己生日的巧克力分享给每一位家人。

●查理富有同情心,当奥古塔斯被吸入了巧克力大吸管后,只有查理在为奥古塔斯担忧,他问爷爷:“他真的不会有事吧?”

●查理的家人不为贫穷抱怨,不为贫穷自卑,不为贫穷失去梦想,不为贫穷放弃自己,他们相信只要努力就能够吃上鸡肉,一家人幸福地度过每一天,在这样的家庭中,查理学会了对生活永远充满希望。

智慧的爱建构了查理优良的人格品质,让查理的精神充满了人性的正面力量。这些优良品质是一个人在社会立足的根本,也是查理最后获得物质(巧克力工厂)的根本。父母自身的精神品质和养育智慧决定了给予孩子的精神养料的品质。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一个制度完善的国家,具有优良品质的人能够获得更多的生存机会。

孩子的梦想需要家人的支持

现实中,我们曾经多少次击碎孩子的梦想,假如我们是查理的家人,我们会做些什么?我们会说些什么呢?

●“宝贝,全世界只有5张金卡,你根本不可能拥有!”

父母常常对孩子的异想天开打击嘲讽,让孩子对奇迹从来不抱有希望,失去梦想。

●“宝贝,做好你的作业,不要想那么多,成绩好才是最重要的,将来才有出息!”

梦想是孩子童年的构成部分,父母让孩子放弃自己的梦想,是对孩子童年的残酷剥夺。

●“宝贝,我知道你非常想去参观巧克力工厂,那是你的梦想,但是,家里已经很穷了,爸爸没有工作,如果你懂事,就应该把金券卖掉,这样我们的生活就能够有改善,乖,听话啊,以后我们还有机会。”

当孩子的梦想成真却被父母要求放弃,并被父母要求承担本该父母承担的家庭责任(为孩子提供衣食无忧的环境是父母的责任),这会让孩子在成长中心理角色错位,孩子成为了照顾父母的“家长”,这是父母对孩子最残酷的精神施暴。

●“宝贝,这是你的梦想,尽管荒唐,我们还是有能力支持你的!”

孩子的梦想在孩子心里是神圣的,父母用“荒唐”来定义孩子的梦想是对孩子的不尊重,抹杀掉了孩子实现梦想的神圣感,让孩子失去对生命的敬畏感。

这样的话语和行为成为铸就孩子精神品质的低劣材料,孩子的精神将遭遇重创:权利被剥夺、梦想被击碎、失去对生命的敬畏感、承担了本该父母承担的责任、获得物质成为精神追求我们的肉身一旦吃了变质的食品就会得病,我们的精神被输入了这些变质的养料一样会不健康,低劣的材质必定造就孩子低下的精神品质。随着精神的“我”的不断“长大成形”,个体畸形的人格便出现了。

男孩也需要物质的富养

从物质方面来说,给予孩子基本的温饱和居有定所的稳定生活是父母的基本职责,如果孩子生活在物质的安全感中,精神的“我”能够获得更健康的发展。如果家庭经济宽松,能够给孩子提供更好的物质条件,让孩子感受生活中物质带来的愉悦,这对于孩子的养育当然最好不过了。

在物质方面,穷养与富养是相对的,年收入10万的家庭比起年收入2万的家庭是富足的,但比起年收入100万的家庭又是贫穷的了,年收入100万的家庭比起年收入上亿的家庭也可谓贫穷。什么是穷养?什么是富养?我们给孩子提供力所能及的物质条件,让孩子生活在一个相对宽松的物质环境中,培养孩子对物质的安全感,就是富养孩子。

查理的父母在尽力为查理提供必要的物质生活保障,在有限的经

济条件下,每年查理的生日都可以得到一块旺卡巧克力,为查理带来

生活的甜美滋味,这就是对孩子的富养。

曾经看过一篇一个日本人回忆自己母亲的文章《永远的荞麦面》。这是一个贫困的日本家庭,妈妈一人养育着3个孩子,一天,妈妈带着孩子们到了镇上一家荞麦面馆,这是孩子们第一次上饭馆吃饭,因为贫穷,妈妈只买了一碗荞麦面,一家4口分着吃了这碗荞麦面。这碗荞麦面给其中一个孩子带来了巨大的震撼:原来世界上有如此美味的荞麦面,原来生活可以这般美好!这位母亲尽自己的力量让孩子们感受到物质给他们的生活带来的快乐,用一碗荞麦面给孩子们带来对美好生活的希望,虽然只有一碗荞麦面,却是对孩子的富养!

对于我自己的儿子,我和先生尽力为他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让他感受物质可以给生活带来的更多的美好感受。

儿子喜欢美食,更喜欢研究美食,所以,我们也带孩子住过五星级酒店,带孩子进入高级西餐厅享受很正宗的西餐,虽然只有一次,但至今儿子还津津有味地谈及那里的银质餐具和高级别的服务。10年前,儿子想去一家五星级酒店享受日本料理,进去后吃了一碗荞麦面,这碗面60元(当时已是天价面),只有很少的面条和一叶青菜;在经过一家海鲜餐厅时,儿子看到南非大鲍鱼恋恋不舍,十年前的价格是400元一只,对于我们家庭来说,这是比较奢侈的了。我和先生犹豫了一会,最后决定:还是给他吃吧,不然以后被一个400元的鲍鱼就拖下水了,变成腐败分子,多不值得啊!于是,我们一家三口进入了餐厅,有尊严地

点了那只大鲍鱼和其他菜,我们也跟着儿子见识了一次鲍鱼。

在穿衣服方面,小学和初中时,儿子喜欢耐克和阿迪达斯品牌,我们也满足了他,但他的衣服在每个年龄阶段都不超过4件,我们的原则是能够换洗就可以了。现在,儿子对衣服的要求是只要穿起来舒服就可以,不再讲究名牌,但依然保持能够换洗过来就可以的原则。孩子在享受过这些物质后,他不再将感受停留在这样的物质享受的渴求中。

在我们家庭的经济条件内,我们满足儿子对这些物质的需要,他需要通过这样的一次物质感受来认识鲍鱼、日本料理、正宗法国西餐、耐克、阿迪达斯每一次这样的物质感受都让儿子乐在其中。我们给儿子的理念是:这个世界有很多美好的物质享受,尽自己的能力有尊严地享受物质带来的快乐,这也是人生的快乐之一。物质是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品尝过甜美生活滋味的人才懂得自己将要追求怎样的生活。

第二节 物质富养的维露卡

维露卡的物质占有欲望

维露卡对物质的占有欲望极其强烈,每当获得她要求的物质后,她便对这个物质失去了兴趣,开始寻找下一个物质目标,通过不断占有物质来满足自己的占有欲望,这是她的精神愉悦方式。

当旺卡先生的巧克力金券吸引着全世界众多孩子时,维露卡向爸爸发出了命令:“我要我的金券!”当得到金券的瞬间,维露卡立即向爸爸下达了第二个命令:“我要一只小马!”当维露卡看到会剥松子的松鼠后,向父亲下达了第三个命令:“我要一只受过训练的松鼠!”在离开工厂的时候,维露卡看见了会飞的玻璃电梯,她向父亲下达了第四个命令:“我要那个会飞的电梯!”维露卡就这样不停地向父亲索要物质,金券对于维露卡来说仅仅代表着她对下一个物质大奖占有的机会,她根本不喜欢巧克力工厂;

占有一匹小马仅仅是为了使她占有的小马的数量增加;占有会剥松子

的小松鼠是为了她所占有小动物的品种增加;想要会飞的玻璃电梯是因为“我还没有占有过这样的东西”。一旦被她占有,这个物质对于她来说就已经失去了任何意义。维露卡不会因为获得这个物质而感受到幸福和满足,永远在期盼着对下一个物质的占有,所以,维露卡对于物质仅仅是欲望,而不是需要。

查理对获得的物质物尽其用,这是他的需要。比如,爸爸给他的牙膏盖被查理用来搭建了巧克力工厂的模型,这个模型给查理带来了梦想,让查理的精神获得了愉悦;金券对于查理来说是梦想的实现,能够进入巧克力工厂参观并见到具有传奇色彩的旺卡先生,是他内心渴求已久的愿望,查理会因为需要被满足而感到幸福和快乐。

当孩子提出对物质的要求时,父母要判断这是孩子的需要,还是孩子难以满足的占有欲望。孩子的需要父母一定要满足,如果是占有欲望,父母不能够去满足。比如,孩子提出买玩具的时候,如果玩具是孩子内心渴求已久的,他会爱不释手,可以考虑满足孩子对这个玩具的需要。如果孩子在得到这个玩具后既不喜欢也不愿意玩耍,很快又向父母提出买另外的玩具,那么,孩子对这个玩具就是占有欲望,父母可以不满足孩子。

精神营养不良的维露卡

维露卡在物质上获得了富养,要什么有什么,而维露卡精神的“我”却在遭受严重的营养不良,我们来看看维露卡精神的“我”是怎样的。

●不懂得尊重。当她每次向父亲索要物质时都是恶狠狠地对着父亲下达命令。

●不懂得感激。当父亲把金券交给维露卡的时候,她没有表达出感激和兴奋,而是立即恶狠狠地给父亲下达了“我还要一匹小马”的命令。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与“宝宝该穷养还是富养?”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宝宝该穷养还是富养?”还看
家长“吓唬”孩子会影响是非观
教你正确为宝宝挑选冬衣
谣言:头围大的孩子更聪明
两岁宝宝四季饮水的学问多
冬季呵护宝宝健康的法宝
猜你喜欢
零下10度,幼儿园坚持全天户外
孩子偶遇电视亲热镜头你会怎样做
你知道吗?培育孩子自尊的方法
父母应让孩子享受玩的权利!
棍棒教育和赏识教育二选一
孩子总发脾气,恭喜你,这是好事
为什么不能过早教孩子识字(干货
培养完美宝宝的七种教育方式
躺在床上就可以和娃High翻天
喂饭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与孩子沟通应注意问题
帮孩子插上兴趣和阅读的双翼
决定孩子的进步的原因
导致孩子说话晚的四大原因
有效提升BB记忆力
误导孩子一生的20个坏习惯,真
调节孩子看电视的时间
孩子性教育时间表(很详细,看了
《世界动物大百科》阅读推荐
寒假不规划开学差距大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习惯
改善幼儿饮食问题
奥运项目宝宝几岁参好?
孩子被打,却不敢还手
6件事剥夺孩子安全感
你知道吗?孩子一生中的“黄金八
6个习惯会让孩子变笨甚至抑郁
修杰楷父女:高颜值
你知道吗?孕妇情绪影响,危害胎
早期运动胎教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让宝宝养成懂礼貌的好习惯
孩子在园里这些事情很重要
你知道吗?优美的音乐让宝宝变得
性格形成与早期教育
如何培养孩子画画的兴趣
穷养儿子富养女?
你知道吗?男孩的安全感来自于妈
玩具≠快乐培养正确育儿观
没有审美是孩子一生的毒药
爸妈再忙也要把这个故事说给孩子
孩子这5个小举动,竟是高智商的
解读孩子的负性情绪
这几件事不做好,又耽误孩子一年
培养幼儿记忆力的方法
进行挫折教育的正确方法
育儿大事别只让妈妈唱独角戏
20个陪孩子过暑期点子
培养孩子良好的读书习惯
世界这么大,我不能一个人瞎!
爱和尊重是孩子成功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