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时的三大忌讳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批评孩子时的三大忌讳

批评孩子时的三大忌讳

2015-12-01

小孩儿都喜欢无拘无束的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都会犯错,关键的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做为家长的你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批评和影响孩子。专家指出,批评孩子时要做到“批评有方”。

忌讳一:不该出手也出手——皮肉之苦最伤孩子自尊

5岁的宣宣弹琴时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老师讲过的正确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脑子里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迹,仿佛从来就没有学过似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外加亲自示范,可宣宣摆出了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在琴凳上扭来扭去,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没过两分钟又嚷嚷着累了要歇会儿。

错误批评:

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妈妈一巴掌挥了过去,宣宣的手背顿时就红了——说服教育升级为武力惩罚。

留下的伤痕:

从根本上说,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既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

它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和他周围的人——对暴力行为的模仿是轻而易举的。由于父母的坏榜样,孩子在独立面对自己和小朋友的冲突时,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先下手为强”。

“剪枝”有方:

将批评升级为“战争”,那就是父母的不是了。幼儿还没有形成自我评价体系,他们是通过成人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来看待自身的。而且,脆弱的内心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这能给孩子自信,也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批评的艺术在于正强化,而非负强化。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或全盘否定,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和好的苗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强化其好的一面,给予必要的指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自信。

所以,妈妈此时不如使用“表扬式的批评”方法,去发现孩子的点滴长处,先褒后批:“你的左手手型比右手的漂亮,左手三指比二指好看,这一遍强弱感觉掌握得不错”,接着再提要求:“右手能不能也像左手那样漂亮,二指能不能往回勾一点,速度如果再放慢一点会更好。来,我们来试一试,我想宣宣一定没问题!”孩子需要在比较和实实在在的夸奖中发现自己的差距,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一点成绩,她会有信心纠正自己的九个错误;相反,父母对孩子的一个错误采取粗暴的方式,她很可能会毫无心情保持自己的九个优点。

忌讳二:大喊大叫——失控的情绪难以给孩子正确引导

陶陶每天都把家里弄得天翻地覆:玩具散落一地,画笔、画纸摊满了桌子,床上也堆着他的各种小玩意儿,自己最喜欢的书也十有八九到想看的时候不知道去哪了。多次的提醒仍然没能使陶陶有任何改观。

错误批评:

屋内的一片狼藉点燃了妈妈心中的怒火:“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从哪儿拿来的东西玩完了还放回哪儿去。你就是不长记性,你不收,看我全把它们扔掉!”说着假装把孩子最心爱的玩具扔了,接着是一阵急风暴雨般的叫嚷。

留下的伤痕:

不是你的嗓门越高就越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声调和结果往往成反比;并且大喊大叫使孩子丝毫感觉不到尊严的存在,也把你的修养咆哮得无影无踪。如果大人孩子都发脾气,批评很有可能会升级为哭闹和打骂,教育的效果抵消为零。而且孩子很快就会知道,妈妈嘴上说“扔掉”,但是手上却没有真正“扔掉”,妈妈的威信也由此丧失。

“剪枝”有方:

千万不要以为你的态度,包括表情、语气和目光无足轻重,只有好心就足够了;不肯在表达方式上花心思,孩子难以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评。因为,有时候他们拒绝的不是批评本身,而是父母的态度。

心平气和地批评孩子,有助于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能达到批评的目的。所以,最好管住自己的脾气,让自己息怒。

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难养成的习惯,妈妈应该对陶陶耐心一些。先和孩子一起收拾,能收好一件东西就鼓励一下。孩子被妈妈的肯定激励着,会慢慢学会独立整理自己的物品。

忌讳三:喋喋不休——过滥的批评引来逆反

玟玟有一大盒子各种形状的小珠子,串起项链漂亮极了;但当她看到别的小朋友拿着几个透明的围棋棋子充当“夜明珠”时,哭着喊着要,对方不给,她就把人家装“夜明珠”的小瓶子扔到地上

错误批评:

玟玟的举动让妈妈觉得很没面子:“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不能总是看着别人的东西好,你家里的玩具还少吗?自己的东西扔在一边不玩,一看到别人拿点什么就跟宝贝似的,真没出息下次再这样,我绝不再给你买任何玩具!”

留下的伤痕:

如此絮叨、缺乏新鲜感的批评,不能给孩子大脑以明显的刺激,说得越多,孩子越会把这些话当成耳边风。而且,别看孩子小,对语言的领悟能力一点不差,“没出息”、“占有欲”一类不尊重孩子人格的话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反感,明着或暗着和你对着干,身上的毛病很可能会有增无减。

“剪枝”有方:

漂亮的和新鲜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诱惑,抵御诱惑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父母不妨告诉孩子:她喜欢自己没有的东西并没有错,但他人的东西我们不能要、更不能抢或毁坏。接着向孩子讲清楚:世界上的好东西多得数不清,我们不可能全部拥有;如果特别想要,就得凭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比如如果对方愿意,可以用自己的漂亮珠子和小朋友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与“批评孩子时的三大忌讳”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批评孩子时的三大忌讳”还看
单亲能像双亲一样好吗?
BB天生都是心灵感应大师?
让BB感到恐惧的六件事
破译微"表情"看懂宝宝心
溺爱在中国流行的三大原因
猜你喜欢
宝宝理发哭闹怎么办?
教你认识婴儿的肢体语言
杜绝孩子撒谎行为的四大关键
宝宝生活中常见的坏习惯
帮助宝宝改掉吃手的坏习惯
哄哭闹宝宝睡觉的窍门
有心父母让宝贝越爬越聪明
良好的睡眠习惯有助于孩子提升智
宝宝睡觉翻白眼怎么回事?
三个月的宝宝流口水多怎么办?
让宝宝安睡的睡前准备
让孩子不在挑食的法宝
1岁以后的孩子开始要求独立性
宝宝口水少是好事吗
懂得合作的宝宝更有出息
小儿睡眠时间表
专家教父母制住孩子的坏脾气
1岁半到1岁9个月的冷漠(图)
把控自己,从把控情绪开始
妈妈学习五种亲子小游戏
“太干净”反而不易于宝宝健康
让孩子训练自控的好习惯
锻炼宝宝小手指的10游戏
家有小小破坏王,究竟是为啥?
为什么孩子频繁说“不”
两个月的宝宝吃手怎么办?
宝宝学爬行,爸妈做什么?
父母6种行为阻碍孩子的成长
三个月宝宝流口水的原因
改变宝宝“睡倒觉”的习惯
小孩子犯错如何处罚才合适?
孩子“胆小”多半是吓出来的
儿时玩不够,后果会咋样?
游戏是培养宝宝感统能力的好方式
宝宝晚上不睡觉怎么办?
冬季宝宝皮肤如何护?
孩子的好性格从小咋培养
宝宝睡觉踢被子怎么办?
宝宝学步鞋怎么选?
宝宝打呼噜怎么回事?
正确对待孩子的破坏行为(图)
给宝宝吃饭坐不住支妙招
不同年龄宝宝怎样建立社交圈
如何面对孩子的幻想(图)
宝宝需要秩序感(图)
孩子爱做鬼脸是什么病
培养宝宝的良好行为和习惯.
父母的行为对孩子有深刻影响
注意宝宝的3种“失常行为”
为什么一岁宝宝爱咬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