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孩子时的三大忌讳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批评孩子时的三大忌讳

批评孩子时的三大忌讳

2015-12-01

小孩儿都喜欢无拘无束的成长,在成长的过程中难免都会犯错,关键的是在孩子犯错的时候做为家长的你会以什么样的态度去批评和影响孩子。专家指出,批评孩子时要做到“批评有方”。

忌讳一:不该出手也出手——皮肉之苦最伤孩子自尊

5岁的宣宣弹琴时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老师讲过的正确指法、手型和要求在她的脑子里没有留下丝毫的印迹,仿佛从来就没有学过似的。妈妈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一遍又一遍地提醒外加亲自示范,可宣宣摆出了一副不合作的态度,在琴凳上扭来扭去,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没过两分钟又嚷嚷着累了要歇会儿。

错误批评:

内心的怒气终于冲破了忍耐的底线,妈妈一巴掌挥了过去,宣宣的手背顿时就红了——说服教育升级为武力惩罚。

留下的伤痕:

从根本上说,武力惩罚不能解决任何问题,只能使双方的矛盾激化,使原本有可能继续下去的学习中途搁浅;在父母的拳头下,孩子的自尊心也被打得一败涂地,容易形成破罐破摔的心理,甚至既而对所有的批评刀枪不入,那可真是两败俱伤。

它的另一个直接后果是:你以什么样的方式对待孩子,孩子就会以同样的方式对待你和他周围的人——对暴力行为的模仿是轻而易举的。由于父母的坏榜样,孩子在独立面对自己和小朋友的冲突时,头脑中的第一反应就是“先下手为强”。

“剪枝”有方:

将批评升级为“战争”,那就是父母的不是了。幼儿还没有形成自我评价体系,他们是通过成人尤其是父母对自己的评价来看待自身的。而且,脆弱的内心特别希望得到父母的肯定,这能给孩子自信,也能使他们愉快地接受批评。批评的艺术在于正强化,而非负强化。与其强化孩子的弱点或全盘否定,不如将孩子的点滴成绩和好的苗头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挂在嘴边,强化其好的一面,给予必要的指点,让孩子看到自己的潜力,提升自信。

所以,妈妈此时不如使用“表扬式的批评”方法,去发现孩子的点滴长处,先褒后批:“你的左手手型比右手的漂亮,左手三指比二指好看,这一遍强弱感觉掌握得不错”,接着再提要求:“右手能不能也像左手那样漂亮,二指能不能往回勾一点,速度如果再放慢一点会更好。来,我们来试一试,我想宣宣一定没问题!”孩子需要在比较和实实在在的夸奖中发现自己的差距,如果父母肯定了孩子的一点成绩,她会有信心纠正自己的九个错误;相反,父母对孩子的一个错误采取粗暴的方式,她很可能会毫无心情保持自己的九个优点。

忌讳二:大喊大叫——失控的情绪难以给孩子正确引导

陶陶每天都把家里弄得天翻地覆:玩具散落一地,画笔、画纸摊满了桌子,床上也堆着他的各种小玩意儿,自己最喜欢的书也十有八九到想看的时候不知道去哪了。多次的提醒仍然没能使陶陶有任何改观。

错误批评:

屋内的一片狼藉点燃了妈妈心中的怒火:“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从哪儿拿来的东西玩完了还放回哪儿去。你就是不长记性,你不收,看我全把它们扔掉!”说着假装把孩子最心爱的玩具扔了,接着是一阵急风暴雨般的叫嚷。

留下的伤痕:

不是你的嗓门越高就越能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声调和结果往往成反比;并且大喊大叫使孩子丝毫感觉不到尊严的存在,也把你的修养咆哮得无影无踪。如果大人孩子都发脾气,批评很有可能会升级为哭闹和打骂,教育的效果抵消为零。而且孩子很快就会知道,妈妈嘴上说“扔掉”,但是手上却没有真正“扔掉”,妈妈的威信也由此丧失。

“剪枝”有方:

千万不要以为你的态度,包括表情、语气和目光无足轻重,只有好心就足够了;不肯在表达方式上花心思,孩子难以心服口服地接受批评。因为,有时候他们拒绝的不是批评本身,而是父母的态度。

心平气和地批评孩子,有助于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也能达到批评的目的。所以,最好管住自己的脾气,让自己息怒。

收拾好自己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难养成的习惯,妈妈应该对陶陶耐心一些。先和孩子一起收拾,能收好一件东西就鼓励一下。孩子被妈妈的肯定激励着,会慢慢学会独立整理自己的物品。

忌讳三:喋喋不休——过滥的批评引来逆反

玟玟有一大盒子各种形状的小珠子,串起项链漂亮极了;但当她看到别的小朋友拿着几个透明的围棋棋子充当“夜明珠”时,哭着喊着要,对方不给,她就把人家装“夜明珠”的小瓶子扔到地上

错误批评:

玟玟的举动让妈妈觉得很没面子:“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你怎么就不明白呢?不能总是看着别人的东西好,你家里的玩具还少吗?自己的东西扔在一边不玩,一看到别人拿点什么就跟宝贝似的,真没出息下次再这样,我绝不再给你买任何玩具!”

留下的伤痕:

如此絮叨、缺乏新鲜感的批评,不能给孩子大脑以明显的刺激,说得越多,孩子越会把这些话当成耳边风。而且,别看孩子小,对语言的领悟能力一点不差,“没出息”、“占有欲”一类不尊重孩子人格的话很容易引起他们内心的反感,明着或暗着和你对着干,身上的毛病很可能会有增无减。

“剪枝”有方:

漂亮的和新鲜的东西对孩子来说是一种诱惑,抵御诱惑其实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所以,父母不妨告诉孩子:她喜欢自己没有的东西并没有错,但他人的东西我们不能要、更不能抢或毁坏。接着向孩子讲清楚:世界上的好东西多得数不清,我们不可能全部拥有;如果特别想要,就得凭自己的努力去争取,比如如果对方愿意,可以用自己的漂亮珠子和小朋友换。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与“批评孩子时的三大忌讳”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批评孩子时的三大忌讳”还看
学前教育至关重要
不知道怎么选择幼儿园?来看看幼
孩子放学,早接还是晚接?会影响
父母的陪伴有利于宝宝发育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
猜你喜欢
新生儿黄疸早期症状有哪些
如何让宝宝开开心心学做家务
关注:如何让女童远离性侵害
要让孩子听话不要用“绝对”
“甩手爸爸”4大认识误区
破“宅”而出给孩子玩的能力
“古代”家长VS“现代”孩子
别把孩子当“小屁孩”
迎接孩子的一岁
新生儿黄疸应注意事项
爸爸别错失孩子的成长瞬间
一岁半前上亲子班等于白上
刘墉:不做虎爸做弄臣
10个绝佳小策略培养勤快孩子
给孩子立规矩当心五大陷阱
孩子的天赋如何关注和培养
诗人沈睿写给天天的满月贺信
中国常见的九种错误家教方式
把孩子给爸爸照看是最佳选择
怎样安排孩子的大小便训练
不要用“否定”来教养孩子
当BB看到性爱镜头,这样回答
父母需掌握哪些教育智慧?
聪明爸妈不强制宝宝“分享”
日本老太的“超级育儿法”
早期阅读,从胎教开始
现代好妈妈育儿4大准则
孩子,在“问题”中成长
男孩女孩的五点教养区别
新生宝宝护理的10大禁忌
教育,不能让“情感”走开
女孩富养长大就一定嫁得好吗
宝宝会走后的早教重点
一岁半前BB能力和猩猩差不多
凡事都要“从娃娃抓起”?
0-1岁宝宝亲子早教游戏指导
85后父母的草根育儿经
学会给不到2岁的宝宝讲道理
孩子早教需注意“因龄施教”
给父母一张关于BB成长的地图
儿童教育应如呼吸般自然
婆婆驾到,妈妈成“空气”?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无理要求
育儿和种树是一样的道理
早教:善用“生活元素”
巧用七招解决家长教育烦恼
看各国性教育有何不同
隔代育儿冲突--宝宝谁养
培养逻辑思维塑造天才宝宝
盘点《家有儿女》中的教子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