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岁孩子心灵的发育过程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0-7岁孩子心灵的发育过程

0-7岁孩子心灵的发育过程

2015-12-01

有很多父母由于不了解孩子身心发育的规律,而对孩子本是正常的“自我主张”、“调皮捣蛋”等表现以打骂相向,这样做的结果是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了创伤。因此,为了更好地塑造孩子的心灵,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下孩子心灵的发育过程。

0岁-3个月建立与母亲间的愉快关系和语言的发育基础

婴儿在出生后两个月左右便开始出现微笑了,有人把此称做“召唤妈妈的微笑”。母亲对婴儿的这种微笑做出哄逗的反应,有助于建立母子间情感上的愉 快关系。婴儿的啼哭是一种不愉快的表现。需要注意的是,在这时候应采取一些相应的措施,如给他喂奶、换尿布,把他抱起来等等,使孩子重新获得舒适的感觉。 这样做会使孩子对母亲产生亲切感和信赖感。婴儿在父母亲切的哄逗下,会渐渐地发出“呵呵”、“哦哦”的喃语来,这是语言发育的基础。所以,为了促进婴儿语 言的发育,在这一时期里多逗逗孩子,多对孩子说些愉快的话是不容忽视的。虽然这时孩子还不能够理解爸爸妈妈讲话的内容,但这无关紧要,因为对婴儿说话,会 对孩子今后的语言发育起到重要的作用。那些不会哄逗、很少对孩子说话的母亲所抚养的孩子,语言的发育总是很迟。当婴儿把小手伸到自己的眼前凝视、晃动,开 始自己一个人玩时,请不要去打搅他,让他充分地享受这种乐趣,这是培养孩子“自发性”的一个关键。所谓自发性,对婴幼儿来说就是不依赖他人、自己想出游戏 的方法并沉浸于玩耍中的能力。

3个月-6个月出现各种情绪,并开始“认生”

这个阶段的婴儿,在原始感情(舒服、不舒服、恐惧、发怒)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更类似于人类的情绪(喜、悲、羡慕、妒忌)。见到生人害怕,因而拽 着爸爸妈妈不放的“认生”表现已经或即将出现,时间大约在5个月~9个月之间。认生证明了亲子之间情感的连结已经成功,所以,作为婴儿情绪发育的基础,我 很重视这种认生。出现认生的孩子已把母亲作为可以信赖的“心中的基地”。

6个月-9个月玩耍的时间延长,啼哭的时间减少

这时候的婴儿,一个人高高兴兴玩耍的时间变长,啼哭的时间变少了,还喜欢爸爸妈妈和自己一起欢闹、挠痒痒等。在愉快的家庭氛围中,婴儿的情绪安定、身体健康。

9个月-1岁站立、说话,开始了人生的起步

孩子马上就要作为一个真正的人起步了。其一,用两只脚站立并开始走路。人类因为两足行走,使得手能够自由活动,文明也因此而获得发展,所以有必 要给孩子以自由使用手的机会。这就使得尽可能地容忍孩子的“淘气”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淘气对孩子自发性(意欲)的成长起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其二,开始 说话。最初只会发出诸如“妈妈”或“不不”这类音,但渐渐地语言的数量增多起来。不时哭泣、不时嬉笑,以此来强烈地表达自己的情绪。如果父母与孩子玩耍过 少,孩子的情绪发育将受到阻碍,往往会变得很少笑、频繁地吸吮手指,或是出现有节奏地摇动头或身体的怪癖。所以,多与孩子在一起,施以亲密的抚触,这一点 是相当重要的。

1岁-1岁半什么都想自己来做

这是个自发性开始出现的时期。孩子一方面时时向父母撒娇,另一方面却什么事情都想自己来做。自发性是使孩子在今后的岁月中能够充满活力地生活下 去的非常重要的良好心态。爱护和培养孩子“自己来做”的热情,应该成为家长育儿的方针之一。这个时期,孩子哭、笑、恐惧、发脾气等情绪的表现变得相当复杂 起来。此阶段父母常与孩子一起玩耍,对于孩子情绪的发展、分化具有重要的意义。很少有人理会的孩子,将会成为一个木讷的孩子。

1岁半-2岁变成妈妈的“小尾巴”

这时的孩子爱跟在妈妈的身后转,对妈妈的信赖感越来越强,喜欢在妈妈的身体上撒娇。对孩子的这种撒娇要求,家长应给予充分的满足。此外,这个阶 段的孩子,脾气变得“大”起来,当事情不能按他的意愿进行时,他就会发脾气。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这种状态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所以不要训斥他,最好 以关注的态度让他自己平静下来。这个阶段的孩子爱跑爱爬,行动非常活跃。在确保安全的情况下,如能尽量地容许孩子的冒险行为,将有助于培养孩子的热情和积 极性。

2岁-2岁半反抗和撒娇

这是一个反抗心虽已生成,却仍然渴望撒娇的年龄。所以父母依然应该对此给予充分的满足。当孩子说“不”多起来时,便是到了第一反抗期。这是自发 性在顺利成长的标志,因此无需担心。此阶段孩子“想自己来做”的愿望变得更加强烈了,应该好好地爱护这一热情。可以让孩子玩玩沙子、搭搭积木,这些活动有 助于孩子智力的提高,而长时间地看电视则有可能妨碍其意欲的成长,应尽量避免。这个年龄的孩子对同龄孩子虽然已显示出兴趣来,但还不具备一同友好地玩耍的 能力。

2岁半-3岁第一反抗期中反抗欲最强的时期

这是第一反抗期中反抗欲最强的时期。无论什么事情孩子都要用“不”来反抗,很难“对付”。不过要知道,这是一个自发性正在顺利发展的好孩子的表 现,所以不要去斥责他。当后面的孩子出生之后,妈妈如果一直忙于照看更小的孩子,大的孩子会时不时地变得像婴儿似的,给已经忙乱的妈妈增添麻烦。当发生这 种情况时,妈妈应该把目光转移一下,经常抱一抱大的孩子,给予亲密的抚触。随着孩子情绪的安定,“还婴现象”也就消失了。这个年龄的孩子,虽说与小朋友一 起玩耍的意识已经开始产生了,但最易发生争吵。

3岁-4岁热切地希望结交小伙伴,变得比以前听话

在这个阶段,孩子渴望结交小伙伴的心情变得强烈起来,非常愿意与小朋友一块儿玩耍。不想和小朋友一起玩的孩子,可能自发性受到了压制、没有得到 自由成长,或者是母子间的情感连结不够充分。这种情况下,父母就有必要对育儿的方法作一下检讨。第一反抗期结束之后,孩子变得比以前听话了,情绪渐渐安 定,像“帮着做事情”这种体谅他人的心理也开始萌生出来了。对于孩子的这种表现,我们应给予热情的鼓励,并加以培养。无表情、沉默寡言的孩子有可能存在情 感发育迟缓的问题,因此应多进行亲子间的抚触,以促进孩子情感的发育。在这一时期里,父母对孩子良好生活习惯的培养不要急于求成,要知道,在孩子人格的形 成过程中,比管教更为重要的是营造温暖的家庭气氛。

4岁-5岁行动更活跃,出现打架、开玩笑、恶作剧等行为

孩子从这个时候开始,能够与小朋友或兄弟姐妹一起玩得非常有生气了。此时应尽量地让孩子在户外玩耍,使出浑身力气的玩耍不仅能使孩子的身体得到 良好的发育,同时也有助于其心灵健康地成长。虽然孩子这时已经有点像个哥哥或姐姐的样子了,但依然处于想用身体来撒娇的年龄。如果用“已经不小了”的话拒 绝他的撒娇要求,会令孩子的情绪变得不安。所以,家长依然应对他的这些要求给予充分满足。在这个年龄段,孩子与小伙伴之间的争吵、开玩笑、恶作剧行为开始 出现,这是意欲(自发性)发展过程中的必然表现,所以无需责备。

5岁-6岁“体谅他人”的种子开始发芽,用语言传递思想的能力发展起来

能够充分地用身体来撒娇的孩子其情绪非常安定,体谅他人的心理渐渐地滋长起来,如对小朋友表示同情,挂念没有来上幼儿园的小伙伴等等。玩耍时非 常活跃的孩子,可以认为他的自发性发展得很顺利。这个阶段,孩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已经发育起来了。沉默寡言,或者用古怪的表情代替说“不”的孩 子,很可能是自发性受到了压抑。因此父母有必要对培养方法加以反省。

6岁-7岁在与小伙伴的玩耍中自发性得到成长

这个年龄的孩子情绪的表现变得比以前更复杂了,如哭的方式从5岁之前的号啕大哭,变成抽泣呜咽。当家中的几个孩子确信自己被父母爱着时,他们之 间的关系会很好,小的孩子会喜欢大的孩子,大的孩子也会照顾小的孩子。在与小朋友的玩耍中,孩子的自发性在不断地发展着。从这一时期孩子的绘画中,大致能 够看得出其内心的状态。心情轻松愉快的孩子,画的画大都占满了整张纸,且色彩明朗;而心情紧张压抑的孩子,画的画常常只占据画纸的一个角落,色调也多呈灰 暗。孩子的心情之所以压抑,往往是由于接受了过于严格的管教,或没有感受到母爱的温暖,致使孩子人格的形成发生了问题。碰到这种情况,母亲就必须增强与孩 子之间的亲密接触,令幼小的心灵获得温暖和解放。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与“0-7岁孩子心灵的发育过程”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0-7岁孩子心灵的发育过程”还看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
幼儿园开学季,幼教专家送爸妈一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猜你喜欢
宝宝不穿开裆裤的理由
难管教不只是孩子的问题
专家:培养天才宝宝的建议
宝宝“把尿”知识你懂多少?
家长和孩子不要轻易“算帐”
孩子最需要哪些教育?
不要忽略孩子的“傻问题”
妈妈的语气影响孩子一生
盘点全球最具争议的教育方式
幸福家庭的孩子更健康
家长不要阻碍孩子的自我实现
父母怎么搞定爱耍赖皮的孩子?
宝宝和老爸约会的9个好地方
婴儿语言训练5误区
宝宝入园哭闹多久?
父母教育孩子的一些原则
小心玩具太阳镜伤害孩子眼睛
教养宝宝的“雷区”
儿童玩具病菌很多
孩子几岁学外语比较合适
借课本教BB学拼音有无必要?
孕妇不可不知的民俗禁忌
男孩的听力不如女孩
“幼小衔接”要上学前班?
宝宝听觉信息采集的重要性
慢跑能训练孩子的平衡能力
父母的阻止会让孩子跟损友更近
怎样给孩子指示
对待男女婴应区别语言
甜馨不舍妈妈出差大哭李小璐坦言
控制孩子体重的错误观念
教你成为宝宝的好朋友的八招
幼儿园“奇葩”作业引吐槽家长“
介绍80后妈咪“孩奴悲喜录”
探索儿童的艺术培养
打孩子屁股影响孩子智商
隔代教育,你担心吗?
“四二一”家庭宠出的坏脾气
介绍六大育儿新知识
你赞成虎妈狼爸的棍棒教育吗?
面对孩子成长父母怎么做
这些伤害孩子的话你说过哪些?
如何激发宝宝欲望
低收入家庭里书是奢侈品
做到这7点,才能算是称职的父母
预防儿童性侵犯的错误观念
父母批评孩子应该注意什么呢?
家长应该如何与孩子沟通?
管教孩子应预防母爱被操控
美好人生,规划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