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式早教,让家人成为老师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生活式早教,让家人成为老师

生活式早教,让家人成为老师

2015-12-01

早期教育从新生儿开始,可使大脑获得足够的刺激,即使大脑在功能上和结构上更趋完善,又促使潜在能力得到较好的发挥。近日记者调查发现很多都市父母对早教班失去了兴趣,而生活式早教正悄然流行起来。

何谓生活式早教,就是倡导在日常生活中促进儿童早期发展。对于0-3岁孩子来说,家庭是他最重要的活动场所,因此,生活式早教特别强调家庭环境以及家人对孩子早期成长的重要性。生活式早教最早起源于美国上世纪80年代倡导的PAT运动,意即parents as teachers(让父母成为老师),主张早期教育不是教育孩子,而是教育父母。

重视家庭早教的不到两成

记者随机调查了30位0-3岁孩子的家长,发现有一半家长认为孩子在家里也需要早教学习,但是能做到实践的,大约有三成;能做到系统实践的,只有不到两成。

30位家长中,有6位家长认为不需要给孩子进行早教,他们认为,自己小时候也没有经过系统早教,孩子的发展就应该顺其自然;有4位家长的宝宝还不到一岁,他们觉得等宝宝再大点时去早教班比较好;有11位家长虽然了解早教对孩子潜能开发的作用,但因为工作繁忙或费用较高等各方面因素影响,没让孩子上早教班。不过,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多半家长读过早教方面的书籍,能在家里对孩子进行部分训练,不过不系统。

被调查家长中,有9位家报了早教班,一般每周一次。其中4位家长比较依赖早教班,回家后对孩子的相关训练做得很少;其他5位家长除了带孩子上早教课程,回家后还会根据早教班的训练和自己看的早教方面的书籍坚持给孩子进行各种能力的训练。

把早教课堂的游戏搬回家

妈妈:高楠楠(高校老师)儿子:金金(1岁4个月)

我从怀孕起就开始为育儿做准备了,那时我疯狂地读遍了我们学校图书馆能找到的和育儿有关的所有书:从胎教到幼教都有,就是希望自己能多储备些知识,别浪费孩子0-3岁的智力发育黄金期。

孩子出生时,我才发觉,纸上得来终觉浅。现在回想起来,前三个月的早教也是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非常不成系统。

后来,儿子3个月的时候,我给他报了早教班。前几个月,早教是一个月一次,我负责记住老师的动作和要领,老公则在一旁仔细记笔记。等回来,我就按照笔记整理出这个月的早教训练计划。我一般会把每天的大致训练内容列出来,如早上着重训练视觉和阅读,下午进行大运动和精细动作,晚上锻炼乐感等。

6个月后,儿子开始一周上一节早教课。我觉得早教课其实是教给家长教育孩子的正确方法,如果仅靠这45分钟,很难真正提高孩子的相应能力。因此,我会购买相应的音乐、感官教具,把课上的游戏搬回家,让儿子在家里也能体会到上课的乐趣。

虽然把早教搬回家确实占用了我不少时间和精力(每天要抽五六个小时陪孩子),但成果确实很惊人。儿子各方面的能力,大运动、精细动作、音乐等能力普遍要超前2个月。7个月时,儿子就能爬了,11个月会走,1岁1个月能说话,1岁2个月时,宝宝已经能跟上节奏跺脚了

平常过日子也可以上早教

妈妈:何杰(翻译)女儿:萌萌(2岁)

女儿不到3个月作息就非常规律,6个多月会叫妈妈,14个月时能流畅地说6-8个字的句子。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家里某样东西的位置动过她能很快发现;社交能力一流,出去主动跟小朋友打招呼,玩东西肯轮流、愿分享;生活习惯很好,哪里拿的东西放回哪里去,手脏了要求洗干净,摔倒了自己爬起来

很多朋友打听女儿报的是哪个早教班?要说早教,女儿确实接受了,但不是在早教班,而是我和老公采取的融入生活、潜移默化的早教。

在女儿出生之前,我和老公就涉猎了很多关于早教的书,从女儿出生开始,不管她听懂听不懂,我和老公都会不断跟她说话,我们还充分应用手指,引导她的目光锁定目标,认知事物。我们还特别重视和女儿一起做游戏、听音乐、读书、散步、收拾东西。在这些生活化的活动中,我们随时融入对孩子的早教,比如在给女儿做分豆子游戏时,训练她的精细动作;在听儿歌和其他类型的音乐时,锻炼她的语言和乐感;在收拾玩具时培养她的自理习惯。虽然没上早教课程,可女儿仍在这些充满早教元素的日常生活和游戏玩中将各项能力都进行了锻炼。

家人才是最重要的老师

教育难道不是老师的事吗?谈起生活式早教,很多家长不以为然。三优开智婴童之家负责人邵之文表示,家长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对孩子的早教尤为重要,仅依靠早教班的课程是远远不够的。

0-3岁是孩子人格发展和智力潜能的形成阶段,是孩子发展的关键期,这时如果能对孩子的视觉、听觉、触觉等进行丰富的刺激,就能全面提高孩子的大运动、精细动作、言语、认知、情绪和社会行为五大能力。东方爱婴中国总部教育事业部总经理孙家齐也表示,这些丰富的刺激是不可能凭借每周短短几十分钟早教课程来完成的。

对于0-3岁孩子来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家里,在家人的陪伴下度过,所以家庭环境的影响非常重要,也是开展早期教育最主要也是最重要的场所。家庭对孩子心理品质和行为发展的影响是学校等其他环境无法比拟的,带有启蒙性、长期性、情感性、感染性等特点。

邵之文介绍,从宝宝接受早期教育的场所来看,家庭式和中心式是两种主要形式。目前0-3岁婴幼儿接受早期教育的方式多是中心式的,这种形式的优点是可以集中许多专业教师,在一个精心安排的环境中进行教育训练,专业设施齐全,而缺点是需要远距离接送婴幼儿,不方便,费用高,时间上也不是很自由。

济南很多早教机构也推出了能上门提供早教指导的专业人员,定期去家庭中对家长进行育婴和早教指导。三优开智还对来早教班的孩子开出训练处方,家长可以按照早教专家的指导意见给孩子制定在家里的训练计划。

生活元素都能变成教具

对于养育者来说,应该清楚孩子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敏感期。据了解,孩子首先用口来感知世界。因此吮吸手指往往是为了满足探索的需要;等孩子到了手的敏感期,就会非常享受于抓和扔东西,如果这时家长要求孩子不要动、安静,就等于抑制了孩子正常的发展需要。

另外,生活式早教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是把孩子身边的生活元素变成教具。电话、窗帘、牙刷、浴缸、毛巾、电视遥控器、沙发、抽屉、衣服鞋袜、茶杯、锅碗瓢盆都可以成为很好的教材。

孩子自发地专注于玩水、玩沙、玩米、玩牙刷、翻马桶盖、爬上爬下、翻箱倒柜、抓住扔掉,都是重要的学习过程,因此家长可以利用这些机会不失时机地帮助孩子成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与“生活式早教,让家人成为老师”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生活式早教,让家人成为老师”还看
处理孩子心理问题三妙招
孩子看电视的十大禁忌
BB从小“不吃亏”好吗?
六岁前该发展哪些心理能力
父母必须教给孩子三项技能
猜你喜欢
儿童故事推荐:王子与野兽
猪肉对宝宝生长发育的影响
宝宝枕边故事精选:女巫想吃饺子
儿童励志故事:一把魔剑
儿童小故事精选:机灵的小鹿
儿童故事推荐:树皮小屋
幼儿睡前小故事:空中鱼和水中兔
儿童趣味故事:一块小骨头
幼儿故事:猫头鹰替喜鹊报仇
儿童小故事推荐:家具工和首饰匠
宝宝对肉类的选择注意事项
儿童故事推荐:桃子小粉
宝宝枕边故事推荐:六个矮儿子
幼儿睡前故事选读:皇帝的山羊耳
幼儿枕边故事:爱偷懒的小灰狼
幼儿睡前故事精选:暴发的库兹玛
儿童故事推荐:农夫战魔鬼
小故事精选:都是手套惹的祸
幼儿必读:猴子和海蜇的故事
睡前故事精选:今天我做巫婆
儿童搞笑故事推荐:老虎敲敲
母乳的保存容器推荐
大家一起庆佳节幼儿园国庆祝福语
儿童小故事:木盔姑娘
宝宝睡前故事推荐:野东西
专家支招:孩子国庆出游的注意事
儿童小故事:长了羊心得狼王
幼儿睡前故事:会下蛋的钞票
宝宝秋季感冒食疗:红萝卜马蹄粥
宝宝秋季感冒的护理方法汇总
宝宝辅食中对于鸭肉的选择
宝宝最适合吃的鸡肉部位分析
宝宝秋季感冒的预防方法汇总
宝宝秋季感冒解读
儿童趣味故事:勇敢的蜘蛛
儿童小故事分分享:爱嫉妒的邻居
宝宝感冒如何补充水分?
母乳的保存方法汇总
宝宝睡前故事:机灵的兄弟们
一岁以下宝宝面部表情含义解析
宝宝睡前故事分享:猎犬竹蓖太郎
儿童睡前故事:红虾跳龙门
幼儿故事:狐狸和刺猬交朋友
宝宝秋季感冒食疗:三根汤
幼儿睡前故事推荐:国王和小偷
孕妇四季饮食全攻略
宝宝枕边故事:老鼠找女婿
宝宝睡前故事精选:幸运数字7
宝宝吃羊肉该注意什么?
宝宝感冒食疗:红薯煲芥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