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不要急功近利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早教不要急功近利

早教不要急功近利

2015-12-01

随着婴儿出生高峰来临,不少年轻的父母之间热衷于一场又一场的宝宝竞赛比谁先会爬、会走路,比谁更活泼,比谁识字多但幼教专家要提醒家长,幼儿的个体差异很大,千万不要因为暂时的技不如人而给孩子太多压力。

不少父母带着孩子来到早教中心,看到新鲜的玩具和教具,便指挥孩子这玩玩,那摸摸,却忘了观察孩子究竟对什么感兴趣,孩子探索新事物的过程也一次次被打断。上海早教专家茅红美强调,早期教育首先应该满足孩子身心的需要,家长切莫急功近利。

上海市学前教育专家黄琼表示,孩子越小,个体差异越大。有的孩子对文字非常敏感,一教就会;有的孩子对文字不感兴趣,但动作能力发育得好。家长就应该根据孩子的特长和个性,为他创造活动机会。别总热衷于用别的孩子和自己的孩子进行比较,这样,往往会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对他造成伤害,或者使其自信心受到影响。明智的家长应该尊重孩子、了解孩子,并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与生俱来的气质不同,有的安静,有的好动,有的整天乐呵呵,有的喜欢发小脾气。黄琼强调,虽然气质没有好坏之别,但性格有好坏差异,特别是有些良好的行为习惯,例如做事认认真真、有始有终,善于倾听,不插嘴等等,都需要家长从小培养。她发现,如今,不少孩子幼儿园毕业要升入小学了,很多好习惯却未养成,这对孩子将来发展很不利。

根据目前研究,孩子在六个月的时候就有了规则概念,如果家长不及时告诉他什么事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他很有可能养成坏习惯。例如,有的妈妈在宝宝抓她头发的时候,也是笑嘻嘻的,觉得孩子这么做很可爱。但是,明智的妈妈应该摇头,告诉宝宝这个行为是不对的。同时通过这一举动了解到,宝宝正在发展抓握能力,应给宝宝准备合适的玩具满足他的需求。根据孩子不同阶段的特点,给孩子及时地支持,适当地引导,才能帮助孩子朝着正确的方向,跨出第一步。

很多家长关心孩子几岁可以开始学音乐、识字、学数学,是不是越早越好?在幼教专家看来,这些都是很好的思维锻炼,但家长看中的应该是思维锻炼的过程,并非孩子掌握了多少知识。

黄琼建议家长,培养孩子对文字的敏感,使他能对环境当中的汉字喜欢探索就行;在幼儿园阶段,教孩子10以内数的加减,培养他对数学的敏感、好奇和兴趣,让他觉得数学非常有趣,能够帮助解决很多问题就行。这样,到小学以后,孩子才会有更大的兴趣去学数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与“早教不要急功近利”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早教不要急功近利”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
培育孩子开朗性格七项注意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
“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
孩子自我探索心理的规则
从脸型解读宝贝的性格密码
教你做处理情绪的高手父母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
解密宝宝的五种典型性格
家长绝对不能纵容孩子的几件事情
怎样才能拥有安全型依恋心理
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
帮宝贝战胜成长中的恐惧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父母必知幼儿心理健康知识
勇敢者游戏打开BB害羞情结
五种家庭精神垃圾侵袭孩子
错误“鼓励”让孩子更自卑
转折期是心理发展必经阶段
如何进行幼儿期的心理教育?
父母情绪失控酿孩子灰色人生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如何解开宝宝的怕生情结
读懂儿童心理5个主要标志
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给“望子成龙”思想做手术
对宝宝的心灵惩罚危害大
早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夸孩子当心夸出表扬瘾
最容易伤害孩子的十句话
如何对待宝宝的坏情绪
测测你家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吃饭催三遍就是心理虐待
宝宝被忽略会变焦躁
孩子最爱&讨厌的7类父母
3岁前宝宝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
宝宝为什么和亲爸不“亲”
孩子最害怕的100件事
婴儿虽小也有复杂情感
怎样调教嫉妒心强的宝宝
怎样应对闷闷不乐的孩子?
孩子装爱病,因为缺少爱
认生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吗?
孩子的乐观态度需从小培养
心理学家解读宝宝心情密码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父母攀比孩子长大会嫉妒
心理健康专家谈孩子心理教育
那些以电子保姆为伴的宅童
赞美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