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也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胎教也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

胎教也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

2015-12-01

中华儿童保健学会副主任委员丁宗一担心胎教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

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宝宝是准爸爸和准妈妈们的最大心愿。初为人父人母,谁也不愿意让自己对子女的教育输在幼儿基础教育的起跑线上。于是,越来越多的父母选择了胎教。可以想象他们是怀着怎样的心情,期待着一个健康而漂亮的宝宝的降生。然而他们对胎教的正确认识有多少,胎教是否有严谨的科学依据?带着这些问题,记者日前走访了中华儿童保健学会副主任委员、生理学专家丁宗一教授。

据丁教授介绍,现在从事胎教理论研究和临床工作的人中,有人提出胎教是一种交叉科学,它跨越教育学、医学和生理学三个门类。那就让我们依次从这三个门类与胎教的关系来进行分析。

■医学中的理论、技术和药品,要用于人类,首先必须经过动物实验,在没有问题的基础上,再进行临床的三期验证,证明有无毒副作用

丁教授说:一般人对胎教的字面理解就是对胎儿的教育,那么理所当然,教育学界的专家,包括其领导部门和管理部门的人士应该给出一个明确的胎教定义。其中也必然应该包括这一定义的内涵、外延,以及所涉及的参数、参数的提取和重复等科学方法。另外,从事胎教的人,不管他是哪一学科的,也应该针对这个问题给予明确的回答。而事实上,在胎教红火的这么多年里,我们对它的理解依然处于望文生义的阶段。如果我们不先把名称和定义搞清楚,也许下面再讨论的就已经不是这个问题了。

丁教授进一步指出:我们看到,从事胎教理论研究和实际工作的人大多是妇产科的临床医生。那么如果说胎教是一种医疗行为,它就必须遵守医师法。医师法中的有关要点有两个,一是行医者必须是职业医师,二是采用的方法要经过科学论证。因此我们要考虑,这些人有没有胎教医师执照,如果没有,就属于非法行医!更进一步说,如果是妇产科医师,那妇产科里是否包括胎教这套技术呢?这要经过全国学术大会和学术组的论证。一般来讲,医学中的理论、技术和药品,要用于人类,首先必须经过动物实验,在没有问题的基础上,再进行临床的三期验证,证明有无毒副作用,最后才可能得到学术界的认可和有关部门的批准。如果没有经过这样一个严格的过程而直接用于人,也是违反医师法则的。这其中,还涉及病人的知情权问题。事实上,一个只有好处而没有副作用的医疗手段是不存在的。

■这种音乐通过母体的传递,被胎儿的听觉神经感受到时已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和谐的旋律与节奏,而只是一个单纯的物理声波,是有害的噪声

时下,胎教的内容大体有这样几种:听胎教音乐、对胎儿说话、看漂亮人物的图片,以及抚摩腹部和做胎教操。通过上述方法,从听觉、视觉、触觉方面对胎儿进行刺激,从而对其生长发育产生积极影响。可是,丁教授指出:听觉、视觉和触觉这些都是生理学参数,并且,现在我们能看到的,包括从事胎教研究的人提供的,以及他们发表的论文,其中所采用的实验都是生理学实验。给胎儿听音乐,得到的结果是胎儿的听力阈值下降了,胎教专家因此判断这种方法是科学的、可行的,它产生了良性效果。然而国际生理学界的共同评判是,胎儿听力阈值下降证明,这种音乐通过母体的传递,被胎儿的听觉神经感受到时已不再是原有意义上的和谐的旋律与节奏,而只是一个单纯的物理声波,是有害的噪声,而不是音乐教育,它造成胎儿的易干扰和易激惹性。也就是说,本来给胎儿一定音量的声音才能引起他的反应,而现在,一个比原来音量还要低的声音就能引起他的反应,表面上看起来,胎儿变得伶俐了,但实际上,这使得胎儿神经紧张,得不到安静的环境。而且这种伤害还不是短期内就能表现出来的。

看图片就更存在一个审美观点不一致的问题。另外,图片在母亲眼底的成像又是以什么信号、经过怎样的通路传达给胎儿的,而这种传递又如何影响胎儿哪一部分的生长,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没有人能够回答和证明。

■通过刺激,胎儿有所反应的确是事实,但如何证明这是一种良性的,而不是恶性的反应,要给出的严格证明是非常复杂的,缺少了这样的证明的科学只能是伪科学

丁教授认为:从纯生理学的角度来看,这些实验都是不符合生理学原则的,他们根本没有按生理学原则来设计这些实验。

那么,一个科学的、严谨的论证过程又是怎样的呢?丁教授大概介绍了这样三个步骤:首先是设计实验,其次是找出处理数据的统计学方法,最后是明确它所验证的因果关系,称为因果关系论证。遗憾的是,国内现在还没有很严谨的这方面的实验。有些对胎教研究了十几年的所谓专家,甚至不懂什么叫参数、什么是因果关系论证,而只是通过临床观察。其实,所谓看到的效果并不足以证明那就是事物的本质,而必须经过严格的论证。也就是别的人再用你介绍的方法时,也同样获取了类似的参数。它所呈现的那些规律要经受时间、空间的考验,这样才能称其为科学。

科学研究的选题是自由的,但科学的研究方法是绝不能自由的。如果是学术问题,就必须按照研究学术问题的规律来考察它的可靠性、真实性和临界点。研究胎教的人所引用的国外材料大多没有具体名称,甚至连材料的来源都无法提供,他们的论文中仅仅用诸如国外有资料表明的字样一带而过,而引用的实验或数据却往往是属于生理学研究的。真实情况是,科学研究越细,得到的片段便越有其特定的解释和特定的含义。在这里,丁教授也特别为我们提出了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判断事物,民间流传的标准不能代替科学的标准。他说:科学的证明是有公共标准的,绝对不能任意生活化。曾经有家长咨询胎教音乐的音量应该是多大,专家回答适中。适中是什么含义呢?是按成年人的标准,还是按某一年龄孩子的标准,是多少分贝?说抚摸有助于胎儿的生长发育,那么抚摸的力度是多大?这些都必须有标准的参数说明,超过了界点就只会造成伤害,更不要说有什么促进作用了。通过刺激,胎儿有所反应的确是事实,但如何证明这是一种良性的,而不是恶性的反应,要给出的严格证明是非常复杂的,缺少了这样的证明的科学只能是伪科学。

■胎教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的古书中。但事实上,那时胎教的基本含义却是孕期妇女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

也有人提出,胎教一词最早出现在汉朝的古书中。但事实上,那时胎教的基本含义却是孕期妇女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是封建礼教对妇女的压制和束缚,而绝非今日我们理解的意思。那么,胎教到底是什么呢?它借用的是生理学术语,而起的是教育学名称,却运用在临床医疗实践中。追本溯源,它却既没有按照生理学规则设计实验、提取参数、验证规律,也没有规范的教育学定义,更加不是有法可鉴的医疗行为,那么谁对我们还未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娇嫩生命负责,谁对这些付出千辛万苦的家长们负责?

作为营养学家的丁宗一教授指出,促进胎儿在宫内的生长发育,要从孕前开始准备,抽烟、喝酒、环境污染,以及孕期大量食用腌制食品都是大忌。还有就是注意加强营养,食用自然食物,均衡膳食,不吃补品,不吃营养品。上述这几点都是经过科学证实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与“胎教也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胎教也可能对胎儿造成伤害”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父母四大“坏”行为影响孩子成长
要做一个心理阳光的孩子
需要从小培养的才艺
四种妈妈“毁”孩子一生你是吗?
家长不用总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
给宝宝发挥想象力的时间
宝宝夏季防菌五条注意事项
“先学一点,快走一步”对吗
西方家庭教育中的特殊资源有哪些
怎么样的早教才更好呢
孩子的潜能不只是成绩
宝宝该如何上厕所?
学龄前儿童不适合玩的游戏
教育优秀男孩的四个妙招
勿入:十大日常饮奶误区
孩子三大缺乏安全感表现
怎么对待“暴力”的宝宝呢
宝宝喂养要点:每日一定要补钙
卖掉女儿后当面数钱家长必读:如
育儿须知:亲子阅读小技巧
孩子聪明跟是否爱笑有关
爸妈需要高度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
妈妈别急!多动症判断标准
早教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呢?
六一儿童节的来历你造吗?
专家支招:孩子撒欢家长需反思
宝妈必读:一岁宝宝成长速查表
过度学习可能使孩子厌学
宝宝独立性培养离不开好奇心
家长的权威不是靠“吓”而来的
孩子早教的八个误区你知道吗
严重致命?宝宝睡眠五大错误习惯
6个有效方法培养宝宝独立的
宝宝学习有困难应该怎么办
帮助宝宝挖掘艺术潜能的小方法
三招让宝宝爱上吃饭
爸妈须知:三招改善亲子关系
孩子放学,早接还是晚接?会影响
正确选择补钙产品的注意事项
孩子的暑假生活究竟该如何安排?
八款夏季消暑好食材推荐
地震中孩子如何自救
宝宝看电视十大禁忌盘点
上班族的宝宝如何进行早教呢
宝宝长期发热症状汇总
让你的宝宝“爱”上跳绳
怎么才能更好的开发小孩潜能呢
孩子的绘画能力应该如何培养呢
书籍是孩子的最佳好友呢
宝妈必读:六种健脑水果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