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各司其职BB拥有健康人格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父母各司其职BB拥有健康人格

父母各司其职BB拥有健康人格

2015-12-01

经常听到有人这样问孩子:“爸爸好,还是妈妈好?”其实,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亲同等重要,只是影响的侧重点不同而已。专家告诉爸爸妈妈们,你会对孩子有哪些影响,自己要怎样做,才能让孩子拥有健康的人格。

爸爸 给孩子立规矩

中国的《三字经》上说“养不教,父之过”;德国哲学家弗罗姆说:“父亲是孩子的导师之一,他指给孩子通向世界之路。父亲虽不能代表自然界,却代表着人类存在的另一极,那就是思想的世界、科学技术的世界、法律和秩序的世界、风纪的世界、阅历和冒险的世界。”

再好的母亲也无法替代父亲的角色,因为父教与母教是不同的。父亲对孩子的教育,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规则教育。与孩子交往时,母亲更多的是与孩子进行身体接触和语言交流,父亲则多是通过运动和孩子进行游戏交流。在游戏规则方面,母亲倾向于迁就孩子,而父亲则更注重“立规矩”。也就是说,孩子会从父亲这里知道什么是规则,孩子会观察爸爸怎样面对出言不逊的人,怎样面对挫折、化解危机,然后进行模仿。

第二,形成性别意识。父爱对男孩和女孩的性别化发展进程具有重要影响。男孩会模仿父亲的角色和行为,形成自己的性别特征。女孩往往从父亲身上找到未来生活的参照,青春期的女孩甚至会把父亲作为未来丈夫的标准。

现在,很多家长都担心影视娱乐节目会对孩子的性别意识造成影响,“伪娘”和“假小子”会让孩子分不清男女。美国父亲角色研究专家罗斯·派克认为,如果父亲在家中是果断的、具有支配性,男孩往往表现出高度的男性化;如果父亲在家里表现比较软弱,而母亲具有支配性,男孩会表现出更多的女性化特征。

爸爸应该怎样做,才能正确影响孩子呢。在0—3岁婴幼儿时期,爸爸每天至少要抽出半小时到一小时,专心跟孩子玩。可以一起做游戏,看动画片等。要让孩子感受到父亲的关注。

小学阶段,是孩子性别意识形成的初期,爸爸的作用最为关键。要多带孩子到户外运动,多鼓励男孩的冒险精神和勇气。对女孩来说,爸爸的言行、待人接物的态度,都会对女孩今后的社交能力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

妈妈 让孩子有爱心

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妈妈所经历的“生、养、育”与爸爸不同。母爱往往是关怀更多,保护更多。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母教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积极的人际关系。如果说父爱是带有规则性的,那么母爱则是温柔细腻的。妈妈要充分让宝宝感受到被爱、被关怀。与孩子建立积极的亲子关系,让他觉得妈妈就是“安全岛”。感受到充分母爱的孩子,将来独立得更加顺利,也会更爱他人,爱这个世界。对长大后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很有帮助。

第二,情感模式的形成。妈妈跟孩子在一起时,会滔滔不绝地说话,并不断地跟他进行眼神、肢体的接触与交流,这些都能帮助孩子形成健康的情感模式。孩子的要求,母亲能立刻感知并做出反应,长大后,他也会敏锐地感受到他人的情绪。这一点,体现在男孩身上,就是责任心强,体现在女孩身上,就是温柔细腻。

第三,性别意识的形成。父母双方在孩子性别意识形成上的作用,各有侧重。女儿的效仿对象是妈妈,她会通过观察妈妈,了解女性的性别特征。

那么,妈妈怎样做才能起到更好的效果呢?首先要提醒妈妈,母爱无边,但千万不要过度保护和溺爱。好妈妈会随着孩子成长,学会放手,让他独立。

孩子3岁以前,妈妈需要和他建立亲密的亲子关系。这一点与父亲不同,妈妈要花更多的时间来陪伴孩子。这是个稍纵即逝的过程,妈妈需要将重心转移到孩子身上,成为孩子的第一养育者。

孩子上小学以后,妈妈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始练习“放手”,并鼓励父亲积极介入孩子的教育。这个时期,父亲对孩子的影响将更加突出。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与“父母各司其职BB拥有健康人格”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父母各司其职BB拥有健康人格”还看
语言灌输不如亲身示范
疼孩子要让孩子明白
孩子独立开端
家长教育孩子“维权”的方法
如何让孩子学会爱其他人
猜你喜欢
乐活·视野:华德福,幼儿教育四
超级妈妈新标准:十八得了
一次逃生教育可能让你的孩子免于
“我从哪里来”——各国性教育读
5个国家的小学生守则,看完后惊
时间都去哪了?不做“失陪族”父
妈妈须知的几个“什么时候”
孩子:你的人生有三件事千万不能
早教机的315维权
遇上恐怖分子,爸妈容易疏忽的问
小心!这些花草有毒,孩子千万别
正强化教育让孩子更受欢迎
陪孩子成长:如何牵一只蜗牛去散
一位北美校长的育儿方略
乐活·视野:荷兰零下4度幼儿园
最强大脑:林丹不是一个好榜样
错误的“鼓励”使孩子更自卑
4岁抓住时间的尾巴
早教,从“模仿”开始
哈佛访学一年,让我懂得如何做父
教养·学习:从根本处教孩子
教养·学习:父母勿失信心
爸爸育儿有妙招,6招hold住
你还在用pad早教吗?
教养·学习:请把自主权还给孩子
德国父母也有“成绩单”
且行且谨慎:海外生子可享受的福
让孩子失去安全感的4句话
探索·解读:活的出色,生命何妨
探索·解读:让孩子用新鲜的眼光
那些世界名门家族的教子智慧
乐活·视野:五岁孩子携勇气,登
美国“带孩子上班日”,了解职场
过年了,该怎样给孩子送礼物?
海外育儿:不要过早过度开发儿童
“最强大脑”:失去快乐的成功值
注意!音响有可能会伤害到宝宝
德国:宝宝学外语,最好2岁开始
什么是爱?美国妈妈不解中国式“
父母十种态度让教育效果适得其反
带孩子安全乘坐飞机与自救逃生攻
教养·学习:十招让子女开心快乐
很赞!美国爸爸的十条家训
言而有信:3.15热议儿童诚信
揭秘世界各国的儿童节
最新发现:3岁孩子都会“以貌取
这样早教,不会错!
德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乐活·视野:全港10大最贵直资
美国驻华大使骆家辉为何会因子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