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3岁前,父母切忌做8件事情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孩子3岁前,父母切忌做8件事情

孩子3岁前,父母切忌做8件事情

2015-12-01

3岁前是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在这段时间关系到孩子的健康成长,孩子慢慢地接触新鲜事物,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完成了一个又一个不可思议的进步。小编为各位父母列出了宝宝3岁前的每一个时期,父母要注意的8件事情。

宝宝成长的每一步都会触动着你的神经。刚身为父母的你,肯定有很多兴奋与期待,所以你也会积极地为宝宝的成长做许多的事情。但是,小编提醒你,作为新手父母的你也许有多经验不足,不清楚哪些事情该做或者不该做。宝宝3岁之前,哪些事情你是不能做的呢?

0~2个月:没有亲密接触

0-2个月的宝宝已经有了视觉、听觉,也有痛觉、温度觉和触觉,但是还对外界环节的认识和反应还处于萌芽阶段,所以无论是饿了还是想妈妈了,宝宝都只会用哭来表达。

有些家长觉得如果宝宝一哭就马上跑过去抱他,会让宝宝从小就娇生惯养,所以会故意把孩子扔在一边哭。但这样做,会让宝宝觉得没有安全感,感觉不到爸爸妈妈的关爱了,孩子长大后容易变得孤僻。

父母该这样做

其实这个月龄的宝宝,大部分感觉器官都已基本发育完全,如果爸爸妈妈把他抱在怀里,抚摸他,他是可以感觉得到的,这样的亲密接触可以让宝宝感受到关爱和温暖。所以宝宝哭闹的时候,妈妈不妨把他抱起来,看着他跟他说说话,宝宝很快就会平静下来呢。

3~5个月:学习语言的时候没告诉他你在干什么

3-5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依依呀呀地学说话了,而宝宝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他们会先有模有样地学着爸爸妈妈的说话的发音,但很多时候,孩子会说不一定是懂了哦!

父母该这样做

宝宝开始学习语言的时候,如果少了父母的引导,是很难学会的。宝宝学会一个词语的发音之后,爸爸妈妈要告诉他这个词的意思是什么,什么时候可以用这样词语,这样宝宝才会记住它。

跟宝宝在一起的时候,要多告诉他你在干什么。比如在喂宝宝吃饭的时候,可以告诉他:“妈妈在喂宝宝吃饭啦,这是饭饭,以后宝宝要是饿了,也可以跟妈妈说‘饭饭’哦!”在帮他穿衣服的时候,跟他说说话,告诉他袖子在哪里,口袋在哪里等等。

6~8个月:不给他找个朋友

宝宝成长的过程中,除了爸爸妈妈的陪伴,也需要有同龄的小伙伴一起玩耍哟!8个月的宝宝已经开始对外部环境有所反应了,这段时期,除了爸爸妈妈之外,宝宝需要通过与其他人交流来帮助他提高交际能力。

有时候,父母怕宝宝学坏或出现意外伤害,会避免他跟其他孩子玩耍,甚至很少带宝宝出门。宝宝没有机会接触新的伙伴,容易变得沉默寡言,而且长大后也不懂得怎么交朋友了。

父母该这样做

爸爸妈妈应该积极地想办法给宝宝创造交朋友的机会,比如周末可以带宝宝去公园玩,鼓励他跟同龄的小伙伴打招呼,一起玩游戏等等,在这个过程中宝宝也会慢慢懂得如何交朋友,如何跟小伙伴和平相处了。

9~11个月:没提供爬行空间

这个月龄的宝宝,已经可以开始学习自己自由爬行了,甚至会调皮地想站起来走路,在这个过程中,宝宝虽然会经常摔跤,但是骨骼也得到了很好的发育。

爸爸妈妈们因为疼爱宝宝,舍不得他受伤,常常会紧张地看护宝宝,只允许宝宝在限定的区域爬来爬去,宝宝觉得没趣了,以后都不怎么喜欢爬行了。

父母该这样做

其实,有时候父母应该“狠狠心”,给宝宝尝试新事物,感受成功和失败的滋味,这样有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所以,给他一个自由爬行的空间是需要的,甚至可以给他设一些小障碍,比如拿枕头当“小台阶”,看宝宝怎么用小脑袋想出聪明的办法来克服障碍等等。

12~15个月:缩小了宝宝的视野

大部分的家长,特别是爷爷奶奶们总认为,宝宝还小,抵抗力差,外出容易感染病菌生病等等,所以要时刻待在家里精心呵护,除非迫不得已,不然绝不出门。

这样的做法,看上去是在呵护宝宝,但其实是缩小了宝宝的视野。让宝宝长期呆在一个不变的环境里,接触不到新鲜事物的刺激,宝宝会以为家里就是整个世界,这样的想法可是会影响宝宝的发育进程哦!

父母该这样做

12-15个月的宝宝,自身的抵抗力已经逐步增强了,外出是只要做好准备,比如给宝宝穿稍微厚一点的衣物,在婴儿车上加一层小薄纱等等,都可以帮助宝宝更好的抵抗病菌。周末的时候要常带宝宝去附近的公园散散步,让他认识小草小花、蓝天白云等新东西,这样才能扩大他的视野。

18个月大:不让宝宝帮做些家务

1岁多的孩子已经有了动手能力,更需要在生活中锻炼他各方面的技能。但有些父母对宝宝过于宠爱,只要宝宝有得吃有得玩高高兴兴的,什么家务都不让他干。

这样的宠爱方式,对宝宝的成长可是没有帮助的哦。如果宝宝从小就被爸爸妈妈好吃好喝地“供着”,什么事情都不用做,这样的“小皇帝”、“小公主”长大后各方面的能力都不如同龄人,变得什么都不会了。

父母该这样做

提高宝宝各方面的技能,可以从让他帮忙做些家务开始。妈妈可以鼓励宝宝一起做家务,让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情,比如擦桌子、收拾玩具等等,如果宝宝认真地完成了任务,也别忘了表扬他:“宝宝真棒,做得比妈妈都棒!”经常受到表扬,孩子也会更乐于动手了,生活自理能力也会慢慢地提高哟!

2~3岁:不教他如何照顾自己

3岁左右的宝宝,大多数都准备上幼儿园了。这时候,如果爸爸妈妈继续宠溺着他,为他安排好一切,宝宝在幼儿园突然少了周全的照顾,容易变得焦虑不安,甚至产生抵抗情绪。

父母该这样做

在宝宝上幼儿园之前,爸爸妈妈应该有意识地开始教他如何照顾自己。比如可以尝试着让他自己穿衣服,整理东西,把手帕、水壶等日常用品放在小书包的固定袋子里等等,让宝宝学会独立,就算离开了父母,在幼儿园也能生活得很快乐。

3岁后:还让宝宝觉得你是超人妈妈

3岁前是宝宝成长发育的关键时期,这时候爸爸妈妈会帮他解决各种难题,慢慢地引导他,帮助他健康成长。所以,在宝宝眼里,爸爸妈妈就像是无所不能的超人一样,只要爸爸妈妈在就什么都不怕。

但是3岁之后,宝宝的自我意识开始萌芽,也要开始学会承受成功和失败的滋味。这时候爸爸妈妈要慢慢脱去“超人”的形象,告诉宝宝:“爸爸妈妈和宝宝一样,都是普通人,爸爸妈妈也有犯错的时候,但是做错事就要改正,不会的事情就要认真学习。”

有时候可以故意让宝宝犯一些小错误,吸取一些小教训,比如不吃饭就会挨饿,总是爬上爬下就容易摔倒等等,宝宝在生活中慢慢地懂得判断事情的好坏,更有利于他的健康成长。

孩子的成长少不了父母的辅助引导,特别是对年龄小的宝宝来说,爸爸妈妈的言行对他的成长有着很关键的影响。所以,在教导孩子时,家长们要避免步入误区,阻碍孩子健康成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与“孩子3岁前,父母切忌做8件事情”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孩子3岁前,父母切忌做8件事情”还看
幼小衔接:家长可以通过游戏进行
幼儿园开学季,幼教专家送爸妈一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猜你喜欢
婴儿家庭需慎用电蚊香
阅读早教有窍门
如何培养1岁宝宝的书香气质
和孩子一起阅读童书
在阅读中激发宝宝的四大才能
纽曼博士谈宝宝如何阅读
从出生每天给宝宝朗读15分钟
不同年龄段阅读方式不一样
宝宝更喜欢爸爸陪伴阅读?
儿童阅读图画书的5个环节
幼儿早期识字别闯4误区
零岁开始培养爱学习的习惯
给孩子讲故事能改善注意力
如何让宝宝养成爱阅读的习惯
阅读兴趣应从“玩”书开始
阅读应随孩子年龄水涨船高
如何让宝宝成为阅读高手
六个育儿坏习惯新妈不可有
让宝宝爱看书挑选很重要
父母要大声为新生宝宝读书
让宝宝温暖过冬的实用建议
每天朗读可改变孩子的一生
改造“微环境”宝宝好睡眠
亲子共读的4大技巧
预防儿童肥胖的3个关键时期
民间妙法巧治宝宝感冒
激发孩子持久的阅读兴趣
家长必备早期阅读知识
勿小儿急性喉炎当感冒
让1-3岁宝宝即兴认字技巧
早期教育对孩子有多重要?
对抗给小宝宝讲故事的4烦恼
1~3岁宝宝早期阅读攻略
妈咪要学会的给宝宝剪指甲的方法
宝宝不宜多喝益生菌饮品
冬季小儿感冒两种炎症的防治
教会孩子如何学习
冬季干燥婴幼儿皮肤易受打击
宝宝认字应趁早
宝宝支气管哮喘的症状
美国:多阅读的宝宝聪明
父母念书给宝宝听有诀窍
儿童阅读化“死记”为“活学”
宝宝鼻子不通气了怎么办?
引导宝宝阅读的正确方法
睡前10分钟亲子共读
7大指甲现象揭示幼儿缺啥?
宝宝冬天穿太多易中暑
了解幼儿的敏感期很关键
新妈妈如何和宝宝玩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