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抑郁的症状及治疗方法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儿童抑郁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儿童抑郁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2015-11-30

儿童抑郁症概念

抑郁症(depression)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抑郁为主要症状的一组心境障碍(mood disorders)或情感性障碍(affective disorders),是一组以抑郁心境自我体验为中心的临床症状群或状态。

我国目前约有20%的少年儿童出现抑郁症状,其中4%为临床抑郁,即需要接受临床治疗的重症抑郁。儿童和青少年患抑郁症越来越常见,发病的年龄有越来越年轻的趋势。我国学龄期儿童抑郁症往往是通过与其年龄有关的各种行为问题表现出来,这使基本抑郁症状态更加复杂化,故在日常生活中,其父母、学校老师常忽视了孩子的抑郁表现,而延误了病情。

许多轻生的青少年其实都患了抑郁症,这一个事实常被忽略。最先被留意到的,可能是一些行为的转变,例如成绩明显退步,在课堂发白日梦和成为班里的笑柄等。此外,抑郁的情绪令他们变得非常沉默和远离他人,暴躁的情绪使他们有侵略性和好勇斗狠,甚至与老师和学校对着干,像是放弃了自己并不顾一切。还有,他们可能试图改变自己的情绪而尝试滥用药物。值得关注的是,严重抑郁症将导致自杀的发生,近年来,儿童青少年发生自杀自伤现象日益增多。

医学上界定的儿童抑郁症的表现有:

1、情绪上的改变:孩子突然变得情绪低落、沉默少语、有时无故哭泣、易忘事、喜独处、经常自责.对平常喜欢的活动也不再有兴趣。严重者可有自伤及自杀冲动。

2、行为上的改变:行为与过去判若两人.过去很听话的孩子忽然变得好顶嘴、不听话、表现易激愤和冲动.厌学、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下降.与同学的关系逐渐疏远。

3、躯体上的改变:孩子在躯体方面可表现出食欲减退、睡眠障碍,体重下降,头痛,胸闷,腹痛,乏力。

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卫生中心的最新研究报告指出,患者的症状归纳起来主要有六种表现:

第一,无由发愁,就是面对达到的目标、实现的理想、一帆风顺的坦途,患者并无喜悦之情,反而感到忧伤和痛苦。如考上名牌大学却愁眉苦脸、心事重重,想打退堂鼓。有的在大学学习期间,经常无故往家跑,想休学退学。

第二,不病似病。患者一般年龄较小,不会表述情感问题,只说身体上的某些不适。如有的孩子经常用手支着头,说头痛头昏;有的用手捂着胸,说呼吸困难;有的说嗓子里好像有东西,影响吞咽。他们的病似乎很重,呈慢性化,或反复发作,但做了诸多医学检查,又没发现什么问题,吃了许多药,病仍无好转迹象。

第三,不良暗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潜意识层的,会导致生理障碍。如患者一到学校门口、教室里或工作单位,就感觉头晕、恶心、腹痛、肢体无力等,当离开这个特定环境,回到家中,一切又都正常。另一种是意识层的,专往负面去猜测。如患者自认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自己不会与人交往;自认为某些做法是一种错误,甚至是罪过,给别人造成了麻烦;自己的病可能是精神病真的是精神病怎么办等。

第四,不满环境。可能在学校或单位发生过一些矛盾,或者根本就没什么原因,患者便深感所处环境的重重压力,经常心烦意乱,郁郁寡欢,不能安心学习工作,迫切要求父母为其想办法,调换班级、学校或工作单位。当真的到了一个新的地方,患者的状态并没有随之好转,反而会另有理由和借口,还是认为环境不尽如人意,反复要求改变。

第五,反抗父母。患者在童年时对父母的管教言听计从,到了青春期或走上社会后,不但不跟父母沟通交流,反而处处与父母闹对立。一般表现为不整理自己的房间,乱扔衣物,洗脸慢,梳头慢,吃饭慢,不完成作业等。较严重的表现为逃学,夜不归宿,离家出走,跟父母翻过去的旧账(童年所受的粗暴教育,父母离异再婚对自己的影响等),要与父母一刀两断等。

最后一种行为是该中心专家最为担心的,那就是自杀。重症患者利用各种方式自杀。对自杀未果者,如果只抢救了生命,未对其进行抗抑郁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患者仍会重复自杀。因为这类自杀是有心理病理因素和生物化学因素的,患者并非甘心情愿地想去死,而是被疾病因素所左右,身不由己。

儿童抑郁症成因

在当前医学界,儿童抑郁症的诱因有以下几种认定:

1.失去父母的关爱。一些大的家庭动荡会给孩子纤弱的心灵蒙上阴影。

2.受蔑视和抛弃,心理长期自卑,抑郁成疾。

3.家族中有抑郁症病人,遗传因素导致发病。

家庭环境是儿童青少年心理问题发生的重要因素。

张桂华等对山东农村社区人群抑郁症的相关因素研究发现,抑郁症状的发生与家庭环境因素有密切关系。徐氏研究结果表明,儿童抑郁倾向与家庭环境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有关,其中儿童家庭矛盾性是影响儿童抑郁倾向发生的共同因素。对于男性儿童来说,只有家庭矛盾性与儿童抑郁倾向有关, 而对于女性儿童家庭的亲密度、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和家庭矛盾性都与儿童抑郁倾向有关,这反映了男女儿童在性别上的差异。研究提示:提高家庭和亲密性、情感表达、知识性、娱乐性、组织性及减少家庭的矛盾性可以降低男女性儿童抑郁倾向的发生。

我国一直以来对于教育认识上的误区也加重了儿童抑郁症的蔓延。

著名心理学家崔广柱分析说,我国很长一段时间一直以为要成才,智力是最重要的。其实不然,孩子成才,除了躯体健康、智力开发以外,培养健全的人格,健康的心理,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良好的心理防御方式等心理健康教育更加重要。 美国的一个心理学家曾经用40年的时间做过一个实验,发现一个人成功的决定因素应该是他的人格,这个观点提出后迅速得到全世界大部分心理学家的认可。所以国外权威机构对天才儿童的定义第一点是智力正常,而不是智力超常,因为真正成才是智力水平、创造性、适应能力、组织能力、克服困难能力等方面的综合,智力只是其中一部分。智商高,也会带来很多问题,很多大学生自杀案例也说明了这一点。

在中国长时间的教育理论中,应试教育一直占据着主要地位。很多家长和学校错误用题海战术来训练儿童。虽然这使儿童的应试能力加强了,但其他能力却因此被大大削弱。 这些年来国家一再提倡素质教育,但实际上存在的问题是,广大教育工作者对此还是缺乏关注,甚至还缺乏方法。在一些人眼里,心理健康教育还只是一项可有可无的工作,他们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化,热衷于编课本、讲概念、考条条,甚至企图通过一年教学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

儿童抑郁症治疗方法

儿童抑郁症的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是药物治疗,一种是心理治疗。

药物治疗

儿童抑郁症药物一般1 0~1 2岁以上方可使用。对学龄前儿童一般推荐用抗焦虑药,对减轻焦虑紧张恐惧等症状有良好的效果。同时还有较好的镇静、睡眠作用,主要药物包括阿普唑仑、氯硝西泮、氟西泮等。抗焦虑药副反应较轻,但需要经常反复使用者最好不要长期单一用药。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在儿童抑郁症中能起到重要的作用,常用的有支持性心理治疗、行为矫正治疗、认知治疗和家庭治疗。支持性心理治疗使用较普遍,治疗前要熟知患儿的情况,并建立起信任的关系,对患儿所表现的困惑、疑虑、恐惧不安、发脾气、冲动和痛苦给予充分的尊重、理解、同情他们,在此基础上劝导、鼓励、反复保证以减轻患儿的怀疑、恐怖、焦虑紧张和不安。行为疗法以刺激一反应的学习过程来解释行为,并可使行为朝预期的方向转变或恢复到原来的正常行为。认知行为治疗(cognitivebehavjoral therapy,CBT)对轻中度抑郁症疗效确切,明显优于安慰剂,且疗效持久。家庭治疗是患儿和家庭成员共同作为治疗的对象。情绪与行为模式既与先天遗传因素有关,同时也是后天获得,儿童既接受父母或祖辈的遗传素质,若在后天仍然受到他们行为模式的影响,那么只是依靠一时的药物治疗是难以痊愈的。另外,家庭成员间的关系、养育的态度及家庭出现的种种问题都可能成为影响治疗的因素。在心理治疗的过程中,临床各科医生应学会认真倾听,建立良好的医患关系,提高患儿对医生的信任,就能够提高患者对治疗的依从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与“儿童抑郁的症状及治疗方法”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儿童抑郁的症状及治疗方法”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良好的亲子教育必备八大智慧
别做孩子的上司或奴仆
给父母的提醒
和你的孩子再长大一次吧
七种教育会毁掉女孩的未来
粗线条妈妈育儿诀:不刻意
亲密育儿妈妈三大“阵营”
亲子关系类型影响孩子个性
优秀妈妈的45条育儿经验
家庭教育被忽略的8个大于号
“富三代”亲子策略
培养宝宝的自然观察智能
孩子犯错是否真有必要惩罚
日本男人也当“育儿爸爸”
婴儿长牙期间各类问题详解
宝宝成长过程中育儿要注意几点
英国教给孩子10句保命金言
耶鲁法学院教授的育儿经
家长是教育的第一责任人
梁大爷的“育孙宝典”
孩子成长别期望“种瓜得瓜”
幼儿教育并非特殊教育
美国儿科专家传授8个育儿技巧
最搞怪星妈小S“骗子”育儿术
让其被心底深处所吸收
英国孩子不“坏”爸妈不爱
如何有计划地培养自己的孩子
好爸爸是怎样炼成的?
婆媳育儿需要“斗法”吗?
“焦虑时代”做自信父母
幼儿家居安全8大防护措施
“一掷千金”式育儿观念大PK
儿童家具新国标,你知道吗?
“拼养”,和平相处才开心
10大美女主播“另类”育儿经
尊重应是关心孩子的前提
乌克兰父母“粗心”育儿
糊涂新妈N种错误“喂养术”
非语言沟通的影响力胜过语言
美国家长教育孩子的十大原则
孩子脑袋大小跟智商有关吗
给孩子反复听一些优美的诗句
留洋博士的亲子手记
婴儿长牙过慢4大原因
法国妈妈的智慧育儿诀窍
好的家庭教育浓缩成五句话
教育孩子不能随便“吓唬”
好父母的九大“岗位职责”
别总问孩子爸爸好还是妈妈好
公益——随时、随心、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