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精神医师不足300人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儿童精神医师不足300人

儿童精神医师不足300人

2015-11-30

“我们刚收治了一个8岁的抑郁症患儿,什么都还没经历,就整天嚷嚷着没意思,不想活了,根本没办法正常生活。” 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崔永华说,社会竞争压力大,父母对孩子过分关注,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焦虑、烦躁等不良情绪,父母可能没有意识到,但长期处于这种消极影响下,孩子更易出现心理问题。

我国儿童精神科医师严重不足,如在江苏省,只有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有专职的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师,但仅12人;浙江省只有宁波康宁医院有专职医师,但也仅有5人。“粗略算一下,全国专职的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生加起来不到300人,专科门诊和病房更是屈指可数!”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郑毅称。

国际上大约只有20%的儿童青少年得到了正确诊断和治疗,而拖累治疗效果的,还有父母的不支持。如一位家长因孩子比较好动,家长以为是多动症来医院就诊,经过诊断后发现,孩子智力偏低,属于精神发育迟滞。在跟家长沟通孩子病情时,家长非常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孩子一点都不傻,当场就把药方给撕了。

专家简介:郑毅,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儿童学组主任委员,中国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亚洲儿童和青少年精神医学学会主席。

12月14日,美国康州小学枪杀案震惊世界,20岁的凶手亚当·兰扎残忍地射杀了28人;就在同一天,河南光山发生恶性校园伤害案,凶手闵应军在癫痫发作后冲入学校,挥刀乱砍,将22名学生砍伤。

单亲家庭的亚当·兰扎被曝17岁时因自闭症接受过药物治疗,而现年36岁的闵应军从1991年起就有癫痫病病史。从临床上看,1/3的成人精神疾病都能在童年找到痕迹,儿童心理发育不良或存在精神心理问题,将为成人心理障碍埋下恶果。

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郑毅指出,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状况堪忧,我国3.67亿儿童青少年的精神健康问题,却由不到300人的团队提供专业服务。

除老年痴呆症外,各种成人精神障碍及心理问题均可发生于儿童青少年。我们见过的最小的精神分裂症患儿只有3岁,最小的抑郁症患儿只有6岁

小孩子会得精神疾病?很多人恐怕难以接受和理解。

“而实际情况是,除老年痴呆症外,各种发生于成年人的精神障碍及心理问题均可发生于儿童青少年。像上述的校园凶手,如果在童年打下良好的心理调适能力的基础,就可以避免犯下如此致命的错误。”北京安定医院副院长郑毅教授强调,目前儿童精神卫生问题形势非常严峻。

1994年湖南省曾进行了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流行病学调查,这也是建国以来最大范围的一次调查。尽管只是一个省的数据,结果也很触目惊心,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患病率为14.89%,平均每10个孩子中就有1~2个有各种心理和行为问题。

不敢想象,在生活方式改变、职场竞争加剧、父母望子成龙的当下社会,有多少孩子被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所困扰。

在北京安定医院的儿科病房中,记者见到了几个抑郁症患儿,除了非常安静、脸上没有太多表情外,看起来跟正常的孩子并无区别。但当记者试图和他们对话和交流时,发现他们的眼神不看记者,只顾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显然没有和记者交流的意思。

“这几个孩子都是经过治疗正在恢复的。最近我们刚收治了一个8岁的抑郁症患儿,什么都还没经历,就整天嚷嚷着没意思,没劲,不想活了,根本没法正常生活,更别提上学读书了,而遇到的最小的患儿也只有6岁。” 北京安定医院儿科主任崔永华说,竞争压力大,父母对孩子过分关注,常在孩子面前表现出焦虑、抑郁、烦躁等不良情绪,父母可能没有意识到,但长期处于这种消极影响下,孩子更易出现心理问题。

提起儿童精神问题,大家往往首先想到自闭症,郑毅教授说,其实在我国,自闭症发病率并不是很高,儿童心理问题主要是行为障碍(多动症、抽动症等)和情绪障碍(情绪反常,如过分害羞、恐惧、焦虑、暴怒发作等)。

“儿童精神障碍症状有重有轻,症状重的有儿童精神分裂症、儿童抑郁症、儿童双相情感障碍(抑郁和躁狂兼有)等,”崔永华称。北京安定医院儿科曾接诊过一位3岁的精神分裂症患儿,孩子的行为和情绪都非常怪异,兴奋不安、行为紊乱,突然胡乱发脾气,有会做出奇特的动作或姿势。

症状重的精神疾病患儿常因家长控制不了而被送入医院,但更多较轻的症状却很易被忽视。

譬如多动症的孩子,活泼好动,没法集中注意力,但父母长期与之生活,很难发现,只有和同龄的孩子一起对比才能发现,如当其他孩子都能安静就坐时,只有他坐不住。

另外,对于儿童情绪障碍,如焦躁、紧张、抑郁及强迫等,婴幼儿可能表现为特别爱哭闹,小孩子可能表现为易怒、攻击性强或胆小、孤僻等,家长易忽视,认为孩子在耍脾气。

至少有3000万儿童被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困扰,但专业医生却极其匮乏,儿童精神科医师不足300人,专科门诊和病房更是屈指可数

美国每十年要进行一次儿童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对儿童青少年中出现的精神障碍的患病率、流行病学特征、危险因素和规律等做到“心中有数”。而在我国,全国范围内进行的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还是空白。

我国到底有多少被精神障碍困扰的儿童?虽无确切数据,但部分省市或地区的儿童情绪行为问题的调查结果却已让人触目惊心。在中国首次全国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流行病学调查启动仪式上,郑毅教授指出,以北京为例,1984年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为8.3%, 而到了2002年,仅北京中关村部分重点小学的儿童行为问题检出率已达18.2%,翻了一倍还多。

“据估计,17岁以下的儿童青少年中,至少有3000万人受到各种情绪障碍和行为问题的困扰。” 郑毅教授强调。

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状况堪忧,但现实情况是:我国儿童精神科医师严重不足。在江苏省,只有南京脑科医院儿童心理卫生研究中心有专职的儿童少年精神科医师,但仅12人;在浙江省,只有宁波康宁医院有专职的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师队伍,但也仅有5人。“粗略算一下,全国专职的儿童青少年精神科医生加起来不到300人,专科门诊和病房更是屈指可数!”郑毅教授称。

而在美国,每4名精神科医生中就有1名儿童精神科医生(经过全面培训和注册的儿童精神科医生为6300名),而且计划到2020年时,儿童精神科医生要增加一倍,达到13000名。

“200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时,全国儿童精神科研究生也就十个左右。”北京儿童医院儿童心理科张纪水博士感慨。而长期从事儿童心理诊治的宁波市康宁医院主任医师王晓笳则告诉记者,虽然从1985年开始就进行精神障碍患儿的诊治,但目前儿童门诊和病房还和成人的在一起,没单独设立。

除专业医生极其匮乏外,儿童精神疾病也比成人更复杂。“培养一个合格的儿童精神科医师至少需十年,成人精神疾病大多都有明确的诊断标准,而儿童的很多精神疾病却没有一个统一公认的标准,比如抑郁症,只能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对成人疾病的体会来判断,因此,我们医院的儿科医生必须在普通精神科锻炼几年后才能从事儿童精神科。”崔永华解释。

“和其他疾病不同,儿童精神疾病诊断起来有一定难度,孩子小,不能完全表达病情,按照正常流程,半个小时看一个孩子比较合适,但我半天即便连喝水和去厕所都免掉,也只能看二十多个患儿,平均十多分钟一个。” 说到这里,郑毅教授很无奈。

除此之外,我国现在的专业的国立儿童精神康复机构几乎为0。儿童精神疾病恢复到正常标准并不仅仅是不哭不闹了,还需要恢复孩子应该具备的社会功能。而美国等发达国家不但设立了相应的儿童精神康复机构,还有专门给患过精神疾病的孩子办的学校,他们不能一下子走进普通学校,可以在这样的学校慢慢适应。

家长都不愿孩子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孩子四年未踏出家门半步,父母竟然以为是青春期的不适应,有位家长一听孩子被诊断为智障,当场就把医生开的药方撕了

由于儿童青少年精神疾病比较难以发现和诊断,国际上估计大约只有20%的儿童青少年得到了正确诊断和治疗。而拖累治疗效果的,还有父母的不支持。

之前接诊过的一位患儿让崔永华印象特别深刻。有个孩子在家里整整“宅”了4年,即便是这样,父母还认为自己的孩子没问题,能说话,也不闹腾,把这种情况看成是青春期的不适应。当孩子病情越来越严重的时候,没办法才来到安定医院,结果被诊断为早期的精神分裂症。

现实的窘境是,哪个家长都不愿自己的孩子被贴上“精神病”的标签,难以接受孩子有心理或精神问题。崔永华的团队还遇到过这样的一位家长,因为孩子比较好动,家长以为是多动症来医院就诊。医生经过诊断后发现,孩子的智力偏低,属于精神发育迟滞。在跟家长沟通孩子病情时,家长非常不满意,认为自己的孩子很聪明,一点都不傻,当场就把医生开的药方给撕了。

有些父母往往把全部的爱和注意力放在了如何改善孩子生活环境上,买最好的玩具,上最好的学校,感冒发烧生个病都很紧张,但却很少关注孩子的内心世界,进而忽略孩子从心理上发出的“求救信号”,一拖就是好几年,最后导致治疗和恢复的难度加大。

郑毅教授曾接诊过很多这样的孩子,原来学习认真、成绩比较好,逐渐变为不再认真、对学习马虎了事,整日精神萎靡不振,家长们仅仅以为是“孩子学坏了”,埋怨、指责,甚至觉得“棍棒底下出孝子”,但都不管用。这其实可能是孩子心理发出的求救信号,就像感冒前浑身发冷、嗓子难受一样。精神疾病的早期症状可能很轻,如果不加理会,很可能会发展到严重的精神症状如幻听幻视、自言自语,这可能就是“精神分裂”的表现了,最佳治疗时机可能也已错过了。

作为和孩子最亲近的父母,若发现孩子的情绪和行为出现异常,要尽早带孩子就诊,尽早发现是否存在心理、情绪或精神方面的问题,尽早进行干预和治疗。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与“儿童精神医师不足300人”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儿童精神医师不足300人”还看
帮助宝宝上幼儿园
零下10度,幼儿园坚持全天户外
孩子被打,却不敢还手
孩子在园里这些事情很重要
寒假不规划开学差距大
猜你喜欢
好胜宝贝也能输得起!
学会巧妙调教省去早教费
爱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超级爸爸是这样炼成的
平等沟通:现代家教之本
老人带孩子究竟哪儿不好
母体环境可改变BB性格
别让孩子产生过度依赖行为
爸妈太溺爱,孩子易低能
五误区让宝宝"爱放弃"
五岁孩子要iPad嫌妈穷
怎样面对BB圈里的攀比现象
老人带孩子溺爱也是害
宝宝节后怎样恢复精神状态
误用奖赏教育惯坏孩子
关爱百万农村留守儿童纪实
孩子在不同年龄的心理变化
亲子互动开心游玩小宝典
爸爸独特的6个育儿妙招
头等大事:请个好保姆
这些孩子是不能打的
10种宝宝必学的生活技能
表扬BB需掌握四大技巧
让孩子面对一致的态度
"另类虎妈"造就华裔"神童"
单亲妈加班让儿能多吃粽子
妈妈误区让儿子变懦弱
儿童教育怎样去规划和规定
保姆带大的孩子心理问题多
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
不愿上学或是分离性焦虑
美国"虎妈"教育方式大转弯
毁掉孩子一生的N种烂教育
宝宝成了父母床上"第三者"
教育孩子要避免的7个禁语
管理压岁钱培养BB财商
单亲家庭教育小心3个误区
"隐性单亲家庭"伤宝宝
单亲家庭的5大早教策略
浪费时间对孩子有益?
2岁前满足孩子对亲人依恋
孩子被"欺负"之后怎么办?
咋判断幼儿是否有自卑心理
春节后让闹宝宝变回乖宝宝
宝宝爱打人应该怎么教育?
爸爸越参与育儿宝宝越聪明
从小缺乏母爱BB很可怜
信任宝宝才能有效沟通
父母,怎么让孩子读懂你?
"在家上学"是富人的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