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受不了挫折的"病因"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BB受不了挫折的"病因"

BB受不了挫折的"病因"

2015-11-30

如今的孩子多是家中独苗,被满满当当的爱包围着,承受力普遍较差。而日后成功者,必定要有所担当,能耐得住生活中的各种考验。这个道理再简单不过,但很多家长爱子心切,做起来还是犯了傻。

孩子为啥“受不了丁点委屈、吃不得一点苦”?本期,记者联合3位资深嘉宾一起探寻出五大形成“病因”,并开出几种对症性“疗方”。

要想让孩子的内心变得强大起来,也许你还得学着做一个“爱而不露”的家长,甚至故意给孩子制造点小麻烦哦。

病因之1 过分溺爱

现在很多家长特别是老人,视独生子女为掌上明珠,样样事情都要依从他,久而久之,幼儿就形成强烈的“'以我为中心”的心态和任性的性格。在这种环境中成长的宝宝,受不得一点的委屈和挫折,稍不顺心就会哭闹不停。

对症疗方 不轻易满足

对于这些任性的孩子,家长的态度最重要。当孩子在受挫后哭闹时,家长要保持平静的心态,听到哭声切不可心烦、焦躁、不知所措,不要被孩子的眼泪攻势所击败。要让孩子懂得靠哭是不能最终解决问题,当孩子有了无论怎么哭也不能达到目的的体验后,就会学乖听话,停止哭闹。

要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家长先改变育儿观念,并且全家一致。具体行动上的改变是:

一是家长不要把注意力过于集中在孩子身上,溺爱只会强化孩子的自我意识;

二是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应当始终保持理智,不要为了赢得孩子的欢心而提供过于丰富的物质;

三是延迟满足孩子的愿望、通过努力实现的愿望会使孩子感到更满足。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去实现某些需要;

四是给孩子找些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对孩子进行正确的引导。

病因之2 过分夸奖

赏识教育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心,但如果过分赏识,就会让孩子变得自负,上得去,下不来。一旦遇到强手、被击败的话,很容易导致郁闷、丧失自信而变得自卑。

对症疗方 适度表扬和批评结合

在孩子做出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时,家长要适时给予表扬,同时指出孩子存在的不足,激励他下一次做得更好。当孩子的热情能因分享和肯定转化为自尊、自信时,对其一生都将有重要的意义。

当然,也不能光让孩子听好话,当他们做错事时还要进行合理批评。有些家长特别怕孩子哭,在孩子做出过分或违反规则的事时,也不批评孩子,造成孩子受不得一点委屈,别人稍说不是就哭闹。

虽然孩子当时心里会难受,但这种心理承受能力的培养是必要的。家长要让孩子明白,人无完人,接受批评也很正常的。

要注意的是,在批评时要对事不对人,先严肃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对他们所犯的错误的感觉,然后默默地望着孩子片刻,最后说,“你是个好孩子,只是所作所为不好”,最后紧紧拥抱孩子。这一连串的过程在一分钟内完成。

病因之3 总想孩子赢

有些家长不愿意看到孩子失败,和孩子下棋、玩扑克、游戏、竞赛时,总是想尽办法让孩子赢。其实,这样做只会使孩子变得只能赢不能输,对日后的成长没有帮助。

对症疗方 有意设些小难题

宝宝由于受到能力、技巧、经验等方面的限制,很容易遇到困难,而其自身控制情绪的能力还不强,稍遇到困难就会显得焦躁。但家长切不可因此过分心疼孩子,不妨放开手脚,给孩子锻炼的机会。

孩子摔倒了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对挑食、偏食、厌食的孩子,不防饿他一两顿,要玩具自己去拿,衣服、裤子自己穿,别把他生活中的障碍清除得干干净净。

甚至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有意设置些小难题,引导孩子去解决。比如,在孩子学会爬的时候,就可以刻意地设置一些障碍物,让孩子去跨越。孩子失败了,家长不要为孩子找各种借口,而是引导孩子找失败的原因和成功的方法,借此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

当然,家长自身还要做好表率,要让孩子看到自己面对困难和挫折时没有逃避和退缩,在参加各种活动或比赛时,也不要过分看重输赢。家长积极上进的信心和勇气,享受过程的心态都会感染孩子。

病因之4 包办替代

正常情况下,孩子从1-2岁起就会抢着要自己吃饭,还有些孩子要自己穿衣裤、穿鞋袜、帮忙叠衣物、收玩具等等,这些都是孩子对动手做事的敏感表现,聪明的家长会很乐意配合。但相当多家长忍不住包办代替,把一切打理得干净利索。

对症疗方 分配适当家务

自信心的培养其实是抗挫折的重要手段,而培育自信心的最佳方式就是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一般来说,1、2岁的孩子可以做些给妈妈递毛巾、纸张、收拾玩具等事情;3、4岁的孩子可以做一些如整理报纸、给下班的爸爸妈妈拿拖鞋等简单的劳动;4、5岁的孩子可做一些较为固定的、定期的家务,如擦桌椅、吃饭时收放餐具等,使孩子逐步意识到自己在做有益的事情;5、6岁的孩子可让他们独立洗碗筷、洗手绢等。

除了让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干,家长还要注意不要代替孩子去思考。比如,在陪孩子玩积木搭高时,看到孩子用半圆形做基底。很多家长会忍不住纠正:“半圆形不稳的,你应该把正方形积木放下面。”家长在说这段话的同时,也就剥夺了孩子体验挫折的机会,孩子自然不可能从失败中总结经验了。

病因之5 推卸责任

很多家长在孩子摔倒时故意打地板,并告诉孩子:“都是地面不平,害宝宝摔倒,妈妈打它!”这种类似举动将孩子摔倒的责任推给了无辜的地板,长此以往,孩子碰到挫折时就习惯了不去面对或推卸责任。

对症疗方 让孩子勇于承担

幼儿做错事被发现后,因为害怕或为了逃避处罚,会有意识地为自己开脱责任,来个大哭大闹或“死不认账”。

这种现象表明幼儿还没勇气承认全部错误,需要给予鼓励和诱导,而不是责罚和打骂。

试想,如果最初幼儿老实把自己的错误告诉成人,得到的是简单的责罚和打骂,而不是有情有理地说服教育。如果幼儿最初偶尔的哭闹和“拒不认账”,反而使他免受责罚蒙混过关,两相对比之后,被迫选择“说谎”也就是“情理之中”的事了。

因此,这种类型的说谎实质上是幼儿自卫的一种措施,成人处理这类错误时不要严厉追问。然后让孩子知道,根本无需说谎,父母不责罚诚实的孩子。家长可以通过故事来给他灌输正确的行为准则,让他知道大家都喜欢诚实守信的好孩子。

小贴士

怎么看孩子抗挫能力差

许威威给家长列出6条明显表征,家长对照下就清楚了。如下:

1.要求得不到满足时就乱发脾气、哭闹。

2.受不了一点批评,光爱听表扬的话,一批评就不高兴,甚至哭闹。

3.自尊心较强,好胜心强,好面子,承受不了失败。

4.怕困难,遇到一点问题就退缩。

5.特别娇气,做错了事,家长一说就哭。

6.不敢承认错误,老是用哭来推卸责任。

挫折教育还要因人而异

自尊心较强的孩子,比较好面子,他们在遇到挫折时容易产生沮丧心理,对这类孩子父母切不可过多埋怨、批评,而是点到为止,多加鼓励;

本身就较自卑的孩子,本来对自己的能力就缺乏信心,父母要避免过多指责,而要多加安慰,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

能力较强的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重在启发,让他们发现受挫原因,放手让他们去解决问题;

而对于能力较弱的孩子,家长应该帮助他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制定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计划,使孩子既能避免产生恐惧心理,又能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逐步形成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律动游戏《赵州桥》优质课-河北-任高荣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与“BB受不了挫折的"病因"”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BB受不了挫折的"病因"”还看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李嘉欣重培养儿子EQ和责任感
猜你喜欢
如何锻炼孩子的胆量
宝宝独立入睡习惯的培养全过程
由爸爸告诉女儿花钱的准则和底线
小心"成才标准"埋没聪明孩子
小小拼图能培养宝宝观察力
为何要关注宝宝的早教
让孩子学会聆听的五款小游戏
幼儿艺术潜能开发的初探
什么才是真正的智力开发
给孩子界限,严禁沾染恶习
养育出色宝宝爸妈分工策略
告诉孩子获取钱财的心灵之道
毁孩子一生的坏习惯
孩子的自理能力需早早锻炼
只有妈妈才知道女儿的小秘密
儿童记忆力的发育有哪些特点
告诉孩子什么比钱更重要
科学早教应做到五不要
对宝宝进行听力训练有什么好处
“右脑开发”是谎言?
神经学上没有“输在起跑线上”
看看,孩子右脑被开发了吗?
六个开发潜能的亲子游戏
促进宝宝手眼协调的5游戏
生活中7个小细节帮助孩子提高智
“零岁教育”打造聪明宝宝
自己判断孩子的智力是否正常
如何帮助宝宝提升平衡力
成就富孩子的好习惯
适合学步宝宝的益智小游戏
聪明父母巧拾游戏“原料”
透视新生儿五种有趣“潜力”
面相判断你是否养了聪明BB
只有爸爸才知道儿子的小秘密
教孩子正确对待钱
儿子要钱,爸爸给
小宝宝看电视早教还是伤害
怎样刺激宝宝视觉发育?
和宝宝一起做“体育游戏”
人之初“学”为先
家书抵万金:爸爸的教子秘方
发展宝宝抽象思维能力
宝宝学说话该不该跟他说方言
影响宝宝智力发育14大因素
小孩多大学走路最好?
玩耍是儿童成长必需的“养分”
爱孩子,从管钱开始
6大另类游戏迅速提升宝宝智力
遗传与环境哪个对孩子影响更大
告诉孩子获取钱财的生活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