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种溺爱,种种危险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10种溺爱,种种危险

10种溺爱,种种危险

2015-11-30

当今父母都知道溺爱孩子是不对的,不但不会帮助孩子成长,反而会起到不良影响,可是大多数家长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对孩子的教育过程中是否存在溺爱。

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儿童身心健康的爱。

1. 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处处享受特殊照顾,如吃“独食”,好的食品放在他面前供他一人享用;过“独生”,爷爷奶奶可以不过生日,孩子过生日得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会让孩子感到自己特殊,习惯高人一等,必然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会关心他人。

2. 过分注意

一家人无时无刻的关照他,陪伴他。过年过节,亲戚朋友来了也是嘻笑逗哄个没完,有时候大人坐一圈把他围在中心,一再欢迎孩子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会认为自己是中心,确实变成“小太阳”了。家人都要围着他转,并且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其分散,“人来疯”也特别严重,甚至客人来了闹得没法谈话。

3. 轻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的父母还给幼儿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这样孩子的满足就更轻易实现了。这种孩子必然养成不珍惜物品、讲究物质享受、浪费金钱和不体贴他人的性格,并且毫无忍耐和吃苦精神。

4. 生活懒散

允许孩子饮食起居、玩耍学习没有规律,要怎样就怎样,睡懒觉,不吃饭,白天游游荡荡,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好奇心,做人得过且过,做事心猿意马,有始无终。

5. 祈求央告

例如边哄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把饭吃完。孩子的心理是,你越央求他,他就越扭捏作态,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6. 包办代替

我曾问一些妈妈,要不要求孩子劳动,有的竟说:“我疼都来不及,还忍心让孩子劳动?”也有的说:“叫‘小东西’做事更麻烦,还不如我帮他做了。”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要喂饭,还不会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不做任何家务事,不懂得劳动的愉快也不会帮助父母减轻负担,这样包办下去,必然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的孩子。这决不是耸人听闻。

7. 大惊小怪

本来“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病痛。摔跤以后往往自己不声不响爬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胆小爱哭了呢?那往往是父母和祖父母造成的,孩子有病痛时表现惊慌失措,娇惯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让父母离开一步。这些孩子就打下懦弱的烙印了。

8. 剥夺独立

为了绝对安全,父母不让孩子走出家门,也不许他和别的小朋友玩。更有甚者,把孩子变成了“小尾巴”,时刻不能离开父母或老人一步,抱着睡,依着坐,驮在背上走;含在嘴里怕融化,吐出来怕飞走。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丧失自信,养成依赖的心理,还往往成为“把门虎”,在家里横行霸道,到外面胆小如鼠,造成严重性格缺陷。

9. 害怕哭闹

由于从小迁就孩子,孩子在不顺心时以哭闹、不吃饭来要挟父母。溺爱的父母就只好哄骗,投降,依从,迁就。害怕孩子哭闹的父母是无能的父母;打骂爸妈的孩子会变成无情的逆子,在性格中播下了自私、无情、任性和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10. 当面袒护

有时爸爸管孩子,妈妈护着:“不要太严了,他还小呢。”有的父母教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你们不能要求太急,他大了自然会好的;你们小的时候,还远远没有他好呢!”这样的孩子当然是“教不了”啦!因为他全无是非观念,而且时时有“保护伞”和“避难所”,其后果不仅使孩子的性格扭曲,有时还会造成家庭的不和睦。

以上10种溺爱的形式是比较典型的实例,不是每个家庭全部都有的,但是一般家庭在各种溺爱中会占有几种,或各种都有轻度表现也是值得警惕的,我们要以科学的爱来保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大班歌唱活动《我是猫》优质课-浙江:沈颖洁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与“10种溺爱,种种危险”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10种溺爱,种种危险”还看
母亲逼4岁女儿每天拿刀做菜原因
儿童多动症的饮食调整
幼儿园宝宝冬季穿衣指南
这10个问题,一定要考考孩子!
怎样开启孩子的自闭心扉
猜你喜欢
好父母如何培养宝宝好性格
孩子不是家长的私有财产
小孩说话大人不要插嘴
表扬孩子的四大技巧
最易毁家长威信的九件事
学龄前孩子性格转型四法
多大的孩子最难“养”?
如何处理新生儿脐炎
专家:宝宝乖好?淘好?
培养BB领袖气质的“洋经验”
任性宝宝的最佳教养方法
爸爸的育儿妙招有哪些?
新生儿脐炎的病因与防治
该不该给孩子立规矩
不能输的“情商”起跑线
孩子不听话只因三件事
如何帮助孩子改掉粗心习惯
12个早教误区爸爸妈妈要避免
陶行知的“四块糖”批评艺术
婴儿上吐下泻怎么办
婴幼儿正常体温标准
校园救命八首童谣
家庭教育无时无地不情商
在孩子面前有时要装糊涂
挫折教育父母要抓好四阶段
父母做六事孩子胆子大
被大人捉弄,宝宝伤害大
解析十二星座BB性教育建议
与逆反期孩子沟通七技巧
早教多玩点儿戏少说些儿语
在孩子面前做“听话”的家长
欧美家教必备的四大法宝
4个最害人早教误区
把孩子当作未来的朋友对待
孩子不需要“保姆式妈妈”
父子相处的四种方法
天才就是不断集中注意力
宝宝三岁前必须纠正的性格
好父母必学的8种教育智慧
挫折教育的四个“疗程”
左右孩子一生九种基本能力
世界著名的教育孩子12法
别和逆反期的孩子较劲
家长有义务教会孩子“逃”
高情商家长擅于调动孩子情绪
家长这样做孩子拥有好身材
怎样惩罚孩子才合适?
养育宝贝的三种境
五种育儿观念要及时更新
生活点滴培养孩子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