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对秩序也有敏感期_学前教育-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学前教育 >宝宝对秩序也有敏感期

宝宝对秩序也有敏感期

2015-11-30

在每一个孩子的心里,都天生具有强烈的秩序感。这种秩序感,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之一,是他对于事物做出准确分辨与判断的基础,也是他建立道德意识的奠基石。

爸爸妈妈有时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Case1:

妈妈收拾屋子的时候,不小心把晓晓放在床头的那排小玩偶原先的摆放顺序打乱了,他看到之后便会哭闹不停,直到玩偶按照原来的顺序摆好才会停止哭闹。

Case 2:

早上妈妈和萱萱一起坐公交车去幼儿园,萱萱看到最后一排靠门的那个位子上坐着人,立刻大哭起来,非要坐那个座位不可。

Case 3:

爸爸不小心穿了妈妈的拖鞋,宝宝会坚持让爸爸重新换上自己的拖鞋,如果爸爸嫌麻烦不换的话,宝宝就会哭闹,直到爸爸换回来才肯罢休。

为此,爸爸妈妈们是不是很烦恼,是不是觉得宝宝“脾气大”、“不懂事”、“太较真”或者“自我为中心”?呵呵,其实宝宝的这种种表现都是他的秩序敏感期在起作用。

什么是秩序敏感期呢?

著名的儿童教育家蒙台梭利在《童年的秘密》一书中,提到了宝宝从出生一直持续到2岁多是对秩序最敏锐的时期,因为他需要一个有秩序的环境来帮助他认识事物、熟悉环境。一旦他所熟悉的环境消失,就会令他无所适从。

有一对夫妇常年带着他们1岁多的宝宝旅游,有一次走到一座城市,住的旅馆没有婴儿床,他们就将宝宝放到大床上与他们一起睡。可是之后宝宝就开始大哭不止,甚至不吃饭。他们找来好多名医,都无法使孩子的“病”好转。后来,这个孩子竟然出现抽搐状态,全身柔弱乏力。他们请了医生,而与医生同来的还有儿童心理学家和教育家蒙台梭利。蒙台梭利看了看孩子,问了问情况,便将两个成人的枕头摆成一个小床的样子,在两个枕头中间留出一个空隙,上面盖床单。孩子还在继续哭,哭着哭着开始在床上滚,后来滚到两个枕头中间,马上停止了哭泣,安静地睡着了。至此,孩子的病也奇迹般地好了。

儿童把他出生时所在的环境固定为自己的秩序形式,这种形式就是他对秩序的需要和认识。在儿童0岁至1岁半,最晚到了2岁(有的甚至要到2岁半),这个秩序就是他生命发展所需要的形式。一旦这个秩序被打乱,儿童就会哭闹乃至生病。

处于秩序敏感期的宝宝会对秩序表现出强烈的需求与喜爱,尤其是在对顺序性、生活习惯、所有物的要求上。“秩序”不仅是指物品放在适当的地方,还包括遵守生活规律,理解事物间的时间、空间关系,以及对物体进行分类,并找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当宝宝从环境里逐步建立起内在秩序时,智能也因而逐步建构。

秩序敏感期对儿童发展有什么意义?

当婴儿出生之后,他周围就有了一个相对于子宫来说极为广大的空间,那里有极其丰富的事物。由于对于周围环境的未知未卜,他会产生一种对环境的控制欲望,这种欲望就是对秩序感的需求。只有一遍遍重复原有秩序,才能不断巩固安全感,直到孩子把握了这个秩序的恒定,内化了守恒概念,知道在一定范围内的发挥不会影响后果,顺利地度过这个阶段,他才能进一步发展。

没有了秩序感就像在森林中迷路一样,让人摸不着头绪,总是忐忑不安地不知道下一步会碰到什么状况。因此,孩子若从小就生活在毫无秩序,且杂乱无章的环境中,他的情绪及人格发展,甚至专注力,都会受到影响。我们看到有不少两三岁的孩子无法将精力固定在任何一个工作上,无法持续地完成一项工作。他们到一个地方,只要看到有好玩的东西,想也不想,也不观察,冲过去就抓,抓着看也没看清楚,就毫无理由地扔掉,再去抓下一个。这样的孩子一般是秩序感被破坏掉的、内心紊乱的孩子。

秩序感是道德意识的起源之一。当一个孩子为了没有摆整齐的积木块焦急、为了掰成两半的面包大哭时,那是因为他认为整齐、完整是“对”的,凌乱、两半是“错”的。事物有了“对错”之分,行为自然也有“好坏”、“正误”之分,孩子的自律感应运而生。孩子开始意识到什么是“标准”、“正当”的,开始把行为和后果联系到一起。

面对秩序敏感期爸爸妈妈应该怎么做?

Tip 1:给宝宝创造一个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

给宝宝创造一个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是培养秩序感的前提。井然有序的生活环境包括:

其一,规律的作息。日常生活中,妈妈们要为宝宝安排一个科学合理且相对固定的作息时间表,并督促他们遵照执行,这样不仅有利于宝宝的健康成长,还能为他们时间观念的形成和秩序习惯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其二,整洁有序的家庭环境。家里的各种物品要摆放整齐,使用完毕后需物归原处,妈妈们还要耐心培养宝宝归置秩序的技能,鼓励他们自己动手收拾玩具、图书,即使宝宝表现得“笨手笨脚”、越帮越忙,也不要斥责他们,而要耐心指导,不断表扬。

其三,和睦的家庭氛围。只有家庭成员之间和睦关爱、长幼有序,才能促使宝宝形成一种追求文明、秩序的良好心态。

Tip 2:从小事入手培养宝宝的秩序感

爸爸妈妈们还需注重日常生活中的细节,从小事入手培养宝宝的秩序感。妈妈需在日常生活中逐步培养宝宝做事的条理性,如进门前先脱鞋,然后换上拖鞋,再将脱下的鞋放好;洗脚前先把拖鞋和毛巾准备好,洗好之后要倒掉洗脚水,挂好毛巾,等等。从生活中的点滴小事培养宝宝养成良好行为习惯。妈妈们要有足够的耐心,不能因为宝宝做得不够好而放弃,多给他一点儿时间适应。

妈妈还可以和宝宝一起讨论家具物品的摆放及物品使用取放的方法,让孩子明白每件东西都有它们的固定位置。比如碗要放在碗柜里;香皂要放在皂盒里;爸爸妈妈和宝宝的牙刷和毛巾都有各自的位置,不能混淆使用;书架上书籍的摆放顺序、玩具柜上玩具的摆放顺序都是固定的,使用完要按原来的顺序放回去,等等。这些要求能满足孩子内心对秩序的需要,帮助他们巩固秩序意识。

Tip3:注意公共场所宝宝秩序感的培养

每个公共场所都有它相应的规章制度,要求大家自觉遵守,如乘坐公车,要先下后上、文明礼让;游览公园,不要攀折花木、践踏草坪;观看电影,不可乱扔果核、大声喧哗等等。

另外,妈妈们还要经常带宝宝参加集体活动,让宝宝在与他人相处的过程中形成规则意识,如在游乐场玩滑梯时,妈妈要告诉宝宝应该自觉排队,有先有后,不推不挤。每到一处,爸爸妈妈在以身作则的同时,都要向宝宝讲解相关的规定,让他们懂得社会生活中存在着种种的秩序规则,遵守是光荣的,而违反则是不道德的。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与“宝宝对秩序也有敏感期”相关文章
幼儿园群出群规,你怎么看?
怎么缓解宝宝的入园焦虑?
如何给宝宝选择早期阅读书籍?
家庭教育谨记以下“十戒”
儿童安全无小事,家长教育要及时
看过“宝宝对秩序也有敏感期”还看
生后30分钟吸吮乳头好处多
孩子的身心健康更多来自父爱的影
家教要以“成人”为主要目的
隔代教育,爱多还是害多?
如何让孩子在等待中不焦虑
猜你喜欢
孕妇爬楼梯可提高顺产几率?
冬天孕妇保暖注意事项
进行胎教最有效的4种方法
准妈妈如何给宝宝按摩
三妙招让宝宝乖乖接受批评
第一个人是从哪里来的?
美国婆婆的“另类”育儿法
孕妇要掌握孕期各阶段的胎教方法
父母对孩子早教存在的误区,你躺
宝宝爱爬楼梯怎么办?
如何增强孩子的语感
婴儿启蒙教育要着力注意的事项
进行胎教的最好时期
教育孩子的技巧
给孩子多些挫折教育
这些胎教方法你知道吗?
春节,不要带孩子四处拜年
胎教请注意胎儿的意识诱导
如何跟宝宝讲道理?
教育宝宝成长14个必守原则
家长选择早教班5注意
选购儿童玩具的注意事项
胎教:抚摸胎儿的积极作用
五种胎教的最佳黄金时间
婴儿头睡偏了怎么办
胎教,母亲的情绪很重要
寓教于乐:让孩子更聪明
孩子听古典音乐的8大好处
宝宝才艺启蒙必需掌握3个要点
跳跃运动,助宝宝更聪明!
正确的表扬孩子
婴儿多大可以出门
宝宝冬季如何着装
怎样开发宝宝的潜能?
职场妈妈孩子和我不亲近咋办
婴儿“哭”是想表达什么?
孩子健康成长需要那些环境?
宝宝玩积木好处多6个方面刺激宝
儿童玩具的作用
玩着学习的宝宝最聪明
如何激发孩子创造力
准妈妈如何处理好情绪
孕前五种食物可能导致胎儿发育不
胎教的这些好处,你知道吗?
怎样正确区别新生儿溢奶与呕吐
家长过度陪伴孩子好吗?
大脑提前启动会带来提前报废?
小时说话晚,易得多动症
从宝宝喜欢的颜色看宝宝的性格
如何培养孩子独立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