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话妈妈VS青涩宝贝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童话妈妈VS青涩宝贝

童话妈妈VS青涩宝贝

2015-11-30

青涩宝贝众生相——

●挫折宝宝:青青从幼儿园回家一直撅着小嘴,一副可怜兮兮的样子。妈妈一问才知道,今天幼儿园的小朋友画画比赛,很多小朋友都拿到了小红花,可青青却没有。说着说着,孩子越来越委屈,"哇"地一声哭了。面对孩子的挫折,做妈妈的你会如何开导这个可怜的小家伙呢?

建议:耐心地听完孩子的倾诉,鼓励他:"没关系,上次唱歌比赛你不是得了第一吗?每个人都不可能总是第一,只要努力了就是成功的。妈妈给你讲个《丑小鸭》的故事……"

童话妈妈讲故事——

经典故事1 《丑小鸭》讲给挫折宝宝

阅读年龄:3岁以内

童话大师安徒生的这部寓意丰富、深刻的经典之作,经久不衰。丑小鸭是被鸭妈妈从特大的蛋里孵出来的,很丑,谁都不喜欢他,被许多鸭子和动物欺负。他无奈离开了鸭妈妈,独自流浪,历经了种种磨难,最终,“丑小鸭”脱胎换骨成“美丽的白天鹅”!

精华在哪里?

这是一个励志故事。“丑小鸭”展示给宝宝的,是自己在挫折面前的态度。这个其貌不扬的主人公每一次被嘲笑、被欺负以及他经历的困苦和险境,都会牵动着宝宝的心;而他的不灰心、不退缩和坚强勇敢,令孩子佩服和学习。童话形象地向孩子传递了一个信息:生活中可能会有许许多多不顺心的事,但只要你不被眼前的困难吓倒、相信自己、永不放弃,就有可能实现的梦想。“丑小鸭”是培养宝贝意志力的最好范本。

●胆怯宝宝:小军说,他最害怕晚上天暗下来,家里什么都变得好大、好暗,还有许多不知道从哪里跑出来的怪影子会粘到窗户上来,到处都是听起来很可怕的怪声音。一想到吃完饭后,就得回到自己的小房间去睡觉,小军的心就会一直乱跳,那种害怕的感觉,让小军一直黏着爸爸妈妈。

建议:当孩子感到害怕的时候,切勿责备、嘲笑或愚弄孩子。如果用指责、批评、生气来对待孩子的胆小,只能让孩子的焦虑情绪恶化。要化解和转移他的不舒适,比如讲《森林中的夜晚》的童话。

童话妈妈讲故事——

经典故事2 《森林中的夜晚》讲给胆怯宝宝

阅读年龄:6岁以内

已经80岁的“小熊维尼”,是与米老鼠齐名的迪斯尼卡通形象。一到晚上,小猪皮杰就诚惶诚恐:听到一点声音、看到一点影子,就吓得躲到被子里、不敢睡觉,不得不去找好朋友小熊维尼,他们一起去请教猫头鹰。猫头鹰带着他们在森林里走了一遭,看到了可爱的小动物、听到了他们发出的声音,皮杰再也不害怕了。

精华在哪里?

6岁以前的孩子分不清真实与幻想,单纯地告诉孩子:“妖怪是幻想出来的,根本不存在,不用害怕!”并不能让孩子安心。以讲故事的方式驱赶孩子内心的恐惧,不失为机智的做法。因为,听故事的时候,孩子很容易“进入状态”,又深知自己是局外人,不会受到威胁,所以能轻松面对他所害怕的事物。而当他真正了解了它们之后,恐惧也就不复存在。毕竟,惧怕的根源在于不知情。

●孤独宝宝:童童上小班半年了,还不适应集体生活,内向少语,不合群。她经常对老师的要求不当一回事。老师说上课了,他还要在游戏角再玩一会。她从来不稀罕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偶尔接受个别小朋友的邀请,也是非常勉强的。

建议:家长应该让孩子多参加集体活动,学会怎么生活、怎么相处、怎么玩耍。有许多家长生怕自己的孩子会在集体生活中“吃亏”,便要求孩子自顾自,不要与其他小朋友来往。这样做表面上似乎是爱孩子,实际上,使孩子无法得到群体生活的锻炼,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那个《找金子》的故事也可以讲给她听。

童话妈妈讲故事——

经典故事3 《找金子》讲给孤独宝宝

阅读年龄:3~6岁

这个童话是《小熊维尼阅读成长丛书》之一。雨后,百母林里的小动物们看见了一道美丽的彩虹,猫头鹰告诉他们:“传说在彩虹的尽头有一罐金子。”于是,一群朋友开始了“寻金”。路上,小猪皮杰发现了一块闪光的石头、跳跳虎找到了知更鸟蛋壳、袋鼠小豆捡了漂亮的鸟窝、小熊维尼找到了他丢失的蜂蜜罐……猫头鹰发出了感慨:“我叔叔说过,好朋友像金子一样珍贵!”

精华在哪里?

3~6岁,是孩子社会性发展的关键期,这时孩子去了幼儿园,结交的小朋友越来越多,这正是他们学习交往、学习如何和小伙伴建立友谊的最佳年龄。当然,在这个阶段,孩子们几乎每天都会发生摩擦,为了一点点小事就哭鼻子。而这个童话借助动物朋友们一天的“寻金”经历,向孩子传递了很多信息:朋友们在一起是有趣的,友谊是珍贵的,大家都快乐才是真正的快乐,这对小朋友来说,比找到金子重要。

●自私宝宝:晚上奶奶抱着斌斌出去玩,斌斌看到隔壁小毛在吃甘蔗,吵闹着一定也要。小毛的妈妈给了斌斌一小段,但因为要给斌斌剥皮,奶奶就轻轻地咬了一口,这下可好,斌斌一下子大哭起来,不依不饶。

建议:自私的孩子常常是在父母的宽容、娇纵下慢慢形成。有些家长无节制地满足孩子吃、穿、玩的要求,无一定的生活常规和行为准则,则是孩子产生自私任性的性格的温床。要教她与人分享,就从《爱心树》的故事开始吧!

童话妈妈讲故事——

经典故事4: 《爱心树》讲给自私宝宝

阅读年龄:2岁以上

美国作家谢尔·希尔弗斯坦创作的《爱心树》,出版30年来,一直被公认为是世界绘本的精品之一。从前有一棵大树,它喜欢一个男孩儿。男孩儿把自己想象成森林之王,他爬上树干,在树枝上荡秋千,吃树上结的苹果,同大树捉迷藏;累了就在树荫里睡觉。大树很快乐。孩子更快乐!大树把自己的果实、树枝、树干都给了孩子,让他去换自己想要的东西,心甘情愿地奉献着,直到变成老树墩。

精华在哪里?

《爱心树》的英文原名叫The Giving Tree ,直译为:一棵不断给予的树。它能让宝贝感受到一种他可以永远信任的情感,那就是来自父母的无私地爱。同时,妈妈也可以把浅显的文字寓意讲给宝贝听:比如爱与被爱、付出与索取的哲理。引导宝宝想一想:为什么大树对男孩有求必应,并在不断的“给予”中感受着快乐?自己是不是也愿意做一个像大树那样不断给予的人?一个自私的人又怎能快乐呢?

●放弃宝宝:小新太害羞,并且不自信,五岁半了,上课的时候不太积极发言,他老说,万一答错怎么办?做事情也是虎头蛇尾,搭个积木吧,开始的时候兴趣很高,但不一会儿就没了精神,跑去看电视了。

建议:自信而懂得坚持的宝宝不会因为“老虎的胡须没有画好”而责备自己。对那些自我排斥的宝宝,家长应多加鼓励,陪伴孩子完成他应该做的工作,让宝宝获得成就感。《胡萝卜种子》的故事你一定要讲给他。

童话妈妈讲故事——

经典故事5: 《胡萝卜种子》讲给放弃宝宝

阅读年龄:5岁以上

小男孩种下一颗胡萝卜种子。他妈妈说:“这颗种子恐怕不会发芽。” 他爸爸说:“它恐怕不会发芽。” 他哥哥也说:“它不会发芽。” 每天,小男孩都把种子周围的杂草拔掉,浇上水。时间一天天过去,什么都没长出来。但是,小男孩每天仍然坚持拔掉种子周围的杂草,浇上水。美国作家路斯·克劳斯的《胡萝卜种子》,被称作完美的儿童图画书。

精华在哪里?

自信、执著、专注的品质是该从小培养的,是即将上学的孩子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面对大人的质疑,小男孩儿以特有的执著、自信、善始善终,最终成就了他的愿望。全书营造了一种温暖、乐观、坚定的氛围,能唤起孩子们深深的共鸣。这是一个引导孩子如何在生活中建立自信心和坚守自己信念的故事,不露任何说教痕迹,容易被孩子接受。

TIPS:如何吸引宝宝的注意力?

◎ 视觉第一

宝宝年龄越小,童话书中图画的比例应该越大,最好印刷美观、颜色亮丽纯正、人物或动物形象栩栩如生。因为孩子认字很少或干脆不认识字,更多地依赖于“一目了然”。

◎ 营造氛围

讲童话时,妈妈如同演员,对不同的角色采用相应的声音,粗细、高低有别,必要时使用夸张的语气。绘声绘色、声情并茂,以吸引孩子的兴趣和注意力。

◎ 宝宝参与

在亲子共读时可以让宝贝参与到故事中来。比如,讲到关键处停下来,鼓励宝宝猜猜下面的情节;或者妈妈讲、宝宝重复,妈妈讲一页、宝宝讲一页。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律动游戏《山狗和臭鼬》优质课-南京-徐佳佳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与“童话妈妈VS青涩宝贝”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童话妈妈VS青涩宝贝”还看
提升孩子记忆能力的三大方法
让孩子们学画画的六大好处
100首让孩子聪明又伶俐的绕口
幼儿学数学的好处
小孩早期智力开发心得归纳
猜你喜欢
说教不如行为训练更有效
蒙氏早期感官训练的学习三阶段
让“蛋壳心理”远离孩子
夸奖孩子的误区有哪些?
向上比较会把孩子变被动
中国父母的育儿误区
老外看中国养育孩子怪事多
班杜拉的儿童心理学理论要点是什
婴儿过早加辅食影响发育
如何对待儿童上课走神
婴儿多种语言教育更聪明
蒙特梭利感官训练
蒙特梭利教育法
孩子“照书养”对不对?
弗洛伊德的儿童心理发展理论的要
聪明孩子为什么学习差?
学校类型对儿童学习成绩有什么影
如何预防儿童沉湎在幻想之中
哄宝宝睡觉的错误方法
埃里克森心理社会发展阶段理论的
打屁股会导致孩子智商低
孩子的屁股别乱打
在BB面前“裸奔”的利与弊
蒙特梭利对世界的贡献
孩子颈椎受伤症状
怎样解除儿童的厌学
孩子3岁前教育不要全丢给母亲
警惕2岁孩子被双语扰乱思维
父母10宗罪将“扼杀”孩子
教育女孩父母易犯哪些错误?
蒙特梭利方法论(一)——设计环
导致儿童上课走神的原因是什么
父母不要扼杀孩子的善心
提醒:三岁内孩子不要学乐器
HR儿童神经心理成套测验有什么
最利孩子成长的早教有哪些?
美国孩子的能力是如何培养的
父母吵架孩子被吓出抽动症
宝宝以自我为中心不是自私
蒙特梭利方法论(三)──教具
好奇心强的孩子独立早
专家:宝宝爬行,其实没那么难
蒙特梭利九大发现
皮亚杰儿童的认知发展的几个阶段
蒙特梭利的儿童观
关于教育孩子的疑问
蒙特梭利教具
让婴儿多倾听大千世界
多关注孩子用爱构筑城堡
中外妈妈育儿方式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