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4个月:自我意识更加清晰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19-24个月:自我意识更加清晰

19-24个月:自我意识更加清晰

2015-11-30

能力20:认出照片中或镜子中的自己

大约从1岁半开始,宝宝的个性更加明显,他越来越明白自己是独立的个体,能从镜中或照片中认识自己。

游戏培养法:猜一猜

陪同宝宝在镜子前观察自己,并做出不同的姿势与表情,或是在不同穿着的情况下看看自己的样子。也可准备许多宝宝平日的生活照或录影带,跟宝宝一起观赏这些图像,询问宝宝知道不知道自己在哪里,请他找出来,或是指着宝宝的照片询问“你猜这是谁”。

培养建议

如果宝宝还不能很好地认出自己,父母可陪他多做练习,让宝宝有足够的机会来充分认识自己。

能力进阶

如果宝宝能够快速、准确地认出自己,那么不妨带着他进行打扮游戏,让宝宝有机会看到改变的过程和结果,在不同的装扮下也能准确地认识自己。

能力21:参与团体活动

这个阶段的宝宝对社交活动更有兴趣,而且对简单的游戏规则有了粗浅的认识,因此有能力参与团体游戏,享受更丰富、更有趣的人际互动。

游戏培养法:一起来滚球

从能够简单分出输赢的活动开始,以快速出现结果的游戏抓住宝宝的兴趣。准备一个球,滚出去之后看谁能先接到。如果是年龄相仿的宝宝们一起玩,那么互有输赢很正常。如果宝宝之间的年龄差距有点大,那么父母可在旁边协助较小的宝宝,但要注意事先和较大的宝宝讲清楚这样做的原因,以免影响宝宝参与团体活动的积极性。

培养建议

如果宝宝仍旧不愿意自行参与同龄人的团体活动,那么父母可以先陪宝宝一起参与,等宝宝玩得比较熟练之后,再逐渐放手。

能力进阶

如果宝宝已经乐意参与同龄人的团体活动,并且在活动中有了比较出色的表现,那么可协助他进行规则更为复杂的团体游戏,或是鼓励宝宝和更多的小朋友一起玩耍。

能力22:以自己的名字称呼自己

当宝宝能够准确地使用名字来称呼自己时,就代表他已经有了十分清晰的自我认识。

游戏培养法:我是谁

父母平常要经常说出宝宝的名字,小名或大名字都可以,让宝宝逐渐习惯这样的称呼,并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宝宝以自己的名字称呼自己。比如在分点心时说:“谁要吃饼干?”拿着布偶问宝宝:“你好!我想认识你,请问你叫什么名字呀?”让宝宝学会以自己的名字做出回应。

培养建议

如果宝宝还无法顺利地以名字来称呼自己,父母可以先站在宝宝面前呼喊他的名字,让宝宝感觉到名字和自己有着必然的联系,然后从不同位置、以不同的腔调呼唤宝宝的名字,让宝宝在名字和自己之间建立起更深刻的印象。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与“19-24个月:自我意识更加清晰”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19-24个月:自我意识更加清晰”还看
猜你喜欢
怎样培养幼儿的早期情商教育
让孩子更聪明的五种运动
引导孩子正确交友
一定要告诉孩子的大道理
保护孩子的自尊心是保护孩子健康
什么原因让孩子不爱吃蔬菜?
让孩子担负自己的人生
儿童滑板车的教育
外国培养有灵性的孩子的建议
五个建议培养孩子乐观性格
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
怎样培养好的少儿口才
从小培养快乐的孩子
8大关键让孩子认识自我
宝宝的学习能力
如何帮孩子克服不良情绪
父母怒火对孩子的不良影响
科学的满足孩子的愿望
8大战术解决孩子的任性
伤害孩子的六个关键词
对孩子的说话方式
家庭对孩子的影响
家庭对孩子独立性培养
孩子专注精神培养的建议
孩子为什么不愿意认错
爱才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方法
孩子常见的行为心理分析
早期教育应注重的三事项
对独生子女的正确教育
怎样才是正确的爱孩子?
玩游戏培养好兴趣
家庭氛围是孩子成长的养料
小孩身高体重标准,你的孩子达标
12种方法让你的孩子聪明又快乐
10个行为看你是否溺爱孩子
给爷爷奶奶带孩子的建议
孩子心灵健康五元素
这些行为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培养好的人格比学习重要
玩起来的早教
孩子学习不好,父母责任一大半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早期教育:0—6岁是发展关键
怎样选择宝宝的代步车呢?
“双语教育”的好处
不同年龄段的管教孩子方法
乐观外向孩子的培养
帮着孩子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孩子的暴力倾向来源
父母不要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