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0-3岁的孩子认字有必要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教0-3岁的孩子认字有必要

教0-3岁的孩子认字有必要

2015-11-25

现在社会激烈的竞争已经延伸到小孩子了,许多家长已经把对孩子的培养提前到了孩子学龄前,现在尤其重视0~3岁的早教。

其实我认为孩子在0~3岁对他的所有教育都属于启蒙的性质。0~3岁是智力和语言发育的黄金时期,心理学家研究证实,0~3岁是开发儿童智力的关键时期,因为0~3岁是人脑发育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婴儿的脑重增加特别快,刚出生时仅仅370克左右;9个月就增加至660克;3岁可达到1200克,约占成人脑重的70%~80%。这个时期幼儿的好奇心和接受外界事物的能力都很强,其记忆力也可达到成人的50%。因此古人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

我们会教孩子唱儿歌、数数、教孩子认字。一张张带有中国方块字的卡片,背面画着各种相应的美丽图画,对孩子来说这些都是信息,孩子把图画和方块字联系在一起,再学着我们的发音,把这三者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就没问题了,当我们碰到实情实景时孩子就会很自然地和学到的文字联系起来。中国文字和外文不同,它本身就是一幅图画,对孩子来说这就是游戏,做大人的千万不要把这些作为将来上学的文字基础。

我们在教孩子识字的过程中,就可以开发孩子的右脑和丰富孩子的潜意识,提高孩子的情商和智商。父母教孩子认字的过程就是在做亲子游戏,和孩子增进感情、亲情交流。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培养健康健全的人格可以促进小儿思维和想象力。

同时父母一定要知道对孩子大脑潜在能力的开发具有实效性,也就是说“过这村没这店”。生物学家劳伦斯发现关键期理论,也就是说在某一特定时期,动物对行为发展十分敏感,错过这个时期,就会发生困难甚至影响终身。教育家孟台梭利认为人类感官体验的敏感期在0~3岁,语言发展敏感期在6个月~3岁。人类所有敏感期绝大多数发生在4岁之前。人类智力发展的规律是先快后慢。5岁前智力发展最迅速,4岁前完成50%,4~8岁完成30%,8~17岁完成20%。

婴幼儿期是人一生中生长最重要、发育最迅速的时期,所以我们在0~3岁这个黄金时期通过教孩子认字这个手段达到启蒙的目的,达到培养亲子关系,丰富孩子的潜意识,培养孩子健全的人格,为以后的人生打下良好的基础。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与“教0-3岁的孩子认字有必要”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教0-3岁的孩子认字有必要”还看
父母要如何看待双语教育
爸妈可以犯的3个早教错误
早教,10大误区须警惕
不参加早教班会输在起跑线上吗
如何激发2岁宝宝的好奇心
猜你喜欢
宝宝爱捡脏东西吃怎么办
父母教训孩子越多,孩子就越逆反
海淘奶粉未必适合宝宝
护理新生宝宝的8大错误方法
如何提高孩子的情商
如何使孩子在九大敏感期顺利成长
最适合小学生观看的十部励志电影
儿童自信不足的表现
如何开发孩子的情商
如何缓解孩子叛逆心理
儿童是否可以多喝鲜榨的果汁
宝宝认生该怎么办
夏季消暑儿童应该少喝酸梅汤
家长如何温柔地“扼杀”中学生早
五招让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更加亲密
春季如何让孩子的嘴唇水嫩嫩
春季是宝宝长高的黄金季节
孩子为什么顶嘴
孕期是否可以喝蜂蜜
让孩子受益一生的七个好习惯
6招儿让您的孕期补而不胖
父母四种言行潜移默化的影响孩子
准妈妈孕期如何科学补钙
婴幼儿便秘可以喝蜂蜜吗
如何判断孩子的心理健康程度
父母易犯的七种错误
如何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
怎么样帮助宝宝在音乐中学习
孩子的咳嗽喝蜂蜜比吃药有效
家长应该如何帮助孩子戒掉“网瘾
如何春季预防宝宝患手足口病
影响孩子智商六大禁忌
听音乐可以增加记忆力
宝宝爱打人的原因
新生宝宝出门要注意事项
宝宝不爱喝水怎么办
孩子咳嗽未必感冒不是感冒同样症
抚摸可以加快宝宝的智力发育
哪种孩子的性格容易成功
关爱宝宝牙齿健康从正确刷牙开始
爸妈需要警惕孩子的五种性格偏向
适合宝宝的床上游戏
职场妈妈育儿5大误区
宝宝打嗝怎么办
孩子学钢琴的最佳年龄
孩子需要养成八种好习惯
孩子爱欺负弱小怎么办
如何培养孩子的特长
春季如何预防宝宝不生病
家长怎样帮孩子摆脱“亚学习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