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扎特音乐提升不了IQ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莫扎特音乐提升不了IQ

莫扎特音乐提升不了IQ

2015-11-25

所谓莫扎特效应,是法国已故耳鼻喉医生阿尔佛莱德·A·汤马蒂斯创造的名词,他声称3岁以下孩子听莫扎特的音乐可促进大脑发育。

1993年,美国加州大学的物理学家戈登·萧与认知科学家弗郎西丝·劳舍尔做了一个实验,让几十个大学生听了10分钟莫扎特的D大调双钢琴奏鸣曲,然而用斯坦福-比奈量表对他们进行智力测验,发现他们的空间与时间推理能力在一段时间之内有所提升。1997年,他们又声称证实了学弹钢琴、唱歌比学电脑对儿童的抽象推理能力更有益,而这种能力对学数学、下棋、工程等有重要意义。

对莫扎特效应的研究刺激了一个产业的发展。萧和劳舍尔称他们的研究被世人误解,并不是儿童听完莫扎特之后智商就能提高。然而,萧没有等到更多的研究证实,就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的心态进行敛财,先后推出了相关的书籍和CD。他相信,用莫扎特音乐刺激大脑负责空间与时间推理的相关区域,结合相应的练习,可增加一个人的智力。

更有些所谓“专家”进一步把莫扎特音乐吹得神乎其神,称听了能提升高考成绩,还有养生作用,甚至可以消除脑梗塞。莫扎特音乐于是大受市场欢迎,美国的政府机构和商业公司纷纷咨询这些“专家”如何通过听音乐去除抑郁、提升情绪和工作效率等。美国一些地方政府还拨款给每个新出生的婴儿赠送一张莫扎特CD,要求公立托儿所每日播放古典音乐。美国几百间医院还获赠大批古典音乐CD。

莫扎特效应其实是人们对大脑研究的误读。对科研论文的断章取义被当成了普遍真理,然后经媒体和商家放大,就连最开始研究的人也信以为真:音乐能影响心情,为什么不能影响智力和健康呢,尽管音乐的作用很轻微,也很短暂。然而,只要保持怀疑的精神,就不难发现所谓的“莫扎特效应”是没有意义的。

没有充足的研究证据支持听古典音乐能增进儿童智力,或者加速病人的康复。很多科学家重复做了加州大学的实验,但未能得出类似的结果。美国阿巴拉契亚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肯尼思·斯蒂尔等对125个学生进行研究和测试后称,听莫扎特不能增加智商和健康,“根本没有任何作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与“莫扎特音乐提升不了IQ”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莫扎特音乐提升不了IQ”还看
幼儿益智故事:长着外骨骼的小螃
幼儿益智小故事:小蜥蜴和他的尾
幼儿益智故事分享:小斑马的花衣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猜你喜欢
极度黏人宝宝如何炼成的
正确对待孩子的幻想型撒谎
小宝宝的忍耐力要怎样培养
2岁孩子难缠的第一反抗期
智障儿童的表现症状与防治
不能强硬压制孩子的倔脾气
怎样改正孩子自私自利的观念
5招纠正宝宝的“吮指癖”
小宝宝爱攻击人的六个原因
孩子咬人的心理情绪问题
看卡通助宝宝改变暴脾气
宝宝当众哭闹聪明爸妈会冷处理
胆大BB都是“折腾”出来的
从出生开始培养四个好习惯
好父母首先是个“好演员”
父母宠坏孩子的11个坏习惯
巧妙对付宝宝16大“不愿意”
孩子发脾气时父母的对策
为人父母的七大“通病”
宝宝19种不听话行为全揭秘
孩子遭欺负如何处理?
孩子边吃边玩与喂养习惯有关
容易宠坏孩子的行为与坏习惯
弱智儿童的早期行为表现
如何应对“踢被”小宝宝
用“60秒”纠正宝宝坏习惯
父母最让孩子伤心的四种行为
宝宝总是把书倒着看要紧吗
如何分辨孩子在说谎还是想象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行为习惯
为何宝宝总要大人抱着睡觉?
如何应对宝宝不良睡眠习惯
宝宝“恋物”怎么疏导
粘人宝宝,你在想什么
宝宝间亲吻父母别大惊小怪
宝宝咬人的原因有哪些?
父母11个坏习惯宠坏孩子
儿子为何爱搞破坏
宝宝不理你时,你该怎么办?
如何改造小小“电视迷”
怎样让磨蹭BB乖乖上床睡觉
家长千万不能放纵的几件事
3岁以内的宝宝爱发火的原因
六大策略帮你调教顽皮宝宝
宝宝暴躁的原因有哪些?
孩子哭了,要不要理?
教你如何纠正宝宝自私的行为
模仿--2岁前的必修课
称赞不要一边夸奖一边唠叨
孩子“小气”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