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教育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早期教育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

早期教育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

2015-11-24

由于大部分家长都认为早期教育就是为了能让孩子出类拔萃,因此使早期教育出现了很多问题。全国妇联“中华育婴工程”专家委员会部分专家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由于早教中存在误区,致使本来促进孩子发展的早期教育“伤害”了孩子。

参与了此次调查的天津市幼儿早期教育专家郭建国介绍了其中四个主要的误区:

误区之一:把婴儿当成病人

调查发现,有80%以上的家庭认为婴儿是脆弱的小生命,要像对待病人一样照顾得无微不至。婴儿不是病人,他们从还是胎儿的时候就有了各种能力,一出生则有72种潜能,有惊人的适应能力。婴儿对环境的要求,除了照顾以外,还需要运动、交流,甚至是“冒险”,以挖掘自己身体里的潜能。如果把他们当成病人一样地照顾,他们的潜能就会一个个消失。

误区之二:把教育当成备考

专家们的调查显示:有90%以上的家庭把教育与学习相提并论,认为学习的成绩就是教育的效果。于是,孩子们在一岁以内开始认字,三岁以内开始学外语,3~6岁的孩子85%以上参加各种培训班。专家指出,教育是能力的培养,不是成绩的取得。教育包括的内容很多,健康的心理、愉快的情绪、合作的精神、思维的方式、动手的能力、语言的表达等等,都不是能用成绩来衡量的。它是要让儿童养成良好习惯,而不是逼迫孩子掌握一项专门技能。

误区之三:目标定得太高

在家长们的心中,都给孩子设计了美好的未来,许多家长们认为: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孩子要是晚认了几天字,少学了几个单词是天大的失误。更有一些家长,认为自己的孩子现在并不出色,以后也不会有“大出息”。其实人生的起跑线不止一条,人生随时都有不同的起跑点。

误区之四:盼孩子是“神童”

调查发现,希望孩子“正常发展”的只有三成,大多数家长希望孩子是“超常”的,最好是位神童。其实,超常和低智力的儿童所占的比例都非常少,90%以上的儿童都是正常孩子。如果家长非要给正常的孩子定一个超常的标准,那结果只能等于拔苗助长。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与“早期教育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早期教育不要把目标定得太高”还看
提升孩子记忆能力的三大方法
让孩子们学画画的六大好处
100首让孩子聪明又伶俐的绕口
幼儿学数学的好处
小孩早期智力开发心得归纳
猜你喜欢
暴力教育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宝宝的性格由什么决定
怎样才能拥有安全型依恋心理
小宝宝身上的大暴力全解析
做开心宝宝莫成“心理孤儿”
宝宝认生害怕陌生人的原因
宝宝认生是心理发育所致
妈妈要避免以下4种最常见的牢骚
12点帮助宝宝摆脱妒忌心理
父母总是挑错会挫伤孩子
如何消除宝宝的不安全感?
孩子个性偏激任性与环境有关
教宝宝如何抵制住玩具的诱惑?
帮宝宝建立安全的依恋
婆媳关系对孩子影响大
孩子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现
0到3岁是宝宝身心成长地基期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惧
父母怎么对待孩子的占有欲
那些以电子保姆为伴的宅童
了解宝宝的成长密码
如何对待宝宝的坏情绪
生活中五样东西让BB产生恐惧
我们的孩子是被吓大的吗
不同性格的母子如何处
如何改变孩子急躁任性好哭
五招帮你缓解宝宝分离焦虑
如何看待孩子的占有欲
启蒙教育从说“你行”开始
你理解孩子的“快乐指数”吗
0-1岁的小宝宝也会闹情绪?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
帮助宝宝认识自我的方法
儿童孤独症早发现早干预
关注宝宝性格塑造的关键期
宝宝五种高危性格父母要注意
用美好的语言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孤独症4大表现家长莫大意
培养宝宝的坚强性格
孩子受委屈先释放情绪
如何处理宝宝的认生情绪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帮你找根源
这样会让亲子关系降至0°C
父母11种行为让宝宝自信全无
哪些事能让宝宝自己做主?
如何避免造成孩子性格软弱
如何早期发现儿童心理障碍
父母期待太高孩子易逃避
培养孩子自信,从三点做起
关注宝宝成长预防自闭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