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专家谈BB智商培养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早教专家谈BB智商培养

早教专家谈BB智商培养

2015-11-24

研究表明,从胎宝宝到2岁期间是孩子生长发育的关键期,又是建立良好智力发育的黄金时期,这一时期为“益智天赋期”。你想知道天赋和后天培养哪个因素更重要一些吗?你想知道如何通过科学的早教方式让宝宝更聪明吗?本期,我们邀请中国科学院儿童心理学博士唐洪女士,为广大网友破解益智天赋期的智慧密码。

认识宝宝的“益智天赋期”

专家详解:如何让宝宝更聪明

营养和早教,谁更助长宝宝智慧?

网友困惑:宝宝这是怎么了?

访谈主题:“教出聪明宝宝——宝宝益智天赋期的早期培养”

访谈嘉宾:唐洪女士,中国科学院儿童心理学博士

主持人:各位搜狐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由搜狐母婴频道和伊利奶粉共同举办的伊利金装“益智天赋期”系列专家访谈活动。

上一期的专家讲座中,我们讨论了宝宝的喂养话题,受到了不少网友的关注。今天我们将从另外一个方面围绕“教出聪明宝宝——宝宝益智天赋期的早期培养”话题进行。今天特别荣幸的请到了中国科学院的儿童心理学博士唐洪女士。唐老师曾历任《父母必读》杂志下半月刊执行主编和搜狐母婴频道副主编等职务,对儿童心理和早期教育有丰富的研究经验。唐老师,您好!

唐洪:你好。

专家讲解篇: 认识宝宝的“益智天赋期”

主持人:首先请唐老师跟我们聊聊孩子的天赋和后天培养是什么样的关系,哪个因素更加重要一些?

唐洪:其实,很难说哪个更重要。天赋为孩子的智力发展奠定了基础。一个智商非常高的孩子,他先天的条件好,但好的条件如何转化为实际的智力和能力,就需要后天的培养了。

主持人:我们应该如何对孩子进行后天培养呢?本次活动,我们提出了“益智天赋期”概念,是指从胎宝宝到两岁是孩子智力发育的关键期,您如何看待?

唐洪:我认为这应该就是学术界提到的敏感期。这个概念起初被称为关键期,是指孩子在这段时期的发展很重要,很多方面的发展如果错过这个时期,以后即便付出更大的努力去弥补,也不一定取得理想的效果。这个概念提示我们,孩子越低龄的时候,他的发展越重要。

这与大脑的发育规律相关。孩子在出生以后,他的大脑经历了很重要的发展期。大家都知道,小孩都是头重脚轻,出生后很长一段时间头部长的很快,头部的重量增加很快。在0-2岁,大脑的神经细胞生长出大量突触,来建立神经细胞之间的联系,这是宝宝脑重量增加的重要原因。另外,从脑细胞向外传递信息的神经纤维会经历髓鞘化的过程,也就是神经纤维外包裹上一层髓鞘。髓鞘化以后,神经信号的传导才能正常进行。婴儿大脑神经的这些发育和他的能力发展,比如感知觉的形成、动作的发展都有很重要的联系。俗话说,三翻六坐八爬,这些都跟他的相应脑区的发育密切相关。

主持人:在益智天赋期内宝宝的智力发展有什么特点?

唐洪:最重要的是感知觉的发展、动作的发展和语言的学习。

首先,孩子刚刚出生的时候,他只能看到离他35厘米左右的东西,这正好是妈妈抱着喂奶时,妈妈的脸和孩子的脸之间的距离。随着视觉发育,宝宝的视力会越来越好,看得越来越远、越来越清楚。

第二,手的动作和身体动作也会在这段时期有重要的发展。

还有,孩子从什么都听不懂到最后能说话,语言的发展非常明显。

社会认知方面,宝宝能够认识自己,比如照镜子的时候知道这就是自己。另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是宝宝跟妈妈形成依恋关系,他和妈妈在一起很高兴,妈妈不在时会想念妈妈。

主持人:刚才提到益智天赋期是宝宝聪明发展的重要阶段,那么在不同的成长阶段孩子在智力和能力上的发展是如何体现的?

唐洪:不同方面的能力发展有不同的阶段性特点。在感知觉方面,以视觉的发展为例,晶状体的调节能力和双眼协同活动的能力,在最初几个月的时候发展起来。孩子对一个物体的追视能力也是在几个月内发展起来的。

另外,最初孩子知觉远近的能力很差,大小恒常性没有形成,需要通过不断的视觉刺激,不断地自我体验和摸索来发展这些能力。比如一个小球,宝宝从远处看球挺小的,爬近了看挺大的,这样的经验使宝宝慢慢形成视知觉的大小恒常性。

另外感知觉的发展还包括听觉、触觉等等的发展。

动作方面,以手的动作为例,宝宝出生后有抓握反射,他自己不能有意识地抓取东西。两个月时,抓握反射慢慢消退,到四个月时,他开始能有意识地抓东西;开始抓的时候,是大把抓,随后才会把拇指和其他四指分开抓,再到后来会用两三个手指头捏东西。到满周岁之后,他学会了很多的精细动作,比如抓笔、用勺子、搭积木等。

在语言方面,前半年的时候,孩子听人说话很大程度上只是在听语音,而不能听意思。在此阶段他需要接收大量的语音素材,他内在的语言机制会对语音素材进行加工,从中吸取母语的语音语调特点,词的切分等等。在半岁以后宝宝开始慢慢学词,还有一个同时伴随的过程,就是发音练习。一般情况下孩子1岁左右开始“蹦字”,随后他的词汇逐渐增加。到两岁的时候,就基本上会说话了。因此,我们说0-2岁是宝宝学习语言的重要阶段。从最初的语音加工发展到与人对话,这很不容易,很神奇。

主持人:宝宝在益智天赋期的阶段,父母怎么抓住这个机遇去指导宝宝学会这些本领?

唐洪:我们首先要掌握孩子发展的规律,这个阶段孩子最重要的是要发展感知觉和动作,因此家长要让孩子动手操作,让他摸爬滚打。如果管得很严,孩子的发展将可能受到很大的限制,比如说宝宝去抓一团纸,看似不经意的动作其实是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中,宝宝知道怎么使劲撕开,撕开以后是什么样的。他接受了外界的刺激,才能促进大脑的发育。所以,家长们要适当放开对孩子的过多限制。

主持人:通过您的讲解,我们了解了益智天赋期内宝宝的智力发育。很多家长也想对孩子进行一些培养,激发他的天赋和内心的能量,您有哪些好的思路?

唐洪:这个阶段孩子最重要的是发展感知觉、运动和语言能力。建议家长着手拓展孩子的体验,因为他以后要学习很多东西,需要有相关的经验作为基础。你可以带孩子到各种环境下去体验,比如玩雪、爬山、玩沙子,体育运动,听音乐等。

另外,我们要帮孩子培养专注的习惯,这关系到他自我探索的深度。有些父母在孩子玩的时候经常打扰他,这样他专注的过程就中断了,会影响他的专注力。

好奇心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有些孩子对某件东西感兴趣,大人觉得那有什么意思呢?其实,如果宝宝能长时间地看一只蚂蚁,说明他观察得很细致,这对他来说也是很好的刺激。我们需要保护他的好奇心。好奇心强的孩子今后学习的动力将更强劲。

专家支招篇:如何把握“益智天赋期”?主持人:有一些家长在胎宝宝的时候就开始做胎教,您认为胎教对孩子的脑部发育有什么作用?访谈现场

唐洪:胎教的关键是让妈妈的身心保持健康愉快的状态,这为胎宝宝的发育创造了好的条件,因为如果妈妈的情绪不良,将引起内分泌的变化,继而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另外,妈妈可以跟宝宝适当地做一些交流,比如宝宝胎动的时候与他对话。孩子虽然不知道妈妈在说什么,但是他能够感受到妈妈的态度和情绪,这样对他的发育有好处。

智力发育是以生理发育健全为基础的。婴儿大脑的形成是很复杂的过程,在此期间如果受到一些意外因素的打扰,比如激素异常或者营养不足,都会影响宝宝的生长,甚至出生后可能有生理缺陷。所以,营养状态、生理状态对宝宝的心理和智力发展都是很重要的。营养是一个基础,只有打好基础才能做好智力培养。

主持人:有人说习惯决定性格、性格决定命运,家长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

唐洪:对于0-2岁的小孩子重要的是建立生活的常规。生活的常规渗透到每一个细节,如果做好了,孩子长大后就有好的生活习惯,做事有规矩。比如如果我们让孩子坐在固定的地方吃饭,吃饭时不玩玩具,不大声喊叫,孩子会逐渐养成很好的饮食习惯。各方面的生活常规培养,久而久之会使宝宝变得很有规律和守规矩。

主持人:有的家长担心孩子太自我的性格会不会影响到长大以后的性格塑造?

唐洪:在这里想跟大家分享一些蒙氏教育的理念。蒙氏教室对孩子有三点要求,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和不伤害环境,其他方面是可以放开的。孩子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做数学的、语言的还是其他方面的工作,这对他能力的提升很有帮助。蒙氏的教室环境设置十分讲究,孩子进入这个环境时,会被环境引导而自然地爱惜东西,走路注意避让,不大声说话打扰别人。大人可能对孩子没有太多的约束,但是环境本身就给孩子提出了要求。这样的话,孩子长大了应该不会任性的。

主持人:曾经有家长询问,孩子刚走路的时候很害怕,不敢走。这是什么样的心理状态?有什么方法帮助孩子克服恐惧心理?

唐洪:人有气质上的不同。有些孩子天生胆大、好奇心强、探索欲强,所以他不怕摔跤;有些孩子生性谨慎,在他没有把握的时候他不轻易地迈开步子。比如,两个椅子之间有一段距离,宝宝觉得自己过不去,他可能蹲下来爬过去,再站起来。这个时候,家长可以适当降低任务的难度,比如,让他自己走过来的时候只离开他一两步的距离,让他能放心地自己走过来。孩子不断练习,能力就会增加,信心也随之增加。

主持人:刚才我们讲到宝宝学说话的过程,在孩子学说话的时候,有一些小孩表现得口齿不清或者口吃,您觉得这跟孩子的智力有什么关系?

唐洪:孩子刚开始说话时都可能存在口齿不清的问题。说话是一件很复杂的事情,涉及到用气、呼吸,需要喉部、嘴唇、舌头、牙床的动作协调。所以开始时孩子说话不清楚是正常的。我们不必反复纠正他。刻意纠正孩子的发音反而容易造成孩子的口吃。我们只要给孩子做正确发音的示范,经过不断的练习,孩子协调发音器官的能力在增加,通常三四岁、四五岁之后都能纠正过来。这跟智力没有什么关系。

主持人:在益智天赋期内宝宝有时候会有一些大人看来反常的行动,比如说爱哭闹,脾气大等。家长应该如何应对?

唐洪:一般孩子在正常情况下的情绪是愉快的,偶尔因为饿或者不舒服哭闹属于正常现象。但是如果反复哭闹且不能缓解,家长则需要考虑孩子是否有其他方面的问题了。有专家认为两岁之前的孩子怎么都宠不坏。因为这时候孩子没有更多的欲望,他的需求都是很自然的。所以如果他烦闷了,家长可以抚摸他的身体、抱抱他,皮肤接触能有效缓解压力。宝宝觉得孤单,家长则陪他玩让他高兴起来。良好的情绪对智力和身体发育都很重要。如果孩子总是情绪不好,可能会影响他的内分泌,影响消化吸收和食欲等诸多方面。

主持人:请您推荐一些简单易行的益智小游戏。

唐洪:很多简单的游戏效果很好。比如藏猫猫的游戏家长就可以与孩子一起玩,先用毛巾把自己的脸盖上再露出来,孩子就会很兴奋。再比如照镜子,宝宝可能即便看见了镜子中的影像也不认为是他自己。他会去拍打,逐渐就会知道镜子里的宝宝就是他自己。

再比如扔东西的游戏能帮助孩子了解简单的因果关系,这在孩子的智力发展中也非常重要的。球类的游戏可以锻炼他的各种动作,还有套盒的游戏能帮助他了解大小和序列等等。秋千对他的平衡感觉、本体感觉都很有帮助。这些小游戏都非常好。

专家经验篇:“益智天赋期” 营养培养两手抓

主持人:除了智力培养之外,家长在营养方面应该注意些什么?

唐洪:营养方面最重要的是按照膳食宝塔的要求均衡营养。母乳是给孩子的最好的食品。如果母乳不足就要添加一些配方奶粉。配方奶粉是按照母乳的成分配比的,与普通奶粉比,它添加了一些对孩子的脑和神经发育有益的营养素,比如一些微量元素如DHA、ARA、胆碱等。在辅食添加的阶段,家长就需要给他添加谷物类、蔬菜类、水果类等更丰富的食物,但是奶的摄入仍然很重要。总之,只有均衡的营养才能使孩子得到良好的发育。

主持人:在哺育宝宝的过程中,您认为营养与培养如何更好的结合?

唐洪:我们要综合的来看待。实际上,家长喂奶的过程同时是与孩子亲情互动的过程。妈妈与他说话,哼着歌曲,温柔地看着他,或者抚摸他等等的动作都是对孩子的刺激,这对他的智力发育非常重要。辅食添加时,不同的食物也在刺激他的发育。比如,不同形状、质地和味道的食物同样在刺激他的味觉、嗅觉、视觉和触觉。

同时,养育应该给孩子一个愉快的环境,宝宝的心理状态好,他的内分泌和神经系统的运作处在良好状态。

家长喂养的过程也是早教的过程;反过来,早教做得好,孩子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正常发育也会有益。比如良好的饮食习惯利于孩子消化和吸收各种营养。

主持人:刚才我们谈论了这么多宝宝的培养的话题,其实这个话题是当前最热的育儿话题。 在讲座录制之前,我们在母婴社区和微博上征集了网友问题。网友的提问非常踊跃,接下来,我们将从中挑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问题,请唐老师具体解答一下。

专家答疑篇:细节着手养育聪明宝贝

网友:我家小美女是7月出生的,不到满月的时候睡觉不是很好,不睡长觉,总是浅睡眠,拍拍她就会醒,请教专家如何帮孩子改善。

唐洪:孩子在刚出生之后睡眠轻、容易醒是正常现象。原因有几点:第一,母体里面恒温,没有强的亮光,而当孩子出生后,周围环境变化了,宝宝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这期间对他的睡眠是有影响的。第二,妈妈刚开始护理宝宝,还需要弄清他的生活规律。一般来说满月以后孩子就对外界环境适应了。妈妈在护理时契合他的生活规律,孩子的睡眠会慢慢好起来。到三个月的时候,睡眠基本上就稳定了。

网友:听说孩子睡眠不好会影响大脑发育,睡的越多越聪明,这种说法科学吗?

唐洪:孩子的发育需要接受外界刺激,如果他一直睡着怎么接受刺激呢?每个孩子的睡眠差异很大,睡眠时间有长有短。我们观察这个孩子是不是睡够的方法很简单,如果宝宝醒来以后精神状态很好,爱玩,不哭闹,饮食正常,身体长高、增重也正常,那么这样的睡眠就是正常的,家长不必太过担心。

网友:我的孩子不到10个月,体重长到了20多斤。请问专家这是不是营养上出了问题,应该怎么控制孩子的体重?

唐洪:孩子身高体重的增长应该是按照正常的增长曲线趋势走,是比较平顺的。如果孩子体重增长突然很快,或者停滞和下降,家长要重视起来。这位网友的孩子生下来是不是体重就比较大呢?如果宝宝的生长很平顺,身高体重比例也没问题,那么您就不用过于担心。但如果孩子有肥胖问题的话,我还是建议您带他看营养门诊。孩子的体重控制要注意营养的合理摄入,避免突然给孩子节食,因为他还在长身体。

网友:我家孩子1岁,自己走路的时候经常自己绊自己,现在孩子很不愿意自己走。总觉得他腿部力量很弱,平衡感是不是也不好,专家有啥好方法?另外,平时可以给他吃点蛋白质粉吗? 或者可以喂点什么加强营养?

唐洪:通常孩子在一岁时走路不太稳是正常现象,如果经常绊倒自己,可能是他的协调性还有待发展,也可能是因为孩子腿部力量弱,之前爬的练习不够,腿的力量练习不够。所以,家长应该让他多爬,带他练习蹬腿的动作,以增加孩子腿部的力量。如果这样还不能解决绊倒的问题,那就需要看医生了。在营养方面,正常的母乳和配方奶粉喂养,还有合理的膳食一般已经足够了,家长不要随意给孩子吃营养品。

网友:早教班对孩子的成长意义有多大?请问专家,培养宝宝情商应该给孩子做哪些训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与“早教专家谈BB智商培养”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早教专家谈BB智商培养”还看
猜你喜欢
什么是孩子的秩序敏感期?
隔代抚养,危害多多!
影响孩子注意力的因素
咋教BB认识自己的身体
给孩子办婚礼是危险的游戏
细数宝宝六岁前重要敏感期
幼儿寒假生活家长要注意啥
幼儿安全自护能力如何培养
父母惩罚孩子的10智慧
给孩子讲讲春节的习俗
BB怎样才能培养创造力
咋帮孩子选择合适的动画片
维护良好亲子关系的六误区
中西教育方式不同
有效的育儿真经四字诀
培养BB乐观向上的家庭教育
如何让BB变得大方些?
咋让宝宝学会"争"与"让"
妈妈如何教育孩子
父母如何让孩子释放情绪
寒假如何避免孩子上网成瘾
为孩子选幼儿园关键看什么
什么是对孩子无条件的爱?
孩子最需要10件"东西"
孩子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梅子涵谈儿童阅读
"饭碗教育"还是"梦想教育"
寒假孩子最易养成四坏习惯
中西教育内容比较
老外眼中不合理的早教
必看四句"少年派"对白
寒假咋避免孩子迷上电视
挫折给孩子带来的好处
要不要对孩子进行爱情教育
奥巴马谈育儿:平等与纪律
隔代教育如何“扬长避短”?
五步骤助你培养孩子情商
八件事孩子不能做太早
名人教育之鞠萍教子心得
了解孩子"不乖"的秘密
宝宝4个第一次让人紧张
法国妈妈:BB要学会等待
适当的挫折有利于孩子成长
童书中存在的问题
巴菲特之子的教育忠告
怎样掌握快乐的亲子沟通术
咋培养孩子的好性格好品质
让孩子受用一生的教育
父母易犯下的那些错误
要让孩子经历点挫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