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5岁宝宝都该会啥了?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1-1.5岁宝宝都该会啥了?

1-1.5岁宝宝都该会啥了?

2015-11-23

13~18个月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

能力8:用学习杯喝水

虽然吸吮是一种天生的反射动作,但是如果练习机会不足,依然可能出现障碍,特别是不足34周的早产生儿,更容易因肌肉张力不足而缺乏良好的吸吮能力。所以,在从吸吮奶嘴过渡到用杯子喝水时,更有必要让宝宝多多练习。

培养建议

1 市面上有许多采用不同设计的学习杯,可挑选有趣、鲜艳的样式,以吸引宝宝的学习兴趣。

2 由于拿杯子需要使用到腕力,可挑选有把手的杯子,以方便宝宝抓握。

3 喝水需要抿嘴、吞咽,如果宝宝在1岁之后还是经常流口水,则表示其嘴巴闭合功能较差,需要多练习抿嘴动作,父母平时可跟宝宝玩嘴巴游戏,如发“呣”“啊”等声音,以练习张嘴、闭嘴的动作。

4 要增加嘴部肌肉的张力,可让宝宝玩吹乒乓球的游戏,或是多咀嚼一些比较硬的食物。

能力9:用吸管喝水

从用学习杯过渡到用吸管喝水,又是宝宝吸吮能力的一大进步。

培养建议

1 刚开始可用较细的吸管来练习,因为细、短的吸管更容易让宝宝的口腔肌肉发力,等到熟练之后,再换用长一点、粗一点的吸管。

2 “吹”的动作比较容易学习,但“吸”的动作则相对困难一些。父母可用软包装的饮料帮助宝宝练习,当宝宝无法顺利做出“吸”的动作时,可稍微挤一下饮料盒,这样饮料就被挤到宝宝口中,让宝宝感受到“吸”的作用。

口腔能力攸关其日后的构音,实在有必要多练习!

能力10 :自行使用汤匙或叉子

随着宝宝的小肌肉发展越来越好,可以放手让他练习自行使用汤匙或叉子进食。

培养建议

1 可以先提供握柄比较粗、短的汤匙,以方便宝宝抓握。刚开始不必纠正宝宝的握姿,只要能够做出握汤匙的动作即可。随着宝宝的手腕动作越来越灵活,其抓握动作也会逐渐规范起来。

2 在使用汤匙时,请注意让其他餐具保持稳定,因为宝宝刚使用汤匙时,从碗中舀起食物的动作更像“戳”,稍不留意就容易把碗打翻。因此,不妨使用防滑垫或底部加有止滑垫的餐具。

3 为了让宝宝顺利用汤匙舀起食物,可先从泥状或糊状食物开始练习。如果要使用叉子,可将食物切成容易叉取的小块。

能力11:咀嚼半固体食物

随着咀嚼能力的提升,宝宝的进食种类也随之增加,这样不但能够获取更加丰富而均衡的营养,还能丰富口腔经验,加速口腔肌肉发育,对日后的语言学习大有帮助。

培养建议

1 可先让宝宝自行拿取入口即可溶化的食物,如牙饼,让他慢慢摸索吃东西的方法。

2 逐渐提供小块、较软的食物让宝宝尝试,即便宝宝拒绝尝试,也不要很快放弃该食物,可以试着变换其他的拿取方式,只要宝宝愿意尝试,即使用手抓着吃也没关系。

3 提供多样化食物,鼓励宝宝积极尝试,以丰富咀嚼经验,比如含有纤维质的食物。只要宝宝能吃上几口,就要及时给予鼓励,这样宝宝对于吃东西就有了良好的感受,进而愿意继续尝试。

能力12:表示尿湿了或已经排便

在对宝宝进行如厕训练之前,最重要的就是他能够明确表达自己的生理状况,知道什么是尿尿或便便,并主动告诉父母。

培养建议

1 父母应尽量掌握宝宝的排泄状况,可通过宝宝的动作(如双脚交叉、扭动)、表情(涨红的脸)来加以判断,把握其排泄规律,准确预测需要换尿布的时间,并在适当时机先询问宝宝:“你是不是尿尿了?”让他理解尿尿与便便的意思是什么。

2 在比较准确地掌握宝宝的排便规律之后,慢慢把更换尿布的时间提前,引导宝宝直接在坐便器上解决大小便,为日后的如厕训练预做准备。

能力13:用毛巾擦嘴

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是宝宝需要建立的生活规范之一。在吃完东西后,可引导宝宝主动用毛巾擦嘴,逐渐养成保持自身清洁的好习惯。

培养建议

1 进食前可在宝宝身边准备一条小方巾,以方便随时使用。

2 吃完之后,不必急着让宝宝用毛巾擦嘴,可先让他用舌头舔去嘴边的渍痕,这也是建立本体觉的方式之一。让宝宝感受嘴边有残留饭粒,再用舌头灵活地舔去,舌头的活动能力得到强化,日后学习正确发音也更为顺畅。

3 刚开始使用毛巾时,父母可轻拉宝宝的手拿毛巾,做出擦拭动作,让宝宝了解擦嘴巴的意义,慢慢熟练这一动作。

能力14:洗手

早日协助宝宝养成勤洗手的习惯,可以降低很多疾病的发生几率。除了教宝宝学会洗手之外,也应教导他外出回家后第一件事就是洗手,在饭前、便后或摸过脏东西后也要洗手。

培养建议

1 爱玩水可说是宝宝的天性,可以作为引导宝宝学习洗手的一大工具。

2 事先分解洗手的步骤,一步步教会宝宝。比如先踩在椅子上够到洗手台——拉起衣服袖子——湿手+打肥皂+搓手——打开水龙头冲水——擦干手。

3 在打肥皂时,可顺势教宝宝认识手掌、手背、各个指头及指缝。

4 不论用扭还是用扳的方式打开水龙头,都是一种手指训练,可试着让宝宝自己来,以便早日学会独立洗手。

0-3岁宝宝生活自理能力逐步养成:

·0~3个月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

·4~6个月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

·7~12个月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

·1.5~2岁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

·2~3岁宝宝的生活自理能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小红花》优质课-湖南:易婧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数字歌》优质课-山东:杜巧妮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与“1-1.5岁宝宝都该会啥了?”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1-1.5岁宝宝都该会啥了?”还看
幼儿益智故事:长着外骨骼的小螃
幼儿益智小故事:小蜥蜴和他的尾
幼儿益智故事分享:小斑马的花衣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猜你喜欢
我们的孩子是被吓大的吗
解密宝宝的五种典型性格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惧
宝宝为什么和亲爸不“亲”
做开心宝宝莫成“心理孤儿”
孩子个性偏激任性与环境有关
怎样调教嫉妒心强的宝宝
如何对待宝宝的坏情绪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如何进行幼儿期的心理教育?
孩子最害怕的100件事
赞美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爱
五招帮你缓解宝宝分离焦虑
宝宝五种高危性格父母要注意
孩子受委屈先释放情绪
父母情绪失控酿孩子灰色人生
儿童孤独症早发现早干预
婆媳关系对孩子影响大
怎样才能拥有安全型依恋心理
帮助宝宝认识自我的方法
从脸型解读宝贝的性格密码
0-1岁的小宝宝也会闹情绪?
如何避免造成孩子性格软弱
如何解开宝宝的怕生情结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
父母期待太高孩子易逃避
夸孩子当心夸出表扬瘾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
对宝宝的心灵惩罚危害大
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
五种家庭精神垃圾侵袭孩子
那些以电子保姆为伴的宅童
吃饭催三遍就是心理虐待
妈妈要避免以下4种最常见的牢骚
生活中五样东西让BB产生恐惧
宝宝被忽略会变焦躁
不同性格的母子如何处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帮你找根源
父母攀比孩子长大会嫉妒
父母必知幼儿心理健康知识
孩子最爱&讨厌的7类父母
启蒙教育从说“你行”开始
帮宝贝战胜成长中的恐惧
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
孩子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现
你理解孩子的“快乐指数”吗
宝宝认生害怕陌生人的原因
给“望子成龙”思想做手术
这样会让亲子关系降至0°C
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