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不宜求早,求快,求全优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早教不宜求早,求快,求全优

早教不宜求早,求快,求全优

2015-11-23

导读:早教是当前最热门的一个教育话题,各种早教机构、早教方式零零种种,父母们应接不暇。方式科学的早期教育确实能让孩子出类拔萃,优人一等。生活中我们也的确看到了各种“小神童”和“小天才”的案例。

早教创造了“神童”的传奇,让父母们趋之若骛。正是因为早教有这样的“神奇功效”,让许多父母不再用一种理性、平和的态度看待孩子,认识教育。“求早”、“求快”、“求全优”是现在父母们在早期教育中最容易就犯的急功近利心理。

“求早”——不符合孩子身心发展的要求

“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是不少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父母的希望。正因为一些父母心愿过强,于是便有了“教育越超前越好”一说,早期教育进入家庭就“演变”成了“超早期的行为能力训练”。

任意超越孩子年龄阶段的训练教育是目前不少家庭还没有完意识到的教育误区。父母们在孩子的智力和行为活动能力还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时,就急急地进行所谓的“智力开发”,要求孩子做一些“高难度”动作训练:出生2、3个月就训练孩子练习走路;2、3岁时开始教孩子识字、算术;到了4、5岁,小学语文、数学课本就已经摆在了孩子的面前。

更有一些父母执意主张提早孩子的入学年龄,由此也引发了育儿网上妈妈们关于早读书是否好的讨论。

分析: “求早”未必好

针对父母们在早教中的“求早”心理,儿童心理及教育专家们颇感忧虑。他们认为,过早的训练和学习违反幼儿认知心理发展的自然进程。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从无知到有知,从少知到多知、从简单到复杂、从形象到抽象的过程。父母早早地进行所谓的智能开发和能力训练,不仅剥夺了孩子童年应有的快乐,增加他们学习的负担和压力;更严重的是让他们一次又一次地尝到了失败和不成功的负面情绪体验。

这种“早期教育”不仅达不到父母们预想的效果,孩子还可能因为过多感受失败的沮丧,限制潜能的发挥,也易造成儿童期、青少年期乃至成人期在体力、心智、能力、性格和气质等方面发展迟缓和压抑。

解语:教育孩子的关键首先是要遵循孩子身心发展的自然规律,适时教育。

“求快”——“拔苗助长”危害大

长大不是一蹴而就的,就如同小树苗有一个逐渐成长的过程一样,孩子也是慢慢长大的。

小时侯,我们会笑话成语故事中那个为了求快而去“拔苗”的农夫的愚蠢。有一天自己有了孩子,也许也会像那个农夫一样因为盼望自己的“麦苗”快快长大,而去做拔苗的动作。

当孩子降临到这个世界,一些父母便设计了"宏伟的"教育计划:婴儿期故意让孩子哭,训练孩子的肺活量;3、4岁就强迫他们弹琴、学画、学书法……希望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提前学习和强化训练快速打造成出一个“小神童”和“小天才”。

分析: “求快”出于父母的功利心理

早教中父母出现的“求快”心理很多半是出于害怕孩子落后和成人的功利心理。在父母中,尤其是在城市父母中有一种强烈的教育攀比心理。别的孩子学什么自家的宝贝也要跟着学,并且孩子学习的快慢就是衡量孩子智商的标准。

不同的孩子有他智能的强项和弱项,学习的时间和方式也各有不同。如果父母们一味地求快,认为早早让孩子学文字、算术,他今后的学习成绩一定会好,却不知这样的做法直接破坏了孩子的自然成长过程,可能引发孩子以后的极度厌学情绪。

解语: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对于孩子的学习和认知切不可求之过急、过早,需平和心态,理性看待。

“求全优”—— 世界也不是十全十美的

教育出一个“完美无缺”的孩子当然是父母们心目中的最高目标。可是,事情总有愿违的时候,在成长路上孩子难免失败和错误。当他们表现出这不好,那不好时,性急的父母会有一种“恨铁不成钢”的悲哀,这种悲哀进而上升为用一种激进的方式让孩子“长记性”,样样做到最好。

分析: “求全优”是一种非理性的心理

想想我们自身吧,不也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希望孩子样样都是最出色的,包含着父母一种非理性的教育心态。

上个世纪末,霍华德·加德纳教授在“多元智能”理论中提醒我们:孩子生下来就并非全优。一些智能天生会比较出色,也有一些智能会比其他人逊色。我们要承认每个孩子的智能框架各不相同,8种智能有长有短正构成了孩子的个性和特点。

解语:培养孩子“全优”不太现实,不如多花些时间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结语:早教不是生产天才和神童的万能法。养育聪明宝宝的关键还是要从孩子生长的自然规律出发,了解孩子的优势,培养孩子的兴趣,让孩子发挥最大的潜能。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大班韵律活动《小兔和树精灵》优质课-林琅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与“早教不宜求早,求快,求全优”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早教不宜求早,求快,求全优”还看
韩国妈妈不怕孩子摔
男女宝宝的智力有什么差距
关于语言爆发期与个体差异
该不该教孩子早点识字?
早教机构怎样选才更合适
猜你喜欢
十个教子高招培养优秀孩子
宝宝成长最需要的七大教育
父母学会三十六计教出好孩子
《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目录
警惕学步车造成“揠苗助长”
了解宝宝分离焦虑症及缓解技巧
宝宝怎么才能变聪明呢?
北京妈妈的海外育儿日记
教育女孩,父母最易犯的错误
7月15日:小贩·阳光型孩子·
总是陪孩子玩耍不利于成长
换尿布是爸爸亲子的好机会
家长要尊重女孩的情绪
0~1岁BB认知能力发展&训练
培育孩子倡导的自由的意义
父母需要了解的知识和技巧
家教8个关键问题决定BB一生
林达:祝福中国的孩子和家庭
7月19日:差距&·小狗吃醋·
孩子们为什么爱看电视呢?
学会给予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BB色彩启蒙爸妈掌握3大行动
孩子脸型与未来性格有关系
宝宝谁带跟谁亲吗?
学学儿科大夫怎样哄孩子
自以为是的新妈妈易犯8错
宝宝要独睡,这样安全吗?
从容育儿法教你哄宝宝入睡
智慧引导:BB成长的隐形翅膀
信力建: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对幼女动粗,新爸产后也抑郁
宝宝在玩耍中练习各种技能
孩子听觉信息采集的重要性
新妈:不要这样哄宝宝睡觉
早教与孩子之间不能不说的秘密
亲子同乐“抓周”礼俗趣谈(图)
爸爸也能全身心的教育孩子
让孩子变得更聪明的10个要点
爸爸抱着孩子喂奶混个面熟
怎样表扬孩子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献诗:创造美丽新天堂——给天天
宝宝体能发展的9大表现
育儿父母的抉择:读什么书
为何说小孩发一次烧学一次乖?
80后父母:在电脑上养孩子
创建分辨性逻辑思维重要性
宝宝学步阶段妈妈如何保护
BB情商靠“养”而非“教”
给孩子洗澡消除爸爸育儿恐惧
选玩具要根据宝宝的月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