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理论是否适合国内孩子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早教理论是否适合国内孩子

早教理论是否适合国内孩子

2015-11-23

近些年来,在国外传入的早教概念的熏陶和就学竞争的压力下,国内的父母们已经越来越有早教意识。而目前从日本兴起、风靡东南亚的“右脑开发”理论,也传入了我国,让无数父母狂热追逐。那么“右脑开发”究竟开发了孩子什么潜能?它是否适合中国的孩子?中国的家长们对它有哪些认识误区呢?

【理论背景】

“右脑开发”开发些啥?

儿童在6岁以前是开发右脑的黄金时期,如果错过这个时期,随着年龄的增长和传统“填鸭式”教育的影响,孩子将会变成只会使用左脑思维的“左脑人”,成为不善于创造、不善于创新的“机械人”。联合国倡导在21世纪全面开启人类智慧工程——全脑工程。而全脑工程的实质和核心就是开发人特别是儿童的右脑。研究显示,人的左右脑分管不同的功能,左脑称为“学术脑”,主要负责语言、逻辑、数学和分析等功能,简单地说就是运用逻辑思维把事情条理化。在幼儿时期,通过训练孩子背诵儿歌和诗词、学习生字、练习简单的加减法等都能刺激孩子的左脑发育。右脑又称“艺术脑”,主管韵律、图画、想象、情感、创造力。孩子是否具有创造力和想像力,右脑起着重要作用。通过舞蹈训练、画画、听音乐以及让孩子做简单的设计等,都对右脑发育有极大帮助。

从手与脑的关系来看,人的左脑支配右半身活动,右脑支配左半身活动。右脑功能的开发和利用,对整个大脑的协调能力、促进思维发展和灵活性有积极作用。如果想充分挖掘大脑两半球的潜力的话,开发右脑很重要,尤其在婴幼儿以形象思维为主的时期更是如此。而0-6岁是开发右脑的最佳时期。

【话题质疑】

早教理论是否适合中国孩子?

资深教育顾问杨雯华认为,孩子的早期教育共性很多,他们有很多共同的特征,这一点中西方孩子没有太大区别,适合国外儿童的教育模式,在某种意义上同样适合中国儿童,这个阶段的孩子就像一张白纸。模式可以引进,但一些内容上的差异还是存在的,相应的调整也是有必要的。早期教育的效果不是短期能看出来的。技能训练、潜能开发是以兴趣为出发点,而不是短暂地掌握一些技能,给家长一种满足感。早教目标是培养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的兴趣。

【专家分析】中国家长有何认识误区?

误区一:早教可以创造“神童”

由于一些父母“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的心愿过强,于是便有了“教育越超前越好”一说,早期教育进入家庭就“演变”成了“超早期的行为能力训练”。很多家长一提开发智力,就认为是教孩子认字学知识,其实教孩子玩耍也是在开发孩子的智力。0-3岁孩子就应该是蹦蹦跳跳、听音乐、走直线、卷地毯的阶段。

误区二:玩等于浪费时间

很多妈妈一心想让孩子多多识字,于是让孩子做数学加、减题,但孩子却往往不领情,学得不好,妈妈们就急了。要开发宝宝的右脑,最好的办法就是和他玩“捉迷藏”。先把东西藏起来,让宝宝去寻找;或让爸爸躲起来,等宝宝去找。

对1-3岁的宝宝来说,这个时期他们左右脑发育已处于活跃期,可以多鼓励宝宝绘画,如果你的宝宝习惯用左手拿东西,不必纠正他。经常让孩子交替使用左、右手,可更好地开发大脑两半球的智力。

误区三:越早弹奏乐器越好

让宝宝从小接触音乐,并不是要强迫他们学习技能,而是要从生活及游戏中帮助他们学习音乐,要配合一些音乐游戏,刻意、主动地启发孩子对音乐的兴趣,让孩子积极地参与;或经常带孩子到大自然去感受音乐的美,激发孩子对音乐的热爱。孩子3岁时,可以让孩子接触一些乐器,不过孩子尚小,坐不住,理解力也差,还不宜学乐器。此时接触乐器只是让他先有些感性认识,调动他的兴趣,可待他4岁左右再学也不迟。

误区四:强迫孩子改掉左撇子

善于用左手活动的人,其右侧大脑半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展成为“优势半球”。如果强迫“左撇子”改为右撇子,则已经建立的右侧优势半球要改为左侧,会造成原来的语言中枢功能紊乱而出现口吃,甚至有的孩子出现唱歌时曲调走样、口齿不清、发音不清、不准等现象。

【锦囊妙计】

怎样合理开发右半脑

刺激指尖法人体每一块肌肉在大脑中都有着相应的“代表区”——神经中枢,其中手指运动中枢在大脑皮层中所占的区域最广泛。现在许多父母让孩子弹琴,实际上就是很好的指尖运动。

借助外语儿童学会两三种语言跟学会一种语言一样容易。如果培养孩子同时学习几种语言,就会“启用”大脑右半球。

体育活动每天跳上半小时的迪斯科健身操、打乒乓球、羽毛球等,在打拳或做操时有意识地让左手、右手多重复几个动作,以刺激右脑。

借助音乐的力量心理学家发现:音乐可以开发右脑。所以父母应该让孩子学习音乐。此外,还可以在孩子从事其他活动时,创造一个音乐背景。

开发右脑的简单方法

听童话故事听爸爸妈妈讲故事时,孩子会不由自主地随着情节的发展想象故事中的人物、场面和情景,这对右脑的图形思维能力有很好的促进。

左视野训练指让孩子把头稍向右偏转观察事物,如在楼房屋顶或交叉路口让孩子用左视野观察大街上的车辆等。

下棋教会孩子下棋,锻炼孩子努力记住棋盘上厮杀的局面。

看画和绘画当孩子目不转睛地注视展览会上的绘画作品时,他的右脑正在工作,不必要求孩子注意作者的名字或评价作品的好坏。孩子作画时,则鼓励他们随心所欲。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小班韵律游戏《打气球》优质课-四川:王华.rmvb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大班律动游戏《小丑当大厨》优质课-成都-叶娇

与“早教理论是否适合国内孩子”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早教理论是否适合国内孩子”还看
使宝宝左右脑齐开发得五款小游戏
怎样培养一个思维敏捷的宝宝
提高幼儿记忆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
开发宝宝右脑最有效的三种方法
七种方法让宝宝学会思考和想象
猜你喜欢
高温来袭避免宝宝中暑有绝招
探索·解读:为孩子的创意解锁
闯关!史上最强悍5关绕口令
创意照片:你会这样给孩子拍照吗
德国:宝宝学外语,最好2岁开始
日本家庭作业:每天拥抱妈妈三分
教养·学习:父母勿失信心
乐活·视野:华德福,幼儿教育四
你经常对孩子说的词都有哪些?
总统也“抠门”:奥巴马这样教女
让我的爱陪你一起成长
韩国:周末带孩子到乡间寻找快乐
探索·解读:孩子,我把作文变简
且行且谨慎:海外生子可享受的福
乐活·视野:日本孩子10岁前一
从AA制看中西方教育:没有人替
乳房的故事:一位85后超级奶爸
德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早教机的315维权
揭秘世界各国的儿童节
小心!家里危害宝宝的三种东西
石岚:唯有“爱”与“陪伴”,换
50条绝招教你打造漂亮女儿
不同国家的孩子,不同的成长方式
中国父母的反思:孩子,我不欠你
不做“低头族”父母,亲子关系更
时间都去哪了?不做“失陪族”父
小心!这些花草有毒,孩子千万别
隔代教育:外婆抚养出来的美国总
探索·解读:活的出色,生命何妨
小故事大道理:培养孩子很简单,
家庭教育中需注意的“三应三忌”
伟大的母亲,操劳的一生
孩子:你的人生有三件事千万不能
乐活·视野:五岁孩子携勇气,登
灌注爱的土壤培养宝宝好人格
穷养富养,都不如好好教养
美国“带孩子上班日”,了解职场
最新发现:3岁孩子都会“以貌取
杨澜谈育儿: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
乐活·视野:全港10大最贵直资
早教,从“模仿”开始
最强大脑:林丹不是一个好榜样
这样早教,不会错!
陪伴宝宝成长是一个甜蜜的过程
周玥赟: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
无痕教育,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
“最强大脑”:失去快乐的成功值
教养·学习:十招让子女开心快乐
母爱最伟大,每个妈妈都有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