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教什么?找谁教?(图)_智力开发-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智力开发 >早教:教什么?找谁教?(图)

早教:教什么?找谁教?(图)

2015-11-20

早教:教什么?找谁教?(图)1

心理学家研究认为,儿童的潜在能力遵循着一个递减规律。生下来具有100分潜在能力的儿童,如果一出生就进行理想的教育和开发,就可能成为具有100分能力的人;如果从5岁开始教育,只能成为有80分能力的人;如果从10岁开始教育,只能成为60分能力的人。早教对于一个人的发展起着不可逆的作用,关键是我们如何正确地对孩子施以早教。亲子教育专家陈禾给出了他的观点和方法。

一位中国朋友对我说:“我们的家长最重视孩子的教育,穷什么也不会穷孩子的教育!”

一位外国朋友对我说:“你在中国,搞教育最能赚钱,特别是搞早教!”

这两位朋友互不相识,我不怀疑他们是在一弹一唱,但我不搞早教,不期望靠它赚钱。我搞的是亲子教育研究,看着家长毫不吝惜地在给孩子烧钱,我免不了要瞪大眼睛:“早教?找教?教什么?怎么教?用钱买来就是早教吗?”

对于家中独苗宠爱有加,愿意牺牲一切来抚育他成才,这是人之常情,我们都能谅解。许多家长以自己的意愿为孩子设计未来,虽然是出于关心与爱护,但可能脱离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令孩子将来无法在社会上立足。而威逼利诱,让孩子在疲劳和厌倦中不得不勉强去上这个班那个班,到头来会不会“竹篮打水”?

谁来教?

谁来教?教些什么?要达到什么效果?这三个问题都决定于家长对早教意义的理解。

早教的目的简单地说有6点:

1.促进大脑发展和身体成长,让孩子越来越聪明,身体越来越灵活;

2.促进感觉统合,使孩子在入学后具有最佳的学习能力和动手能力;

3.发展孩子的适应力、观察力、记忆力、专注力、思考力,具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

4.提高孩子的语言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沟通能力,使孩子具备入学接受正规教育的条件;

5.培养良好的习惯,能辨别是非,具备一定的生活管理能力,特别是时间管理能力;

6.懂得保护自己,能避开危险,抗拒诱惑,记住主要的电话和家庭地址,知道危急时如何求助。

从这六点看,就知道“谁来教”了——当然是家长了。除非是家长因某种原因无法负起教育孩子的任务,那么选择较好的托班或亲子园来代劳,这样的话,早教就变成“找教”了。

教什么?怎么教?

教什么和怎么教,这不是个简单的话题,这里,我只能提出几个要点作为讨论的依据:

1. 通过对视觉、听觉、触觉、味觉、嗅觉五感的有效刺激,促进大脑神经元的加速连接。

孩子是否聪明,决定在0至6岁期间的大脑发展。大脑皮层布满着无以计数的神经元,但只有在有效刺激下神经元才会通过突触相互连接,这个连接过程,0至3岁最为活跃,没连接的神经元就会很快报废,而在6岁以后,大脑的成长就逐渐平稳,上升的幅度越来越小。

那么父母怎样协助孩子修炼出一个更聪明的大脑,就成为早教的第一个目标。怎么教?拿什么教材来教?必须记住:这绝不是老师教学生,一个说,一个听!其实就是引导宝宝做一些活动或和宝宝做些游戏。换句话说,不同的刺激作用,要采用不同的方式,并没有一成不变的教材及教学法。

2. 有规划地引导孩子通过各种动作类游戏,促进身体发育的同时,也促进了心智成长。

宝宝锻炼身体的目标和作用都和成人不同,所以机械式的早操或激烈的跑步都不适合,基本上要通过不同的游戏来进行。那么怎么锻炼?在科学化的设计下,通过动作类游戏来促进及改善肌肉张力、前庭系统及侧化发展,加速感觉统合和左右脑神经回路的连接,直接强化孩子的学习能力与动手能力。

3. 通过竞赛类游戏、操作性游戏或活动、实地观察和体验等方式来进行认知教育。

这些游戏或活动,在进行上决不能按照一教一学的教育模式进行,而是让孩子在享受乐趣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掌握各种知识和概念,使用新词汇,提高了语言表达力,促进了观察力、想象力、思考力、记忆力和表达力,在这同时,也对学习产生了兴趣,体验到合作与分享的意义,提高了沟通能力。

4. 通过游戏和生活体验,建立自我保护意识,提高生活管理能力。

在游戏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适应环境、利用资源和避开危险保护自己的能力。为了玩得尽兴,孩子们也自觉地做好时间管理和养成珍惜游戏器材、玩具的良好习惯。

上述四个方面,都可以称为早教,它有几个特点:

负起早教责任的“老师”是爸爸妈妈;

采取的教育方式都是参与或引导,属于“不教而教”;

学习的方式都是通过游戏或活动,在不知不觉中获得学习效果;

这样的学习没有考试,也没有结业证书,而是逐渐提高的心智发展。

上早教班有没有必要?

目前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成本高昂,为了让孩子能够进入拥有较佳教育资源的小学,家长不得不“接受”这些小学开出的种种条件,例如拥有奥数、英语或一些“特长班”的证书。为满足这些需求去上早教班是不得已的,我没话说,但决不能因此而忽略直接关系孩子“心智成长”的早教。

另一方面,因为异地工作或特别原因无法亲自给孩子实施早教的家长,送孩子进入“亲子中心”也是一个可行的选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中班活动《玩管子》优质课(上海:袁晶晶)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与“早教:教什么?找谁教?(图)”相关文章
巧用积木训练宝宝的逻辑思维
宝宝学说话5招启蒙
怎样锻炼宝宝的平衡能力
宝宝语言发育迟缓怎么办?
幼儿益智故事推荐:剪胡须的小花
看过“早教:教什么?找谁教?(图)”还看
猜你喜欢
关注宝宝成长预防自闭症
培养小宝宝过硬的心理素质
我们的孩子是被吓大的吗
父母期待太高孩子易逃避
父母怎么对待孩子的占有欲
睡觉爱做梦的宝宝更聪明
哪些事能让宝宝自己做主?
宝宝的精神最怕的四种饥饿
12点帮助宝宝摆脱妒忌心理
宝宝的性格由什么决定
帮宝宝建立安全的依恋
父母11种行为让宝宝自信全无
0-1岁的小宝宝也会闹情绪?
请把人生七分之一的时间留给孩子
如何看待孩子的占有欲
父母总是挑错会挫伤孩子
宝宝五种高危性格父母要注意
对付逆反期宝宝妈妈需斗智斗勇
教宝宝如何抵制住玩具的诱惑?
父母该如何正确对待害羞宝宝
儿童孤独症早发现早干预
培养儿童健康心理“十注意”
暴力教育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如何改变孩子急躁任性好哭
了解宝宝的成长密码
宝宝认生是心理发育所致
孩子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现
用美好的语言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帮助宝宝认识自我的方法
教你帮助宝宝战胜恐惧心理
父母言行误区会让BB变胆小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
培养宝宝的坚强性格
孩子言行不一,家长该怎么做?
小宝宝身上的大暴力全解析
宝宝认生,爸爸妈妈知多少
如何早期发现儿童心理障碍
分年龄段建立孩子的自信心
0到3岁是宝宝身心成长地基期
警惕!2岁小孩吃手可能是心理问
宝宝认生害怕陌生人的原因
培养孩子自信,从三点做起
宝宝怕黑不是“胆小鬼”
如何消除宝宝的不安全感?
关注宝宝性格塑造的关键期
宝宝“吃手”不一定是坏事
孤独症4大表现家长莫大意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帮你找根源
如何处理宝宝的认生情绪
孩子受委屈先释放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