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语言发展家长能做15件事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BB语言发展家长能做15件事

BB语言发展家长能做15件事

2015-11-13

促进孩子的语言发展:家长能做的十五件简单的事情

给孩子提供一个丰富的语言环境并不需要花费很多金钱或者使用专用设备,但父母需要用心努力。给孩子提供大量的交流和接受语言的机会,是你能送给她的最大的礼物之一。

1. 寻找说话的机会。在孩子出生后的最初几年里,特别是在三种情况下,你特别要抓住机会同孩子交谈。第一种是孩子注视你或某个物体的时候。第二种是孩子做某些手势(用手去指、触摸或向你展示某个物体)的时候。第三种是孩子试图说话或发出喔啊声时。这三种孩子试图同你交流的情况都是开始同孩子交谈的最好机会。

2. 大量重复。重复对你也许很无聊,但对孩子很有吸引力。对于很小的孩子来说,重复事实上是在强化孩子大脑中联系声音和意义的中枢神经路径。父母的语言会给孩子呈现并在她的头脑中建立起各种概念,而重复则给了孩子在记忆中搜寻概念的机会。到孩子一岁的时候,在不断重复中,孩子的大脑里会积累起说话所必需的大部分声音,但这时她还不能说得很好,因为她不知道这些声音在说话时究竟应该放在哪里。重复正是帮助她掌握这项本领的关键所在。

3. 让孩子主导。语言研究杂志发现,与命令型父母相比,那些遵从孩子暗示,跟孩子交流更多的协助型父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进行语言的发展。命令型父母往往会为孩子决定要玩的东西、要说的话题,并会主观断定孩子的需求,而协助型父母则会让孩子主导并给孩子更多的交流机会。

说说孩子的兴趣而不是你的兴趣将更有利于孩子的语言发展。孩子能够保持注意力的时间非常短暂,特别是在她出生的最初几个月或几年,谈论她感兴趣的事情时,孩子将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学习。

4. 轮流说话。轮流说话能显示出你对孩子的尊重,教会她参与交谈。在孩子开始说话之前,甚至早到出生的第一天开始就应该这么做。即便她仅仅是发出咯咯声或牙牙学语,对待她也应该像对待所有积极参与谈话的人一样。这种交互的说话经历也给了她练习说话的机会。

5. 任何时候都要回应孩子的交流意图。孩子能说话前,你应该对她发出的声音或牙牙学语声给予回应,对她的交流意图给予肯定和赞赏(你真的喜欢泰迪熊!)。在她第一次学着用一个词说出她看到的东西和她的需求时,要同时进行详细的描述(是的,那是一只狗,它确实很大,看看它的蓝色的眼睛!)。当孩子开始将词连在一起说时,帮助她组成句子而不要粗鲁地纠正她(你说你想去外面玩?让我们一起去吧!)。

就语言而论,你是孩子进行验证的最主要来源。你对她交流意图的反应,将决定她在尝试说话时的感受。无论孩子说得多么不完美,只要你的反应是鼓励赞赏性的,就能让孩子明白她是安全的,就能推动她勇于尝试说话。

6. 用眼神交流。在交流时,让孩子看着你的脸是非常有益的。这种方法除了能使孩子和你更加亲密外,还能让她看到你如何用嘴发出声音并说出词汇。面部表情、点头、微笑等来自你的积极反馈,将鼓励孩子进行进一步交流。

面对面交流也能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你所说的话。在你跪着、坐着或弯腰对孩子说话时,这种交流特别有价值,我的家里也养成了这种交流习惯。一天,我坐在地板上,发现女儿一边说着话,一边斜着身子要和我进行目光交流。这让我感到自己非常的重要和特别。我的这种感受并不是来自她所说的内容,而是来自她眼睛里流露出的关爱和努力。同样,感受到自己重要和被关爱也能够给孩子建立起使用语言的信心。

7. 使用“妈妈语”。父母和孩子说话时,往往会用傻傻的、轻快的、高声调的唱歌一样的谈话方式。语言研究者称之为妈妈语、父母语(PC),或者儿向语(CDS)。事实上,妈妈语能促进孩子早期的语言发展。女儿出生前,我和丈夫曾经发誓绝不会这样和孩子说话。但就像飞蛾扑火一样,我发现自己有时候不得不这样对女儿说话。在不同的文化和国家中都能观察到妈妈语现象,宝宝们也非常喜欢父母这样和他们说话。

研究确认,宝宝们对妈妈语更感兴趣,这样讲话也有助于宝宝获得更多的词汇并提高语法准确性。使用妈妈语的好处如下:

●这种说话方式的语气、音调和表露出来的关注更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这是在和你说话呢”。

●由于婴儿处理听觉信息比成人慢两倍,这种慢节奏的说话方式会让宝宝感到很舒服。

●这种说话方式蕴含了情感,能让孩子建立并增加对你所说内容的兴趣。

●这种说话方式往往是响亮而直接的,能帮助婴儿把你正在说的话和其他背景声音区分开来。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与成人相比,婴儿的听力敏感度较低。

●这种说话方式的音高属于孩子最敏感的频率范围。

●这种说话方式使用的夸张发音有助于宝贝辨别声音和词汇。

不过,当孩子介于十八个月到两岁半的年龄段时,专家建议减少这种方式的交谈。

8. 提供交流机会。创设一种环境,在这种环境中,孩子需要同你交流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可以此来鼓励她进行交流。甚至在孩子能说话之前,也不要推测她的需求,而要给她空间和机会来自己提出要求。如果她吃完了香蕉而你认为她还想要更多时,不要自动将香蕉放在她盘子里,一定要等到她用手指、做手势、发出咕哝声说出来或者提出要求(根据她的年龄和交流层次)时再给她,或者只是说“还要香蕉吗”,不要阻止或迫使孩子要食物,而应该给她机会让她自己提出她想要什么。

要经常寻找机会鼓励孩子交流。比如:

●孩子正在欣赏你吹泡泡。请暂停一会儿,等待她给你信号或提出要求,而不是自顾自地吹气泡。

●把她从浴缸里抱出来时让她选择,诸如“你要绿色毛巾,还是黄色毛巾”,而不是直接把她裹住。

●如果你在和孩子玩弹跳游戏,把孩子放在你的膝上上下举动,然后停下来等她提出继续玩的请求。

9. 照料孩子时多对孩子说话。利用每天日常换尿布、喂食、洗澡、穿脱衣服、上床睡觉的时间与孩子说话交流。简单叙述你正在做的事情,对孩子的行动和好奇的事物进行评论,你一天就能说出三万个词。

10. 使用手势语。许多父母认为,如果他们教孩子使用手势语,孩子就会失去说话的动力。事实正好相反。《帮助孩子开口说话》一书的作者罗伯特·欧文斯博士认为,手势和动作可以提高孩子交流的能力,推动她开口说话。研究显示,在没有听力损害的情况下,学习手势的孩子能更好地辨认字母和声音,能够掌握更多的词汇、具有更高级的交流技能和更高层次的阅读能力。手势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工具,我会用完整的一章来阐述这个问题(具体内容请参看本书第6章)。

11. 做好语言示范的榜样。孩子是通过模仿来学习说话的,因此在孩子能接触到的人中,你是最重要的使用语言的榜样。下面几条能帮助孩子更加轻松地学习语言:

●使用孩子比较容易学会的较短的单词。

●慢慢地说,这样孩子才能听到组成单词的所有声音。

●在单词之间稍作停顿,让孩子能够辨别词与词之间的界线。

●适当地使用词汇,这样孩子才能学到合适的词语用法。

12. 给孩子读书。读书是给孩子提供语言刺激的绝好机会,也是培养孩子一生热爱书籍的重要一步。给孩子读书的做法开始得愈早愈好的。八个月大时,孩子在听你读过一本故事书后,对特定词语的识别能够保持两周。另外,对两岁孩子进行的一些研究还发现,与那些很少听大人读书的孩子相比,很早就开始经常听大人读书的孩子具有更好的语言能力。由于这个话题非常重要,所以我将用单独的一章进行专门的论述(具体内容请看第8章)。

13. 从语言病理学家那里借用一些技巧。尽管下面表格中列出的技巧是针对学习语言有困难的孩子,但对处于语言学习中任何层次的孩子都有所帮助。这些技巧也能帮你增加每天说话使用的词汇量,希望的目标是接近三万词。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以下任何一种方法时,应该避免有意地去纠正孩子使用的语言。

14. 进行语言刺激旅行。威廉姆·福勒在他的书《谈话从婴儿开始》中建议,让孩子进行他所谓的语言刺激旅行。这样做会很花钱吗?不,事实并非如此。比如说,你不必为了让孩子学习法语,就带她去香榭丽舍大街进行奢华的语言之旅。你只需要带着她围绕房子散散步,说说你所看到的东西,说说你所发现的不同的东西就可以了。大胆些的话,也可以带着她到邻近的地方走走,或驱车去一些有趣的地方,比如海滨等。一定要密切关注孩子的兴趣所在,然后使用与孩子年龄和语言发展水平相适应的语言与她交流。最初你可以抱着她,但是随着她慢慢长大,活动能力增强,可以鼓励她爬或者走,这样你就能更准确地了解到她想去哪儿或她对什么感兴趣。你甚至可以做问问题的游戏,比如“你的头发在哪儿?”或“看到了什么蓝色的东西吗?”确保这种做法不要像在训练,而要轻松有趣。

15. 注重过程,而不是结果。所谓的发展“正常”,在不同孩子身上表现得大不相同。你无法控制孩子会在何时发生语言发展上的飞跃,而只能去创造最好的环境促进这种变化的出现。确保自己做了能做的一切来支持孩子,然后顺其自然,不要过分关注结果。吉尔·塔姆和宝拉·斯宾思博士在他们的著作《从最初开始,培养聪明宝宝》中指出:“与其关注一个孩子做到了什么或没做到什么(这些很大程度上是难以控制的)……还不如去关注,作为看护人的你,是否能够切实有效地与孩子进行交流,从而促进她的语言能力的发展。”

孩子究竟在说什么?

可理解性指的是孩子所说的话在何种程度上能够被听懂。孩子第一次开口说话时,家庭以外的人很难听得懂孩子努力在表达的意思。通过语言进行清晰表达,需要孩子能够协调发音并掌握一定程度的语言运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综合活动《爱的印记》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与“BB语言发展家长能做15件事”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BB语言发展家长能做15件事”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孩子盲目"听话"成"庸才"
透视幼儿教育“富贵化”
家长三做法扼杀BB交往能力
感悟:我们希望儿童成为谁
让留守儿童有更多爱的阳光
娃模仿小燕子上吊身亡
亲近大自然能使宝宝变聪明
宝宝,你让妈妈无地自容
培养孩子规则习惯的七方法
好习惯是孩子最大的财富
父母怎样教孩子学理财?
给孩子什么样的价值观?
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培养
"穷养孩子"的标准是什么?
这些话考验你是否真爱孩子
父母20个坏习惯影响BB一生
怎样打消孩子的“虚荣心”
国外家长如何对待宝宝任性
如何表扬我们的宝宝?
父母应学会欣赏你的孩子
学前教育别着急让BB上学
如何让孩子提高自我价值感
爱美妈给1岁女儿做双眼皮
怎样提高宝宝的自信心
妈妈8行为夺走BB幸福
女儿是父亲上辈子的恋人
名人爸与"小情人"的那点事
家中电器的33条安全法则
母亲应给宝宝“六大教育”
妈妈必知的男孩成长秘籍
父亲抑郁会传染给小孩
状元妈妈谈育子的经验
妈妈幸福了孩子才幸福
宝宝为什么会怕打针?
“恐吓”抹杀宝宝快乐天性
女儿太"臭美"我要怎么办?
奶奶带大的孩子更有天赋?
7个游戏让孩子爱上大自然
爸爸影响女儿择偶标准
聪明应答宝宝的“钱问题”
教育的价值是激活学生梦想
与"犟孩子"相处3妙招
让孩子保持高分的秘诀
教孩子,尊重7大底线!
大人抑郁孩子更抑郁
遇到BB当众尖叫咋办?
美日韩家庭惩罚孩子的艺术
长时间加班容易让孩子变胖
别粗暴对待孩子的情绪
父母的情绪失控伤害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