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宝宝的“七情六欲”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透视宝宝的“七情六欲”

透视宝宝的“七情六欲”

2015-11-13

婴儿的情绪最初有两种反应:一种是愉快,反映生理需要的满足;另一种就是不愉快,是生理需要未获得满足或其他不适。哭叫正是情绪的反应之一。随着年龄的增加,儿童的情绪会逐渐复杂起来。心理学家曾对500名婴儿进行观察,发现婴儿从满月到3个月末,即有欲求、喜悦、厌恶、愤怒、惊骇和烦闷六种情绪反应。

喜悦

刚出生几天的宝宝就会笑了,爸爸妈妈好开心呀!但其实,新生儿的笑容是生理性的反应,这种微笑是脑干部位的脑电波活动的信号,而并不是爸爸妈妈们所认为的那样是孩子高兴的反应。从4~6周开始,宝宝的笑开始与他们的感受联系在一起了。这时候的笑是生理情绪的体验,宝宝感到身体内部舒服了,他就会用笑来表达。奶奶碰碰宝宝的脸,爸爸轻轻地触摸宝宝的皮肤,或者是他听到了妈妈熟悉的声音等,都会引起宝宝愉快情绪的反应。

从2~7个月开始,宝宝的喜悦情绪出现了分化,开始对不同的人有了不同的反应。4个月时,宝宝对熟悉的人脸比不熟悉的人脸笑得更多,甚至只对亲近的人微笑。这时妈妈会发现,妈妈笑,宝宝也会有意识地笑,这是宝宝应答,性的微笑。慢慢地,生活环境中的事件开始能引起宝宝的微笑和大笑,妈妈用玩具来逗弄宝宝,或是爸爸轻轻地给宝宝呵痒,他会因为觉得好玩又有人陪伴而高兴地咯咯笑起来。

愤怒

愤怒,也是宝宝常见的情绪。宝宝愤怒的反应,往往是由剧烈到缓和,由直接到间接,随着年龄增长而变化。婴儿时期的愤怒不发则已,一发总是来势汹汹,不能抑制:两手摇动,两脚乱踢,满面涨红,大声哭叫。尤其是一些“聪明”的宝宝们,他们会因需要(饥饿、口渴、倦等)没有得到满足而将愤怒情绪转变为哭声,在他们不会说话的这段时间内,宝宝基本上就是靠哭声来向爸爸妈妈倾诉自己的烦恼和不满。

嫉妒

通常认为2岁后的宝宝才会有嫉妒、害羞、骄傲等较为复杂的心理。但其实从婴儿3个月大开始,他们就已经会因为母亲将注意力转向其他人,如和别人聊天或逗弄其他婴儿师生气,他们会以蹬腿和发出不满的叫声来表示抗议。“吃醋”表现出一个人对失去所爱之人的害怕,而宝宝的“吃醋”心理与人际沟通有关,是感觉到某人的出现威胁到自己与亲人关系后所做出的反应。

恐惧

惧怕大约在出生后的第6个月发生。这是由于突然遇到强的刺激,心理失去平衡所发生的情绪反应。父母要注意,孩子有的惧怕是习得的,如听到了放鞭炮的声音,孩子会有似乎是惊怕的反应,父母无需紧张地用夸张的言语和动作去保护孩子,只需要轻轻地抱住孩子,用言语给他解释那是什么声音,就可以了。另外,害怕陌生人正是这时期惧怕情绪的突出表现,随着成长,慢慢会有所改变。

依恋

从7个月开始,宝宝开始出现了依恋亲近的人的依恋情绪。宝宝最喜欢和亲近的人接近,这样的接近会给宝宝带来舒服、愉快和安全的情绪。当亲人一旦要离开,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1岁之前的宝宝处于前依恋期(出生~2个月)和依恋建立期(2个月~1 2个月)。处于前依恋期的宝宝会用微笑、注视和咿呀言语同成人进行交流,依恋建立期的宝宝开始对熟悉的人有特殊的友好关系,能从周围的人中区分出最亲近的人,并特别愿意和他接近。如妈妈用身体同宝宝进行接触,如抚摸、搂抱、摇晃等,宝宝感受到这些触觉和运动觉的刺激,就会产生愉快的情绪。如果亲近的照看者需要暂时离开,那宝宝也能忍受,但是会带有一点伤感的情绪。

情绪周期

“情绪周期”是指一个人的情绪高潮和低潮的交替过程所经历的时间。当我们情绪出现不明波动时,在我们的心情低落的时候常会找出生理周期做为借口;而宝宝时好时坏的心情,是不是也有“情绪周期”在作祟呢?其实很多细心的妈妈都已经发现了,宝宝会在一个时期内表现出强烈的生命活力,情绪高涨,和人亲近,如成人处于情绪周期的高潮;有时则会莫名其妙的不安和愤怒,并且常常会持续一段时间,就像处于情绪周期的低潮。

Tips

宝宝情绪模式的形成几乎是照料者情绪的翻版,所以,妈妈要即时地作出积极的情绪回应,这样宝宝会体验到更多的开心。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与“透视宝宝的“七情六欲””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透视宝宝的“七情六欲””还看
猜你喜欢
纠正吐口水坏习惯
孩子不听话并不是坏事
学习教育任性宝宝的几大秘诀
如何“降服”家里的淘气包
奖赏教育滥用容易惯坏孩子
美国家庭让孩子从小爱劳动
父母如何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正确对待“爱淘气”的宝宝
宝宝浅睡促智力深睡长体格
什么情况下会让宝宝产生焦虑行为
宝宝为何总是把书倒着看?
宝贝养成饮食好习惯13招
新生儿感觉训练
宝宝睡觉黑白颠倒怎样纠正
不要无意伤害孩子对你的依恋
孩子喜欢重复地丢东西怎么回事?
理性对待宝宝的10大“坏习惯”
扼杀孩子创造力的14种言行
听到孩子说脏话该怎么办?
男宝宝的“男子汉”教育法
美国家长这样培养孩子幽默感
宝宝令人头疼的8大行为是否要制
宝宝第一次犯错误要怎么做?
怎样预防宝宝乳牙被蛀?
揭晓宝宝发育的4大坏习惯
3岁前幼儿养育策略各不同
正确刺激BB听觉获最佳发展
宝宝的情绪,父母该如何管理
运动教育从何时开始
父母眼中的“坏行为”如何引导
宝宝摔出来的5种心态
如何促进婴儿人际交往的发展
小宝宝必备的六种黄金性格
变脸游戏帮宝宝戒除乱扔东西
解读宝宝的面部表情
会给宝宝带来的有哪些恐惧行为
爱打人的孩子如何“修理”
引导和培养幼儿良好个性
1-3岁宝宝独立意识培养6要点
害羞儿童在行为表现上有哪些特征
宝宝拥有好习惯将一生受益
教宝宝学本领要循序渐进
孩子非故意犯错怎么办?
正确应对孩子五种无理行为
2岁以下宝宝看电视有害无益?
父母该说与不该说的四句话
怎样让宝宝学会谦让
爱“破坏”不是宝宝的错
“故意忽视”是一种有效教育孩子
婴幼儿的模仿行为是怎样发展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