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性格由指纹决定?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宝宝性格由指纹决定?

宝宝性格由指纹决定?

2015-11-13

继大脑皮纹测试高调问世低调隐世之后,一种名为指纹测试的技术又悄然进入了沪上的一些幼儿园。这个号称通过指纹检测就可清楚分析孩子个性、脾气的技术,究竟能否赢得家长们的好感,记者为此作了一番采访。

指纹性格均天生两者之间有共通

来自台湾的许女士,女儿今年5岁,在一家民办幼儿园念中班。最近,女儿带回一份报告书,说是有人到幼儿园推广一个测试。报告书上将女儿的性格、脾气、气质等各方面进行了相当详尽地分析,甚至连女儿适合从事的职业也一一注明。

许女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台湾的时候她就听说过大脑皮纹测试,但没想到上海这边的幼儿园也会有类似的指纹测试。经过一番询问。她 才了解到,指纹测试是一家商业机构到幼儿园作的推广测试,根据他们的理念,指纹从一个人出娘胎就已经定格,这个特点和人的性格天成有一定的共同点,因此通 过指纹的采集可以将一个人的个性、性格、脾气等各方面的特点都描述完整。

不再盲目追寻测试只作参照

当许女士将此事在小区论坛中贴出之后,引来很多家长跟帖。无论是给孩子做过指纹测试的,还是从未听说过指纹测试的家长,对于这种新型的测试方法都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在一家合资企业任中层管理的金先生表示颇有兴趣给孩子尝试一下指纹测试。不过,他也再三强调,尝试是一回事情,但并不代表他就完全相信这种测试方法。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随着家长文化层次的不断提升,对于一些外来事物的把握能力也在逐步提高。虽然这所谓的指纹测试在宣传中自称有着多年的科学研究支撑,但是家长并不买账。

仅凭指纹测试性格只能作为娱乐性参考

指纹测试打的是科学检测旗号,记者因此采访了沪上一些医院的神经科、遗传学科的教授专家,但是从他们的口中,得到的答案基本都是一致。指纹来自遗传毋庸置疑,医学上也早已得到证实。但是,指纹只是作为生物识别手段和医学辅助诊断手段,和大脑并无直接联系。

而沪上港华医院心理咨询中心的聂铭萱主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则表示,如果说一个人的外部行为可以利用心理学上的一些分析方法来探究他的潜意识,那么用指纹来测试潜在个性、性格等人生特质,那可真的有点无稽之谈。

他认为孩子的性格习惯都是在不断变化的,不能根据某个测量将孩子的个性标准化、绝对化。如果用观察孩子日常行为的方法来估测孩子的心理还无可厚非,仅凭指纹测试分析孩子性格气质只能作为一种娱乐性参考,不能当真,否则耽误孩子的培养,以小误大。

指纹测试两大计算基准

1、先天学习潜量(TRC)代表大脑皮质中的神经元数目,其单位为亿,一般人约为100亿。TRC只跟自己比,不跟他人比。TRC=十指测的实数的相加综合。

(2)操作角度(ATD)测量一个人的肢体敏锐度,代表一个人的脑与其肌肉的协调度。一般正常值在40~45度之间,然而ATD角度会随年龄的改变而变化,特别是年幼时,ATD角度较大,随着年龄增加,ATD角度逐渐变小,差距会在(+/-10度)。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与“宝宝性格由指纹决定?”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宝宝性格由指纹决定?”还看
猜你喜欢
和BB一起读童话书的四要点
以孩子的阅读能力为出发点
童谣:吃麻花
童谣:小妹别生气
童谣:太阳出来
童谣:树叶儿黑
童谣:落雨
童谣:蝉子叫
早教机三种错误打开方式
童谣:世上只有妈妈好
河边的小田鼠
童谣:石榴花开
春季宝宝常见病!亲们要注意啦!
童谣:大雪纷纷下
童谣:布娃娃
童谣:燕儿燕儿
童谣:阳山头上一棚鸡
童谣:急急修
童谣:你放炮仗我放鞭
童谣:胖咕囵墩儿
童谣:什不闲儿
儿童小故事--猪八戒吃西瓜
你的孩子有阅读障碍吗
用“捉鱼法”教孩子阅读
童谣:贴花啦
给孩子重复讲故事父母别嫌烦
父亲在亲子阅读中很重要
童谣:一旋金
童谣:槐树槐
童谣:肚里饿
童谣:月亮婆婆
童谣:雨来了
童谣:种西瓜
童谣:贺年片儿
童谣:杨柳青
幼儿听故事的好处有哪些
让孩子爱上睡前阅读
童谣:卜隆冬
0-8岁主题阅读开展策略
童谣:小孩儿
熊为什么总是笨手笨脚的
童谣:我的儿
教你如何给1-3岁BB挑选书籍
做好1岁宝宝的早期阅读
童谣:万寿山
童谣:捏角角
不同阶段,宝宝为什么会发脾气?
童谣:卖豆腐
童谣:裹馄饨
童谣:椿树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