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宝宝的心理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0-3岁宝宝的心理

0-3岁宝宝的心理

2015-11-13

父母如能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将会生活愉快,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0-3岁宝宝的心理1

清晨醒来睁开眼,想看到父母的笑脸

宝宝需求每天有一个良好的开端,早上醒来后不必马上被大人催着赶着要他起床;让他睁眼看到的是他熟悉的、喜欢的亲人的笑脸相迎:宝宝早,宝宝睡好了吗?太阳公公请宝宝起来啦!几分钟后,等宝宝完全苏醒,心情愉快了,再为他起床穿衣,洗手洗脸。

2岁以后的宝宝可以和父母同桌进早餐,早晨这段时间虽然短暂,但宝宝却能在与父母短暂的相处中感受到亲切和欢快。

当爸爸妈妈离家去上班,要拥抱或亲吻宝宝的脸,和他皮,想看到父母的笑脸

肤接触,以满足他的情感需求;说上几句鼓励他的话,微笑着和宝宝说再见。清晨的这一段时间,父母的笑脸和关心会给宝宝的一天带来新的气息和良好的情绪。

可是,不少上班族的父母,往往忽视宝宝的心理需求,只顾自己赶时间,遇到自己起床晚了,上班时间快到了,更是心急,情绪不好,动作和语言难免粗鲁甚至暴躁。

这样的情景十分常见:爸爸妈妈慌慌张张地做事,嘴里急急忙忙地催促孩子,快!快点起床。怎么这么慢?快点吃饭呀!要不就抱怨孩子,你天天拖拖拉拉的,害得我上班总是迟到。

这样慌张糟糕的开始,使孩子一清晨感受到的不是亲切,而是烦躁;看到的不是的笑脸,而是紧张厌烦的表情。孩子接受了不良的刺激后,情绪消极,心理不安,这会影响他一天的正常生活。

想和父母说话玩耍

3岁前的宝宝特别依恋父母,常想和父母亲近,说说玩玩。因此,爸爸妈妈下班回家后,应该花一点时间听听宝宝的述说、提问,并为宝宝念儿歌,讲故事,唱唱歌或和他游戏。所花的时间并不多,爸爸妈妈自己也可轻松一下,调剂在外工作一天的紧张情绪,又能给宝宝带来快乐和安慰。宝宝的心理得到了满足,反而会很高兴地独自去玩或帮忙父母做一些小事情。

有的爸爸妈妈上班忙工作,下班忙家务,晚上还要读夜校,有的要看电视或打麻将,常只顾及宝宝的生活需求,而忽视宝宝的心理需求,不把宝宝的情感要求放在心上。当宝宝拿了玩具找父母玩或对父母说话时,听到的回答是:别来打扰我,你自己去玩吧!有的甚至嫌宝宝干扰了他而骂孩子:真讨厌,你没看见我正在忙吗?

一心想和爸爸妈妈亲近,结果却遭受到父母的冷淡和不欢迎,宝宝肯定会强烈感受到难过和沮丧,发脾气哭闹也是难免的。有的爸爸妈妈埋怨宝宝不乖,会作,却没有想到原因其实就在父母自己身上。

需要在和睦的家庭环境里生活

和睦的家庭是宝宝幸福的摇篮,宝宝需要在父母恩爱、家庭成员和睦、相互尊重的环境里生活,这是孩子身心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父母不和,家庭成员之间经常发生矛盾,出言不逊、行为粗鲁,会让宝宝紧张、担忧;或者由于情绪不好,大人将怒气出在宝宝身上,把宝宝当成出气筒,更让宝宝委屈、不知所措。尤其是父母矛盾深化到闹离婚的时候,互相争夺孩子,以孩子喜爱之物引诱他站在自己一方,反对对方,使宝宝不知何从,分不清是非,易形成自私、虚伪、说谎及见风使舵的不良行为,严重的会影响孩子的个性发展,并使孩子的心灵受到创伤。

期盼得到父母的尊重

每个宝宝都有自己的需要和兴趣爱好,他们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尊重,孩子从小受到尊重,才会产生自尊心,长大后也会尊重别人。因此,家庭中应该有民主气氛,父母要求孩子帮助做事应该用请求或商量的语气,不可强迫命令。孩子做完事后,父母也要对孩子说谢谢。

父母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也要承认错误,若错怪或冤枉了孩子,事后应该向孩子道歉。

孩子难免会有错误和过失以及不能令人满意的行为习惯,爸爸妈妈应该循循善诱,帮助他改正缺点与错误,千万不要在众人面前议论、指责孩子,如说孩子很笨、不听话、喜欢咬人和打人等。这将会强化不好的行为,也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

有的父母把孩子当玩物,有的无意识地随便戏弄孩子,如看看宝宝长得白白胖胖很可爱,叫他小胖猪。宝宝长得瘦的叫小猴子。宝宝反应迟钝一点,父母一烦恼就骂他是笨蛋、混球。这都是对孩子人格的不尊重。

孩子虽小,但他们也有自己的人格尊严,一旦人格受到侮辱,心理就会产生不愉快的情绪。而且,万一孩子丧失了人格尊严的心理要求,带来的后患更是无穷的。

父母如能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孩子将会生活愉快,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综合活动《百家姓》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与“0-3岁宝宝的心理”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0-3岁宝宝的心理”还看
宝宝不太合群父母需反思
“孩奴”越来越多源于攀比
上班族妈妈幸福育儿十项法则
一千个孩子,有一千种个性
五种情形父母要坚决说NO
猜你喜欢
电子时代的育儿选择
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如何做
震后儿童心理辅导应急手册
5招巧对宝宝"餐厅兴奋症"
孩子教养好8个道理必须教
多夸孩子也能毁孩子
现代父母教子3大要点
穷养儿,富养女是否明智?
“多夸孩子”也能毁孩子
爸爸难当or妈妈难当?
十二招培养孩子乐观品质
增强孩子自尊心有六招
6条家教误区易惯坏孩子
父母该如何善待孩子的提问
孩子有心事体态告诉你
家有男孩你该怎么养?
月龄不一样,早教大不同
最毁孩子发展的父母四行为
早教不等于早期知识传授
15个细节决定孩子一生成败
父母教育分歧最好"藏着点"
教出优秀孩子的10大妙计
如何引导孩子爱上做家务
育儿别忽视了“公德”
宝宝哭了,你抱还是不抱?
如何提高孩子的交往能力
养育快乐孩子的12诀窍
隔代育儿的利弊全解析
教养方式与性格的形成
让孩子出类拔萃的教育方式
父母不可错过的早教时机
"教养"好坏取决父母态度
让宝宝学会面对现实
新父母应绕开的九个错
立家规实战守则
父母鼓励孩子的18个高招
妈妈太好强孩子反而没主见
1-3岁自我保护能力锻炼
当孩子成了父母床上第三者
谁在鼓励孩子“讨价还价”
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
适合不同血型的最佳早教
决定孩子命运的八大关键
管教孩子行为的16个对与错
聪明妈处理隔代育儿有妙招
“比较”是一种毒药
隔代教育如何做到"三赢"?
和孩子“算账”要慎重
宝宝任性全因父母犯四错
识字真的是越早越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