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

2015-11-13

【导读】亲情融洽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反而随意一些,有时也会有敲敲打打或批评得过火,孩子不会计较,也明白父母的用心。亲情不融洽的家庭,敲打孩子或批评过火可能引发逆反,得不偿失。

打孩子行为侧面反映父母修养高低

教育孩子并没有公认的一定之规,这要看家庭传承的文化与习惯,当下的社会风气,父母自身的修养,孩子的个性与家庭亲密度等等。从统计学来看,在父母文化不高、经济状况不良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挨打要多一些,因为父母的嘴不太善于说理,手就自动来帮忙。父母文化高、经济状况好的环境中长大的孩子,挨打要少一些,被管束和教育的程度却要高得多。他们父母的智商一般都比较高,能想出很多有效的办法来制服淘气包。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打其实提示一种关系的亲密性,中国历来有“打是爱”之说。

亲情融洽的家庭,父母对孩子的态度反而随意一些,有时也会有敲敲打打或批评得过火,孩子不会计较,也明白父母的用心。亲情不融洽的家庭,敲打孩子或批评过火可能引发逆反,得不偿失。严重时,甚至产生家庭内的敌意,父母与子女形同陌路。能不能打孩子,要看你和孩子关系铁不铁,常识中“亲妈打得,后娘打不得”就是这个道理。

打孩子从小挫伤孩子自尊

在我的临床咨询中,的确有不少的成人把一生的不快、不幸福归结于父母的粗暴态度,使他从小就没有尊严与自信心,这样的事要两说。许多人成年后不愿意接受现实,以为如果小时候父母不如何如何,自己现在就会怎样。其实,这是一种对责任的逃避。持这种想法的人,甘愿扮演一个社会的弱者,沉浸在对过去事物的抱怨中,以“我无能为力”来放弃他该有的努力。

家庭暴力摧残宝宝未来

另一种情况就是家庭暴力,父母有性格的问题,或酗酒,或婚姻危机,或社会失意,拿孩子当出气筒。这种打一般比较凶,有皮肤的损伤,严重时可能还会有躯体器官的损伤。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孩子的身心都会遗留很大的创伤,使孩子的灵魂扭曲,成年后两极分化,要不怯弱胆小,要不就胡作非为。西方社会非常重视父母对孩子的虐待行为,其中包括性虐待,躯体虐待(体罚、忽视),精神虐待(骂、指责、冷漠)。专门有个儿童权益保障委员会来督促父母行使好监护权,如有证实的虐待行为,可能会取消父母对子女的监护资格。

打孩子,你选择“传统”还是“人性”?

中国古代主张对孩子要严教,“黄荆棍下出好人”、“不打不成才”、“家严出孝子”这类至理名言仍旧活跃在国人的潜意识中。当然,从人性的角度,打孩子毕竟是非人性的。现代社会越来越重视孩子的个性的独立与自由的决策能力,社会的价值取向不再重视你是否是好人,是否是温良恭俭让的人,而是看你是否有能力,是否有竞争力和创造力。打孩子可能会让孩子变成好人,变成听话的人,甚至是愿意好好学习的人,但不能打出有创造力的人。过度的打骂反会损伤他成长的动力,挫败他的信心并淹没他天赋的创造力。

对孩子冷漠不亚于“打骂教育”的危害

绝对地不打骂孩子是不是就对呢?其实不然,对孩子冷漠与忽视比打骂还要伤人。在我们的临床中,有两种疾病与童年遭受父母冷落忽视,甚至遗弃有关。一是边缘性人格,这样的人在亲密关系中有一种强烈的不确定感,不安全感,缺乏自我边界,内心非常苦痛。另一类是创伤后适应障碍(PTSD),童年长期处在被忽视与否定的环境中,人格退缩,依赖,常有分离样情感色彩与躯体障碍。所以,能不能打孩子,该不该打孩子,不能很简单地用YES或NO来回答,我们需要引入新的观察系统。那就是要看打这个行为对解决某个问题是否有效,有效则“响鼓不用重锤”,孩子后来会感激你。没效势必“矫枉过正”,打会打出更大的麻烦。

有些孩子是不能挨打的:

1.父母与孩子的关系不好,越打越疏远,越打越逆反,这种无效行为宁可不做。

2.孩子已经受到很大的挫折和委屈,孩子承受压力的能力有限,雪上加霜的事千万别干。

3.过于内向的孩子,这种孩子天性敏感,处理应激能力有限,什么事都掖在心里,外表看不出来,打会加重孩子的压抑。

4.属于孩子自己的事情不要打,如爱好、社交、友情,尊重孩子的权利,可以培养孩子的自信。

5.青春期前后的女孩子不能打,女孩需要更强的自尊心,她们长成后遇到的社会压力会比男孩子大。女孩被打容易形成一种受虐倾向,以为打是一种被爱和被关怀,结果会无意识地鼓励丈夫的暴力。

6.打后还要让孩子自我检讨的事不要做,孩子被打以后相当一段时间一般都很窝火,可以让孩子表达他的不满,让他有个心理的缓冲。这个时候强迫他认错,等于逼迫他撒谎做假,加重他的心理创伤。

当然,最后要提醒的是,打不要真打,打只是一种策略,对孩子起到威慑的作用也就够了。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打击乐活动《玛丽波尔卡》优质课+教师说课-江苏:陆燕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与“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还看
婴儿过早教育易患自闭症
孩子爱动≠多动症
关于二胎,父母如何公平对待两个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需警惕
文静宝宝≠没有多动症是真的吗?
猜你喜欢
这些事情比给孩子拍照更重要
挑选玩具别超前合适就好
周末草莓采摘走起!
孩子在车上一定别做这些事儿
家庭护理多动症要点
80后的老游戏是BB最好的早教
别小瞧筷子游戏也能让宝宝聪明
6步骤让孩子爱上阅读
大数据教你读懂2-6岁的娃
如何培养宝宝吃饭好习惯?
孩子学钢琴的注意事项
培养孩子阅读兴趣的方法
适合宝宝的儿歌
合理利用压岁钱提高宝宝财商
带着宝宝踏春学古诗喽!
激发孩子想象力的小妙招
感恩节绘本中的感恩教育
让孩子走出传统模式阅读--用美
提高宝宝注意力的六个方法
准爸爸如何做好胎教工作?
宝宝学钢琴前先让他玩起来
大数据颠覆你的教育常识
幼儿园期间到底要不要学拼音
画画有利于宝宝智力开发
育儿真相:每天洗澡BB更聪明?
儿童几岁开始学游泳最合适
别在对孩子说这些话了
三岁开始宝宝成了“好色之徒”
孕期瑜伽让更好的自己来迎接宝宝
6个孩子进哈佛耶鲁首席妈妈的育
3岁前宝宝的性格偏差要注意
让老人带孩子的爸妈一定要看
育儿路上你迷信过吗?
婴儿抚触给宝宝指尖的关爱
为职场妈妈量身打造的胎教方法
宝宝学儿歌你真的懂了吗?
家有宝宝春节购花要慎重
自信宝宝养成记
这些很危险宝宝知道吗?
【育儿头条】如果你的孩子是下一
孩子们必不可少的“玩具”
警惕宝宝近视眼的前兆
美育胎教打造胎宝宝的高雅范儿
十大才艺学习的最佳年龄父母要牢
孩子IQ取决于遗传还是胎教
育儿新知:总穿粉衣裳小心女宝得
剧说:看完《灰姑娘》,给孩子补
教育孩子的艺术
发现宝宝天赋刻不容缓
如何给胎儿进行英语胎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