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2015-11-13

通过聊天,家长可以向孩子传递浓浓的亲情,可以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与孩子成为永久的朋友。家长要尽早养成和孩子聊天的习惯,学会用孩子的眼睛去观察、用孩子的心灵去感受,用充满关爱的聊天陪伴孩子成长。

很多幼儿的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小的时候很依赖父母、特别听父母的话,可是现在孩子慢慢变得逆反、不听话,一回家不是投入爸爸妈妈的怀抱,而是先打开电视看动画片、抱着平板电脑玩游戏。为什么自己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了,感觉快把孩子“弄丢”了?

的确,外面的世界对孩子的诱惑很大,电视、网络、商家,时时刻刻和我们争夺着孩子的思想和欲望。家长要想不“丢失”自己的孩子,就必须和孩子之间建立互相联系的“精神脐带”,不断地给孩子输送父母爱的滋养。这个“精神脐带”是什么?我认为应该是经常与孩子聊天,并养成与孩子聊天的习惯。

父母为什么要和孩子聊天

很多家长会奇怪,“聊天”还有用?在他们看来,聊天是“闲事”,只有教孩子识字、算术才是“正经事”,才是真正的教育。其实,识字、算术原本是孩子自己的事,只要孩子教育好了,他就会如饥似渴地学习,根本不用过分地下工夫去教。殊不知,人们常常忽略的、以为是闲事的“聊天”其实是很好的教育手段。父母养成经常和孩子聊天的习惯有很多好处:

把爱传递给孩子。通过和孩子聊天,父母的爱可以及时地传递给孩子,并深深地在孩子心里扎根。孩子会对父母产生沟通和交流的依赖,“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会产生效果。父母如果能保持和孩子聊天的习惯,孩子会很开朗、很聪明,反之,孩子不仅性格内向,有时还会出现心理障碍。一位妈妈带着4岁的儿子来向我咨询:她的孩子性格非常孤僻,不会与人交往,幼儿园不愿接受她的孩子。经了解,孩子出生时是正常儿童,但由于父母关系不好,经常冷战。孩子从小缺乏与人沟通、交流,成长中一直很孤独,才成为现在这个样子。

真正地了解孩子。家长经常和孩子聊天,才能了解孩子内心的真实想法,把爱和帮助潜移默化地传递给孩子。如果父母不注重和孩子聊天,就无法了解孩子的需求。孩子小时依赖父母、很听话,稍一长大,有了自己的想法,便不愿再听父母的教导,慢慢地和父母的距离就越来越远了。

要想真正地了解孩子,家长还应注重聊天的艺术:要做到互相尊重、互相激活;不能居高临下、强制和训斥;要把教育目的隐藏在聊天的过程中,不着痕迹;不能先入为主,预先贴标签。

和孩子成为永久的朋友。如果家长养成与孩子聊天的习惯,就会建立起一条通向孩子精神生命的绿色通道,和孩子成为永久的好朋友,孩子也更愿意接受家长的教诲。

同时,如果养成和孩子聊天的习惯,家长和孩子都会在精神上很富有,不会感到寂寞孤独。一位朋友从小就和奶奶经常聊天,她长大到国外留学,还天天发邮件给奶奶。奶奶去世了,她仿佛还在与奶奶进行心灵交流。和奶奶聊天,已成为她每天必需的精神食粮。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中班语言《小老鼠上灯台》优质课(吴佳英)(评比一等奖)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与“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还看
多动症宝宝该如何判断
3招应对家中熊孩子的没大没小
家庭的关系不和谐会给孩子带来什
如何培养婴儿的好奇心
父母该怎么让宝宝爱上刷牙?
猜你喜欢
宝宝五种高危性格父母要注意
如何改变孩子急躁任性好哭
教宝宝如何抵制住玩具的诱惑?
用美好的语言帮助孩子调整心态
关注宝宝成长预防自闭症
父母11种行为让宝宝自信全无
宝宝认生害怕陌生人的原因
儿童孤独症早发现早干预
你理解孩子的“快乐指数”吗
培养孩子自信,从三点做起
我们的孩子是被吓大的吗
孩子心理不健康有哪些表现
关注宝宝性格塑造的关键期
宝宝“吃手”不一定是坏事
如何帮助孩子克服社交恐惧
父母期待太高孩子易逃避
宝宝认生,爸爸妈妈知多少
0-1岁的小宝宝也会闹情绪?
了解宝宝的成长密码
帮宝宝建立安全的依恋
孩子言行不一,家长该怎么做?
如何早期发现儿童心理障碍
婆媳关系对孩子影响大
0到3岁是宝宝身心成长地基期
父母总是挑错会挫伤孩子
孩子个性偏激任性与环境有关
孩子受委屈先释放情绪
警惕!2岁小孩吃手可能是心理问
五招帮你缓解宝宝分离焦虑
父母言行误区会让BB变胆小
小宝宝身上的大暴力全解析
如何处理宝宝的认生情绪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帮你找根源
孤独症4大表现家长莫大意
宝宝认生是心理发育所致
帮助宝宝认识自我的方法
暴力教育影响孩子身心健康
培养宝宝的坚强性格
如何看待孩子的占有欲
12点帮助宝宝摆脱妒忌心理
父母怎么对待孩子的占有欲
做开心宝宝莫成“心理孤儿”
教你帮助宝宝战胜恐惧心理
宝宝的性格由什么决定
如何正确引导宝宝的嫉妒心理
生活中五样东西让BB产生恐惧
哪些事能让宝宝自己做主?
妈妈要避免以下4种最常见的牢骚
如何消除宝宝的不安全感?
分年龄段建立孩子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