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

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

2015-11-13

“六一”节前后,童装问题颇为引人关注。在各地的商场里,“成人化”成了不少童装品牌的主打风格,而且价格越高的名牌童装,“成人化”越严重。

显然,儿童成人化正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进入我们的生活。从装扮上看,小男孩穿西装打领带,小女孩烫卷发喷香水;从语言上讲,儿童对时髦的流行语拿捏十分娴熟,甚至连幼儿园的小朋友也会唱“你是我的玫瑰你是我的花”;此外,儿童们对人情世故、社会交际的认知也已经普遍超前,一个鲜活的注脚是,一群十来岁的孩子聚在一起,往往是在为某个同学荣升班长而举杯庆祝。

因此,童装只不过是儿童成人化的一个缩影。儿童学会在适当的年龄段做适当的事情,在适当的场合有适当的言行,是社会化的重要内容。而当社会化的程度过高或者速度过快,孩子们的心理发展也就步入了“揠苗助长”的畸形路径,童年这样一块“绿洲”日益沙化,儿童的边界也在日益缩小。

过早地让儿童进入成人世界,过多地让儿童熟悉社会规则,“少年老成”也好,“未老先衰”也罢,都是儿童功利性社会化的表现。本应天真烂漫的他们,过早地学会了“三思而后行”“顾左右而言他”;本应活泼可爱的他们,过早地沾染了察言观色、见风使舵的陋习。世俗、功利的投影越多,童趣、童真就越少。这一切,对于儿童成长来说,无疑是一种灾难。有人说,“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儿童成人化,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错位偏差的价值观,成人意志过多地左右儿童,孩子成为父母的附属,丧失了主体性。父母按照成年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逻辑来设计孩子的成长轨迹,来装扮孩子。孩子在无形之中成为一种工具,成为父母赢得社会认同的砝码。

过往的经验充分说明,任何一种“揠苗助长”的做法,往往会适得其反。儿童成人化导致儿童天性的丧失和儿童的逐渐边缘化,对他们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一方面,儿童穿上“有型”的服装,过早地使用化妆品,影响身体发育;另一方面,社会化的过多植入,会扭曲儿童的价值观念,从而导致心理弊病。

法国思想家卢梭认为,“在人生的秩序中,儿童有它的地位,应当把成人看作成人,把孩子看作孩子”。他提出要尊重童年的独特价值,极力主张“在成为成人之前,儿童就是儿童”。只有尊重儿童主体性,保障儿童权益,让儿童回归童真时代,童装“成人化”才会真正减少。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歌唱活动《好汉歌》优质课-四川:李鲁波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与“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父母必知:亲子交流禁语
"恐吓"会抹杀BB的快乐天性
外国趣味早教大盘点
孩子胆小,错在父母
从出生开始养育快乐宝宝
对宝宝进行成功"天才"教育
宝宝摔倒的5种心态
4大伤害别强迫孩子"分享"
学会说"反话",孩子很听话
称赞就是"青霉素"忌滥用
聪明父母绝不能犯五大禁忌
母亲应给宝宝的“六大教育”
生活小事折射的育儿大问题
孩子犯错,家长怎么应对?
育儿成本都是“冤枉钱”吗
因材施教英语不好也能教BB
夸奖宝宝绝对避免的三误区
八招教孩子提高防范意识
请给孩子自由发挥的空间
8个关键问题决定宝宝一生
警惕!毁掉BB心理健康6因素
怎么样帮宝宝克服夜间惊恐
提高孩子学习效率的5技巧
不要在孩子面前争论4件事
有心父母留给孩子五大投资
从日本地震看日本防震教育
宝宝春季出游安全8大注意
不要让孩子成为“两面派”
春节拜年这样教BB不失礼!
八大箴言教你跳出教子怪圈
"冷暴力"家庭容易生弱智儿
教育孩子哪些禁语要注意?
别让竞争教育伤害孩子
小心!这些话很伤害你宝宝
如何改变宝宝的胆怯心理
让你的孩子学会自己花钱!
教育孩子避免6种错误态度
宝宝学做人永远比成才重要
最困扰父母的10大早教难题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
让BB用自己的方式感知世界
警惕5大"育儿真理"伤宝宝
2010年教子话题5宗“最”
"拯救男孩"更要拯救教育
好家长的“十大习惯”
对付“磨人”宝宝四方法
抓住BB"天性"教育事半功倍
爸爸怎样做孩子最好的玩伴
尹建莉:由药家鑫案看家庭教育
家长应成为早教中的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