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期待太高孩子易逃避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父母期待太高孩子易逃避

父母期待太高孩子易逃避

2015-11-13

如今,很多家长把电脑和网络当作影响孩子学习和成长的万恶之首,根据华夏心理网最新一周关于开学话题的调查统计,目前最可能遇到的问题一栏中,回答担心孩子开学后,重又迷上网络的家长大有人在,其中,初中生家长占16.5%,高中生家长占19%,大学生家长占7.5%,而“采用的方法”中,表示无计可施、恨不得砸掉电脑的家长占到一半以上。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2月25日,在华夏心理教育中心与其他专业心理机构共同推出的全民健心计划第七期《心灵疏导戒网瘾》周末公益课堂上,首席主讲专家尹璞说:“很多孩子认为虚拟世界比现实世界吸引力大,但如果让那些喜欢打篮球的孩子去上网,他们是肯定不干的。相反,那些有着学习压力,缺乏与家长沟通,又缺少其他爱好的孩子,往往把网络当成自己的‘好朋友’。”所以,网络成瘾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两个:

1、弥补随着孩子进入青春期,新增了许多心理需要,却没有满足、释放、宣泄这些正常需要的环境、条件和能力,对很多孩子来说,网络成了唯一的出口。网络能够给孩子他需要、喜欢而在现实生活中得不到的东西,比如:现实生活单调乏味,除了学习没有其他内容。在现实生活中缺少成就感,在网络上可以当“国王”,可以“统一中国”,可以被人景仰;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自信,缺乏与人交往的能力,而在网络上见不着面,能使他们放开自己,第一次大方地、潇洒地与人交往。

2、逃避现实生活中孩子背负的期望值太高,超过其承受能力。有些孩子的父母感情不好,家庭关系复杂,更容易让孩子感觉无助、无奈,网络成了一个避风港。

因此,面对孩子的这种逃避和弥补,父母不应该一味地责怪孩子,责怪网络,而应自己承担起责任。解决网瘾的关键,是创造条件弥补孩子的心理需要,让他既不需到网络上去寻求满足,也不必到网络上去逃避,最主要的环节,就是让现实世界对他更具有吸引力。如果有条件的话,他希望家长与孩子一起建立一套《一周时间机制》:

1)要求孩子每天必须做的事情不受到影响;

2)每天保证休息时间;

3)孩子答应每周做一项活动,家长鼓励其完成。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与“父母期待太高孩子易逃避”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父母期待太高孩子易逃避”还看
儿童多动症常见的表现形式
“多动症”孩子需要多做游戏
引起宝宝睡觉磨牙的原因?
该不该用妈妈3年换孩子30年?
预防宝宝磨牙的五大对策
猜你喜欢
从脸型解读宝贝的性格密码
帮宝贝战胜成长中的恐惧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3岁前宝宝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
1岁女婴嚼舌缓解孤独婴幼儿更需
幼儿成长的四个敏感期
生活中哪些东西会让宝宝恐惧
如何控制好孩子愤怒的情绪
怎样应对闷闷不乐的孩子?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
认生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吗?
最容易伤害孩子的十句话
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孩子最爱&讨厌的7类父母
读懂儿童心理5个主要标志
BB为何这么缺乏安全感
6种黄金性格要从小培养
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
0-3岁宝宝的心理
孩子自我探索心理的规则
父母情绪失控酿孩子灰色人生
孩子装爱病,因为缺少爱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勇敢者游戏打开BB害羞情结
掌握正确方法转移宝宝注意力
转折期是心理发展必经阶段
孩子的乐观态度需从小培养
培育孩子开朗性格七项注意
宝宝最恐惧的6件事,你了解吗?
早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
婴儿虽小也有复杂情感
教你做处理情绪的高手父母
孩子最害怕的100件事
错误“鼓励”让孩子更自卑
独睡,从出生第一天开始
心理健康专家谈孩子心理教育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父母可知孩子最想成为谁?
家长绝对不能纵容孩子的几件事情
婴儿也有“星期一焦虑症”
任性是宝宝成长期的心理需求
心理学家解读宝宝心情密码
从幼儿时培养孩子自我肯定感
0—3心理常见问题问答
如何对待宝宝的依恋?
测测你家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给“望子成龙”思想做手术
儿童自闭症的三大症状
吃饭催三遍就是心理虐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