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孩子的占有欲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如何看待孩子的占有欲

如何看待孩子的占有欲

2015-11-13

导读: 孩子的“占有欲”是孩子成长发展中出现的一种正常心理现象,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通过教育,“以我为中心”的意识逐渐淡薄,这种“占有欲”会逐渐地减少或消失。

如何看待孩子的占有欲1

孩子的占有欲,实际上是孩子成长阶段的一种正常心理,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它视为“自私自利”,说成是思想品德有问题。

一岁前的孩子,基本上是个体活动。他和其他孩子交往时,也会发生不打招呼,互相拿对方的玩具的现象,但"矛盾"一般不会激化。有时,孩子甚至会自动将玩具扔掉,或者递给别人。他们对主体与客体往往还不能区分,因而是对东西的所有者尚不能区分。对世界上的一切东西,他们只要有兴趣,便都认为是自己的了。

两岁左右的孩子不愿意把自己的玩具借给别人,对此,父母应正确对等,这是孩子成长阶段的一种正常心理,在实际生活中,父母可以引导他把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比如,把会叫的木鸭子拴上两根绳,让孩子与小朋友同时拽着走,听着鸭子发出"嘎嘎"的声音,孩子们一定乐得小嘴都合不拢了,不过,有时过于强制孩子把玩具让给别人玩,也会不良效果,这不仅不能使孩子“礼让”。有时还会使孩子感到父母也要占有他的东西,结果,反而促使他产生更强烈的占有欲,这方面也应注意。

三岁后的孩子,自我意识已有一定发展,不仅意识到自己独立存在,意识到自己的力量,已能清楚地区分主体和客体的关系,而且头脑中有了物主代词"你的"、"我的"、"他的"的概念。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大和自我意识水平的增长,父母应当给予正确引导,孩子在交往、玩耍时,最好让他和较大的孩子在一起,这样,不仅较大的孩子可以适当带领、照顾他,而且可以制止孩子的“独占”、“掠夺”行为,因为大一点的孩子有一定的自卫能力,而小一点的孩子则往往能服从较大的孩子。

当然,对于那些“占有欲”特别强的孩子,父母应认真分析原因,寻找教育对策,给以适当的惩罚,并注意家长自身的言行,给孩子起表率作用。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律动游戏《遇见舞》优质课-南京-易娟

与“如何看待孩子的占有欲”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如何看待孩子的占有欲”还看
婴儿过早教育易患自闭症
孩子爱动≠多动症
关于二胎,父母如何公平对待两个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需警惕
文静宝宝≠没有多动症是真的吗?
猜你喜欢
家长少跟孩子“斗心眼”
透视早教中的“精英教育”
趣谈各血型宝宝的十宗“最”
孩子“成人化”到底谁的错
父母适当示弱宝宝才会更强大
别对孩子说“妈妈生气啦”!
父母当孩子的面吵架害处多
莫教孩子学唱成人歌曲
幼儿“圣人训”切忌死记硬背
从孩子身上学习什么叫快乐
断奶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要让孩子学会输得起
家庭中“红脸白脸”的弊端
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贵族式幼儿园里的拼爹斗富
说反话吓唬孩子有讲究
春节拜年,孩子很烦心!
放养教育得当孩子更好飞翔
解读兴趣班的六大误区
细数家庭教育的5大误区
毁掉孩子一生的N种烂教育
对孩子来说,什么最难学?
孩子需要“笑容教育”
不要让孩子替你完成理想
“女要富养、男要穷养”是啥标准
深度好文:富养女儿不如富养自己
中国式家教的6大硬伤
警惕:孩子昵称不宜一直叫
王雅明:早教对孩子的帮助大吗?
幼儿语言教育的培养误区
正视宝宝惊人的语言接受能力
孩子最难以接受的10种教育态度
适当“放养”孩子益处多
两个母亲分苹果的小故事
感统训练的作用及误区
危机教育让小公主理解生存压力
警惕:毁掉孩子的七招
儿童就是玩没有别的事
学习英文不必从识字母开始
父母造成孩子成绩差的8宗罪
钱文忠:教育不可能无惩戒
成为天才的13种“思维工具”
请告诉孩子你不要太顺从
给孩子一个年味儿十足的春节!
育儿:夫妻应该讲究统一战线
父母,别拿别人家孩子说话
学步车影响宝宝心智发育
父母对孩子的自恋性伤害
80后父母重新热衷娃娃亲
不要让孩子累倒在起跑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