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的精神最怕的四种饥饿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宝宝的精神最怕的四种饥饿

宝宝的精神最怕的四种饥饿

2015-11-13

夏夏正在专心致志地玩积木,一抬头看见妈妈站在身边,马上将积木扔向一边,把两只胖乎乎的小手伸向妈妈。可妈妈就是不接手,夏夏急了,“哇”的一声哭了出来。妈妈不忍心了,将夏夏抱了起来,夏夏的哭声戛然而止,脸色也“由阴转晴”,露出了笑容。

凡有孩子的家庭,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悲喜剧”上演。原来,这是宝宝精神饥饿的一种表现。他们渴望得到妈妈的搂抱,希望从中享受到甜蜜的母爱。但在一般人眼里,这些小不点儿只晓得吃睡拉撒,哪里有什么精神需求?其实不然,科学家告诉我们,小宝宝出生后随着脑的迅速发育以及与外界的广泛接触,不仅身体在长大,精神活动也开始萌芽,故在为其提供物质乳汁的同时,精神乳汁也不能少,否则宝宝会像大人一样产生“精神饥饿”,进而影响他们的体格与智力发育。

先说心理饥饿。宝宝最高心理的需求,莫过于父母的爱了,尤其是母亲的怀抱。美国一位婴儿心理学家解释道:当宝宝被母亲抱在胸前时,母婴之间就建立起一种最具安抚功能的接触——胸对胸接触。宝宝不适的心境即得到母爱的最佳抚慰而趋于平静,心理饥饿便得以满足。英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出生后30分钟内即被母亲搂抱的婴儿,以后比其他婴儿哭得少些、睡得好些、喂养也更顺利些。

爱心提示:父母特别是母亲的怀抱称得上是小宝宝的一种“心理维生素”,对他们良好情绪与个性的形成大有裨益。因此,平时多抱抱宝宝是治疗他们心理饥饿的最佳精神食粮。

再说皮肤饥饿。美国心理学家哈特的研究实验显示,动物与人都存在着皮肤饥饿的问题,小宝宝尤为突出。他们渴望得到大人的搂抱,即使长大了也喜欢扯着大人的衣襟或者靠着大人,这就是皮肤饥饿的信号。而皮肤老是处于“饥饿”状态的孩子,往往性情抑郁、孤僻、爱咬嘴唇或啃指甲,有时甚至莫名其妙地用头或肢体去碰撞墙壁。研究显示,消除皮肤饥饿的最好“食品”就是父母的亲吻、抚摩等肌肤之亲。据国外杂志报道,欧美等国的儿童中近年来流行精神饥饿症,表现为动作迟缓、反应迟钝、表情淡漠、平均身高低于同龄健康儿童等,这是缺乏父母肌肤之亲的结果。

爱心提示:父母在工作之余要多与宝宝接触,如一边用手抚摩其头、背、颈、前臂、手掌等部位,一边讲故事、欣赏音乐、看电视,此乃促进宝宝正常发育的窍门。

三说感觉饥饿。带过孩子的人都知道,抱着小宝宝走出房子,置身大自然时,他们会表现出无比的高兴与激动,眼睛不住地看,小嘴不停地咿咿呀呀,两只小手不停地挥动……奥妙何在?原来大自然的声、光、色、形等新鲜事物迎合了宝宝的好奇心与求知欲,满足了他们的“感官饥饿”。不仅如此,这些良性刺激又可通过视、听等感觉器官传入大脑,使脑发育获得更多直接与间接的“能量”。

爱心提示:明白了这个道理,我们不妨在宝宝的小床或摇篮前摆一只鱼缸,吊一串风铃,悬挂彩色图片或抱婴儿到室外观赏大自然,让小宝宝的视、听感官“吃饱喝足”,这样既满足了他们的感觉饥饿,又能健脑益智,可谓一举两得。

四说语言饥饿。从宝宝呱呱坠地时的第一次哭声到喃喃学语,直至说出一个完整的句子,其间只不过一两年光景。这充分反应小生命语言发育的迅猛以及表达强烈的欲望。他们简直是在争分夺秒地观察、模仿、学习。其实,这也是人的一种本能要求,即对语言信息的迫切需要。有关心理专家做过一个有趣的试验,将受试者禁锢在一间房子里,餐餐供给美味佳肴,但不能做任何事,不能与外界接触,也不许与人通话,结果这些人只坚持了短短3天,第4天便逃出了实验室。这个试验证明了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任何人都离不开它。

爱心提示:父母应不失时机地主动与宝宝对话,在宝宝体格与智力发育的进程中,母亲的话语几乎与母乳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歌唱活动《猫和老鼠》优质课-陕西:郭茜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大班歌唱活动《BIM BAM》优质课+教师说课-浙江:潘群燕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与“宝宝的精神最怕的四种饥饿”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宝宝的精神最怕的四种饥饿”还看
猜你喜欢
教养·学习:十招让子女开心快乐
创意照片:你会这样给孩子拍照吗
小故事大道理:培养孩子很简单,
乐活·视野:华德福,幼儿教育四
韩国:周末带孩子到乡间寻找快乐
乳房的故事:一位85后超级奶爸
最强大脑:林丹不是一个好榜样
小心!这些花草有毒,孩子千万别
不同国家的孩子,不同的成长方式
美国“带孩子上班日”,了解职场
石岚:唯有“爱”与“陪伴”,换
这样早教,不会错!
不做“低头族”父母,亲子关系更
杨澜谈育儿:身教比言传更有说服
早教,从“模仿”开始
闯关!史上最强悍5关绕口令
探索·解读:孩子,我把作文变简
母爱最伟大,每个妈妈都有超能力
50条绝招教你打造漂亮女儿
陪伴宝宝成长是一个甜蜜的过程
乐活·视野:五岁孩子携勇气,登
探索·解读:活的出色,生命何妨
日本家庭作业:每天拥抱妈妈三分
穷养富养,都不如好好教养
德国:宝宝学外语,最好2岁开始
且行且谨慎:海外生子可享受的福
探索·解读:为孩子的创意解锁
总统也“抠门”:奥巴马这样教女
让我的爱陪你一起成长
周玥赟: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我们
乐活·视野:全港10大最贵直资
教养·学习:父母勿失信心
日本幼儿园里的性教育:充分利用
德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早教机的315维权
乐活·视野:日本孩子10岁前一
无痕教育,家庭教育的最高境界
隔代教育:外婆抚养出来的美国总
最新发现:3岁孩子都会“以貌取
雨季来临!如何带宝宝安全出行?
从AA制看中西方教育:没有人替
中国父母的反思:孩子,我不欠你
灌注爱的土壤培养宝宝好人格
高温来袭避免宝宝中暑有绝招
小心!家里危害宝宝的三种东西
时间都去哪了?不做“失陪族”父
孩子:你的人生有三件事千万不能
家庭教育中需注意的“三应三忌”
你经常对孩子说的词都有哪些?
伟大的母亲,操劳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