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宝宝健康心理9个“No”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培养宝宝健康心理9个“No”

培养宝宝健康心理9个“No”

2015-11-12

核心提示:大人会有压力,小小孩也有!许多家长并不了解这点,即使孩子已经出现了许多“压力症状”,却误以为他是单纯的身体不适或只是在闹脾气,甚至因此觉得孩子不乖而责骂他,反倒加重了孩子的压力。

案例一:

婷婷三岁半,是个性格活泼、外向、爱笑的小女孩,每天似乎都有用不完的精力,总爱探索生活里的新奇事物和结交朋友。凭着这样的个性,爸妈除了让她在三岁时开始进入幼儿园托班以外,另外帮她在课余安排钢琴、绘画与直排轮课程。

但是近来婷婷脾气变得越来越大,常无端发怒,不肯去任何业余班。连幼儿园老师也察觉,婷婷上课时表现动机降低、胃口变差。爸妈带婷婷看小儿科医师,小儿科医师检查后表示婷婷身体很健康。

案例二:

小立两岁了,妈妈决定请保姆照顾小立,自己回原来的工作单位工作。在带小立认识保姆、渐进式地拉长小立与保姆单独相处时间的过程中,小立似乎没有太多不寻常的行为出现。但是妈妈却还是敏感地感觉到,小立变得特别“黏”自己,害怕一个人独处、晚上常常惊醒。

放下身段以孩子的目光看事物,我们会发现孩子和我们一样,也可能面对压力的感受。像上述案例中婷婷的压力,来自于“过度的学习安排、缺乏个人空间”;而小立的压力,则源自于“生活习惯与依附关系的变动”。

生活中的变动与不确定性、环境气氛的改变等,都是我们的孩子在生活中可能面对的压力来源。若比较过去社会与现代社会的差异,今天的孩子除了面对生活刺激、学习要求增加,过去较少迁徙且自然、稳定的生活情境,以及亲族彼此照护、手足众多的支持性系统结构已式微——所以作父母的我们,不该再忽视孩子的压力议题。

培养宝宝健康心理9个“No”

儿童时期是培养健康心理的黄金时期,如果有一个好的开始,将来可使孩子的品德智力得到健康的发展。相反,如果在此时忽略了孩子的心理卫生,那么,希望孩子成人后有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就比较困难,甚至是不太可能的了。那么,作为父母我们应该注意些什么呢?

一、不过分关心孩子

这样做容易使孩子过度地以自我为中心,认为人人都应该尊重他,结果成为自高自大的人。

二、不“贿赂”孩子

要让孩子从小知道权利与义务的关系,不尽义务不能享受权利。

三、不一味亲近孩子

应该鼓励孩子与同龄人一起生活、学习、玩耍,这样才能学会与人相处的方法。

四、不勉强孩子做不能胜任的事情

孩子的自信心多半是由做事成功而来,强迫他们做力所不能及的事情,只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

五、不对孩子太苛求

这样会使孩子养成自卑、胆怯、逃避等不健康心理,或导致反抗、残暴、离家出走等异常行为。

六、不欺骗和恐吓孩子

吓唬孩子会丧失父母在孩子心目中的权威性,以后的一切告诫,孩子就不会服从了。

七、不当众批评或嘲笑孩子

这会造成孩子怀恨和害羞的心理,大大损害孩子的自尊心。

八、不过分夸奖孩子

孩子做事取得了成绩,略表赞许即可,过分夸奖会使孩子产生沾沾自喜求虚荣的不良心理。

九、不对孩子喜怒无常。

这样会使孩子敏感多疑、情绪不稳、胆小畏缩。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中班歌唱活动《吹泡泡》优质课-湖南:秦枫.rmvb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中班语言《小猫的生日》优质课(执教:谢海连)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小班思维《好玩的洞洞》优质课(吴佳瑛).DAT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与“培养宝宝健康心理9个“No””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培养宝宝健康心理9个“No””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教育“逆反”宝宝勿入5误区
孩子老看电视怎么办?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
培养宝宝良好的情绪智力
专家呼吁:树立科学早教观
早教比遗传更影响孩子智力
细数“家有儿女”的育儿误区
成都将剥离公办中小学附属幼儿园
要让孩子学理财父母得先学
如何教育孩子防止性侵
如何跟你的孩子们更好的互动?
早教的木桶效应
早教到底该教什么?——小天才专
家庭早教问题大调查
育儿中的七个错误习惯
家庭不正确教育“好心办坏事”
孩子不认错都怪教育方式惹祸
爸妈莫急这些事宝宝不用太早会
家庭早教究竟该如何开展?
专家传授正确教育孩子新方法
父母怎样避免溺爱孩子
母亲为让子读公办校办假章被抓
0-3岁是大脑发育关键期家长能
严惩凶手让惨剧不再重演
研究显示:“7岁看老”有道理
十妈九错中国父母育儿教育常犯错
蒙氏解读触觉敏感期
不会早教?用早教机!
这些无心的育儿错误你犯了吗?
六大抱怨让妈妈的爱被打折
无名英雄——特殊需求孩子的家长
警惕“饭桌教育”的影响
给孩子报兴趣班常犯的四个错误
日本另类开发右脑育儿新方法
解读世界十大名门贵族教子十训
全职奶爸更易培养出天才宝宝
爸爸遭遇爱哭宝宝应分情况“解围
小天才:让宝宝变强大的秘密法宝
宝宝性别教育需要家园共育
不能让iPad“拐走”孩子
这些年我们错信的育儿真理
绘本阅读四个误区爸妈要避开
让宝宝独睡父母容易犯3种错误
郭德纲微博发“教子经”引热议
年轻父母在教育孩子上所犯的错误
开学前赶走孩子“假期综合症”
培养艺术宝宝应避免三大误区
为0-3岁孩子所做的教育、健康
家有特殊儿童爸妈如何应对挑战?
父母须注意:3岁宝宝教育是个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