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未爬先走有隐忧家长需注意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宝宝未爬先走有隐忧家长需注意

宝宝未爬先走有隐忧家长需注意

2015-11-12

十个月大的豆豆长得机灵可爱,就是迟迟不会爬,让妈妈隐隐担心。因为她听说宝宝不爬先学走可能今后运动协调能力差,平衡能力不好。真的是这样吗?需要及早干预吗?

孩子到会爬的月龄还不会爬或爬行能力差确实可能影响孩子今后的动作协调能力,严重者更会影响学习的技能,出现学习困难、儿童多动症等问题。但孩子不会爬需要具体分析其原因,有针对性地处理,防止将其严重程度夸大化,导致治疗过度。

宝宝不会爬有三大“隐忧”

正常情况下,八九个月的宝宝就会开始爬行了,可越来越多家长发现,自己的孩子却迟迟不会爬,有的甚至会站会走了也不会爬。这是发育超前还是有运动发育障碍?麦坚凝表示,孩子到时间不爬可能存在脑损伤、脑发育迟缓、抚养方式不当三大原因。

若是脑损伤或运动神经损伤所致,则以后极可能出现运动能力障碍,像脑瘫,即使早期治疗也不可能达到正常人一样的动作技能。但这种情况的发生概率很低。

还有部分孩子是某种原因导致脑发育一过性迟缓所致,主要表现为动作发育慢,如8个月时会坐,但动作笨拙,一直不会爬,或爬行动作笨拙。这其中有部分孩子今后可能会出现运动协调障碍,但大多数孩子如接受早期训练治疗,随着年龄增长能达到正常水平。

抚养方式不当则是人为造成的原因。如孩子从小缺少动作锻练,平常总被抱着、背着或经常不适当地使用学步车;躯干和手脚主动活动少,在抱着、背着时,孩子总会腰背后仰,头常往一侧偏,而支持脊柱的肌肉也缺乏锻练,从而易导致爬、走、跑等动作落后、笨拙,姿势转换困难等,这些孩子还易发生头晕、头疼等问题。对这种原因,只要父母及早重视训练宝宝的动作技能,是不会出现动作协调问题的。

当孩子到了十、十一个月还不会爬,父母需要警惕。

运动协调障碍的早期三表现

既然不爬可能会导致年长时出现运动协调障碍,还可能出现学习困难、儿童多动症。家长可要知道运动协调障碍的早期表现,以便早点进行训练治疗。麦坚凝主任指出,运动协调障碍的早期表现有三方面———

其一是里程碑式的运动发育指标落后。所谓里程碑式的运动发育指标,就是指正常的孩子在两三个月会抬头,四个月开始会翻身,六七个月会坐,八九个月会贴肚子爬,九十个月会四点爬等。相应的动作到时间却仍不能做,则提示可能有异常。

其二是动作完成的质量与同龄孩子相比较差。比如到了某个月龄孩子虽然会坐也会站,但从坐姿转换到站立的动作,没人搀扶就不行;又如明明会坐,但若是在躺、趴的姿势,自己就没法坐起来。这说明缺少动作转换的能力。

其三是学习技巧性动作的能力较同龄孩子差。比如抓捏物品、挥手再见等等,孩子的模仿能力差,动作不灵活。

家长的关注是最好的干预

令人庆幸的是,麦坚凝主任说,大部分不会爬或运动发育落后的孩子主要是由抚养方式不当引起,因此,只要父母关注和重视,及早发现,并及早干预,对孩子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和训练,给他们更多自由和活动空间,运动发育的问题是完全可以纠正过来的。若家长缺乏教育时间和教育技巧,也可借助早教机构的帮助来弥补其不足。

在孩子的发育过程中,需定期带孩子进行保健和发育水平评价,这对于早期发现异常很帮助。麦坚凝建议,孩子先到所在地的社区保健机构或医院定期保健和做发育水平评价,如果发现异常,可再转到专科医院进行诊断和治疗。

要强调的是,作为有高危因素的早产儿、有窒息缺氧及母孕期有先兆流产和感染的孩子一定要定期检查,在出生后头两个月、四个月、六个月、八个月、十二个月、十五个月等几个“发育关键期”更要进行发育水平检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中班歌唱活动《找鸟窝》优质课-河南:李玉阁.rmvb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与“宝宝未爬先走有隐忧家长需注意”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宝宝未爬先走有隐忧家长需注意”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早教:善用“生活元素”
一岁半前上亲子班等于白上
现代好妈妈育儿4大准则
关注:如何让女童远离性侵害
学会给不到2岁的宝宝讲道理
育儿和种树是一样的道理
别把孩子当“小屁孩”
日本老太的“超级育儿法”
凡事都要“从娃娃抓起”?
关于宝宝长牙齿以及护理
中国常见的九种错误家教方式
孩子的天赋如何关注和培养
当BB看到性爱镜头,这样回答
早教教育孩子也教育家长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无理要求
刘墉:不做虎爸做弄臣
盘点《家有儿女》中的教子误区
宝宝会走后的早教重点
孩子早教需注意“因龄施教”
新生宝宝的护理经验二十条
给父母一张关于BB成长的地图
爸爸别错失孩子的成长瞬间
新生宝宝护理的10大禁忌
新生儿黄疸早期症状有哪些
孩子,在“问题”中成长
85后父母的草根育儿经
早期阅读,从胎教开始
教育,不能让“情感”走开
隔代育儿冲突--宝宝谁养
破“宅”而出给孩子玩的能力
0-1岁宝宝亲子早教游戏指导
男孩女孩的五点教养区别
“甩手爸爸”4大认识误区
儿童教育应如呼吸般自然
10个绝佳小策略培养勤快孩子
聪明爸妈不强制宝宝“分享”
新生儿黄疸应注意事项
怎样安排孩子的大小便训练
看各国性教育有何不同
“古代”家长VS“现代”孩子
把孩子给爸爸照看是最佳选择
给孩子立规矩当心五大陷阱
巧用七招解决家长教育烦恼
女孩富养长大就一定嫁得好吗
婆婆驾到,妈妈成“空气”?
不要用“否定”来教养孩子
如何让宝宝开开心心学做家务
诗人沈睿写给天天的满月贺信
要让孩子听话不要用“绝对”
新生宝宝的护理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