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害怕时家长怎么做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孩子害怕时家长怎么做

孩子害怕时家长怎么做

2015-11-12

可可一岁六个月了,随着年龄的慢慢长大,她对于其他的事物(如小动物)有了更多的观察和兴趣。前些天,我和可可爸爸带可可去了野生动物园玩儿。入园后,可可很高兴,看见马、长颈鹿甚至老虎等动物,会兴奋得大叫。

后来我们去了猴山。猴子习惯了被人喂食,见我们一来,就三五成群地围了过来。我有些害怕,但看到这些伸出爪子要吃的猴子挺可怜的,所以还是忍住害怕,叫可可爸爸拿出面包给猴子吃。在可可爸爸给猴子喂面包时,我担心他被猴子抓到,心里很紧张,不停地提醒他要小心。这时的我居然忘了抱在我怀里的可可也会感到害怕,我就没及时地安慰她。

直到我们走下猴山,我才发现趴在可可爸爸肩上的可可,委屈得想要哭,却又强忍住不让自己哭。直到后来可可爸爸抱累了,要放她下来,她才借机大哭了出来。

回到家后,奶奶爷爷问可可去动物园看到了什么动物,可可马上说“猴”(看来真是印象深刻啊),随后就皱着眉头想哭。我又安慰了她一番。我拿出猴子的图片,告诉她猴子的爪子、尾巴等,还鼓励她摸了摸猴子的图片,好像这样还有些效果。近来几天她没再提起“猴”了。可就在今天晚上,婆婆抱着可可在客厅看电视,我听可可在反复说着“打死”“打死”“鹦鹉打死”,婆婆也在一旁说“那个人真坏,把鹦鹉打死了”。

随后我就带着可可进房间睡觉。可可一边喝着牛奶,一边对我说:“妈妈打死……”“妈妈鹦鹉……”我安慰她说,可可也看见过鹦鹉的是吧?鹦鹉可聪明了,它有漂亮的羽毛,还能学人说话呢,明天妈妈带可可去看鹦鹉好吗?可可说“好”,这样再说了一些轻松的话题,可可才沉沉地睡去。

我是比较没有安全感的人,小时候晚上不听话时,大人就会吓唬我说灯光是一种很吓人的虫。直到我两岁左右,回到妈妈的身边才明白,其实那灯光没什么可怕的,所以在生活中,很想给可可从小建立起较强的安全感。我现在尽量不让可可为一些自然现象感到害怕,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我有些不知该如何处理,或者说不知道自己的方法对不对,哪里还需要改进和注意的,想请教专家,谢谢!

答这应该是一个分享的例子,在可可妈妈无意间因自己害怕而感染了孩子时,可可妈妈处理得非常好。因为孩子还小,妈妈还不习惯于遇到事情为了孩子控制自己,所以在猴山遇到猴子自己感到害怕时,竟将孩子忘了,但之后可可妈妈马上用非常平静的心态给孩子解释猴子的状态以及可可的爸爸在做什么,这样使孩子对刚才妈妈说的那些行为有了一些理解,虽然心里还怕猴子,但毕竟真的像妈妈说的那样猴子没有伤害到他们。之后,孩子想哭,但忍住了没有哭,这都是人的自然情绪状态,不必太拘泥于细节的形式。哭了也好,不哭也好,都不会给孩子带来太大的不同。这么大的孩子,如果真的害怕到要哭的地步是绝对忍不住的,没哭只是她的恐惧还没有到要大哭的程度。所以家长不必按照成人的状态来理解孩子,这样反而会使自己的心里有担心和愧疚感,这样的心理反而会影响孩子。有时候孩子的不良情绪显得延长了,并不是当时的事件造成的,可能是事件之后,周围的人营造的紧张氛围造成的。孩子是感觉动物,虽然成人给她说了很多的话,但你的内心和你说的话是不一致的,孩子就能感受出来,她感受到的是你内心的东西,你的语言起不了多大作用。所以,当孩子被惊吓后,家长一定要安静下来,感受自己内心的状态,真正从内心去放松,而不是自己一边很紧张,一边给孩子说那些宽慰的话。这样只会使孩子非常糊涂,把语言的内容和她对家长内心的感受搅在一起,搞不清哪一个是真的。

关于鹦鹉的事情,是孩子对猴子跟人的关系认识被唤醒后的一种移情现象。孩子用打死鹦鹉这种语言来反射当时没有进行的对猴子的拒绝,这也是孩子发展过程中的一种自然现象,家长不必急于去制止。实际上孩子不会打死任何东西,说这样的话,只是孩子在表达自己的感受,家长听到的也只是语言的内容,如果家长觉得这样的话不好听,不给予反应也就是不强化,孩子慢慢就不说了。

温馨提醒

一岁多的孩子正处在练习掌握语言的阶段,而孩子探索和学习语言,都是受环境影响的,一段时期内孩子会探索有力量的语言和脏话,只要成人平静对待,孩子慢慢就不说了。不必为孩子说的一两句不适合于社会道德的话而感到紧张,也不必非要当时制止。

家长一定要分清孩子所表达的内容,哪些是孩子心理需求的,是孩子在解决自己的问题,哪些是孩子在练习语言。对于前者,家长应该去迎合,而不是不让孩子说;对于后者,家长注意孩子的语言环境即可。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说唱活动《RAP说“羊”》优质课+教师说课-广州-王园乐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歌唱活动《如今幼儿园新事多》优质课-安徽:梁晓静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与“孩子害怕时家长怎么做”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孩子害怕时家长怎么做”还看
怎样改变宝宝“窝里横”的坏习惯
不要盲目阻止宝宝上窜下跳
笑包含宝宝的健康以及智慧
新妈妈如何应对宝宝的第一次?
怎样与暴力妈妈交涉
猜你喜欢
如何引导和培养幼儿的个性
解决宝宝淘气有妙招
适合1岁-1岁半宝宝玩的亲子游
如何处理宝宝当众吵闹尖叫
从认知学角度来八一八要不要带宝
让宝宝轻松学会走路的游戏
浅析宝宝暴力的原因
孩子的哪些坏习惯必须纠正?
什么原因让宝宝不听话?
怎么正确引导孩子学英语
宝宝什么时候适合学诗歌
早教的噱头你中招了没?
12个宝宝必须改掉的坏习惯
如何教育没有耐心的孩子
如何培养宝宝的自理能力
好孩子的培养细节
应对捣蛋的宝宝
如何应对宝贝的负面情绪
从小培养宝宝的注意力
防治宝宝打嗝有妙招
宝宝练习爬行有妙招
什么原因导致孩子爱乱丢玩具
增强宝宝适应力有技巧
怎样科学地培养宝宝的动手能力
充足的睡眠使宝宝发育成长的更好
宝宝多大可以看电影?
让宝宝养成阅读的习惯该怎么做
孩子的不良嗜好源于哪?
如何让孩子更强大!
让孩子学会坚强至关重要
怎么处理宝宝爱说脏话
如何纠正孩子口吃的习惯
育儿过程最易犯的那些错
0-3岁宝宝的思考力怎么培养?
宝宝吃苦耐劳的精神从小培养
宝宝独自玩耍有哪些好处
正确制止孩子沉迷网络
宝宝抵抗力差,如何预防生病?
哪些规矩是孩子6岁前必须立下的
这些游戏让孩子学会聆听
那些被惯出来的毛病不容忽视
妈妈如何巧妙应对宝宝的坏习惯
如何巧对“厚脸皮”的小孩
如何解决宝宝吃饭“拖拉”
如何培养爱笑的宝宝
家长如何正确处理孩子哭闹
如何教会孩子学会自爱
宝宝为什么爱吃手指?
正确的是非观对宝宝至关重要
如何巧妙应对宝宝怕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