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

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

2015-11-12

在人际关系中表现的依恋是一种积极的、充满情感的情绪状态,在这种关系中建立起来的起中介作用的行为,称为依恋行为。这种依恋行为贯穿人的终生,只是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依恋的对象和方式不同。

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1

在婴幼儿时期,宝宝的依恋对象主要为家人,特别是母亲。家人应当十分珍惜这种关系,尤其是与孩子生活在一起且接触频繁的亲人更重视。因为这种依恋关系的好坏将直接影响着孩子未来的发展。心理学家们还专门研究了人类婴儿的早期行为,发现如果家人(特别是母亲) 对婴儿的态度十分冷淡,缺少交往,使孩子不能产生对父母的依恋,则孩子会变得呆板,不信任父母,以后也不会信任他人。

宝宝依恋的利与弊

宝宝依恋的利:

宝宝在早期形成的依恋关系会稳定地延续下去,并影响他之后与人交往的能力。当宝宝与妈妈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时,他会认为人与人是能够互相信任,互相帮助的。当孩子长大后,他们同样会与其他人建立这种良好健康的关系,会用父母对待他的方式来对待其他人,会显示出更友好的合作,受到更多人的欢迎。所以,一个看似简单的依恋,其实对孩子将来的心理健康和行为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宝宝依恋的弊:

随着独生子女的增多,家庭中过度的宠爱自然少不了,衣食住行样样都由家长包办,宝宝容易形成过度依赖的坏习惯。这样不仅使孩子丧失自主的权利,长大以后生活的自理能力也会极差。

宝宝过分依恋的表现

1、紧张

一到陌生的环境,宝宝就会出现莫名的紧张,不知所措,一定要和爸爸妈妈有肢体接触才能稍稍解缓。

2、脆弱

宝贝受不得任何的批评,一旦有人对他说了重话,宝宝就会以大哭大闹来表示反抗,没有自我控制情绪的能力。

3、易怒

当有人想靠近宝宝时,他会表现出特别的抗拒,如果抗拒不成,很容易转化成愤怒的情绪,对试图接近的人进行攻击。

宝宝过分依恋的原因

1.过分宠爱。在爸爸妈妈的眼里,宝宝的事情甚于一切,只要宝宝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很多父母都认为,现在条件好了,要尽量给宝宝提供舒适宽松的环境,何必过于苛刻呢?因此,只要宝宝开心,父母哪怕是上天摘星,入海擒鱼都在所不惜。而宝宝在这个过程中,也逐渐明白父母是自己最大的依靠,只要有爸爸妈妈在,任何事情都能迎刃而解。

2.身体接触。从出生开始,宝宝和妈妈的接触就是最频繁的,妈妈也乐于用拥抱、亲吻等小动作来表示自己对宝宝的爱意。久而久之,宝宝就习惯了妈妈的这种感情表达方式,这些不经意的动作也让宝宝慢慢有了安全感与依赖感。而宝宝在这个过程中,更学会了礼尚往来,懂得用同样的方式来回报妈妈,因此,对妈妈的依恋感也进一步加深。

3.过度保护。因为家长怕宝宝发生危险,拼命扼制宝宝爱动爱玩的天性,学走、学坐的基本愿望都得不到满足,更不用说主动去寻找、探索什么未知的世界了。在心理方面,家长为了让宝宝保持快乐的情绪,从不在宝宝面前表露自己的不满、不快与忧愁。时间长了,宝宝得不到充分的精神意志锻炼,心理发展相对缓慢,对父母的依恋度只增不减。

宝宝过分依恋的解决方法

1.全家参与育儿。在育儿过程中,父母不要大包大揽,让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甚至是其他的亲戚朋友都参与进来,让宝宝从小享受和谐自然的大家庭氛围,让他在和别人的接触过程中得到快乐,从而也相对弱化对父母的过度关注。

2.锻炼交往能力。利用节假日,带宝宝多到户外活动,特别是儿童聚集较多的公园、游乐场等,通过带宝宝观察其他孩子的活动情况,鼓励宝宝尝试和别人交往,让宝宝在和其他儿童的接触与交流过程中,体会到与平时不同的快乐感受。

3. 发挥榜样力量。利用宝宝爱听故事的天性,在选择故事时多找一些类似的内容,用书中的人物作为榜样,来让宝贝理解他在长大,很多事情需要勇敢面对。通过诵读对宝宝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让他在榜样的力量下逐渐改变。

4. 独立游戏空间。给宝宝开辟一个相对独立的游戏空间,在排除不安全因素后,让宝宝在自己的领土内自由地玩耍。这种情况下父母尽量不要参与,给宝宝一个机会,让他学会自己寻找乐趣,同时也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活动《魔术师圆舞曲》优质课-浙江:吴燕飞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小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江苏-朱莉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综合活动《花婆婆》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与“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还看
多动症宝宝该如何判断
3招应对家中熊孩子的没大没小
家庭的关系不和谐会给孩子带来什
如何培养婴儿的好奇心
父母该怎么让宝宝爱上刷牙?
猜你喜欢
低龄入学是否影响儿童身心健康?
12句不该跟孩子说的话
童车里的宝宝难“长大”
王雅明:什么是蒙台梭利教育?
独立性的教育,告别伺候孩子
王雅明:真正的蒙氏幼儿园是怎么
14个月宝宝爱咬东西怎么办?
生气是宝宝专属的情感生活
过度挖掘可能把孩子教傻
宝宝也爱面子,请别揭“老底”
孩子“虚度光阴”是一种罪恶吗?
宝宝经常听音乐容貌将会变美
盲目比较:孩子多元成才的杀手
养“儿”育“女”一样吗?
孩子,宠或者不宠
零岁教育:潜意识的作用
别把孩子的任性当成“个性”
家长请给孩子一些选择权利
“十字经”助父母树立威信!
谁给“神童”后天扫平路
别担心!宝宝兴趣多变很正常
现有的早教班存在3个误区
鉴定宝宝智力的五方法
惊讶!6个月的宝宝开始学外语?
向左或向右,别和孩子较劲儿
所有的母亲都应当是教育者
早教的期望与焦虑
宝宝不专注妈妈别心急
警惕“独二代”的教育误区
错过黄金阶段宝宝难成大器
不要这样教宝宝“分享”!
孩子会遇到这3个“压力期”
5大育儿“伪真理”,你用过么?
教育孩子应采用“三无原则”
蒙台梭利的教育经历
千方百计的“奶嘴”告别式
教育:为什么不能打孩子
外国孩子的“吃苦”教育
残缺家庭警惕孩子“父母化”
别用孩子弥补自己的人生缺憾
面对危险,如何教孩子自救?
教育奉行“富爸爸、穷孩子”
别对孩子说“我们买不起”
早教不能于识字背诗
淘气男孩是好的,调皮女孩是巧的
婴儿智力启蒙来源哪里?
幼儿园发展需不需要男教师?
孩子该先学拼音?还是汉字?
中日韩宝宝才艺教育大不同
新生儿具有5大神奇“本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