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

“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

2015-11-12

对孩子的恋物情结,家长显得挺着急。专家认为,不能说断就断,采取绝对的措施,对孩子有害而无利。那么,该怎么对待孩子的“恋物癖”呢?

手里拎着袜子,抱着小被子,还有的小男孩则拎着妈妈的文胸!幼儿园刚刚开学不久,现在如果你去幼儿园门口,一定能看到拿着这些奇怪东西去上学的小朋友。幼儿园老师说这叫“恋物症”。

把被子做成“汪汪狗”

然然是一个30个月大的小女孩,刚进幼儿园托班。每天来上学时,书包里都放着一只小小的婴儿枕,上面绣着一头象。

一到午睡时间,她就向老师要:“我的象姐姐呢?”然后把象枕头抱在胸口甜甜地睡了。偶尔翻身的时候,小手又开始到处乱摸,摸到“象姐姐”就放在鼻子前用力闻一闻,再接着睡。万一摸不到,那就要“大闹天宫”了。

佳佳每天都抱着她的“汪汪狗”来上幼儿园。所谓“汪汪狗”其实是一条被子,她外婆为了方便携带和保持清洁,把小被子卷成一团然后放在一个塑料袋里系好,只露出一个被角,佳佳叫它“汪汪狗”。进入幼儿园后,她几乎时时刻刻都拎着“汪汪狗”:拎着哭,拎着走路,拎着解小便,拎着滑滑梯,拎着做游戏,拎着吃饭……睡觉的时候更是一定要摸着露在外面的被角。有时候做操、游戏、吃饭时,她也会忘记“汪汪狗”,把它丢在一边,但回头想起来后一看手里没有“汪汪狗”,就哇哇大哭。

阳阳则紧紧地抱着妈妈的衣服走进教室。为了骗她放下衣服,老师让她来到玩具架前,说:“你把整个筐都拿过去,放到桌子上玩。”没有想到,阳阳把妈妈的衣服往筐里一放,两只小手捧着筐就走。

在幼儿园里,几乎每个班都有两三个这样有恋物情结的小朋友。恋“被子、毯子、枕头”的人最多,其次是妈妈的衣服等。

还有一些孩子的依恋物让人哭笑不得。比如有个小女孩每天早上都要拎一只袜子到学校;有一个特别喜欢家里的小椅子,死活让爸妈每天带着小椅子到幼儿园去;还有一个小男孩每天拎着妈妈的文胸去学校。

“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

怎么孩子就恋上这些东西了?送孩子来上学的家长也很尴尬。幼儿园老师说,孩子的这些习惯大多还是拜家长所赐。

佳佳的外婆就告诉老师:“佳佳1岁左右断奶时,就盖着这条小被子,后来她就一直认准这条被子了。”舟舟6个月大时,妈妈经常穿着这件花衣服抱她。结果现在为了方便拿到幼儿园,妈妈不得不剪下一个袖子让她随身带着。

对孩子的恋物情结,家长显得挺着急。有的家长坚决不让孩子把这些东西带到幼儿园,觉得让孩子哭两天说不定就好了。但专家建议:不要采取这样绝对的措施。“一般我们都允许孩子带这些东西来幼儿园,这是出于对孩子心理需求的考虑。”她认为这些成人看不起眼的东西,却常常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舒适感,还会有效缓解他们离开父母、在陌生环境中的紧张焦虑情绪。其实,这是孩子把对父母的依恋情感转移到了某些物品上。

对此,老师们采取的措施是通过游戏等有效的措施,逐步转移孩子的兴趣。比如对待佳佳,老师把“汪汪狗”放在柜子里,告诉她“汪汪狗”在里面睡觉,佳佳醒了以后再来找它,她会很乐意。

带着妈妈一截衣袖来的舟舟,老师正在和她玩“谁熬得牢”的游戏。老师对她说:“如果你十分钟不玩宝贝,那老师就奖给你一颗五角星,再熬个一个小时,老师就给你两颗,那就可以看一集你喜欢看的动画片!”

专家建议,家长最好尝试转移、交换依恋物的方法,慢慢缓解其使用频率。幼儿园老师也会尽量设计好的游戏,不让孩子出现“无聊”或“孤独”的感觉,将宝宝的注意力转移到集体中,这是减少使用依恋物的关键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中班美术《海底世界》优质课(宋玲).rmvb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与““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维多利亚曝育儿经为小编素颜
隔代育儿的主要矛盾有哪些?
解读宝宝眼中的色彩世界
带孩子应做到“男女有别”
5个小游戏教孩子学会聆听
如何看待中国的隔代教育
会毁掉孩子自尊的做法
父母资格测试:你够完美吗?
那些国外父母教我们的育儿事
如何避免父母可能犯的8大错
老人带好宝宝的四个条件
你家宝贝受了表扬的伤了吗
“带”宝宝变成“抢”宝宝?
让孩子性格变好的八条策略
育儿专家:如何训练宝宝自己尿尿
坚持抚触:提升孩子的情商
优秀父母家教妙招面面观
孩子3岁前,父母切忌做8件事情
新年送宝宝10件“礼物”
专家:家长别放大孩子的过错
让生活更有条理的十件事
为何虐童事件频发不止?
中国式育儿的十大致命伤
维多利亚曝育儿经为小编素颜(图
培养“出色宝宝”十个秘籍
孩子拆玩具应当鼓励?
七成父母“爱错”孩子
情商:父母该做些什么
“脏”游戏是有趣的触感游戏
家庭教育20条“金科玉律”
你是“直升机”父母吗?
让孩子快乐成长的育儿经
关于袋鼠式护理的小提示
父亲对孩子成长有啥特殊作用
教你“愉快家教”的7个妙招
父母各司其职BB拥有健康人格
宝宝不会玩,父母怎么看?
各国正流行的育儿法
“破坏大王”的六大理由
不打不骂的10大管教妙法
别让“苹果”变成“毒苹果”
五个细节让孩子变得更勤快
怎样让认生宝宝不胆怯
好父母成“祸害”
爸爸给女儿这6种礼物最可贵
该如何来教养剖腹产宝宝
三岁前,宝宝最需要什么?
哪些教育方式能让孩子出类拔萃?
专家的意见:关于夏令时
如何教宝宝抵制诱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