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

“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

2015-11-12

对孩子的恋物情结,家长显得挺着急。专家认为,不能说断就断,采取绝对的措施,对孩子有害而无利。那么,该怎么对待孩子的“恋物癖”呢?

手里拎着袜子,抱着小被子,还有的小男孩则拎着妈妈的文胸!幼儿园刚刚开学不久,现在如果你去幼儿园门口,一定能看到拿着这些奇怪东西去上学的小朋友。幼儿园老师说这叫“恋物症”。

把被子做成“汪汪狗”

然然是一个30个月大的小女孩,刚进幼儿园托班。每天来上学时,书包里都放着一只小小的婴儿枕,上面绣着一头象。

一到午睡时间,她就向老师要:“我的象姐姐呢?”然后把象枕头抱在胸口甜甜地睡了。偶尔翻身的时候,小手又开始到处乱摸,摸到“象姐姐”就放在鼻子前用力闻一闻,再接着睡。万一摸不到,那就要“大闹天宫”了。

佳佳每天都抱着她的“汪汪狗”来上幼儿园。所谓“汪汪狗”其实是一条被子,她外婆为了方便携带和保持清洁,把小被子卷成一团然后放在一个塑料袋里系好,只露出一个被角,佳佳叫它“汪汪狗”。进入幼儿园后,她几乎时时刻刻都拎着“汪汪狗”:拎着哭,拎着走路,拎着解小便,拎着滑滑梯,拎着做游戏,拎着吃饭……睡觉的时候更是一定要摸着露在外面的被角。有时候做操、游戏、吃饭时,她也会忘记“汪汪狗”,把它丢在一边,但回头想起来后一看手里没有“汪汪狗”,就哇哇大哭。

阳阳则紧紧地抱着妈妈的衣服走进教室。为了骗她放下衣服,老师让她来到玩具架前,说:“你把整个筐都拿过去,放到桌子上玩。”没有想到,阳阳把妈妈的衣服往筐里一放,两只小手捧着筐就走。

在幼儿园里,几乎每个班都有两三个这样有恋物情结的小朋友。恋“被子、毯子、枕头”的人最多,其次是妈妈的衣服等。

还有一些孩子的依恋物让人哭笑不得。比如有个小女孩每天早上都要拎一只袜子到学校;有一个特别喜欢家里的小椅子,死活让爸妈每天带着小椅子到幼儿园去;还有一个小男孩每天拎着妈妈的文胸去学校。

“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

怎么孩子就恋上这些东西了?送孩子来上学的家长也很尴尬。幼儿园老师说,孩子的这些习惯大多还是拜家长所赐。

佳佳的外婆就告诉老师:“佳佳1岁左右断奶时,就盖着这条小被子,后来她就一直认准这条被子了。”舟舟6个月大时,妈妈经常穿着这件花衣服抱她。结果现在为了方便拿到幼儿园,妈妈不得不剪下一个袖子让她随身带着。

对孩子的恋物情结,家长显得挺着急。有的家长坚决不让孩子把这些东西带到幼儿园,觉得让孩子哭两天说不定就好了。但专家建议:不要采取这样绝对的措施。“一般我们都允许孩子带这些东西来幼儿园,这是出于对孩子心理需求的考虑。”她认为这些成人看不起眼的东西,却常常会给孩子带来安全感、舒适感,还会有效缓解他们离开父母、在陌生环境中的紧张焦虑情绪。其实,这是孩子把对父母的依恋情感转移到了某些物品上。

对此,老师们采取的措施是通过游戏等有效的措施,逐步转移孩子的兴趣。比如对待佳佳,老师把“汪汪狗”放在柜子里,告诉她“汪汪狗”在里面睡觉,佳佳醒了以后再来找它,她会很乐意。

带着妈妈一截衣袖来的舟舟,老师正在和她玩“谁熬得牢”的游戏。老师对她说:“如果你十分钟不玩宝贝,那老师就奖给你一颗五角星,再熬个一个小时,老师就给你两颗,那就可以看一集你喜欢看的动画片!”

专家建议,家长最好尝试转移、交换依恋物的方法,慢慢缓解其使用频率。幼儿园老师也会尽量设计好的游戏,不让孩子出现“无聊”或“孤独”的感觉,将宝宝的注意力转移到集体中,这是减少使用依恋物的关键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大班律动游戏《摇滚巴士》优质课-成都-龚蕾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中班综合《谁的本领大》优质课(执教者:刘玉英)

与““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还看
如何缓解孩子叛逆心理
五招让孩子和父母的关系更加亲密
爸妈需要警惕孩子的五种性格偏向
如何使孩子在九大敏感期顺利成长
如何教育单亲家庭的孩子
猜你喜欢
孩子总发脾气,恭喜你,这是好事
《欢乐颂2》:让孩子从小见世面
上学有什么意义?看这位机智爸爸
如何促进宝宝的语言发育
三岁看大把握两到三岁宝宝的育儿
父母怎样做才是成功的早教?
激发2岁宝宝好奇心的小妙招
培养孩子的“应变能力”,四招见
这四种“坏行为”都是宝宝在变聪
孩子玩耍也是在成长
德国家庭的好习惯和好品质(永久
70首小学生必背古诗词及释义,
这张家庭教育表,值得为孩子收藏
抱怨孩子不好教?10个妙招为你
通过生活细节让宝宝变得更聪明
帮宝宝学数学这6招简单又高效
乱涂乱画是好事,因势利导更重要
五种教育方法轻轻松松让你的孩子
打死也别让孩子跟这几种人做朋友
如何面对幼儿的倔强脾气?
开发幼儿右脑的八个小游戏
孩子“3岁看老”究竟对不对?
3-6岁幼儿的智力开发攻略
最易被忽视的三大早教误区
厨房中的亲子互动锻炼BB感知
如何“刺激”幼儿的智力发育
如何纠正宝宝浪费的观念?
宝宝的这8种行为家长如何去搞定
孩子的3大坏习惯,父母千万不能
日本华人妈妈的十大家规,最后一
早期教育应注重“吃喝玩乐睡”
针对宝宝血型制定早教攻略
1-2岁宝宝们的感官训练营!
一位妈妈写给叛逆儿子的信,一定
10个教育案例专治最让爹妈头疼
把握宝宝语言爆发期引导宝宝说出
抓住9大敏感期让宝宝更聪明!
育儿大事别只让妈妈唱独角戏
如果你是丧偶式育儿,那么这篇文
强化早教会让孩子变“笨”?
5句话,搞定孩子所有的磨蹭
想要娃EQ高这些误区别陷入
孩子对色彩的选择会显现性格
如何培养孩子社交能力这里有策略
很多人养孩子输在缺少仪式感
想要孩子出人头地这3事就别做
7种小方法教您轻松锻炼宝宝手指
培养孩子创造性思维能力训练法
3-6岁别耽误了孩子的性别教育
学习钢琴可开发智力培养耐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