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装游戏促进宝宝心灵发育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假装游戏促进宝宝心灵发育

假装游戏促进宝宝心灵发育

2015-11-12

细心的妈妈会发现,大约从1岁半开始,宝宝就会出现“假装”行为,如将喝水的杯子当做话筒、将小马扎当坐骑等等。尤其是宝宝的语言进一步发展以后,他会主动要求你假扮童话中的公主、巫婆、狐狸……

面对宝宝诸如此类的要求,爸妈有时会耐心地陪他玩上一阵子,有时则不耐烦地摆摆手:“去去去!爸爸妈妈正忙着,听话,自己玩!”对于宝宝认真的“假装”,爸妈更多处于一种“佯做(敷衍)”和“忽视”的状态。如果你知道这种“假装”行为是宝宝早期思维发展能力的指南针时,会不会收起敷衍,认真对待宝宝的“假装”呢?

让我们一起来经历宝宝象征能力发展上的可喜变化!

角色扮演的有趣历程

Step 1“假装”渐渐与现实分离

起初,婴儿只是利用现实物体――如用玩具电话假装打电话,用奶瓶来假装喝水;到两岁左右,他会使用一些现实程度小的玩具,如用木块当作电话,而且行为更频繁。不久以后,宝宝就知道利用身体的一部分来代表物体,例如用一个手指代表一把牙刷;3岁以后,即使在没有任何现实条件支持下,宝宝对物体和事情的想像方面的表现也非常棒。

意义:由于游戏的“象征物”不再紧密地与它所指向的物体的使用功能相配对,这表明宝宝的想像力开始萌发,对事物的描述变得更灵活了。

Step 2假装对象不再是自己

当假装第一次出现时,它是直接指向宝宝自己的。如宝宝模仿妈妈假装给自己喂饭、洗脸。不久以后,假装行为就开始转为指向其他物体了,如给洋娃娃喂饭。大约3岁时,宝宝摇身一变成了“幕后策划人”,身边的物体成为有用的替代,他会用玩具娃娃父母来喂玩具娃娃宝宝。

意义:这一发展次序说明,宝宝已经认识到角色扮演活动的代理者和接受者能独立于自己而存在。“假装”行为逐渐显示了宝宝“非自我为中心”的活动能力,正是这种能力使得成人与宝宝互相有意义的交流成为可能。

Step 3假装游戏越来越复杂

例如,在“假装”行为刚刚出现的时候,婴儿要表现喝水,他会端起杯子就往嘴边凑,而不会将倒水、喝水的动作结合起来。但过一段时间之后(2岁半左右),他就会将倒水、喝水甚至喝过之后的满足感表现得活灵活现。这就意味着,他学会“协调”了,一旦具备了这种能力,在游戏中,宝宝就会和其他人“协调”分工,做角色扮演了。到四五岁时,宝宝之间能协商建立游戏主题,在一个精心策划的游戏中创造并扮演很多角色,同时表现出他们对故事发生、发展线索的出色理解。听听他们在共同创造一个想像世界时的陈述:“你假装是宇航员,我假装在操纵控制塔”、“等等,我必须建立太空船”,多么娴熟老练!

意义:在复杂的社会性游戏中,宝宝对周围世界的理解并不仅仅停留在“描述”阶段,而是全心投入到“参与性”的活动中来,试图影响并控制周围的世界。在这种虚幻的、“假装”的交流中,宝宝能够理解、判断和思考自己和伙伴离奇的描述,这说明他已经学会推断别人的思维,判断推理的逻辑能力正在悄悄萌芽。

角色扮演在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

体验各种感情

宝宝在角色扮演中能够体验到各种角色内心的情感。时而扮做宇航员,时而扮做小动物,时而安排情节的继续发展,其内心情感的跨度是惊人的。同时,角色扮演还可以宣泄焦虑、压抑的坏心情。

熟悉社会角色

宝宝常会扮演家庭场面和经常看见的职业人员――如扮做爸爸妈妈、医生、商人、警察、消防员等等。通过这种方式,不仅帮助宝宝了解各职业的基本特征,而且有助于宝宝洞察自己和周围世界间的联系。

有助于提高社会认知和社会能力

那些花更多时间在社会性游戏中的宝宝,一般在智力发展方面要更超前,能更好地理解别人的感受,社会适应能力更好。“假装”还能加强多种智力能力,包括记忆、语言、逻辑推理、想像和创新以及对自己思想的反映能力和应用另一观点的能力。

还犹豫什么,快快认真地投入到宝宝认真而热情的“假装”游戏中来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救回蛋宝宝》优质课-安徽:李静

大班律动游戏《老狼老狼几点了》优质课-河南-吴婷婷

大班歌唱活动《冬天的花儿》优质课-女教师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律动游戏《疯狂的小鸟》优质课-成都:徐艳

中班活动《猜猜我有多爱你》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语言《小乌龟看爷爷》优质公开课

与“假装游戏促进宝宝心灵发育”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假装游戏促进宝宝心灵发育”还看
关于宝宝睡眠7种错误说法
孩子的七种异常举止需警惕
妈妈注意!宝宝会是你的翻版
解决宝宝入睡的“四大难”
家长的不良行为“示范”影响孩子
猜你喜欢
小宝宝必备的六种黄金性格
如何纠正宝宝的奢侈浪费习惯
父母眼中的“坏行为”如何引导
分阶段培养孩子幽默感的小招数
警惕孩子的七种异常举止
适合宝宝社交和人格发育游戏
对付宝宝哭闹以“静”制动
父亲暴躁会让新生儿常哭闹
警惕家庭战火“烧”了孩子
怎样了解宝宝的听力
宝宝睡觉黑白颠倒怎样纠正
宝宝玩小鸡鸡:行为解析+行为策
爱捣乱是宝宝好奇心的表现
给宝宝一个机会去失败
孩子咬人的心理情绪问题
宝宝令人头疼的8大行为是否要制
孩子的破坏行为是有理由的
怎样让宝宝快速识别色彩
宝宝如厕训练要选准时机
正确应对孩子五种无理行为
孩子的脸型与性格的关系
爱“破坏”不是宝宝的错
孩子喜欢重复地丢东西怎么回事?
家长的不良行为“示范”影响孩子
家长溺爱孩子十类可怕后果
孩子的七种异常举止需警惕
为何宝宝总要大人抱着睡觉?
怎样改正孩子自私自利的观念
如何应对宝宝不良睡眠习惯
6大妙招改善宝宝赖床毛病
宝宝“人之初,本自私”?
学习教育任性宝宝的几大秘诀
扼杀孩子创造力的14种言行
8习惯影响BB智力发展
宝宝自控力小课堂
面对宝宝恐惧做个智慧妈妈
宝宝视力下降竟是手机惹祸
孩子咬指甲家长大意不得
美国家长这样培养孩子幽默感
听到孩子说脏话该怎么办?
延时满足让孩子学会等待
应如何对宝宝进行早期教育
解决宝宝入睡的“四大难”
妈妈注意!宝宝会是你的翻版
解读宝宝的面部表情
关于宝宝睡眠7种错误说法
培养宝宝的好习惯方法问与答
理性对待宝宝的“坏”习惯
怎样预防宝宝乳牙被蛀?
解决宝宝不爱吃饭的法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