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训练宝宝的主动创造意识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如何训练宝宝的主动创造意识

如何训练宝宝的主动创造意识

2015-11-12

豆妈记录:家有superman 1岁5个月

进入1岁4个月之后,豆子的自我意识在急速膨胀,仿佛一夜之间他就长大了(他自己以为),从一个嗷嗷待哺、手无缚鸡之力的肉球,变成了一个superman,他以为他会走路了就会所有的事情了,显现出盲目自大的发展趋势。他要以自己的方式过日子,拒绝帮助,坚持给我们添麻烦,成为一颗让人头疼的豆子。

豆子的脸上经常流露出我们称之为“拽”的表情,就是那种不屑一顾的,自以为是的,眼神略冷,下巴略微抬起。以前在他不会爬行和走路的时候,他的表情更多是巴望、热烈地期许、失落、欢喜等感情色彩较强烈的。翻看他小时候的照片,很多是傻笑的,嘴巴咧得很开。现在不同了,不经意间拍下数张拽得很的臭小子,可以感觉到,他正在走向成熟。

凡事喜欢亲力亲为,参与感很强。要自己吃饭,用勺子都不满足了,要和我们平起平坐使筷子,第一次用筷子就闹了笑话,硬是抓了三根在手里,可见使用意愿之急切。在我们的耐心劝说下,同意放下一根,用剩下的两根在餐桌上捣乱。我思忖,使用筷子给豆子带来的成就感恐怕不在于夹起饭菜,不在于工具的运用,而在于成功地给其他人用餐添乱——我们要随时防止他挥舞筷子打翻饭菜,这些还是小事,更怕他戳到自己,以至于坐在他旁边的人根本无法正常用餐。

要自己穿衣服、穿鞋,虽然根本穿不上,鞋子倒是可以脱下来,而且经常脱,以显示自己能力很强。这些行为从现实层面来讲是给我们造成麻烦的,明明两分钟可以穿好的衣服,非要搞到10分钟都穿不完,就为了表现出主体上是人家自己穿的,家长只是个配合。虽然麻烦,但我们得保护豆子宝贵的自主意识啊,难得人家愿意自己做,并且充满自信,千万不要因为大人怕麻烦就阻止他,打击了他的自信心——每逢我真的要被搞火了,就在心里这么劝自己,为了豆子的自信,忍忍。

带他出去散步,总是让我怀想起自己的童年——不走寻常路,豆子什么都不像我,但是这点就绝对拜我所赐了,如果有羊肠小道,他就不会走光明坦途。如果有石子烂路,他就毫不犹豫地走上去,正如济公所唱:哪有不平哪有我。下雨天,选择更多,那些低洼处,积起了雨水……当年,豆子的妈妈才6岁时,也是走在水凼里,高兴地踢水,结果把脏水溅在了前面阿姨的漂亮裙子上。阿姨回过头来,扭曲的表情和燃烧的眼神成为了我脑海中为数不多的幼年记忆之一,很难忘。我决心,下次豆子再走水洼的时候,我要做一件未雨绸缪的事,告诉他:你踩水可以,但是不要把水溅到别人身上,不然会挨骂的。

当豆子路过花园里的池塘时,经常要去看望一下住在里面的金鱼和小青蛙。我们问他,你要不要下去,他总是回答“要”,不犹豫。他大概以为,游泳和在水中呼吸这种本事都是与生俱来的。这种近乎狂妄的想法致使我们只能更加小心地加强看护,以免哪天他真的下水去了。

在家里,总是趁我们不备迅速爬上电脑桌前的凳子,抓起鼠标一通乱点。有时候我在电脑上做事,他厚着脸皮非要蹭上来,我便抱他在腿上,满足他一下下,只见他一双胖手非常老练地在键盘上游走,煞有介事。我妈说,好像他上辈子就是搞电脑的。晚上,一家人一起看电视的时候,豆子总是要霸着遥控器,如果我们想换台、调整一下音量什么的,只能低声下气地请求他,还要手把手地让他亲自给我们换个频道,有时候一部片子看得正精彩,突然就断电了,真是很让人光火。

1岁多的小孩子是最难带的,他们简直无所不能,无孔不入,你一个不留神,他就可能干出一番大事业,让你收不了摊子。一句话,这些人是无知者无畏,他不知道插座里面是有电的,不知道人体是导电的,两者结合可以把人烤得外焦里嫩;他不知道开水是烫的,如果你不看着他,他说不定乐于探索一下热气腾腾的水壶;他不知道遥控汽车是要靠电池提供动力的,当他的法拉利跑不动的时候,他会很火,嘴里叽里咕噜地骂出很长一串难以意会的话……

但是,也正是这样一种无所畏惧的信心,支持豆子勇敢地去探索世界,富于行动,大胆实践。其实我怪羡慕他的,也可说是佩服。作为一个成人,我就显得过于在乎别人的眼光和害怕失败,做事畏首畏尾,难成大事。在这一点上,豆子是我的榜样。

我们看到,在不断地摸索中,豆子学会了很多东西,每天都在带给我们惊喜。前进吧,豆子,GO!

心理师爸爸的分析:保护宝宝的无所不能感

两岁了,到处跑,语言能力迅速提高,自体的主张和分离的感觉成为核心。照料者可以为宝宝提供必要的选择和机会,使他体验到对周围世界的控制感……

1岁后,幻想自己无所不能

豆子不知道危险,因为他在安全的照顾下。他发现自己无所不能,是因为他的世界很小,并且在妈妈的照顾下把所有的难题都解决了能。想吃,马上就有;想移动,已学会走了。在他的世界里,他拥有一切,能够控制一切。这就好比是一个小家伙身边有一群保镖,他想怎样就能怎样,任何事情保镖都帮他解决了。

当然,这是一个幻觉。这个幻觉会慢慢被打破的。比如,想拿起那个板凳,发现自己根本就没有能力。想登上高台,爬不上去。这时候,宝宝才能知道什么能,什么不能。因此,生命的头几年就是一个幻想不断被打破,现实照进梦想的过程。

训练自我保护意识

这个时候的妈妈可能是最焦虑的,宝宝24小时必须有人看着,因为每个角落都有潜在的危险,但他们根本没有危险意识。他们会去掏插座的小孔,会爬上高高的书架去拿上面的摆件,会很勇敢地把手伸进刚刚烧开的开水里……

这个阶段,训练宝宝的自我保护意识很重要。很多的妈妈只知道不让宝宝碰这个,碰那个,其实这样的方式只会让危机一直存在。宝宝是好奇的,不让他们碰,你会发现他们会很执著。是的,这个时候的宝宝又勇敢,又执著,又脆弱。

怎样训练宝宝的自我保护意识呢?比如开水怎样避免他去碰呢?有个比较简单的方式,当着宝宝的面,把开水倒进玻璃杯里,让他用小手轻轻触一下杯子,杯壁的热度会让他感到一点疼痛,但又不致烫伤他。知道了烫的感觉后,他就不会再去碰了。这在心理学上叫厌恶疗法。

宝宝喜欢翻抽屉,这也没关系,尽量把他能够得着的抽屉里东西全部清空,里面放一些他不喜欢的玩具,让他去开,开几次,他就没兴趣了。

千万不要自以为是地用自己的表情去告诉宝宝什么。有一些妈妈,担心宝宝玩饮水机的热水,所以就给宝宝演示,然后假装手指碰一下热水开关,接着脸上显示出痛苦的表情。妈妈认为这一招很高明,而宝宝看到了,他会更好奇,总是会想一切办法去重复一次妈妈的行为的。

保护宝宝的无所不能感

宝宝的无所不能幻想也许令大人头疼,但对自己的心理发育过程却非常有利,因为这可以帮他应对分离、成长带来的恐惧感。作为父母,在适当进行自我保护训练的前提下,要保护宝宝的这种状态。这种状态保护得好,能让宝宝发展出许多能力,充分体验成就感,进而产生强大的自信。

怎样去保护宝宝这个无所不能的状态呢?

首先,宝宝要自己吃饭,很好,我们给他勺子,让他自己来做。结果可能是满地都是食物,但没关系,鼓励他。这样的鼓励,给他信心,他下一次会做得更好。

宝宝要打开抽屉拿东西,没关系,让他拿。你先教会他把抽屉推进去之前先抽出手指头,他就不会被夹到了。

同样的一碗饭,宝宝自己扒拉进去和被人一口口喂下去是不同的;同样一个放在抽屉里的玩具,妈妈拿给宝宝,或者宝宝自己寻找到,宝宝的体会是决然不同的。

利用好这个时期,让宝宝在安全的范围内自由地去体会,这会给他带去许多满足感。当然,会给妈妈带去很多麻烦,但学习能力就是这样培养的,自信心也是这么培养出来的。如果你受不了孩子吃饭撒一地,吃饭吃半天,或抽拉抽屉夹到手,事事越俎代庖,就会耽误孩子的学习,剥夺孩子的自我满足感,让他胆小,并处处觉得自己无用。

小强妈妈很担心,因为小强8岁了,还不敢一个人进洗手间。问小强怎么回事情,小强会用各种理由来解释。

问妈妈小强对于其他事情如何?妈妈告诉我,胆子特别小,而且不能接受任何有挑战性的活动。问妈妈是怎样抚养小强的,妈妈就告诉我关于小强的很多不行的地方。

小强出生的时候,妈妈觉的小强比较瘦小,因此,对小强的照顾就非常用心。在小强开始学习走路的时候,妈妈用一根绳子帮着,自己在后面拉着,提着让小强学习走路。这样的情况持续了有3个月,小强终于学会走路了。学会走路以后,小强喜欢在家里到处去玩,妈妈总是把房间,厨房,厕所的门给关上,然后只给小强客厅的空间里玩。

而妈妈又是个一惊一咋的人,几次小强进厕所玩马桶里的水,妈妈看见就在后面大声的叫,把小强吓一跳。小强玩什么,妈妈都会感觉有危险,或者会破坏一些东西,每次小强拿起一些东西的时候,就会被妈妈抢下来。再大点,小强开始喜欢用笔什么在墙上画,或者钻到沙发下面,但这样的行为总是被妈妈大声呵斥。

从此,小强变得越来越胆小。感觉到处充满危险。去厕所,必须把门开着,让妈妈在那里看着。

其实,宝宝玩一下马桶里的水很安全,只要卫生做好,没有什么不可以的。妈妈一惊一乍的呵斥、阻止,打破了孩子的无所不能感,破坏了小强独自探索世界的兴趣,带给他许多创伤性的体验。这就是小强既依赖,又胆小的原因。

很多孩子长大后胆小,退缩,都是因为在无所不能状态没有被保护好,这责任都在父母身上,到后来,父母要为自己的行为付出很大的代价。

这个时期的宝宝如果习惯了自己探索,那将来他也会延续这样的习惯进行探索。自主,独立,不受干扰,这是成就事业成功的条件。每个宝宝都是发明家,探险家,只是很多的妈妈硬生生的把自己的孩子养成依赖的、退缩的,没有主动创造意识的人。

中国人为什么得不了诺贝尔奖?原因可能很多,但究其根本,恐怕是中国的妈妈控制感太强,胆子小,并且怕担负责任。她们很难真正放手让自己宝宝在无所不能的状态下去独自探索,导致孩子长大后缺少原创力。

妈妈们,放手吧!你放手一点点,宝宝前进一大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绘本活动《晚上》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游戏《小猴真淘气》优质课-南京:贾青.rmvb

小班阅读活动《海豚》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歌唱活动《魔仙的指法》优质课-浙江:施陈颖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综合《有趣的鼻子》优质课(吴佳瑛)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与“如何训练宝宝的主动创造意识”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如何训练宝宝的主动创造意识”还看
好妈妈心声:给刚出生孩子的一封
婴儿过早教育易患自闭症
孩子爱动≠多动症
关于二胎,父母如何公平对待两个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需警惕
猜你喜欢
宝宝5大人际交往难题
夸奖是提升孩子自信的良言
独立意识要从娃娃抓起
宝宝成长过程中真正的快乐
培养自控能力,不同年龄宝宝区别
六招帮增强孩子自信心
怎样防止孩子产生过分依恋?
孩子欺软怕硬怎么办
抓住儿童性教育的5个关键期
3岁前宝宝必须纠正的性格
揭秘:宝宝爱打人的3大根源
要孩子听话,请先处理好他的情绪
妈妈太强势,影响孩子性别取向!
如何让胆小的儿子变胆大?
如何让宝宝学会“不认生”
缺乏耐性孩子的特征
莫忽视孩子的成长烦恼
爱哭闹宝宝的心理解读
美国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
孩子不快乐,你能读懂吗?
告诉你孩子的七个底线
孩子的喜怒哀乐,家长你读懂了吗
婴幼儿也会精神抑郁
常挨打的孩子易心理变异
潘多拉效应的早教启示
培养儿童心理健康,应注意十点
哪些声音给会给婴儿安全感
发展儿童同情心
让爱从小充满孩子的心灵
依恋行为有利孩子心理健康
孩子哭闹到底该不该抱?
“恋物症”不能说断就断
训练宝宝好奇心的N种方法
父母不要忽视宝宝的自我和自尊
做好六件事改善宝宝害羞
幼儿时期的6个情感需要
宝宝缺少安全感有这些表现
孩子害怕时家长怎么做
美国人是怎么带孩子的?
过分疼爱易引起宝宝心理障碍
母爱可改变婴儿的性格和心理
顺应婴幼儿从依恋到独立的规律
给孩子添点耐性
尊重宝宝创造的童话世界
宝宝的阅读习惯从可以竖起头起
用心感受孩子的内心世界
儿童孤独症早期识别
怎样教会孩子善解人意
快速的时代,更需要“慢养”孩子
宝宝的心理压力如何缓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