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宝宝哭闹抱与不抱有讲究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小宝宝哭闹抱与不抱有讲究

小宝宝哭闹抱与不抱有讲究

2015-11-12

[导读]儿保专家观察发现,不满半岁的宝宝,会经常无休止地哭喊,有的时候会哭得脸色发紫,这是新生儿的一个特有阶段。

孩子是妈妈的心头肉,还有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他一旦哭将起来,大家就紧张万分,忙个不停,最常用的安抚方式就是把孩子抱起来又拍又诓,来回踱步。这办法虽然能让宝宝停止哭闹,但却带来了一个后遗症:孩子动不动就哭,有的甚至要一天到晚都要抱着,连睡觉也放不下,一挨着床就醒了,就哭,把各大人累的!婴儿保健专家指出:宝宝一哭,大人就抱,家长正中了宝宝的圈套,在孩子没病没情况时,对付没有由头的哭闹,大人最好别抱。

儿保专家观察发现,不满半岁的宝宝,会经常无休止地哭喊,有的时候会哭得脸色发紫,这是新生儿的一个特有阶段。加拿大医学家经研究发现,很多不满5个月的新生儿都有爱哭的阶段,其表现主要为:没有预见性,哭和不哭都找不到原因,哭闹时间长,拒绝安抚,常常出现在晚上或傍晚。

此时,首先要咨询医生有无病理原因,如果没有,那就抱抱孩子吧。但是,如果你发现宝宝一抱在怀里就安静,一放下就哭声震天,此时就要小心了,因为宝宝认为哭是让你抱的有效办法,这样他就会开始用哭来达到目的,不仅父母受累,孩子也会养成不好的习惯。在确保宝宝安全的前提下,即便哭声再大,也不要满足他,暗示他哭已经不是一个有效的办法,经过几次,哭闹就会停止了。

对待令人心疼又心烦的哭声,父母首先要调整好心态,宝宝的哭并不意味着情感上的不悦,或是好不好。所以宝宝哭时,先得判断他哭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先检查一下尿布、衣服,看看是不是因为拉了造成不舒服;观察宝宝是否包好,让四肢挨着身体,以免因不舒服影响睡眠;还可寻找一下外因,看是不是物品太杂乱,噪音太大,或者光线太强烈等;如果周围总是太安静,一成不变,可以为宝宝放些舒缓的音乐;如果是玩具太单一,就给他增加些花样儿;试着让孩子学会一些暗示语,用不同的姿势或声音来表达吃饭、喝水、便便等。

如果宝宝在家中经常能听到其乐融融的笑声,看到爸爸妈妈温馨的笑脸,以及令人愉悦的颜色和美好的事物,也能潜移默化地影响孩子,帮助他了解到,微笑是一种更好的语言。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农场》优质课-陕西:陈娜

大班歌唱活动《种子宝宝快结瓜》优质课-南京:张倩

大班综合活动《小木偶的舞蹈》观摩课(上海名师教学展示,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大班律动游戏《功夫熊猫》优质课-四川:赵鑫

大班律动游戏《香草咪咪》优质课-江苏-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幼儿园优质课《面对陌生人》课堂教学视频实录-刘世杰

大班律动游戏《虫虫飞》优质课-广西:赵艳

与“小宝宝哭闹抱与不抱有讲究”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小宝宝哭闹抱与不抱有讲究”还看
宝宝不可或缺的10种生活技能
培养孩子性格发展不容忽视
让宝宝怀有一颗感恩的心
你知道逆向关怀是什么吗?
宝宝的嫉妒心理该如何消除
猜你喜欢
如何面对孩子的幻想(图)
孩子那些奇怪的“恋”情节
“女性暴力”影响亲子教育
婆婆们控诉的七种“坏妈妈”
为什么孩子频繁说“不”
1岁以后的孩子开始要求独立性
防止孩子挑食的重要时期
做妈妈,谁没焦虑过?
为什么一岁宝宝爱咬人?(图)
帮助宝宝改掉吃手的坏习惯
让孩子欣赏不同的音乐
宝宝需要秩序感(图)
给宝宝吃饭坐不住支妙招
懂得合作的宝宝更有出息
孩子在交往中的小气行为
宝宝生活中常见的坏习惯
孩子的行为为何这么难琢磨
1岁半到1岁9个月的冷漠(图)
听音乐真能让孩子更聪明
正确引导孩子的独占行为
五种情形父母要坚决说NO
孩子爱做鬼脸是什么病
把控自己,从把控情绪开始
两岁宝宝“遭遇”避孕套
上班族妈妈幸福育儿十项法则
培养宝宝性格从“小”做起
宝宝不太合群父母需反思
注意宝宝的3种“失常行为”
家长“争宠”不利孩子成长
让音乐充满孩子的生活
一千个孩子,有一千种个性
新手爸妈必学8个育儿技巧
4方法让宝宝不再顶嘴(图)
一岁到一岁半孩子只关注自己
孩子“胆小”多半是吓出来的
孩子边吃边玩的3大害处
正确对待孩子的破坏行为(图)
“幼稚”父母让BB缺乏责任感
儿童礼仪教育全纪录
“急”父母VS“慢”孩子
幼儿为何越来越爱粘着妈妈
家长须在精神上善待孩子
0-3岁宝宝的八种智能表现
宝宝认生就是性格懦弱?
“孩奴”越来越多源于攀比
小孩子犯错如何处罚才合适?
培养宝宝的良好行为和习惯.
实践教育:给孩子动手的机会
一岁半前用手的往返运动涂鸦
目光交流影响宝宝行为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