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太溺爱孩子易低能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爸妈太溺爱孩子易低能

爸妈太溺爱孩子易低能

2015-11-11

我们从来不溺爱孩子!很多家长嘴上这样说,实际上却没感觉到自己早已加入溺爱大军。早教专家指出,溺爱是一种当今年轻父母的通病,特别是80后父母,普遍存在不知道如何适度爱护孩子的问题,很多家长有溺爱综合征,可能因此造就了低能儿。日前,三公仔爱子有方育儿大课堂在广州启动,就是为了纠正80后爸妈们的育儿误区。

溺爱可让孩子发育成低能儿

行行怕上学、怕上体育课。他打球、跳绳、仰卧起坐都做不来,语言发展也滞后,因此被爸妈带到医院去。可多家医院的医生均告诉行行爸妈,行行没有先天问题,他这些低能的表现,都是后天养育不当造成的。原来,行行由奶奶带大,奶奶对他溺爱有加,该爬的时候不让他爬,该走的时候又把他抱在大人怀里、放在婴儿车里,小嘴除了吃饭用处不多。

餐厅吃饭,别家孩子在哭闹,很多家长就说这孩子爸妈怎么不管管孩子、任他哭闹,但若是发生在自己孩子身上,他们也很可能不管。著名早教专家胡轶群女士指出,发生在别家孩子身上溺爱很容易发现,但很多父母却不自觉地溺爱自己的孩子却又不自知。

12种溺爱表现你有吗?

孩子还小,等他(她)长大了再这是很多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爱说的话,这就是溺爱的常见表现之一放任自由。胡轶群表示,除此之外,溺爱还表现为有求必应(孩子想要什么就给什么)、害怕哭闹(孩子一哭就满足他的要求)、越俎代庖(成人包办所有事,无论孩子自己能不能做)、心领神会(大人猜测小孩的心思)、过分关注(大人围着小孩子转)、小题大做(小疼痛大人当是大事紧张得不得了)、不让劳动(将劳动当成惩罚或不让孩子劳动)、赏识过度(表扬过度)、当面袒护、惩罚不当、剥夺独立(总觉得不放心,觉得孩子必须得到陪护)。

专家表示,这12种溺爱的表现,若存在超过8种,就要警惕了,说明家长存在溺爱,对孩子将来的发展不利。

胡轶群称,放任自由会养成孩子不好的习惯,长大了再改很难、很痛苦;有求必应势必导致孩子将来自私任性,得到再多也觉得理所当然;家长害怕孩子哭闹,孩子就会以哭作为达到目的的工具而屡试不爽;越俎代庖下,孩子随着年龄增长的能力就会被扼杀;家长爱心领神会,孩子平时不用表达自己想法,智力发展就会滞后;过分关注孩子,一旦失去关注,孩子就容易沮丧、心理不平衡;小题大做让孩子认为小事都是不得了的大事;不让劳动让孩子变成懒人,小时候不勤快,别指望长大了会变勤快;赏识过度会让孩子非奖赏不作为;当面袒护让孩子是非不分;剥夺独立,该放手时不放手,孩子就会有依赖性,扼杀了孩子的潜力。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浴缸里的国王》优质课-安徽-卢婉婷

中班综合活动《下雨了》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蛤蟆历险记》优质课-江苏:陈晓萍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综合《像狼一样嚎叫》观摩课(应彩云)

小班律动游戏《毛毛虫变蝴蝶》优质课-江苏-魏云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小班歌唱活动《小青蛙捉迷藏》优质课-南京-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与“爸妈太溺爱孩子易低能”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爸妈太溺爱孩子易低能”还看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需警惕
文静宝宝≠没有多动症是真的吗?
儿童多动症常见的表现形式
“多动症”孩子需要多做游戏
引起宝宝睡觉磨牙的原因?
猜你喜欢
宝宝为什么不爱洗澡?
美国儿童的早期智力开发
孩子哭闹到底该不该抱?
认识宝宝的情绪
妈妈太强势,影响孩子性别取向!
怎样正确教会孩子学说话
婴儿生来就会"吃醋"
幼儿的自我意识该如何培养
怎样让孩子喜欢亲近爸爸?
让宝宝和家人一起就餐
巧妙构设孩子眼中的世界
父母如何给宝宝安全感
妈妈须知:婴儿也会罢奶绝食
孩子欺软怕硬怎么办
怎样教会孩子善解人意
宝宝缺少安全感有这些表现
父亲和女儿--怎样才不逾矩?
13个月的孩子脾气还挺大
6招培养宝宝的逻辑思维能力
潘多拉效应的早教启示
宝宝比较内向该怎么办?
宝宝的心理压力如何缓解
伤害孩子心理的牢骚话
训练宝宝好奇心的N种方法
独立意识要从娃娃抓起
给孩子添点耐性
尊重宝宝创造的童话世界
爱做白日梦的宝宝更聪明
消除宝宝小脾气有方法
让孩子记恨一生的6个极端态度
宝宝的尖叫沟通法
心智训练培养BB自控能力
“孩子还小”的观念让孩子永远长
从偏爱的色彩看孩子的性格
宝宝的阅读习惯从可以竖起头起
幼儿时期的6个情感需要
不同年龄段的宝宝怕什么
是什么因素决定了宝宝的性格
3岁前宝宝必须纠正的性格
关注女儿的幼年成长
快速的时代,更需要“慢养”孩子
解读小孩子的自我探索心理
儿童心理健康12忌
宝宝成长过程中真正的快乐
家长需尊重孩子的负面情绪
宝宝学说话家长咋帮忙?
18做法种毁掉孩子的自信
妈妈,别以为我听不懂你的话
克服孩子性格软弱的好方法
儿童孤独症早期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