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宝宝时间观塑造方案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0~3岁宝宝时间观塑造方案

0~3岁宝宝时间观塑造方案

2015-11-11

让宝宝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塑造宝宝正确的时间观,是摆在每个妈妈面前的问题,那塑造宝宝时间观,妈妈准备好了吗?

一 分阶段塑造宝宝时间观念

每天有无数的爸爸妈妈都在精疲力尽地和宝宝们的拖沓或混乱作战,有没有双赢的法子让大家携起手来,轻松愉快地珍惜时间、合理清醒地安排时间呢?

宝宝时间观念形成的不同阶段

刚出生

此时,宝宝要面对从子宫搬家到外界的适应期,一切以宝宝的自然生理反应为主:饿了吃,困了睡,不舒服哭。

不过即使是这个阶段的宝宝,如果能得到及时的满足,宝宝对父母的信任感会强烈些,会为日后的配合做好准备。

满月

宝宝醒着的时间逐渐增加到4~6小时了,开始对妈妈说话的声音熟悉了,如果妈妈足够仔细,一定能发现孩子一次能吃多少,吃的时间有多长,一次睡眠时间持续多久。

这样的观察可以帮助妈妈确定每次喂奶的间歇、休息的规律,让妈妈主动来安排宝宝的作息时间。

6个月后

宝宝通常可以睡整晚,不再需要半夜吃奶,白天玩耍的时间也相对多了。这时,父母要增加跟孩子交流的机会,比如睡前固定的讲故事时间,或者放唱轻柔的催眠曲,都是提醒宝宝睡觉时间到了的好方法。

周岁后

宝宝开始行走和呀呀学语了,对爸爸妈妈的语言和动作很感兴趣。至于时间的概念,他们并不了解,但会明白宝宝肚子饿了,该出去玩了,宝宝要睡了这些具体的要求。

2岁以后

宝宝有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了,也会看小画书了。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来制作精美别致的小挂钟或者有图画的时间表,放上一天里具体的安排。

这个时候孩子虽然对时间的几点几分还不太明白,但他已经很理解每天都有起床、洗漱、吃饭、玩耍、讲故事、睡觉等大概的项目。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宝宝的时间形成有如下规律在满月以前:宝宝负责满足自己,父母负责及时提供满足,铺垫培养时间观念的基础;

1~6个月时:

父母应注意仔细观察,及时调整和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

6个月~1岁时:

父母可就睡眠时间的固定,用暗示的方式给孩子逐步引入时间的概念;

1岁~2岁时:

父母针对孩子对语言和动作感兴趣的特点,用强调和重复的方式,宣布和固定作息时间;

2~3岁:

让宝宝做时间的主人,父母用配角的方式参与支持。

二 培养宝宝时间观念三步走

在帮宝宝竖立时间观念时,妈妈们要顺应宝宝的生物钟时间灌输时间和秩序的概念。每一个步骤都对下一个环节进行提示,以强化宝宝的时间观念。

0~1岁

0~1岁的宝宝,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宝宝1个月时就会随妈妈的生活安排产生初步的时间观念,如饿了,便知道喝奶的时间到了;吃奶后过了一段时间要排尿,宝宝会哭着要妈妈换尿布;吃饱、睡醒以后又哭着要求大人抱;玩累了入睡如此反复循环。对时间的认知,宝宝主要依靠自身的生物钟来完成。

巧妈妈对策

1.顺应宝宝的生物钟。

出生后不久,宝宝就形成了按时吃奶、睡眠、玩耍等生活规律,妈妈按照宝宝的生理需求来安排他吃、喝、拉、撒、睡,不要随意调整他的作息时间,以免打乱生活秩序。否则,宝宝不能对时间建立很好的条件反射,也不可能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能理解诸如妈妈先跟我打招呼,然后给我喂奶,再给我洗澡这类的秩序概念,因此,周岁之前是向宝宝灌输秩序概念的最佳时间。如果你随意改变计划,秩序被打乱,宝宝就会以发脾气、哭闹的方式进行抗议,拒绝合作。为此,在照顾宝宝的时候,不妨给他讲述做事情的过程,如现在我们穿鞋,然后去公园需要做另一件事时,提前给他提醒:故事讲完后,就是洗澡时间啦。让宝宝从秩序概念中理解时间概念,一点一点地积累逐渐形成时间概念。

2.帮助宝宝用活动区分时间段。

1岁左右,宝宝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多了许多活动时间。这时你可以调整他的作息了,如固定白天玩耍、睡午觉的时间,晚上陪他进行较安静的活动,如看画报、讲故事等,作为睡前的信号。让他初步感知用玩耍、睡眠等活动来区分白天与黑夜。1~2岁

周岁以后,宝宝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想法了,对时间的认知有了快速发展,虽然对几点几分的数字化时间仍没有概念,但已经能认识一些特殊活动的时间了,如午餐时间、睡觉时间。他还可能知道一周有7天,如果你说这天不用上班,他可能会说这是周末。

巧妈妈对策

1.指导宝宝用动作和语言来建立时间概念。

如早上,宝宝起床后会要穿衣,随后指着毛巾要洗脸、洗手,走到桌边吃早餐,挥手向上班去的爸爸妈妈说再见;晚上累了会走到床边要求睡觉。慢慢地,你会发现,宝宝不需要你的指点可以自己做一些事情了,表明他已经形成运动定型,这将使他养成遵守时间、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

2.带宝宝出游前制定出游的过程,并用语言描述给他听。

如:我们到车站乘公交车去公园,然后一同吃午餐,之后一起做游戏让宝宝理解时间的相对概念:现在、之前、之后,等等。

3.使用形象化计时工具,如计时器、闹钟等。

先将时间设定好,时间一到就发出声响,宝宝会作出反应:哇,时间到了,我要快一点儿。也可以选用图像化的挂钟,如以十二生肖代表数字的钟,用它来提醒宝宝:当短针走到老虎的时候,你就要把饭吃完。这个时候的宝宝思维还停留在具体形象化阶段,将抽象的时间具体为声响与动物,更容易理解,教育效果也会更好。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能理解诸如妈妈先跟我打招呼,然后给我喂奶,再给我洗澡这类的秩序概念,因此,周岁之前是向宝宝灌输秩序概念的最佳时间。如果你随意改变计划,秩序被打乱,宝宝就会以发脾气、哭闹的方式进行抗议,拒绝合作。为此,在照顾宝宝的时候,不妨给他讲述做事情的过程,如现在我们穿鞋,然后去公园需要做另一件事时,提前给他提醒:故事讲完后,就是洗澡时间啦。让宝宝从秩序概念中理解时间概念,一点一点地积累逐渐形成时间概念。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说唱活动《水果总动员》优质课-游万玲.rmvb

中班阅读活动《啪啦啪啦嘭》优质课(蒋静)

大班律动游戏《热情的非洲》优质课-四川-黄丹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快乐的小兔》优质课-安徽:徐玲

大班综合活动《一颗超级顽固的牙》优质课(蒋静)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与“0~3岁宝宝时间观塑造方案”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0~3岁宝宝时间观塑造方案”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溺爱不利于孩子成长
让孩子变得更聪明的10个要点
让宝宝爱洗澡的3个妙招
积极的鼓励比消极的刺激好
早教不能“急功近利”
爸爸做到这6点孩子更聪明
宝宝变胆大的三大妙招
突破《弟子规》教育的误区
从生理养育到精神养育
爱宝宝千万别陷入早教误区
宝宝学走路时间有差异爸妈别担心
育儿父母的抉择:读什么书
婴儿也需要“性教育”
写给0岁到3岁孩子的父母们
这些不是1岁宝宝的坏习惯
训练宝宝如厕,有机可循哦!
脾气坏的孩子长大更加聪明
《月子:一位父亲的札记》目录
小儿上火认识误区
成功家长的不成功家教
爸爸也能全身心的教育孩子
职场妈妈如何才能工作孩子兼顾
养成宝宝准时吃饭的小游戏
信力建:孩子需要什么样的教育
我的孩子该由谁带养?
父母要抓好孩子的0岁教育
父母8绝招调教“新好女孩”
奶爸独自带小宝宝的暴强经历
大自然里的早教课堂
中国孩子最需要6种教育
美国怎样锻炼孩子的自立能力
愿与天下父母共读之
把握幼儿最早的交际欲望
五一亲子出游,如何更轻松?
“限时隔离”教育能不能用
80后父母:在电脑上养孩子
春游时节最适合的亲子游戏
宝宝的内部对话
360安全桌面首推儿童模式寓教
小儿厌食症怎么办
不要错过生活中的1分钟教育
和爸爸做游戏的4个好处
为0-3岁宝宝必做99件事
7月18日:温和·元气·狗娃·
3岁前宝宝要学的规矩
当上爸妈一切都变了
智慧引导:BB成长的隐形翅膀
从小就给孩子“世界化”教育
80后妈妈的成功早教经验谈
善于发现孩子们的强势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