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岁宝宝时间观塑造方案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0~3岁宝宝时间观塑造方案

0~3岁宝宝时间观塑造方案

2015-11-11

让宝宝养成良好的时间观念,塑造宝宝正确的时间观,是摆在每个妈妈面前的问题,那塑造宝宝时间观,妈妈准备好了吗?

一 分阶段塑造宝宝时间观念

每天有无数的爸爸妈妈都在精疲力尽地和宝宝们的拖沓或混乱作战,有没有双赢的法子让大家携起手来,轻松愉快地珍惜时间、合理清醒地安排时间呢?

宝宝时间观念形成的不同阶段

刚出生

此时,宝宝要面对从子宫搬家到外界的适应期,一切以宝宝的自然生理反应为主:饿了吃,困了睡,不舒服哭。

不过即使是这个阶段的宝宝,如果能得到及时的满足,宝宝对父母的信任感会强烈些,会为日后的配合做好准备。

满月

宝宝醒着的时间逐渐增加到4~6小时了,开始对妈妈说话的声音熟悉了,如果妈妈足够仔细,一定能发现孩子一次能吃多少,吃的时间有多长,一次睡眠时间持续多久。

这样的观察可以帮助妈妈确定每次喂奶的间歇、休息的规律,让妈妈主动来安排宝宝的作息时间。

6个月后

宝宝通常可以睡整晚,不再需要半夜吃奶,白天玩耍的时间也相对多了。这时,父母要增加跟孩子交流的机会,比如睡前固定的讲故事时间,或者放唱轻柔的催眠曲,都是提醒宝宝睡觉时间到了的好方法。

周岁后

宝宝开始行走和呀呀学语了,对爸爸妈妈的语言和动作很感兴趣。至于时间的概念,他们并不了解,但会明白宝宝肚子饿了,该出去玩了,宝宝要睡了这些具体的要求。

2岁以后

宝宝有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了,也会看小画书了。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动手来制作精美别致的小挂钟或者有图画的时间表,放上一天里具体的安排。

这个时候孩子虽然对时间的几点几分还不太明白,但他已经很理解每天都有起床、洗漱、吃饭、玩耍、讲故事、睡觉等大概的项目。

综上所述,我们发现宝宝的时间形成有如下规律在满月以前:宝宝负责满足自己,父母负责及时提供满足,铺垫培养时间观念的基础;

1~6个月时:

父母应注意仔细观察,及时调整和安排孩子的作息时间;

6个月~1岁时:

父母可就睡眠时间的固定,用暗示的方式给孩子逐步引入时间的概念;

1岁~2岁时:

父母针对孩子对语言和动作感兴趣的特点,用强调和重复的方式,宣布和固定作息时间;

2~3岁:

让宝宝做时间的主人,父母用配角的方式参与支持。

二 培养宝宝时间观念三步走

在帮宝宝竖立时间观念时,妈妈们要顺应宝宝的生物钟时间灌输时间和秩序的概念。每一个步骤都对下一个环节进行提示,以强化宝宝的时间观念。

0~1岁

0~1岁的宝宝,主要依靠生理上的变化产生对时间的条件反射。宝宝1个月时就会随妈妈的生活安排产生初步的时间观念,如饿了,便知道喝奶的时间到了;吃奶后过了一段时间要排尿,宝宝会哭着要妈妈换尿布;吃饱、睡醒以后又哭着要求大人抱;玩累了入睡如此反复循环。对时间的认知,宝宝主要依靠自身的生物钟来完成。

巧妈妈对策

1.顺应宝宝的生物钟。

出生后不久,宝宝就形成了按时吃奶、睡眠、玩耍等生活规律,妈妈按照宝宝的生理需求来安排他吃、喝、拉、撒、睡,不要随意调整他的作息时间,以免打乱生活秩序。否则,宝宝不能对时间建立很好的条件反射,也不可能建立良好的时间观念。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能理解诸如妈妈先跟我打招呼,然后给我喂奶,再给我洗澡这类的秩序概念,因此,周岁之前是向宝宝灌输秩序概念的最佳时间。如果你随意改变计划,秩序被打乱,宝宝就会以发脾气、哭闹的方式进行抗议,拒绝合作。为此,在照顾宝宝的时候,不妨给他讲述做事情的过程,如现在我们穿鞋,然后去公园需要做另一件事时,提前给他提醒:故事讲完后,就是洗澡时间啦。让宝宝从秩序概念中理解时间概念,一点一点地积累逐渐形成时间概念。

2.帮助宝宝用活动区分时间段。

1岁左右,宝宝的睡眠时间逐渐减少,多了许多活动时间。这时你可以调整他的作息了,如固定白天玩耍、睡午觉的时间,晚上陪他进行较安静的活动,如看画报、讲故事等,作为睡前的信号。让他初步感知用玩耍、睡眠等活动来区分白天与黑夜。1~2岁

周岁以后,宝宝能用简单的语言表达想法了,对时间的认知有了快速发展,虽然对几点几分的数字化时间仍没有概念,但已经能认识一些特殊活动的时间了,如午餐时间、睡觉时间。他还可能知道一周有7天,如果你说这天不用上班,他可能会说这是周末。

巧妈妈对策

1.指导宝宝用动作和语言来建立时间概念。

如早上,宝宝起床后会要穿衣,随后指着毛巾要洗脸、洗手,走到桌边吃早餐,挥手向上班去的爸爸妈妈说再见;晚上累了会走到床边要求睡觉。慢慢地,你会发现,宝宝不需要你的指点可以自己做一些事情了,表明他已经形成运动定型,这将使他养成遵守时间、做事不拖拉的好习惯。

2.带宝宝出游前制定出游的过程,并用语言描述给他听。

如:我们到车站乘公交车去公园,然后一同吃午餐,之后一起做游戏让宝宝理解时间的相对概念:现在、之前、之后,等等。

3.使用形象化计时工具,如计时器、闹钟等。

先将时间设定好,时间一到就发出声响,宝宝会作出反应:哇,时间到了,我要快一点儿。也可以选用图像化的挂钟,如以十二生肖代表数字的钟,用它来提醒宝宝:当短针走到老虎的时候,你就要把饭吃完。这个时候的宝宝思维还停留在具体形象化阶段,将抽象的时间具体为声响与动物,更容易理解,教育效果也会更好。

这个年龄段的宝宝能理解诸如妈妈先跟我打招呼,然后给我喂奶,再给我洗澡这类的秩序概念,因此,周岁之前是向宝宝灌输秩序概念的最佳时间。如果你随意改变计划,秩序被打乱,宝宝就会以发脾气、哭闹的方式进行抗议,拒绝合作。为此,在照顾宝宝的时候,不妨给他讲述做事情的过程,如现在我们穿鞋,然后去公园需要做另一件事时,提前给他提醒:故事讲完后,就是洗澡时间啦。让宝宝从秩序概念中理解时间概念,一点一点地积累逐渐形成时间概念。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小班歌唱活动《大灰熊》优质课-浙江-张雪琴

中班歌唱游戏《种子快发牙》优质课-南京:张倩.rmvb

大班律动游戏《剪剪纸》优质课-成都:程艳艳

大班歌唱活动《放风筝》优质课-湖南:沈莉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歌唱活动《春天在哪里》优质课-江苏南京:周海燕

小班亲子游戏《青蛙与蛇》优质课+教师说课-湖南-莫念

《室内游戏-采蘑菇》幼儿园小班,皇海波

与“0~3岁宝宝时间观塑造方案”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0~3岁宝宝时间观塑造方案”还看
婴儿过早教育易患自闭症
孩子爱动≠多动症
关于二胎,父母如何公平对待两个
儿童自闭症的表现需警惕
文静宝宝≠没有多动症是真的吗?
猜你喜欢
父母打孩子所带来的六大危害一览
正确引导中国式逗小孩的措施指南
高智商儿童的九大共性盘点
父母要学会拒绝向孩子妥协的隐患
对宝宝使用抗生素的基本原则解析
生养高智商宝宝的方法汇总
孩子的四大坏习惯妈妈中枪了吗?
好妈妈心声:给刚出生孩子的一封
温度变化大竟是宝宝咳嗽元凶?
扼杀多动症隐患迅速制服“好动”
溺爱百顺使不得6招解决孩子暴脾
准爸妈备孕详细指南
导致宝宝害羞的四大原因
小孩上幼儿期前期准备工作汇总
培养宝宝分享意识爸妈还需从小培
餐桌上猪肉的绝佳拍档盘点
准爸妈孕前心理辅导指南
亲子活动:让宝宝快速学会走路的
准爸妈备孕姿势科普贴
专家支招:向儿童十大危险运动说
家长须知:入园后必须准守规则
肥胖给孩子带来的伤害一览
宝宝听力开发必入的玩具
宝宝敬老教育的正确方法
备孕环境选择标准汇总
做一个快乐宝宝的秘诀分享
关于宝宝注意力问题的详细分析
给宝宝营造优良环境的重要性分析
不宜与猪肉搭配的食物汇总
准妈最佳生育年龄的选择问题
妈妈须知:孩子害羞的六大应对策
最优宝宝睡觉姿势指南
宝宝常说谎话的三大原因全解析
正确引导孩子亲吻拥抱方法一览
宝宝成才从小抓12个良好习惯盘
降低宝宝咳嗽概率的措施解析
拒绝“懒”宝宝五种方法让小孩变
5种快速让宝宝识字的游戏盘点
准妈最佳生育季节的选择分析
三大中国式逗小孩弊端盘点
导致宝宝反复咳嗽的诱因分析
睡前故事分享:小蝌蚪找妈妈
克服孩子幼儿园恐惧症的方法推荐
孩子的三个年龄阶段冒险防范须知
孩子户外活动带来的优势一览
阻止中国式逗小孩的方法汇总
爸妈必读:里约奥运的“十万个为
省钱养娃小绝招盘点
让宝宝一生快乐无忧的小建议
中国式逗小孩的形式大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