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仿--2岁前的必修课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模仿--2岁前的必修课

模仿--2岁前的必修课

2015-11-09

案例:滔滔3岁了,学习能力极强。一次妈妈买了新短裤,他穿上后就是觉得不舒服。滔滔想了一会,果断地拿出剪刀,把裤子里面的标签剪了下去,然后,问题真的解决了。妈妈见了,直夸自家宝宝聪明。

分析:无疑,滔滔很聪明,他懂得找原因去解决问题,但其实,这种做法更多的是出于模仿的本能。北京海淀妇幼保健院儿童早期发展中心主任闫琦说,宝宝一生下来,就有吃的本能,除此之外,他的很多能力都是从模仿中学来的。模仿看起来简单,实际需要调动多个器官:眼睛的观察能力、耳朵的听力、大脑的注意力、肌肉的控制能力等。比如,滔滔剪标签的动作就需要调动脑、手、眼来协作。

1岁以内,孩子对语言有着极强的兴趣。他会听你说话,模仿你的语言。所以,你要面对宝宝说话,让他看到你的口型,这样,他不仅能尽早学会说话,甚至连你说话的语气、语速、语调都可以模仿得惟妙惟肖。

到了2岁,孩子更多的是模仿生活中的事情,比如洗脸、梳头、推车等,有时甚至有些创造性的模仿,喜欢玩过家家类的游戏。但是,模仿毕竟有好有坏,家长要懂得控制和规避风险。曾有孩子,因为模仿家人点眼药水的动作,把502胶点进了自己眼睛,经紧急抢救才保住眼睛。因此,提醒家长,由于小宝宝没有辨别是非的能力,一定要把药品、清洁用品,以及剪刀等危险品放在宝宝够不到的地方。更重要的是,3岁之内,有些动作绝对不能让他模仿。比如开火做饭、开微波炉、用打火机、插电源等。

此外,北京工业大学儿童心理咨询师鲁杰认为,模仿对孩子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不仅包括语言、动作,还包括个性、生活习惯等。所以,如果家长很闭塞,不爱与人交往,见人不打招呼,那么孩子的个性也会如此;如果家长遇事爱退缩,那么孩子的个性也会比较懦弱。所以,家长对自己平时的行为最好能有所约束。

在不断的模仿中,宝宝一天天进步,逐渐学会通过语言与亲人交流,通过肢体动作来完成自己想做的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模仿是判断宝宝发育是否正常的一个指标。

因此,闫主任提醒,1岁内的宝宝如果不会与人进行目光交流、听不懂大人的话;18―24个月时,如果还不会模仿家长的动作,如使用一些日常物品(电话等),不懂得玩过家家的游戏,就都说明发育出了问题,最好到医院儿科进行检查。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律动游戏《小星星变奏曲》优质课-山东:牛玲霞.rmvb

小班语言《甜津津的河水》观摩课(应彩云)

中班歌唱活动《萤火虫》优质课-西安:杨锦纯.rmvb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珍爱生命 预防踩踏》幼儿安全教育-中原区保利百合幼儿园-刘华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小班歌唱活动《手拉手》优质课-福建-马凌芳

中班健康《球儿滚滚》优质课(潘浩瀚)

大班综合《方格子老虎》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鹬蚌相争》优质课-安徽-周瑜

与“模仿--2岁前的必修课”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模仿--2岁前的必修课”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男孩就该“放着养”
孩子的“天赋”是咋丢失的
让孩子具有豁达的胸怀
发现宝宝很多愁善感
宝宝对秩序也有敏感期
5个早教常识父母得了解
10种溺爱,种种危险
老人带孩子到底哪儿不好
四种不同性格宝宝教养法
女孩要精养6岁前很重要
为宝宝制定规则的几条秘诀
不同年龄孩子不同的教法
儿童精神医师不足300人
宝宝喝水要注意时间温度和量
父母的十个好心办坏事
养成好孩子的三十六计
妈妈性格决定孩子的性格?
如何正确批评孩子?
孩子究竟应不应该做家务?
让孩子成为优秀孩子的捷径
抓住宝宝听力发育的关键期
别让家成孩子伤心之地
莫言母亲的另类教子经:多做好事
BB受不了挫折的"病因"
让孩子不高兴的六件事
啥样父母培养出杀人犯
如何让孩子更加自信?
打"屁屁"影响BB智商?
培养好性格宝宝八大策略
"人前教子"摧毁自尊心
当孩子遭遇乞丐
儿童抑郁的症状及治疗方法
别以为孩子听不懂你的话
对付宝宝总要买玩具的对策
爱,就做70分的“懒”家长
推测杀人犯的童年啥样
单亲家庭的八种教育方法
补钙误区你“踩”了几个?
看崔永元怎么教育女儿
优秀宝宝都有的6个特点
让BB快乐的12个妙招
维护亲子关系七大攻略
测测宝宝是哪种依恋类型
宝宝教育,不宜在人前
美国宝宝识字有绝招
BB以自我为中心怎么办
李玲玉与老公管教理念不同
“新父亲”的8个标志
0-8岁幼儿心理发育的关键
学习困难并不因为“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