粘人宝宝,你在想什么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粘人宝宝,你在想什么

粘人宝宝,你在想什么

2015-11-09

粘人其实是宝宝在用自己特有的方式为爸爸妈妈提供一些信息,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粘人宝宝的真实想法到底是什么?

宝宝粘人不是坏习惯

有些家长觉得宝宝粘人是不好的现象,一方面大人脱不开身做自己的事,另一方面,宝宝的独立性比较差。真相果然是这样吗?

学前教育专家特别指出,幼儿“粘人”不仅不是坏习惯,适当的粘人还有利于他将来的沟通和交流。适度的依恋对宝宝的成长有好处,因为适度的依恋有助于建立一个人的信赖度和自我信任感,将来能够成功地与家人、后代和亲友等和睦相处。如果宝宝对父母不产生依恋感,对小儿的健康心理和人格建立都是不利的。对妈妈来说,宝宝粘你是一件好事,一方面是你们关系亲密的表现,另一方面,因为宝宝喜欢和妈妈在一起,两人都感到快乐。

但是,如果宝宝过了三岁还是过分地粘人,对妈妈或其他人缠住寸步不离,那就需要家长适当地纠正了。

依恋关系三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从出生到3个月,宝宝对所有人的反应都没有区别,会用抓握、微笑等几乎完全相同的方式来“回应”。

第二阶段:3个月到8个月,宝宝开始与人建立真正的依恋关系,他一反过去对任何人都友好的态度,而变得有所选择,能够辨别熟人和陌生人了。

第三阶段:8个月到3岁,宝宝开始特别粘妈妈,对妈妈以外的人很少有亲近的举动,并把妈妈作为唯一的安全保障。

粘人宝宝心理放大镜

和妈妈在一起时很安静,没见到妈妈就哭闹着找妈妈

宝宝心声:“我爱妈妈!”

我最爱我的妈妈,只要和妈妈在一起,我就快乐,我就感觉很安全;看不见妈妈,我就着急。妈妈的爱是我的心灵成长素,我越小就越需要它。所以,妈妈,你可千万别冷落我!

妈妈错误做法:宝宝太粘我了,这样不好,我得赶紧把他纠正过来。以后我不在家的时候谁能管住他?所以我要狠心,让他哭着找不到我,哭着哭着就习惯了。

给妈妈的建议:依恋是一种情感表达的方式,安全感是宝宝健全人格的基础。妈妈和其他家人的陪伴最能给宝宝带来安全感。如果放任宝宝哭闹不管,在宝宝心里会造成创伤,留下“妈妈不是一个可靠的照顾者”的阴影。

妈妈上班时总是哭着不肯放手

宝宝心声:“妈妈不见了,我好害怕!”

每天早上妈妈都会不见,她不要我了吗?我犯了什么错误吗?为什么一不留神,妈妈就不见了!

妈妈错误做法:上班又要迟到了,宝宝这样闹什么时候才消停啊,我还是悄悄地走吧。明天我要趁宝宝还没起床就离开,免得又缠着我不放。

给妈妈的建议:上班族妈妈们,在和宝宝道别时,请面带微笑,即使宝宝再哭闹,也要平静地告诉他:“妈妈去上班了,下班就回来。”要让宝宝意识到:你们两个偶尔分开是件很自然的事。

妈妈做家务或者工作时总是缠着妈妈

宝宝心声:“妈妈快和我玩吧。”

我很想和妈妈玩,可妈妈总是在做其他事。难道擦地板、洗衣服比我还重要吗?妈妈把我忘了吗?

妈妈错误做法:我的宝宝啊,妈妈还有好多事情没做完呢!你自己去玩吧,让妈妈把这些事情做完。

给妈妈的建议:妈妈要充分利用你和宝宝在一起的时间,和宝宝达到足够的交流。和他一起玩耍,给他读故事,全心全意地关注他。美国依赖情感研究专家霍华德斯蒂尔教授解释说:“这样做会让孩子知道:你多么可靠,多么愿意和他在一起,那么他的焦虑最终会慢慢平息。”

宝宝达不到目的就哭

宝宝心声:“我一哭,妈妈就会回来。”

每次妈妈要离开我的时候,我一哭她就回来了,这次我还是故伎重施吧,哭就是我的法宝。其实我哭也只是让妈妈多陪陪我嘛!

妈妈错误做法:宝宝的眼泪是我最致使的弱点,他一哭,我就不忍心走开了。还是时刻陪着我的宝贝吧。

给妈妈的建议:宝宝一哭就心软,或是心情好的时候由着宝宝“粘”,而心情不好时就又把宝宝推开,根据自己的心情随意对待宝宝,这种不一致的态度会让宝宝无所适从,不知道“妈妈到底爱不爱我?”

宝宝的想法是从经验中得到的,如果妈妈被他的哭闹征服,并因此而留下来,那么等于你教给他眼泪能够留住你,也就教他每次在你离开的时候哭闹。相反,你应该立刻离开,但要在走之前告诉他:“一会儿见”或者“我下了班就回来”,这样做会让他意识到:你总会回来的。

培养宝宝独立性得慢慢来

虽然宝宝早晚都会独立,但从不独立到独立的这个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如果开始得太早,发展得太快,宝宝会觉得独立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那样他就有可能退缩回来,对你的依赖性也变得更强烈。

独立宣言1:教宝宝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独立性

让宝宝知道你有自己的观点。鼓励你的孩子说话。当宝宝提问时,一定要回答他。

独立宣言2:让宝宝有机会独自一人,培养独立性

宝宝1岁时,如果周围环境安全,他可以在房间里单独待一会儿。2岁时,宝宝自己玩比较长的时间了,不要轻易打断他,但可以不时冲他说句话,“提醒”他你在这儿。

独立宣言3:帮助宝宝学习自己吃饭、穿衣

宝宝一旦能用手指捏起小东西,你就可以让他自己喂自己吃些食物。当他想要自己学习吃饭时,给他一把勺子,让他快乐地学习吧。

对小孩子来说,有拉链、纽扣、带子、挂钩的衣服是特别难穿的。因此,你可以给宝宝选择有松紧带、粘扣或者拉链口已经闭合好的衣服。

母婴TIPS:尽量给宝宝买没有脚后跟的袜子。因为对小孩子来说,把脚后跟穿进有脚后跟的袜子里,是非常非常困难的。文/李春霖 编辑/张燕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中班语言《小兔怕怕》优质课(祝晓隽)

大班歌唱活动《公主的舞会》优质课-西安:赵凯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歌唱活动《勇敢的小企鹅》优质课-深圳:石波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大班律动游戏《跳花绳》优质课-广东-黄振箐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大班歌唱活动《山童》优质课-昆明市政府机关幼儿园

大班歌唱活动《我爱你》优质课-广州:黄海璇

与“粘人宝宝,你在想什么”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粘人宝宝,你在想什么”还看
爸爸妈妈如何正确应对孩子敏感期
儿童换牙期常见问题和注意事项
家长对小儿咳嗽认知的误区
生活中能提高孩子逻辑智能的那些
智力开发最佳时间是婴儿时期
猜你喜欢
适当“放养”孩子益处多
孩子“成人化”到底谁的错
育儿:夫妻应该讲究统一战线
警惕:毁掉孩子的七招
现代教育讲究“穷养”宝宝
王雅明:早教对孩子的帮助大吗?
父母造成孩子成绩差的8宗罪
对孩子来说,什么最难学?
不要让孩子替你完成理想
毁掉孩子一生的N种烂教育
幼儿语言教育的培养误区
孩子需要“笑容教育”
放养教育得当孩子更好飞翔
莫教孩子学唱成人歌曲
钱文忠:教育不可能无惩戒
给孩子“犯错”的机会
父母在亲子游戏中的6种错
贵族式幼儿园里的拼爹斗富
请告诉孩子你不要太顺从
家庭中“红脸白脸”的弊端
从孩子身上学习什么叫快乐
别对孩子说“妈妈生气啦”!
家长少跟孩子“斗心眼”
危机教育让小公主理解生存压力
孩子最难以接受的10种教育态度
不要让孩子累倒在起跑线上
说反话吓唬孩子有讲究
兴趣班4误区,你犯了几个?
别嫉妒孩子“黏老人”
解读兴趣班的六大误区
深度好文:富养女儿不如富养自己
要让孩子学会输得起
中国式家教的6大硬伤
学习英文不必从识字母开始
孩子跌倒,不扶就完了吗?
趣谈各血型宝宝的十宗“最”
儿童就是玩没有别的事
成为天才的13种“思维工具”
断奶是孩子人生的第一个转折点
两个母亲分苹果的小故事
父母,别拿别人家孩子说话
学步车影响宝宝心智发育
80后父母重新热衷娃娃亲
父母当孩子的面吵架害处多
父母对孩子的自恋性伤害
感统训练的作用及误区
3D电影,儿童不宜?
警惕:孩子昵称不宜一直叫
细数家庭教育的5大误区
透视早教中的“精英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