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如厕训练 要选准时机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宝宝如厕训练 要选准时机

宝宝如厕训练 要选准时机

2015-11-05

当被周围的人问道:“还在用尿布吗?”,差不多大小的宝宝也已经开始练习上厕所了,这个时候妈妈可能会很着急,但是排泄机能的发育存在很大的个体差异。尿布迟早有一天会拿掉的,所以,请相信宝宝的能力,尊重宝宝自己的步调吧。

进展不顺利

如果宝宝讨厌坐便器和厕所,或者一直都在尿裤子的话,很有可能是时机未到。这时不要勉强宝宝,不妨先中断如厕训练。

把小便解出来时的感觉教给宝宝

即使宝宝尿裤子上了也不能责备他,这是铁的法则。不妨在第一时间对宝宝说:“小便尿出来了吧”,宝宝就会明白“这就是小便”,这样小便和小便尿出来的感觉就结合起来了。

如厕训练,出现状况时的处理

讨厌去厕所

这种情况下还是中止段时间比较明智。不要因为宝宝不肯去厕所尿尿而严厉地责备他,可以过段时间再试试。

把座便器当作玩具

即使宝宝把座便器当成是玩具也没多大关系,但是如果坐到座便器上也只是玩的话,说明还不是尿尿的时候。暂时让宝宝和座便器说再见,找别的机会让宝宝再来上厕所。

说了“要尿尿”,却一直没有尿出来

宝宝可能真的有想要尿尿的感觉,所以先耐心地陪陪他吧。如果真的觉得太累,就再次使用尿布吧。

对座便器不感兴趣

动动脑筋想办法让宝宝对座便器感兴趣,比如把宝宝喜爱的贴纸贴在座便器上。但不要把玩具挂上去.因为这样宝宝可能只会在座便器上玩了。

如果尿布一直没湿,就让宝宝到座便器上试试

如果宝宝午睡醒来尿布还没有湿,或者间隔了2小时左右还没小便的话,这个时候就是机会。如果宝宝能在座便器上尿尿的话,就好好地鼓励他下。

不焦急、不责备,上厕所成功了就夸奖宝宝!

所谓如厕训练,说的就是教宝宝在厕所大小便。引导宝宝开始上厕所的时机很重要,一般是在2岁左右,如果宝宝的身体还没有准备好就开始训练,不仅会起到反作用,还会给他造成压力。如果大小便训练反复失败,宝宝和父母都变得有点焦虑、紧张,这个时候“中止”才是明智之举,大家都能心情愉快地进行如厕训练,这才是通往成功的捷径。不焦急、不责备,上厕所成功了就夸奖宝宝!这是如厕训练的三大原则。3岁过后,绝大多数宝宝都能做到,所以在宝宝成功之前请耐心地守护他吧。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律动游戏《小羊羊演唱会》优质课-广州-陈向群

大班歌唱活动《金老爷买钟》优质课-浙江:蔡温琪

大班舞蹈欣赏《美丽的小孔雀》优质课-福建-陈冠灵

小班歌唱游戏《两只小鸟》优质课-安徽-陈晨

小班亲子歌唱游戏《小雨和小草》优质课-南京-吴蕾蕾

大班歌唱活动《大鹿》优质课-河北:周白云

大班律动游戏《狡猾的狐狸在哪里》优质课-南京:成媛

中班律动游戏《饼干和酸奶枪》优质课-南京:陈静奋).rmvb

大班歌唱活动《酸酸葡萄》优质课-湖南:张梦翎

大班歌唱活动《百叶龙》优质课-浙江:吴茜岚

与“宝宝如厕训练 要选准时机”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宝宝如厕训练 要选准时机”还看
主要看气质?亲,其实孩子的气质
好妈妈传授批评孩子的技巧
帮宝宝顺利度过“口欲期”
单亲家庭孩子的7大心理问题
如何让宝宝整夜安睡
猜你喜欢
培养儿童健康心理“十注意”
如何对付幼儿三大常见情绪
孩子言行不一,家长该怎么做?
孩子性格孤僻的表现及引导
打造快乐宝宝的八大宝典
留心宝宝的嫉妒心理
培养宝宝健康心理9个“No”
孩子恋上父母的床是妈妈的错
培养孩子的情商请别忽视六大要点
如何培养宝宝的安全感
家长如何在孩子面前控制自己的情
如何教孩子抗拒诱惑
宝宝健康心理家长须注意8个“不
培养小宝宝过硬的心理素质
怎样给学龄前孩子们立"规矩"
如何帮助宝宝克服恐惧?
怎样养成宝宝乐观向上的心态
宝宝怕黑不是“胆小鬼”
越出格的孩子更容易抑郁
英国:母亲童年经历影响孩子智力
孩子眼中的世界
对付逆反期宝宝妈妈需斗智斗勇
父母过度关切孩子不善交往
睡觉爱做梦的宝宝更聪明
宝宝性格孤僻源自父母教养不当
盲目批评会扼杀幼儿的天性
孩子闹脾气父母如何应对
用爱和智慧唤醒封闭的孩子
宝宝的精神最怕的四种饥饿
颜色喜好可预测孩子性格
11项技巧帮宝宝克服分离焦虑
父母的小动作能给宝宝安全感
宝宝靠自我伤害来释放情绪
父母该如何正确对待害羞宝宝
父母要学会看宝宝的“脸色”
请把人生七分之一的时间留给孩子
儿时常被体罚心理易扭曲
正确把握宝宝的依恋关键期
贪吃是为寻求心理满足感
妙招让“叛逆”宝宝快乐转型
孩子怕生的主要原因
如何看待孩子胆小的毛病
“话痨”父母培养巧嘴孩子
勿以成人之心度孩子之言
0岁起培养孩子的人际关系
父母要谨防早教“跑偏”
喜爱哭闹宝宝的心理分析
三步骤让任性孩子变乖
让宝宝内心充满同情心的方法
孩子太害羞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