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付宝宝哭闹以“静”制动_行为/心理-查字典幼儿网

幼儿教育 > 早教 >行为/心理 >对付宝宝哭闹以“静”制动

对付宝宝哭闹以“静”制动

2015-11-05

导 读:宝宝哭闹了,家长该怎么管呢?家长应善用情感武器,学会“以静制动”。

我们经常看到这种场景:在超市买东西时,孩子想买一个玩具没得到满足,于是他就大哭大闹,甚至坐在地上不起来了。开始时,父母不予理会,等到哭声愈来愈大时,就会责备孩子。紧接着,周围越来越多的人投来目光,父母开始感到尴尬,于是就不得不顺从了孩子。于是孩子就在这种情况下懂得了一个“战胜”父母的“秘诀”--哭闹。下次,当他有要求时,他就会使出这个杀手锏,而父母则陷入一个恶性循环之中。这种以哭闹作为武器来“要挟”父母的“战争”就像阶梯似地逐步升级。这时,父母只有举手投降一件事可做了。

一般满周岁的孩子就开始表示“愤怒”了,而且往往以“哭闹”为手段,很多父母亲对此束手无策。更痛苦的是,如果处理不好,恐怕这场“斗争”要一直延续到孩子长大以后。

换个角度看“愤怒”

家长多数只了解“愤怒”是一种负面情绪。但是,我认为幼儿的愤怒还有另一面积极的意义,它具有一定的自我肯定和自信的性质。这种愤怒一般是在幼儿的身体、心理受到限制时所产生的反应,它是孩子心理发展到一定阶段、自我意识萌发所产生的向外、有冲力的情绪。他在向父母和外界宣告:我已经是一个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人”了,别把我当你们的附属品,我有我的独立性。可惜的是,很多家长都无视孩子的这种心理成长,或采取粗暴的形式,或表现无可奈何的态度,来处理这件事。

善用你手中的“情感武器”

要知道,当孩子用哭闹来提要求时,他会一面用手揉眼睛,一边还偷偷从指头缝里偷看你的反应呢。而且我们要知道:孩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爸爸妈妈不爱他,这就是运用“情感武器”的有力依据。

方法1:冷处理法

刘艳工作很繁忙,她的女儿莲莲却因为一件小事对她大哭大闹。刘艳冷静一想,不能打孩子。她决定采取“冷处理”,不理睬孩子的哭闹,掉头就走。孩子见哭闹的对象都走了,就不哭了。等晚上下班回家,刘艳一反常态,既不问寒问暖,也不亲热,而是冷冷地对女儿说:“莲莲,吃饭吧,早点上床睡觉。”这时女儿感到惶惑了,感到不妙:妈妈不爱我了,平常妈妈不是这样的呀。

终于,孩子受不了这种冷淡的场面,开口说:“妈妈,别这样,我以后再不闹了。”这时,刘艳才改变态度,认真地对女儿说:“孩子,你大哭大闹,妈妈很生气。你只要不哭闹了,妈妈还是爱你的!”于是一切恢复了常态。这件事让莲莲知道:哭闹无用,这次无用,今后也无用。

方法2:低声批评孩子法

批评孩子是讲究技巧的。有的妈妈在情绪激动的时候,会以尖锐的声音厉斥大声哭闹的孩子。结果是,你愈是歇斯底里,孩子将以更大的哭闹作为回报。所以,责备孩子时要注意:声音和语调一定要比平常说话声低。这种方式意味着:你能够突破孩子哭闹的感性围墙。用这种不寻常的口吻,可让孩子感觉,这是一种不同寻常的决定。其次,低音调促使孩子集中精神、全神贯注,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忘记自己的哭闹。另外,使用较低的声音似乎在强调没有第三者介入,只是我们母子之间的“私人声音”,拉近了与孩子的距离。这个方法建议家长不妨试试,效果一定不错。

查看全部


推荐文章
猜你喜欢
附近的人在看
推荐阅读
拓展阅读
学前视频

更多

大班戏剧表演唱活动《新猴子学样》优质课-安徽-余璐

大班创造性律动《欢乐恰恰恰》优质课+教师说课-重庆:林朦

大班歌唱活动《烫火锅》优质课-重庆:杨翠兰

大班阅读活动《我幸运的一天》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律动游戏《拍蚊子》优质课-广东-陈燕

大班阅读活动《喜欢钟表的国王》优质课(蒋静).avi

小班阅读《一步一步走啊走》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律动游戏《快乐身体演奏会》优质课-重庆-王舒娜

中班情景阅读《换一换》观摩课(应彩云)

大班歌唱活动《三个和尚》优质课-成都:陈思颖

与“对付宝宝哭闹以“静”制动”相关文章
你才是孩子的“起跑线”,拼不了
给孩子一块棉花糖,就能看出孩子
孩子心里的爸爸多重要?99%的
你不蹲下,孩子永远长不大!
没事让娃多笑笑,宝宝心情好,据
看过“对付宝宝哭闹以“静”制动”还看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专家谈孩子心理教育
如何避免造成孩子性格软弱
赞美是给孩子的最好的爱
教你做处理情绪的高手父母
吃饭催三遍就是心理虐待
如何对待宝宝的坏情绪
这样会让亲子关系降至0°C
从脸型解读宝贝的性格密码
孩子不该过早介入成人世界
宝宝心灵伤不起不能打
究竟是谁在左右孩子的情商?
父母情绪失控酿孩子灰色人生
怎样才能拥有安全型依恋心理
家长绝对不能纵容孩子的几件事情
如何解开宝宝的怕生情结
“心理医生妈妈”的教子方法
父母如何应对宝宝的坏情绪
转折期是心理发展必经阶段
培育孩子开朗性格七项注意
认生是孩子不可避免的吗?
不要把孩子当成“小屁孩”
对宝宝的心灵惩罚危害大
中国式家长的十大“硬伤”
勇敢者游戏打开BB害羞情结
心理学家解读宝宝心情密码
聊天是亲子“精神脐带”
给“望子成龙”思想做手术
错误“鼓励”让孩子更自卑
如何进行幼儿期的心理教育?
孩子最爱&讨厌的7类父母
宝宝为什么和亲爸不“亲”
五种家庭精神垃圾侵袭孩子
孩子最害怕的100件事
宝宝被忽略会变焦躁
夸孩子当心夸出表扬瘾
父母如何正确表达对孩子的爱
怎样应对闷闷不乐的孩子?
父母攀比孩子长大会嫉妒
解密宝宝的五种典型性格
孩子自我探索心理的规则
帮宝贝战胜成长中的恐惧
3岁前宝宝身心健康比智商更重要
父母必知幼儿心理健康知识
测测你家宝宝心理健康程度
早期儿童性格的形成及培养
怎样调教嫉妒心强的宝宝
孩子装爱病,因为缺少爱
孩子的乐观态度需从小培养
婴儿虽小也有复杂情感
那些以电子保姆为伴的宅童